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摘 要:水仙离体培养及其再生技术在水仙品种改良、种质资源保存与繁殖、遗传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仙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包括水仙营养器官培养、生殖器官培养、体细胞培养等方面的应用,对水仙离体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下展望。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植物离体快速繁殖技术和脱毒技术的形成、特点及其在花卉、林木、果树、蔬菜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利用快繁与脱毒技术生产种苗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培养基的作用和选配要点、外植体选取的原则和快繁与脱毒的不同要求、试管苗驯化的方法与移栽要求、种苗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成本预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组培技术使作物繁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作物已用微繁技术进行商业化的生产,但采用的微繁方法仍然成本很高,而且有缺陷,这是因为目前的离体炼苗方法仍然不能满意地为温室或田间提供优质的移栽苗。微繁植株受离体环境特有的各种培养条件的影响,其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们向试管外环境过渡的能力。种植于小型培养箱中的植株生  相似文献   

4.
植物离体诱变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作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新种质的筛选中。综述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简况、离体诱变育种采用的技术、抗性突变体的筛选技术以及检测方法、应用现状及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离体诱变育种的优势及在百合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红掌是一种重要的观花和观叶兼具的草本植物。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红掌繁殖主要采用的方法,绝大部分品种可以通过组织培养实现再生,其推动了红掌细胞工程育种的发展。本综述总结了红掌细胞组织培养繁殖途径,包括直接获得无菌苗途径、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原球茎和类原球茎途径、原生质体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花器官培养,多倍体诱导,物理化学诱变,遗传转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筛选的研究在育种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红掌细胞工程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将来红掌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AgNO3在植物离体培养及遗传转化中的应用情况,详细论述了基因型、处理时间及浓度和外植体类型对AgNO3作用效果的影响,探讨了AgNO3与乙烯和多胺的关系对离体培养物器官发生或形态建成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AgNO3在植物离体培养中应用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非洲菊组织培养快繁和雌核离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离体雌核诱导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对具分生能力的组织进行离体培养,为现代植物育种创造新的变异体,脱毒原种、繁殖体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综合到一起,扬长避短,加速植物育种进程。报道了诱变结合组织培养在国内外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从抗病虫育种、抗旱育种、抗盐育种、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等各个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采用离体培养技术和辐射诱导突变发生相结合的方法可大大改良马铃薯栽培种。植株对病害的敏感性取决于植株组织是否含有相当高的病原菌的养分含量和生长繁殖必须的物质资源,因此,可通过植株中这类物质的缺乏  相似文献   

10.
葫芦科植物单倍体离体诱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对葫芦科植物离体诱导单倍体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花药培养、离体雌核培养、辐射花粉诱导单倍体培养等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供体基因型、培养基、预处理方式、胚囊发育时期等因素对离体诱导再生频率的影响。关于离体培养发育机制的生理生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离体雌核发育的形态及细胞学过程以及培养早期生理、生化的变化研究。同时总结了葫芦科植物DH育种研究进展,指出葫芦科植物离体诱导单倍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作物育种技术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和广阔的前景,现综述如下. 一、花培育种把花药(花粉)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瓜类蔬菜子叶离体培养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再生途径、影响因素及应用等方面研究的进展,讨论了瓜类蔬菜子叶离体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植物人工种子包被与储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文国  王胜华  陈放 《种子》2006,25(2):51-57
本文综述了自人工种子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在人工胚乳材料、人工种皮包被技术以及储藏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海藻酸钠包被体系的发展和ABA在植物繁殖体干燥前处理上的应用。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葡萄(Vitis vinifera)是一种容易扦插成活的果树,常规扦插繁殖是经济有效的,组织培养技术难以与之竞争。但是长期的扦插繁殖,葡萄品种退化严重,尤其在多雨地区易受病虫感染,严重影响葡萄生产。但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新品种的快速繁殖,降低繁殖成本,在葡萄品种的更新上有很大意义。国内外已有利用茎段、叶片、茎尖和花药等组织和器官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和芽苗的成功经验,但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变温压差果蔬膨化干燥技术,对菠萝处理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处理前后的菠萝脆片,其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膨化产品的硬度、脆度变大,糖浸渍处理对菠萝脆片的护色作用明显,但对膨化产品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橡皮树(Ficus elastica Roxb.)在生产上多采用扦插繁殖,但此法与试管繁殖相比繁殖系数低,且受母本及季节的限制。我们用从南方引进的黑金刚橡皮树的优良品种为材料,对其茎段进行离体快速繁殖,取得了较好成绩,并在规模化生产、批量化繁殖上获得良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从Catalonia梨树栽培地区的梨树品种Dr.Jules Guyot选择出了一个新的自发突变品系即‘IGE2002’。该无性系是用40年龄梨树进行离体培养繁殖的;而该40年龄梨树采用扦插是难以生根的高度顽拗型材料。在离体微繁殖方案中,平均繁殖率为5%,有90%的小苗生根和79%的小苗驯化了。将自生根植株栽培在不同果树栽培地区的两个试验站,  相似文献   

18.
非洲菊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洲菊花朵硕大,花色丰富鲜艳,花枝挺拔,是世界著名切花品种之一,但它离体后瓶插期间易发生花头下垂、花茎弯折、萎蔫等现象,直接影响了鲜切花的寿命,降低了观赏价值。离体后衰老机理非洲菊离体后的生理变化切花是  相似文献   

19.
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筛选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稻瘟病是发生在世界各稻区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做好对该病的防治对水稻高产与稳产至关重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组织培养的离体筛选技术作为一种获得抗病突变体的高效手段而被广泛应用于水稻抗病育种研究。综述了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筛选中愈伤组织的诱导、粗毒素的制备及毒素对材料抗性筛选等3个主要技术环节,并对抗病突变体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提出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无性繁殖方法常因气候、季节和土地等环境条件限制,费工费时,繁殖系数低,生产周期长,对于一些难以生根、短时无法大量繁殖的名贵品种和母株来源不足的品种,更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要。植物组培包括离体快繁、脱毒培养、离体保存等技术,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生育期短、商品性好,且可周年大量生产,在花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