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目的]研究转铁蛋白基因水稻对Fe2+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法,对参试水稻进行Fe2+胁迫(200 mg/L)处理,测定其株高、生物量、Fv/Fm及质膜伤害。[结果]Fe2+胁迫下,参试水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株高和生物量下降,Fv/Fm下降,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增加。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转铁蛋白植株各测定参数受Fe2+胁迫影响较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水稻中铁蛋白的表达可降低过量Fe2+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和对叶片质膜的损伤,从而减轻Fe2+胁迫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植物抗铁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过量Fe2+胁迫下水稻的养分吸收和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过量Fe2+对水稻生长,地上部及根系的N、P、K、Ca、Mg以及Fe等微量元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量Fe2+胁迫抑制了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N、P、Mg的吸收,促进了Cu的吸收.Fe2+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能促进水稻地上部和根系对Ca、Mn的吸收,高浓度Fe2+则会抑制Ca、Mn的吸收.根系的Fe、Cu和Zn含量高于地上部.同时Fe2+胁迫也抑制了P、K、Mg和Zn等有效养分在根系与地上部之间的分配,破坏了养分的分配平衡,加剧了铁毒的发生,这可能是Fe2+胁迫下植株受伤害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观赏凤梨为试材,研究了高硼胁迫对植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硼相比,施硼抑制了观赏凤梨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随硼浓度增加,抑制程度增加;施硼引起植株中下部叶片叶尖发黄焦枯坏死,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施硼引起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下降;施硼提高了根系N、P、Fe、Mn、Zn含量,但降低了叶片这些元素含量,引起叶片和根系Cu含量的下降。表明,观赏凤梨对硼过量的反应非常敏感,栽培基质或灌溉水中含硼不利于观赏凤梨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0、20、40、60、80、100mg/L)的稀土镨(Pr)对Cd胁迫下水稻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μmol/LCd胁迫下,水稻根系干重、根系活力、SOD、APX和CAT活性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31.6%、46.1%、23.3%、57.6%、40.1%,POD活性、质膜透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61、2.05、1.82、1.63倍.10~80mg/L的Pr处理对Cd胁迫下水稻根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效应,可减轻Cd对根系的伤害,Pr缓解Cd胁迫的作用与提高根系活力、增加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维持SOD、APX和CAT活性有关.Pr处理的最适质量浓度为40mg/L,但100mg/L的Pr处理反而加重Cd胁迫.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浓度的镉处理铁冬青幼苗,研究镉对铁冬青幼苗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镉对铁冬青幼苗株高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幼苗株高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幼苗叶片生物量、新根生物量、单株生物量均呈抑制作用;而且对根系的影响均高于对地上部分的影响;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b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加,SOD、POD活性下降。表明高浓度镉胁迫导致植物体内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膜系统受到伤害,从而影响铁冬青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盐分胁迫下巨尾桉苗期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盐分胁迫下巨尾桉幼苗的生长与生理特性变化,研究巨尾桉的耐盐性。结果表明,盐分胁迫对巨尾桉苗高、地径生长以及叶片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巨尾桉苗高、地径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减少,当盐分浓度达到0.6%时,巨尾桉的生长受到了极大地抑制;叶片质膜透性随着盐浓度增大而增大,而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叶绿素含量在处理30 d内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银边常春藤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对其扦插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银边常春藤最长主茎增长率和叶片数增加率呈下降趋势,质膜相对透性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除重度胁迫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外,其他处理无差异;复水后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质膜相对透性以及脯氨酸含量下降至正常水平,根系活力提高。因此,随着干旱胁迫加重,对银边常春藤的抑制作用加重,重度胁迫还使其观赏效果受到影响。复水后,各处理的银边常春藤生长均恢复,即重度胁迫对其生长和观赏效果有影响,但对其生存未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土壤干旱对豫麦54号小麦灌浆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小麦品种豫麦54号灌浆期生长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浆期株高、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总生物量、叶水势、叶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根冠比、叶饱和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以及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这说明,在干旱胁迫下,豫麦54号一方面通过改变生物量分配策略,较多地提高根比重,以利于根系吸水增强抗旱性;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特性以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钾离子对水稻亚铁毒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250 mg.L-1Fe2 胁迫下,不同K 水平对粳稻Asom inori(耐亚铁毒基因型)和籼稻IR24(亚铁毒敏感基因型)以及以IR24为背景的Asom inori与IR24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L ine22(亚铁毒敏感基因型)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叶片棕色化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培养液相比,高Fe2 胁迫抑制了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水稻叶片出现了棕色化斑点。随着外源供K 水平的提高,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受Fe2 胁迫抑制程度减弱,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棕色化指数有所下降。K 对Fe2 敏感品系IR24和L ine22的缓解作用比对耐性品系Asom inori强,表明K 对水稻亚铁毒害的缓解作用存在基因型的差异。K 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水稻的耐Fe2 毒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液培实验,研究在酸雨胁迫下,镧对水稻幼苗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幼苗植株在一定酸度范围的酸雨胁迫下,10 mg·L-1镧能提高幼苗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幼苗植株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脯氨酸(Pro)的含量;减小质膜透性;提高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和叶绿素a/b的比值;增强根系的活力,进而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10 mg·L-1镧对酸雨胁迫的缓解作用与酸雨的酸度有关,随着酸度增大,镧的缓解作用将逐渐消失.分析表明,在pH值分别为4.0和3.5的酸雨胁迫下,镧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存在更为有效的防御机制,能够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1.
Zn对水稻吸收转运Cd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探究锌(Zn)对水稻吸收、积累镉(Cd)的影响,为揭示水稻体内Zn、Cd互作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水培实验,研究Cd胁迫下施加Zn对水稻生物量、Cd含量、Cd积累量、根表铁膜成分、细胞壁组分及吸附解析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Cd处理相比,Cd+Zn处理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根及地上部Cd含量、积累量显著提高;根表铁膜中Fe含量及Cd含量分别提高18.70%和29.99%;比较单Cd与Cd+Zn的细胞壁组分发现,Zn显著降低了水稻根细胞壁中的果胶及半纤维素1(HCl)成分,导致Cd+Zn处理细胞壁吸附能力下降而解吸能力增强。研究表明,Zn促进Cd在根表铁膜中Cd积累量,降低细胞壁的阻隔作用,进而促进水稻对Cd的吸收及转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水培圆叶无心菜幼苗,研究不同浓度Pb对圆叶无心菜生长、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加,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铅浓度为50 mg.L-1时,圆叶无心菜株高、根长以及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含量有所增加;铅浓度大于100 mg.L-1时,植株株高和根长的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均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铁蛋白基因的功能,提高转基因粳稻的含铁量和转基因粳稻对盐胁迫和生物胁迫的抗性。[方法]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烟草铁蛋白基因mnrl导入粳稻基因组。[结果]对T0、T1代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和RT—PCR检测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粳稻基因组中,并能够稳定遗传表达。转基因粳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其根、叶片和糙米中铁含量均高于对照。接种稻瘟病病菌后转基因植株叶瘟指数低于对照。[结论]转入外源铁蛋白基因NtFerl能够提高粳稻的含铁量和转基因粳稻对盐胁迫和生物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水稻混作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选择两个品种水稻种子以1∶1比例混合种植,进行水稻苗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混作有使水稻苗高变矮、苗期地上部生物量减少、地下部生物量增加的趋势,也能有效减少水稻苗期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15.
以五叶一心的温州盘菜幼苗为材料,利用Hoagland营养液进行正常供铁(100 μmol·L-1)和缺铁(01 μmol·L-1)处理20 d,取顶端完全展开叶探讨缺铁对盘菜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胁迫降低了叶片的叶绿素总量(Chl)、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 b)含量及Chl a/b比值,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变化不大;降低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但胞间CO2浓度(Ci)大幅度升高,表明Pn的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子引起;显著降低了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量子产额(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参数(qP),但非光化学猝灭参数(NPQ)明显升高;显著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POD的活性有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缺铁胁迫后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升高;大幅降低植株的地上部和根的生物量,但对根冠比影响不大。缺铁胁迫显著降低了植株新叶Fe元素含量,Mn和Mg两种金属含量差异不大,Cu和Zn两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缺铁胁迫使盘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严重下降,引起光合速率大幅降低,缺铁也降低了Fv/Fm和抗氧化酶活性,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升高,最终导致植株生物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Cd对超累积植物续断菊生长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Cd浓度(0、5、10、20 mg.L-1)对续断菊生长形态(株高、叶面积、根长)、生理指标(叶绿素、丙二醛、膜透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续断菊的株高先增加后减小,根长先减小后增加,叶面积和生物量不断减小;低浓度的镉处理促进植物的生长,而20 mg.L-1镉处理30 d时植株的株高、叶面积、根长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8%、46%、42%和66%;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升高,续断菊叶片中叶绿素a、b、总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均下降,20 mg.L-1镉处理30 d时总叶绿素比对照降低了58%,丙二醛增加2.4倍,细胞膜透性增大2.3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刺槐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影响。[方法]以匈牙利四倍体、韩国四倍体、3-I、3-K、8044、80332为试材,利用盐碱土浸提液法进行盐胁迫处理,28d后分别测定新梢生长量、干径生长量、盐害指数、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结果]盐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刺槐幼苗的新梢生长量、干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叶片盐害指数、质膜透性。[结论]6个品种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下的耐盐能力有显著差异,表现为8044〉80332〉3-K〉3-I〉匈牙利四倍体〉韩国四倍体。  相似文献   

18.
钾减轻杂交稻铁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钾对铁毒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过多的Fe2+会使杂交稻根系、地上部干重、根长及株高显著降低,且这种现象甚至在Fe2+水平较低时也很明显。过多的Fe2+极大影响杂交稻的形态和植株中氮、磷、钾的含量。高钾的供应可减轻高Fe2+离子的负效应,适当的钾素供应还可以减少Fe2+从根系向地上部的运输,尤其是向上位叶的运输,并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硒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溶液培养 ,研究硒和镉对水稻幼苗长度、苗鲜重、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N、P、K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单用镉处理可使水稻幼苗矮化 ,苗鲜重降低 ;高浓度镉使叶片失绿 ,叶片N、P、K含量增加 ;硒可减轻镉对水稻幼苗的毒害 ,表现为减轻镉对苗长度的抑制、提高叶绿素含量、苗鲜重 ,以及使叶片N含量增加、K含量降低等 .硒可提高叶片P的含量 ,硒和镉的互作效应影响叶片P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