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18年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武定县以泡核桃、板栗、花椒、构树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全县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山松产业初步形成,核桃龙头企业得到发展,产业链得到延伸,林下经济模式迅猛发展,经济林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文中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性标准严格,资金投入不足,项目管理跟不上,缺乏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产业科技含量低等问题。藉此,从政策资金支持和种植管理技术2个层面提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2年5~12月对昆明市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昆明市以核桃、板栗、花椒、竹子、膏桐为代表的特色经济林种植总面积为9.98万hm2,2011年产值4.4亿元。阐述各类特色经济林的面积、产量和产值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各类特色经济林发展中存在着的规划设计不当,栽培管理粗放,产业技术含量低,缺乏龙头企业支持等问题。藉此,提出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布局,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开展良种选育工作,大力培育龙头加工企业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安徽南陵国家凤丹生物产业基地"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认定。作为南陵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凤丹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据了解,凤丹在南陵已有1600年的栽培历史,至今还在大规模种植,是国内外著名的牡丹和商品丹皮的基地,也是我国丹皮的主要出口基地。全县凤丹核心区种植面积3万余亩,集中在南陵县何湾镇丫山、西山、龙山、铁山、黄山、顺冲等村,年产量5000吨。核心区共有3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及基地种植、加工  相似文献   

4.
安化县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相竹产业化经营。目前,该县“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大流通”的格局初步形成。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该县采取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等措施,积极鼓励外地企业和本地个体户到相竹主产区投资创办松竹加工企业。共引进外资2.回亿元,创办相竹加工企业SO多家,年产值达61m万元,其中年产值上千万元的有2家。二是产品外向度不断扩大,一批原有竹器加工企业不断进行设备改造和产品更新,生产的竹胶板、高档凉席、精制竹筷三大产品,占有广泛市场。该县竹胶板年生产量达10万平方米,“小淹乡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理州高原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核桃种植已成为最大的惠农产业,人工红豆杉林药和梅果加工产业稳步发展,林下资源开发健康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持续增长,森林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文章分析了特色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核桃产业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小散弱,科技应用水平低等问题,藉此,提出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考核,加强服务力量,强化科技支撑,做大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等提质增效、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晋中市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面积广,是该市优势农产品之一。据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晋中市经济林总面积达162.96万亩,其中,核桃种植面积71.32万亩,占全市经济林总面积的43.7%。正常年产量达1440万公斤,总产值1.4亿元。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绛县地处中条山前沿,是典型的黄土侵蚀沟地貌,丘陵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0%,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经济林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山楂的规模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27万余亩,成为全国四大山楂生产大县之一。  相似文献   

8.
调查报告显示,历经10年的发展,德宏州兜唇石斛人工栽培面积达199 hm2,投产197.7 hm2,鲜条年产量1 666.1 t,年产值达8330.5万元,平均产值42.15万元/hm2;有72家石斛种植加工企业,44家石斛协会和专业发展合作社,辐射带动821户种植发展兜唇石斛,吸收了1 000余人的富余劳动力就业;种植均为集约化种植模式;产品主要为石斛鲜品,经连续2年质量安全监测,鲜品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都达到国家安全标准。报告还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野生资源保护,种质混杂,规模化、标准化,集资渠道,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敏 《云南林业》2008,(2):21-22
世界核桃看中国,中国核桃看云南。随着我省核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做大做强云南核桃产业必须把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这项工作放在首位,必须在短时期内研发出科技含量高的核桃产品,提高核桃加工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我省核桃产品还仅限于食品利用及干果聚散、仁籽出口,缺乏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深加工产品。应该意识到,科技创新是改变核桃产品单一,  相似文献   

10.
经济林作为重要森林资源,其种植面积及产品产量逐年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经济林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衍伸产品日趋增多,急需智能化检测、采收与分选技术与装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林产品加工产业,是实现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综合比较了深度学习技术中不同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及模型的优缺点,综述了其在经济林产品检测与分选中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研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建议,以期为经济林产品检测与分选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月13日,国家林业局主办的中国经济林信息网正式开通(网址:www.efic.gov.cn),这是我国经济林产业方面的第一个全国性政府网站。“中国经济林信息网”本着信息共享的原则,收集、整理和发布全行业各类最新信息,为我国从事经济林生产、加工、流通、科研和管理人员提供全面信息服务。信息网主要包括经济林首页、行业管理信息、商务信息、科研成果、技术咨询、会员社区、广告服务和花卉综合信息8个板块。据统计,目前,我国经济林面积和经济林产品年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分别达4.1亿亩和6880多万吨,年总产值1320多亿…  相似文献   

12.
“十五”以来,辽宁各地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同时,不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扶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木材加工龙头骨干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呈现逐年攀升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05年全省商品材产量147万立方米、锯材产量60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84.1万立方米、木地板产量984万平方米、木质家具800多万件(套)。在全省人造板产量中,纤维板产量40.1万立方米、刨花板产量17.9万立方米。2005年全省木材加工业产值达80.6亿元。截至目前,全省木材加工企业440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304家,年产值达39.4亿元,年利税6.2亿元。  相似文献   

13.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几个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云南林业产业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由于省委提出的“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得到认真贯彻,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产业的规模、档次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2007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351亿元,是2000年116亿元的302%。已经培养了包括林浆纸、特色经济林、非木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木材加工和人造板、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林产业化的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经济林总面积已达2733万公顷,年总产量6880多万吨,总产值1320多亿元,分别比“八五”末增长了24%、54.7%和58.8%;已初步形成了以干果、水果、木本油料、木本药材、工业原料、调料香料、饮料、森林食品等八种类型为主的十大经济林特色化区域布局,打造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经济林产品;全国原有的贫困山区县或乡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带动了与经济林产品相关的贮藏、加工和运输业的大发展,60%以上的农民实…  相似文献   

15.
李杰 《国土绿化》2007,(5):27-27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上高乡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业。全乡有花卉苗木种植户3000家,种植面积达1.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8.2%。苗木花卉收入达7000多万元,人均收入2000多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种植大户达到200余户。  相似文献   

16.
《绿色科技》2014,(7):71-71
2014年6月11日,全国特色经济林(板栗)培训示范班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来自全国板栗产业的专家和林业管理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人员,就板栗栽培、病虫害防控、采收、贮藏与精深加工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并前往罗田县板栗种植与加工基地现场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桂林地区提前3年完成了造林绿化的“357工程”;全地区种植经济果木林316万亩,农村居民达到人均1亩;1994年至1996年,林产企业由544家发展到1562家,总产值从4.2亿元增加到11.2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竹木加工、林产化工、林副产品加工、银杏系列产品加工和林产医药制造为主的五大产业体系;森林旅游业异军突起,从小到大;“养猪一沼气一种果”三位一体的恭城经验得到了总结和推广;先后建起了6个经济林示范基地,共lthe亩;森林“三防”工作连续几年走在全区前列,林业行业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人均1亩经济林、1亩竹林的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宁国县,近年来又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步伐。现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5.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8.1%,经济林产品产量达3.4万吨,是“五八”规划前的四倍;经济林产品产值达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全县农村人均经济林收入220元,依靠经济林致富达小康农户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随林种结构的调整,景宁县近几年来兴建经济林基地的发展速度很快,这与县林业局营林公司和县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两家龙头企业推动作用有关,同时揭示了规模不大管理粗放、没有发挥地方特色优势缺乏竞争力、技术含量低等问题,提出了要搞好整体规划,努力挖掘地方名优特产、选准品种实行良种化、在规模化基础上突出主栽品要形成区域化、走种养加工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农科教相结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省经济林建设坚持“一优双高”的开发方向,实现了经济林面积、产量、效益同步增长,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形势。目前全省已建成10大经济林示范基地252万亩,全省经济林总面积达1660万亩,年经济林产品25.5亿公斤,年产值达35亿元(不包括加工增值),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许多名优经济林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