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5,(5):17-20
以荷兰型短黄瓜为试材,在现代化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果实负载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以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每3节留2个瓜的处理和每5节留3个瓜的处理的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根、茎、叶干质量都明显大于对照(每节留1个瓜的处理),但果实干质量小于对照。每5节留3个瓜处理的根、茎、叶干质量大于每3节留2个瓜的处理。从干物质分配率来看,对照的果实干物质分配率最多,为54.26%,每5节留3个瓜处理中果实干物质分配率最低,为42.95%。随着果实去除数量的增加,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叶面积也随之加大。果实的去除直接造成单株产量和单株结瓜数量下降,同时,畸形瓜比例也明显下降。因此,适当的去除果实可以增加植株的长势,虽然单株产量有所降低,但提高了商品瓜率。  相似文献   

2.
1)品种特征特性。绿秀1号黄瓜植株长势中等,第1雌花着生于主蔓第1~2节,其后节节有雌花,连续结果能力强。瓜条短圆筒形,皮绿色有光泽,果面光滑,无花纹,易清洗;瓜纵径13.5cm,横径2.5~2.8cm,平均单瓜重约82.7g,畸形小瓜率小于5%。口感脆甜,肉质细,据2005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品质分析结果,果实水分含量95.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维生素C含量146m g/kg。苗期中抗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轻抗黄瓜枯萎病,平均每667m2产量在10000kg左右。适宜春大棚、春茬日光温室、越冬日光温室种植。2)栽培技术要点。春茬日光温室栽培于1月中旬育苗,2月中…  相似文献   

3.
厚皮甜瓜果肉厚,香气浓郁,糖度高,品质佳,耐贮运,是人们喜爱的高档果品。山东省春季少雨、日照率高等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适于发展厚皮甜瓜。近几年利用冬暖大棚、拱回大棚等保护设施栽培厚皮甜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山东省厚度甜瓜的栽培面积已达到5 000多hm2。厚皮甜瓜作为高档水果,生产过程中要把质量放在首位。因此在栽培中,每株的留瓜数量要严格控制,对于大果型品种,一般每株只留1个果,以保证果实充分膨大,形成商品性好、竞争力强的产品。但控制每株留瓜数,往往使厚皮甜瓜的产量不高,影响瓜农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以中农8号为材料,研究不同落蔓方法对大棚黄瓜生长、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保持有叶的茎蔓距垄面13~15 cm,每株保持功能叶21片以上,株高1.0 m(靠南边)~1.5 m(靠北边)的落蔓处理方式,黄瓜植株生长良好,单株结瓜数、单瓜鲜质量和黄瓜产量都高,并以处理3效果最好(分别为5.2个、389 g和77.7 kg/40株);处理3单瓜质量和产量极显著高于处理1和CK,处理2产量显著高于处理1和CK,处理3的落蔓方法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9,(11):22-26
南瓜是黄瓜嫁接常用的砧木,但是不同的南瓜砧木品种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很大。为了筛选出适合的砧木品种进行黄瓜嫁接栽培,以4个中国南瓜(‘T2‘’T3‘’T12‘’T13’)和‘黑籽南瓜’为砧木,以‘津绿21-10’黄瓜为接穗,比较不同的南瓜砧木嫁接后对黄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嫁黄瓜(对照)相比,砧木‘T2’嫁接后的植株生长势最强,产量最高,此外,砧木‘T2’嫁接的黄瓜果实瓜把短、果面蜡粉含量低,色泽鲜亮,商品性最好;砧木‘T3’也具有减少瓜把长度和果面蜡粉量的作用,但植株长势和产量较砧木‘T2’嫁接黄瓜弱;砧木‘T12’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是果实瓜把变长,果面蜡粉含量高,商品性较差;砧木‘T13’在5个砧木品种之间的整体综合表现最差‘;黑籽南瓜’嫁接后也促进植株的生长,但是产量上较砧木‘T2’嫁接组合低,果面蜡粉含量高,色泽灰暗,商品性差。不同的接穗/砧木组合对黄瓜果实口感的影响不同,总体来看,南瓜砧木会降低嫁接黄瓜果实口感。综合评价以砧木‘T2’嫁接表现最优,适合于作为黄瓜嫁接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6.
 以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 ×hytivus Chen and Kirkbride, 2n = 38) 与华南和华北两种生态型栽培黄瓜(C. sativus L. , 2n = 14) 进行杂交, 比较各个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及结籽率情况, 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标记的方法研究这些后代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各种杂交组合的坐果率达到83% ~100% , 其中以异源四倍体×栽培黄瓜获得含有胚的果实比例较高, 为60% ~67% , 平均每个果实中约有10~20个胚, 通过胚胎拯救, 成活率接近100% , 染色体计数为26条, 为异源三倍体。在以栽培黄瓜×异源四倍体的杂交中, 获得3个果实, 其中1个果实含有大约180个胚, 胚胎拯救成活率接近80% , 染色体数为26条, 为异源三倍体; 另外2个果实分别含有60粒和15粒种子, 植株染色体数为14条, 与栽培黄瓜相同。异源三倍体与栽培黄瓜间杂交产生的含有胚或种子的果实极少。选择其中1个异源四倍体×栽培黄瓜后代含14条染色体的群体(HH1群体) 深入研究, 有4株表现野生种C. hystrix的多分枝习性, 6株的果刺颜色表现野生种C. hystrix的黑色性状, 且其果皮成熟颜色均为橘红色, 不同于两个原始亲本。通过SSR和RAPD两种标记对HH1 群体的遗传研究, 19 个SSR 标记共产生63 个等位基因, 其中24个(约38.1% ) 表现出变异, 有7个等位基因可能来自于野生种C. hystrix。在400余条随机引物中, 有24条引物产生变异位点, 在统计的186个位点中, 有56个(31.7% ) 位点出现遗传分离, 其中8个位点可能来自于野生种C. hystrix, 这表明通过远缘杂交及渐渗杂交过程可将野生种的基因导入栽培黄瓜中。  相似文献   

7.
温源 《落叶果树》2016,(1):17-18
研究单株不同留果量对日光温室栽培的4年生红地球葡萄生长结果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适宜的留果量为6~8穗。每株留果5穗时,结果枝上副梢的生长量最大;每株留果5穗、8穗的与留11穗的相比,结果枝新梢总长度显著长,新梢成熟充实程度显著高;每株留果11穗的第2年枝的萌芽率明显低,3种留果量处理间枝条生长状况均有显著差异。产量过高,影响树体营养生长,使树势衰弱,病害发生较严重,叶片易老化,影响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野生棘瓜砧木对黄瓜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圣平  顾兴芳  王烨 《园艺学报》2006,33(6):1231-1236
 以瓜类野生种(棘瓜) 和黑籽南瓜为砧木、‘中农21号’黄瓜为接穗, 研究了棘瓜嫁接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耐寒性、光合速率、产量、抗病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棘瓜嫁接可使‘中农21号’黄瓜的第1雌花开放期和始收期提前, 对根瓜质量、20节内的雌花数、株高、最大叶面积、叶片数、茎粗和节数的影响小于‘黑籽南瓜’嫁接处理; 前者的抗寒能力、净光合速率强于后者和自根苗;棘瓜嫁接对黄瓜具有增产、抗枯萎病、抗根结线虫的作用, 并且果实品质显著优于以黑籽南瓜嫁接的。  相似文献   

9.
路涛  余宏军  李强  蒋卫杰 《园艺学报》2022,(6):1261-1274
通过研究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秋冬茬椰糠栽培中不同留叶数和留果数对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获得最佳功能叶片和果实保有量,为改善设施番茄生产轻简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大果型番茄‘粉抗1号’为试验材料,统一留7穗果打顶,从上向下留7、9、11完全展开功能叶和每穗留3果(共21果)和4果(共28果)等共6个处理,对不同冠层叶片光合和呼吸、叶片和果实发育特征、果实品质和产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植株株高和茎粗在打顶后无显著差异。留9叶21果和9叶28果处理中部冠层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CO2饱和点(CSP)、表观量子效率(AQE)和羧化效率(CE)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暗呼吸速率(Rd)较低,底部冠层叶片上述参数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以留7叶21果和7叶28果处理为优。留9叶28果处理单株果实产量、单栽培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果实糖酸比表现稳定且最优。综上,华北地区设施番茄生产中,留7穗打顶,以保留9片功能叶,每果穗上保留4个果实为最佳叶果量调控方式,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番茄群体结构,利于光合色素合成和积累,有效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番茄产量并保持...  相似文献   

10.
多胺对黄瓜生长和雌花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12、24 mg/L的亚精胺(Spd)、精胺(Spm)、腐胺(Put)溶液喷施2~3叶期黄瓜幼苗,发现Spd、Spm处理均能明显地促进黄瓜植株的营养生长、雌花分化,其中12 mg/L Spd、24 mg/L Spm处理的雌花数和结瓜数分别高于其它处理,其雌花始花节位分别低于其它处理.Put处理的雌花数和结瓜数低于CK,但6、12 mg/L的Put处理明显地促进黄瓜植株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