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城镇点的建设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合分析了我国城镇绿化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理论为指导,借鉴中国古代园林的建设精髓,就城镇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建设以乔木为主体的城市森林环境,林网化与水网化相结合,在植物材料选择、引进及配置的各个环节上注重人体保健功能和改善环境作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宗旨。这对于搞好我国的城市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扬州古运河沿岸生态林主要绿化树种抑菌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环境的保健意识正日益增强.构建城市森林,发挥绿化植被的生态保健功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市民的迫切需求.李晓储等(2002;2003)对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营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即利用木本植物叶挥发物的抑菌保健功能,改善古运河区域空气质量,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彭镇华等(2003a;2003b)对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研究明确地反映了城市森林"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利用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化进程的目的.因此,积极选用具有分泌挥发物抑菌素生态功能的绿化植物,构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市民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研究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构建(李晓储等,2002)的基础上,对扬州古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林有关绿化树种、植物进行抗菌、抑菌功能测定研究,以便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的角度 ,结合扬州市古运可综合治理建设 ,就营建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原则 ,主要建设模式、建设要求及建设的主要景点和相关研究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宜昌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就是把森林引入城市 ,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 ,考虑和吸收林学、森林环境学、城市生态环境学、美学、观赏园艺、社会学、森林旅游等各方面知识 ,建设以森林为主体的、符合社会、经济、生态发展要求的城市生态体系。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 ,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的发展应以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  相似文献   

5.
沿海防护林在滨海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滨海城市作为特殊的城市类型 ,其森林依生态功能可划分为沿海防护林 ,大气净化森林 ,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居民点绿化森林 ,经济林及特殊人文景观森林生态功能区。该文着重论述了沿海防护林在滨海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并从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角度 ,简述了提高滨海城市防护林体系建设质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森林城市的理念与建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通过增加城市及周边地区森林总量,以改善、调整、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构建人-自然-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为目的;正确把握森林城市理念与建设特点,对于促进和提高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3S技术研究厦门市森林生态网络布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探讨了3S技术在厦门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中的应用方法和手段,从整体上提高了厦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平。本文可为相同自然条件和社会务件的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背景的分析 ,充分认识到辽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此基础上 ,从辽宁主要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生态点的建设开始 ,沿着辽宁主要公路、水系沿线生态网络体系生态线的建设进行 ,向辽宁主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网络体系生态面的建设扩展 ,达到建立生态网络系统工程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目标 ,总体提出辽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构想 ,为全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萧县经过“五八”造林绿化、绿色长廊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森林资源大幅增加,但萧县的森林布局不尽合理,林分结构不够稳定,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构筑良好的生态屏障,对于促进萧县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森林景观格局是城市生态建设和规划的重要内容[1].城市森林绿地是最重要的城市生态用地,对维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改善和调节城市环境的最重要的生态源地.由于城市与城市郊区在空间上邻接,城郊的森林绿地也对城市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2-3].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提出了实施中国城市林业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其核心理念是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道路,这也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然而,目前仍然存在着自然或人为地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文章倡导以“绿色审计”的监管行为来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城市林业在生态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炳新 《绿色科技》2014,(5):143-144
指出了森林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空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市带来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进程。阐述了生态城市与城市林业的内涵与特点,探讨了城市林业的建设对生态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城市林业和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森林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碳汇、美化等多种功能,其中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在陆地生态环境中,森林占据主体地位,森林生态功能关系到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在林业发展中,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最大的因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保护好森林资源,确保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成为满足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和提升人居生态环境、生活品质的新需要。把城市建成森林环城、林人相依的生态景观,是呼和浩特市改善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梦想与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首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呼和浩特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四季青城的魅力日益凸显,成为山、城、林、路、水交相辉映的森林城市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的呼和浩特先后获得了中国乳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成为满足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和提升人居生态环境、生活品质的新需要。把城市建成森林环城、林人相依的生态景观,是呼和浩特市改善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梦想与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首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呼和浩特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四季青城的魅力日益凸显,成为山、城、林、路、水交相辉映的森林城市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的呼和浩特先后获得了中国乳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成为满足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和提升人居生态环境、生活品质的新需要。把城市建成森林环城、林人相依的生态景观,是呼和浩特市改善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梦想与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首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呼和浩特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四季青城的魅力日益凸显,成为山、城、林、路、水交相辉映的森林城市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的呼和浩特先后获得了中国乳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成为满足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和提升人居生态环境、生活品质的新需要。把城市建成森林环城、林人相依的生态景观,是呼和浩特市改善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梦想与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首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呼和浩特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四季青城的魅力日益凸显,成为山、城、林、路、水交相辉映的森林城市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的呼和浩特先后获得了中国乳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城郊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城区与郊区结合部作为生态敏感地带,对整个城市地域生态环境改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全面分析城郊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生态功能的高效性,提出要加强该地区以森林植被为主的生态建设,使之成为建设林网化-水网化主体框架的重点地带,发挥森林和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理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调整整个国土森林资源布局,使森林资源分配更趋于合理的重要措施。中国城市森林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美好机遇。中国城市森林网站(www.cuf.com.cn)…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惠安县是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建设试验示范点之一,作为小城镇示范点的惠安县将发挥其沿海城镇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通过惠安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实践,为沿海城镇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积累了经验。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受观念更新难、技术攻关难、资金投入难、部门配合难、管护落实难等因素制约,需要从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