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内因.化解种子纠纷不仅关系着农村稳定,而且事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由于种子纠纷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处理纠纷时涉及的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较强,如何客观公正地处理好纠纷,既是管理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村稳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种子的优劣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如果农业减产,农民常常认为是种子造成,极可能产生过激行为,严重影响农村的安定。因此,妥善处理好种子纠纷,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现就处理种子纠纷谈一下浅见,供商榷。  相似文献   

3.
种子是有生命力的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歉及农民的收入;处理好种子纠纷,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现代种业的发展.结合实际,分析了引起种子纠纷的原因,提出了防范种子纠纷的技术和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4.
种子质量纠纷的分类、成因与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事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随着《种子法》的贯彻实施,种子使用者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种子纠纷也呈现出多发态势,因此,做好种子质量纠纷处理工作对于确保一方稳定、  相似文献   

5.
徐辉  罗会斌 《种子》2014,(4):132-134
种子质量纠纷是一种主要的种子纠纷形式,它主要是由于假冒伪劣品种造成的。种子质量纠纷现在多采用田间处理办法予以解决,并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同。要减少种子质量纠纷和更好地开展纠纷处理,需要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强化种子质量管理,搞好农业科技传播,提升种子检测水平及完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6.
<正>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作物各种优良性状的载体。种子质量的优劣、种子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近几年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农作物种子质量鱼龙混杂,种子质量纠纷时有发生,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基层种子监管中经常遇到以下几种易造成种子质量纠纷的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7.
李文红  严兵  袁铸 《种子》2009,28(10)
所谓种子纠纷,是指在种子的使用过程中,用种者对于其收益没有得到合理满足而与种子经销者或生产者发生的权益纷争.造成种子纠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假、劣种子混迹于种子市场,栽培管理技术不科学以及自然灾害.针对性的破解对策有:建立健全种子鉴定、监察机制,大力推广包括种子技术知识在内的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增强农民的科技素质,建立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政府基金,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三农",认真履行农业执法责任,维护好种子市场秩序是农业安全农民增收的保证。妥善处理种子事故纠纷维护好农村和谐稳定是农业执法部门的责任,也是农业执法工作的继续完善和延伸。目前,农民群众维权的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而部分种子经营户守法意识欠缺,责任意识不强,导致种子  相似文献   

9.
种子纠纷是种子使用者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因种子质量问题产生的纠纷。种子是特殊的商品,而不是一般商品。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通过精耕细作希望获得较好的收成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些事情往往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未经审定、购买了假劣种子化肥、  相似文献   

10.
正农作物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的收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但由于目前种子经营存在销售点多、品种繁杂、规格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以及还存在制售假劣种子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等现象,从而导致在种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涉种纠纷日益增多。正确、公正地调节处理各类种子质量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已成为农业执法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种子是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由于种子是活的生命体,极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生产中往往发生种子质量事故和纠纷。为了正确区别种子质量事故和非种子质量事故,妥善处理种子质量纠纷,明确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责任,现根据种子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粗浅的鉴别方法,供种子管理、检验、经营人员等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辛艳  刘何  赵巍 《种子科技》2010,28(12):19-21
<正>农作物种子是农业生产中的特殊生产资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以及农民的经济利益。但种子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种子事故和纠纷也呈现不同的情况。2003年7月8日农业部28号令发布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  相似文献   

13.
浅谈种子纠纷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纠纷是指种子使用者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因种子问题产生的纠葛或者矛盾。种子是特殊的商品,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通过精耕细作总希望获得较好的收成,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假劣品种、恶劣气候、栽培管理不当、种子标签不实等),导致减产减收,难以如愿以偿,遂与种子经营者发生种子纠纷。出现种子纠纷后,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造成农民集体组织上访或社会不安定。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小荣 《种子科技》2009,27(8):33-35
水稻种子发芽率是衡量水稻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诱发种子质量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水稻发芽质量纠纷现场鉴定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即种子在实验室检测中发芽率单项指标全部合格,但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就是催不出芽.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种子是农作物种植材料和繁衍材料,包括果实、根茎、苗木、叶、花、籽粒等。农作物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安全的前提,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国家不断修正《种子法》相关内容,为广大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提供法律、行政、经济等多方面的支持。由于种子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种子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我国种子质量纠纷案件越来越多。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关系到我国农业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的类型,造成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的途径,对维护种子使用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农民维权难、种子纠纷调解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从种子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售后阶段的监管实践来看,生产阶段:种子生产过程由农业部门监管,流通环节由农业部门监管;销售阶段:农业主管部门、工商部门、质检部门等监管;售后阶段: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权益的保护问题,往往被忽视了。为此,调解种子纠纷,维护农民的权益,如何取信于民?如何化解矛盾?如何有效维护好农民的权益?给农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江苏省各地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种业,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依法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种子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但种子质量纠纷仍时有发生,且往往较难处理。因此,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农业执法部门依法确定种子质量问题的概念、客观分析种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正确判断种子质量和责任,发挥农业部门在种子纠纷中的作用,对于促进及时、公正地处理种子质量纠纷,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正>种子纠纷调处是种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打击和处罚不法经营者,治理种子市场;确保农民减产不减收,农村稳定,构建和谐新农村。妥善调处种子纠纷责任重于泰山,对于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意义重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合理地调处好种子纠纷。1种子纠纷调处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种子纠纷调处工作实践以及对案件的整理归纳,对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种子纠纷调处中存在以  相似文献   

19.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供应好坏事关农业生产全局,种子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种子生产经营者形成了庞大的种子市场经营主体。种子市场走向开放活跃、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日趋复杂和多样化。特别是近年来种子经营者与种子使用者之间的种子质量纠纷频繁,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加强种子职能管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种子检验和种子鉴定结果的差异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子质量问题大都是在农民种植后才发现的,这时申请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种子质量案件。种子检验和种子鉴定是常用的手段,笔者结合种子管理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