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理论(SLA)和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以农户生产结构调整为主线,构建从"农户生计资本→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农户种生产结构调整意向→农户生产结构调整行为"的完整路径,从农户视角去探讨农户生产结构调整决策行为形成机理问题。应用SPSS17.0和AMOS23.0软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566户样本农户的生产结构调整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并对理论模型假设进行检验、模拟。结果发现,云南跨境山区农户生产结构调整决策行为受到农户生计资本、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结构调整意向的不同程度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通过充分发挥农户生产结构调整主体作用、激发农户生产结构良性调整意向,以及提高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促进云南跨境山区农户生产结构良性调整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从农户禀赋、政府规制、农户蔬菜质量安全认知、生产组织方式、生产技术供给和市场价格等方面对农户安全蔬菜生产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蔬菜生产是以小农户生产为主,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使得对农户生产行为控制比较困难;政策支持、市场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外部因素对于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的影响比较显著,当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时,农户自身素质和劳动力等资源禀赋也同样重要;因此应加强政府支持和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通过完善蔬菜市场优质优价机制以激励农户安全蔬菜生产,此外,加强技术培训和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为安全蔬菜规模化种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
农户的生产消费是农户消费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农户生产收入的提高,进而决定农户的生活消费水平。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必须重视增加农户的生产消费支出。依托主导产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农户对种子、化肥、农药、地膜及农业机械等农用生产资料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户生产消费的扩大。  相似文献   

4.
以安徽省祁门县茶农户和粮农户生产、收入状况调查比较为依据,调查比较结果显示:茶农户生产、收入状况主要表现为茶农户生产不断增长,茶农户之间收入水平差异显著,其中纯茶农户的收入水平最高,茶农户总体收入水平高于粮农户;粮农户生产规模减小,收入水平下降;并对两者现状差异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黑龙江和吉林省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木耳生产规模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个人禀赋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认知特征和农户外部特征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均有重要影响。户主性别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相对于女性户主,男性户主的木耳生产规模更大;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和木耳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均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木耳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越大,农户木耳生产规模也越大;农户对品种满意程度越高,则木耳生产规模越大,相反,农户对风险越是敏感,生产规模越小;相对吉林省,黑龙江省农户的木耳生产规模更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逐步提高市场透明度、实行科技示范或培训、加大协会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绿色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上。基于对肥西县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资本禀赋、绿色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禀赋显著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其中,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正相关,经济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负相关;资本禀赋通过绿色认知间接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其中,环境知识在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责任意识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对地理位置上处于苏北地区的扬州宝应、宿迁沭阳、盐城阜宁、泰州兴化、南通海安442个水稻种植户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组比较、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水稻生产行为及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兼业会对其水稻生产行为产生影响,不同类型农户在水稻生产行为上差异较大。纯农户在农业物资、劳动力、施肥行为、水稻种植规模等方面的平均生产要素投入量高于兼业农户,投入要素的增加也使纯农户获得了最高的产出;水稻生产行为上的差异导致农户在水稻生产效率上的差异,纯农户的水稻生产效率高于一兼农户,而且两者都远远高于二兼农户,说明农户的水稻生产效率随兼业程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湖南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37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农户禀赋、经济因素、政府政策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对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受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特征、种植成本、种植收益、政策规制、技术服务的直接影响。耕地面积与安全生产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蔬菜种植收入、预期收益对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影响显著;农户对安全蔬菜生产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农户的行为决策;技术水平对蔬菜安全生产的作用不明显;政策法规、社会舆论、同行评价、政府服务等外部因素对蔬菜安全生产有正影响,并构建了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数量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9.
吴琦  张翠娥  田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532-6535
调查从农产品生产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湖北省武汉、荆州、枣阳三市288个水稻生产农户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在描述农户农产品生产特征与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农户的生存理性、社会理性和制度理性三个层面探讨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意向的因素。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收入、病虫害频率、是否受他人影响、社会身份、政府监管力度等因素与农户安全生产意向相关。据此,研究指出,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加强农田监督与管理、保障农户生产经济利益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农户安全生产的选择意向,从而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是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生产行为将直接影响农业绿色发展。基于湖南省湘潭县225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年龄、种植面积等特征对绿色生产行为有显著影响,绿色生产认知是影响农户开展绿色生产行为的导向因素;环境规制和政策补贴作为外部因素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基于此,提出建议对策,进一步加强对农户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的宣传与引导,提高农户认知的同时激发参与绿色生产的积极性,强化农业现代化内生动力;完善和规范绿色生产制度,加强制定补贴政策,鼓励农户绿色生产,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将农户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农户,对辽宁省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分析,DEA方法测算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对影响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户受教育程度、玉米种植规模、有无农技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等因素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所在村到其所在镇上的距离对其影响为负,劳动力转移类型对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负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河南省小麦种植户的农业生产托管行为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验证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的福利效应。【方法】在理论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福利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基于河南省918个小麦种植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行为对农户的福利效应,并用农户受教育程度和经营规模两个特征变量对农户福利效应进行了分组分析。【结果】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福利效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生产规模越小的农户,其农业生产托管的福利效应水平越高。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托管驱动因素发现,家庭非农就业人口数量对农户农业生产托管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业机械价值、地块数量和农户距中心城区距离对其选择农业生产托管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为促进农户福利水平的提升,应当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多种渠道引导农户外出务工就业,适当调整当前农机补贴政策,采取适当方式开展地块整理合并。  相似文献   

13.
基于黑龙江省271个玉米种植户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探究农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测算比较传统小户(0~2 hm~2)、传统大户(2~6.67 hm~2)和规模经营农户(6.67 hm~2以上)的生产效率,考察不同规模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规模化经营水平、土地特征等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率呈"U"型关系。规模经营农户技术效率高于传统小户技术效率,传统小户技术效率高于传统大户技术效率。不同规模农户生产效率差异主要受土地经营规模、土地块均面积、土地租金和农户组织化程度影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户组织化水平、降低耕地流转成本等方式提高农户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7年长江中下游4省998户种稻农户数据,探究了经营规模和信息技术获取对样本整体农户不同生态生产行为的差异性影响;同时在将农户分为纯农户、Ⅰ兼农户和Ⅱ兼农户的基础上,分析经营规模、信息技术获取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样本整体农户,经营规模与农户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行为之间存在"U"型关系。加入农业合作组织对农户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及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显著正向影响;接受培训次数对所有生态生产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对于不同农户类型,经营规模与纯农户生态生产行为之间存在"U"型关系;信息技术获取对不同类型农户生态生产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资源环境不断恶化、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户绿色生产,对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苹果主产区1 086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互动频率、信任程度、依赖程度、网络中心性4个维度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动频率、信任程度、网络中心性对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苹果收购商的信任程度正向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与农资零售商的互动频率正向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因此,政府应注重加强农户社会网络的构建、重视农村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促进农户与正规大型农资企业的交流、拓展农户安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对农户选择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北山区农户马铃薯生产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对西北山地地区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地区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较低,增长空间大;中等规模农户技术效率平均值高于小规模和大规模农户;农户个体特征中专业化程度、农户认知水平和劳动力数量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正向作用;生产性服务变量中仅有施肥服务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土地特征变量中土地规模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负向关系。政府需鼓励农户生产向提质增效导向转变,探索农户马铃薯适度经营规模,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7.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帆  涂炳坤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513-4517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结合在一起.“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户实现了订单农业生产,一方面改变了农户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农户生产的风险,使农户的收入得到了保障;同时使原来分散的...  相似文献   

18.
范天纬  喻言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3-16,105
基于2020年10月山东调研所取得的118户当地农户调查数据,对当地土地托管能否推动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绿色生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实行的土地托管对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提高非绿色生产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概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农户实现绿色生产大有裨益.因此,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加大推广土地托管的力度,通过补贴等方式促进土地托管服务提供者的发展,同时注意保护小农户利益,更好地发挥土地托管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侯博  侯晶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4):134-140
基于太湖流域216位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户认知及低碳生产行为的特点,并对影响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太湖农户对农用生产资料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认知度较高,但在决策现实农业生产时,农户的实际行为却不是基于生态环境考虑,出现了农户认知与其生产行为的不一致;农户对低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响应程度普遍不足,低碳新技术在太湖地区“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入户问题突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年限、非农收入、加入农业合作社以及参加农业培训都对农户的低碳农业生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姜慧慧  徐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56-9259,9280
从农户特征、农户的认知、经济效益、政府服务及规制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学者对农户农产品生产安全意愿的研究情况。选取河南省为研究地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河南省12个村种植小麦农户农产品生产安全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意愿相关的因素有农户是否担心自产农产品的安全、农户对安全农产品的收益认知、农业参与者年龄、农户对安全农产品概念认知以及农户对政府培训的态度等;研究结论和文献综述中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或者类似。基于提高农户生产安全农产的积极性、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农户对农产品安全的认识水平、提高农户收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