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9个玉米自交系,用完全双列杂交组配了36个组合进行试验,按Griffing的方法4模式1估算了这些自交系及其组合9个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7个性状的遗传力,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方差分析表明,9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均方和特殊配合力均方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不同,同一性状不同自交系间差异很大,同一自交系各种数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各异,可用配合力的总效应的大小衡量一个杂交组合的优劣。在本试验中,7个数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差别很大,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趋势依次为:抽丝日期、稳重、穗位高、行粒数、株高、单株粒重、穗长。  相似文献   

2.
10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0个新玉米自交系的单株产量、单穗重、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株高和生育期的一般配合力进行分析比较,选出3个优良的亲本系。依特殊配合力效应和配合力总效应选出优良组合16个。对8个性状的遗传力进行了估算,穗粗、生育期的遗传力最高,在自交系选育时宜在早代选择,而单株产量、穗长等性状遗传力低,不宜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3.
用13个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交配设计,组成40个杂交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主要数量性状作方差分析,估算了一般和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了配合力总效应与小区产量间的关系以及8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的趋势为穗行数>穗位高>穗长>株高>穗重>百粒重>单株粒重>每行粒数。试验结果组合黄门4×330在主要经济性状上表现较为突出,是有希望的组合。  相似文献   

4.
利用11份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交配成30个组合,分析了株高、穗住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产量等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从而筛选出3个优良自交系和4个强优势组合;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与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一般配合力表现出比特殊配合力较大的遗传分量,为此在选配组合时应注重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做亲本。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利用和改良玉米优良自交系,以9份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2个双列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格列芬双列杂交方法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容重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产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穗行数和容重的狭义遗传力与广义遗传力接近,说明二者的显性效应较低,主要是加性效应起的作用。产量的遗传力则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亲本产量不能决定子代产量。  相似文献   

6.
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了35个杂交组合,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以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同一自交系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为P4(济533)、P7(K1516)与P12(PH4CV)。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产量以P5(浚0566)/P12(PH4CV)特殊配合力最高,P5(浚0566)/P10(986)最低。百粒重、粒长、穗长与穗行数狭义遗传率较高,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轴粗与虚尖长狭义遗传率也较高,但这些性状对产量是负向效应,应综合考虑这些性状;产量与单穗重的狭义遗传率低,应在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为进一步组配优良杂交组合提供参考.[方法]以10份新选玉米自交系为待测系,4份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 Ⅱ设计获得40个杂交组合,在江苏省4个不同试点进行鉴定,调查其籽粒产量、穗腐病等级、籽粒水含量、株高和吐丝期等,并评价新选自交系的配合力.[结果]不同杂交组合的籽粒产量、穗腐病等级、株高和吐丝期均以徐州点最高,分别为10.37 t/ha、2.81、239.69 cm和64.71 d;籽粒水含量以南通点最高,为26.98%;所有杂交组合的各个性状均以扬州点表现最低.产量、穗腐病等级和吐丝期在不同试点的变异系数变幅较大,分别为7.42%~16.89%、10.17%~16.48%和1.02%~5.25%;而籽粒水含量和株高的变异系数变幅较小,分别为4.85%~8.06%和5.46%~6.76%.自交系L4籽粒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0.79),其次为L6,L7最低.籽粒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正的有L6×T4、L1×T2、L8×T2、L10×T1、L5×T4和L7×T1等24个组合,其中L6×T4的效应值最高(0.81),其次是L1×T2.在所有杂交组合中,组合L4×T1产量最高,为7.65 t/ha;其次为组合L4×T3和L6×T4,产量分别为7.34和7.27 t/ha.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明显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产量、穗腐病等级、籽粒水含量、株高和吐丝期等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结论]自交系L4、L6和L9等产量GCA效应值较高,且自交系L6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今后育种的重点材料;高产组合L4×T1和L4×T3可推荐参加江苏省玉米新组合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在农艺、产量性状方面的配合力,为绵阳骨干自交系的改良与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指导。[方法]以绵阳农科院自育系绵714、绵723及外引系18599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30个杂交组合,对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中,CML522、CLYN492具有较高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其效应值分别为8.313 5、4.831 9。CML522、CLYN492与18599、绵723组配也表现出较好的特殊配合力,其中18599×CLYN492的产量水平超过对照11.34%,绵723×CML522的产量水平超过对照5.19%。[结论]CIMMYT玉米自交系CML522、CLYN492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具有较好的育种利用潜力,可作为未来高产杂交种的选配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13个德国玉米种质选系及其组配的52个双列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分析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以及52个杂交种的主要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13个德国玉米种质选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别明显,单株产量GCA效应值高的自交系G215、G336、G386和G401,其部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的GCA效应也较高,是表现比较理想的自交系;不同组合穗粒重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也不同,G336×Mo17、G215×Mo17和G354×Mo17在穗粒重SCA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水平.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稳位高、穗长和百粒重等4个性状宜做早代选择,而其他性状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CML系列玉米自交系的灰斑病抗性配合力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为进一步选育抗灰斑病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6份CML系列玉米自交系(CML373、CML390、CML442、CML488、CML489和CML204)为材料,按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设计方法Ⅳ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玉米自交系及其配置的杂交组合的灰斑病抗性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6份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自交系CML373和CML390的GCA效应为负向效应,以CML390的负向效应最大;CMLA42、CML488、CML489和CML204的GCA效应为正向效应,CML204的正向效应最大.15个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差异极显著,组合CML373×CML204的SCA负向效应最大,组合CML442×CML204的SCA正向效应最大.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加性方差为3.63,显性方差为0.21,广义遗传力为93.74%,狭义遗传力为88.52%.[结论]CML390组配的各组合抗性表现及SCA效应均较优.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非加性效应,性状表现受环境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自选系铁98033-1和其他8个常用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 4双列杂交模式设计,配成36个单交组合,采用格子方排列试验,对产量、穗长、穗粗等11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98033-1自交系在产量因素的配合力效应中以千粒重和穗粗最为突出。以其作为亲本之一与多粒型自交系杂交,容易实现优势互补,由此可选出强优势的组合。  相似文献   

12.
选择差异性较大的12份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成35份杂交组合,并对单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株高、穗位、茎粗、粗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小区产量13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同一性状及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相对效应值存在差别,表现有正向和负向两类效应。在该12份甜玉米亲本中可溶性糖含量GCA表现突出,且小区产量及构成产量因子性状GCA表现较好的自交系是JTM3,应注重与其的组配。说明在甜玉米育种过程中,既要注意对自交系GCA的筛选,还要考虑针对特殊配合力(SCA)对特定组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按 (P1 × P2 )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分析了 9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结实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百粒重和产量等 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根据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筛选出优良自交系 2个和优良杂交组合 4个。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 :株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的遗传力较高 ,选育自交系时 ,穗行数、行粒数可在早代进行选择 ;穗粗、百粒重的遗传力较低 ,宜在高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耐低氮玉米自交系与自育骨干自交系的配合力,有效评估CIMMYT种质的育种潜力,为我国玉米自交系利用途径扩增和强优势玉米组合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NC-Ⅱ设计,以20个CIMMYT耐低氮玉米材料为母本与6个自育骨干自交系为父本组配120个杂交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粒和单株产量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2组亲本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除父本系中的穗粗外,其余性状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下同);120个杂交组合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除株高和穗位高差异不显著外(P0.05,下同),其余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亲本A2、17、A5、20和19的综合配合力效应值较高,是具有较大潜力的育种材料,应用这些亲本组配出较高产量杂交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其中A2×20(桂A10341×CLYN463)组合产量的SCA效应值最高。【结论】A2(桂A10341)是最理想的玉米亲本材料,A2×20(桂A10341×CLYN463)是筛选出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5.
玉米自交系果穗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6个玉米自交系进行双列杂交,获得15个杂交组合。利用格列芬方法4模式(1)对果穗性状(即单株粒重、百粒重、单株有效穗长、单株有效穗数穗粒行数、单株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估算,主要结果如下:1.果穗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为特殊配合力方差的1.27—11.88倍说明6个性状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它们之间仅是程度上的差别。其加性效应的大小顺序为百粒重、单株有效穗长,穗粒行数、单株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2.一般配合力效应在同一性状不同的亲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亲本的各个性状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别也很大。亲本的大多数性状,如果一般配合力达显著水平,用它们组配杂交组合,可能产生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3.特殊配合力效应在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有很大差别,在同一杂交组合内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别也很大而且在同一杂交组合内大多数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其单位面积的产量也高。4.在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分析,以矮广_9、获白、黄早_4 为最优亲本自交系,用它们组配的杂交组合都有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6.
云南部分玉米种质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7份美国自交系和7份本地自交系进行测交,通过9个性状研究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为利用外来种质拓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开辟途径。结果表明:在被测系中,美国自交系HQPSSS株高、穗位高、行粒数、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极显著正效应,千粒重为正值,穗长、穗粗的一般配合力为较小的负值,本地自交系LA94-8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为正值,特别是单株产量的GCA效应值最高,这是两个一般配合力较好的自交系。在测验种中,DAN340和LA8593B的多数性状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HQPSCB×LA8593A,LA97-16×LQ16-2在各自的测交试验中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13.68%和23.8%. 在选育高产组合时,必须重视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不同血缘超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评价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9个不同血缘的超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按固定模型分析了各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①自交系sh01和sh03的单穗重及生育期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其组合大多数大穗、晚熟;sh13生育期的一般配合力最低,其组合sh06×sh13生育期具负向超亲优势,在其他各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表现都成正向效应,尤其含糖量的正向效应明显;sh30和sh19在降低株高和缩短生育期方面有利用价值,但要选择产量和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与之组配.②组合sh13×sh18的穗长、穗粗、穗行数、鲜穗重、含糖量等和产量、品质有关的性状特殊配合力都较高,属于理想的鲜食超甜玉米.③被考察性状在大多数组合中都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单穗重的平均杂种优势最高,其次是穗位高、株高和行粒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薪引进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及育种潜力分析,为评价和利用玉米新种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5个被测系(HT32、德甜15、2650R、T026和YC09)与3个测验系(HJZ33、德甜18和YC26)测交组配15个杂交组合,并对自交系及杂交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8个自交系中,HT32、2650R、T026、HJZ33、德甜18和YC26等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在大部分性状上表现为正值;2650R×HJZ33、德甜15×德甜18、T026×德甜18和HT32×YC26等4个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在大部分性状上也表现为正值.除穗位高和小区产量性状外,其余8个性状的GCA方差较大且远高于SCA方差,株高、穗长、秃尖长、穗行数和籽粒宽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高于42.00%,而穗位高、果穗粗、行粒数、籽粒深和小区产量等5个性状狭义遗传力低于32.00%.[结论]8个自交系中,在重要性状GCA上表现好的自交系有:HT32、2650R、T026、HJZ33、德甜18和YC26;在产量及外观商品性上表现突出的组合有:2650R×HJZ33、德甜15×德甜18、T026×德甜18和HT32×YC26;株高、穗长、秃尖长、穗行数和籽粒宽可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9.
优质蛋白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加性—显性及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8个优质蛋白玉米(QPM)自交系及其56个F1组合的9个性状进行分析,对各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遗传力、杂种F1代的基因型和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采用多环境改良潜力较大;具有较大正向加性效应预测值的自交系一般配合力(GCA)普遍较高,自交系的加性效应预测值与GCA效应值趋势基本一致;具有较大正向显性效应预测值的组合产量一般较高,组合的显性效应预测值与产量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采用Griffing的完全双列杂交模式4设计,对铁0941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经配合力测定和性状鉴定表明:铁0941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值7个性状均为正值,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排在前列,说明铁0941自交系一般配合力高;从综合组合表现看出,在单株产量、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和穗长等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明显高于其他自交系。铁0941综合性状好,秆矮、抗旱、抗倒、稳产性好。因此,铁0941是具有利用价值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