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试验池和对照池各一个,面积均为0.233hm~2,每0.067hm~2放鲤寸片3000尾,配以花白鲢寸片。试验池和对照池分别投喂添加130×10~(-6)包膜Vc和普通Vc的配合饲料,两种饲料基础配方相同,养殖115d。经干塘验收,试验池平均0.067hm~2产鲤鱼1060.7kg,对照池平均每0.067hm~2产鲤鱼969kg,经计算吃食性鱼类试验池较对照池增产9.5%。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2—2004年在长春镇介石村进行了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成试验。通过池塘选址和建设、清池消毒.基础饵料培养.苗种选择放养.饵料投喂.水质管理等措施,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年来,用3.75hm^2的试验池,平均布苗密度160万尾/hm^2,每茬虾经过3—4个月饲养,成活率达78.5%、商品虾规格为77—95尾/kg.饵料系数1.21.共获商品虾54230kg.创产值1103440元,盈利(未扣除同定资产投资)453440元,平均单位面积产量14461kg/hm^2,利润达12.09万元hm^2/茬。  相似文献   

3.
我们使用全价配合饵料在江苏省台南盐场及灌西盐场的对虾池进行养虾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台南盐场对虾池102只,每只池面积3~0~50亩,总面积4195亩,池水深1.0~1.3米,日换水率为5~18%。每亩平均放养经暂养的虾苗1.1万尾,放养后至7月19日投喂该场自产的饲料,7月20日对虾平均体长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含有复杂的活性有效成分,且具有活性刺激、营养、调节等作用,增强对虾等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提高其抗病毒能力。特别是黄芪、杜仲、枸杞子等含有多糖、甙、黄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的中草药,对免疫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是一种免疫促进剂。本试验使用不同的两组配方中草药制剂,采用相同制剂添加量30g/kg.d,在夏秋季节投喂南美白对虾。试验表明,对虾桃拉病毒的平均发病率较对照池低42.7%,含黄芪等高配方的制剂相对含黄芪等低配方的发病率低2.5%.添加中草药制剂喂养的对虾池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池高18.8%。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对南美白对虾生理代谢,免疫功能的调节,机体抗病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中草药制剂能防控南关白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在主养草鱼种的池塘中,试验池每周将珍珠蚌内脏发酵物拌入饵料中投喂1 d,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添加量为料重的1%,而对照池不添加,经五个月的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组草鱼种的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6.02%、15.36%、14.96%和45.16%。饵料利用率提高16.49%。实验塘草鱼生长速度比对照塘快66.94%,成活率高19.89%,平均增加经济效益7 500元/hm2以上。实验表明在主养草鱼种的配合饲料中定期添加珍珠蚌内脏发酵物,可以显著地促进草鱼种的生长、可以提高饲料效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边绍新  马云聪 《河北渔业》2013,(11):40-40,57
试验在前期纳足海水,后期添加淡水,全程不换水的条件下,对比全部投喂配合饵料和中后期改投蓝蛤鲜活饵料两种不同投喂方式养殖"黄海1号"中国对虾的效果,发现前者明显好于后者,平均单产、成活率、收获规格分别达到765kg/hm2、47.2%、27g/尾,分别比后者的667.5kg/hm2、44.5%、25g/尾,高14.6%、6%、8%。  相似文献   

7.
用高纯度单一ω-3和ω-6系列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分别以饵料1%的含量添加到含脂类4%棕榈酸和油酸的基础饵料中,组成四种试验饵料。对照饵料的脂类组成为5%的棕榈酸和油酸。对中国对虾幼虾进行32天的投喂试验,测定ω-3和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对幼虾存活、蜕皮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不含ω-3和ω-6系列脂肪酸的对照饵料,幼虾生长几乎停止,存活率极低。添加1%的亚油酸或亚麻酸或花生四烯酸,效果较好;添加1%的二十二碳六烯酸,效果最佳。说明ω-3和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对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和正常生长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8.
在0.133hm2池塘中进行配合饲料饲养罗氏沼虾试验,饲养101d,投喂配合饲料471.5kg,共收虾253kg,鲢鳙鱼107.5kg,折合每1000m2产虾190.23kg,虾平均体长828cm,尾重15.22g,日增长率1.55%,成活率41.56%.饵料系数1.86。总收入11585元.支出5027.7元,纯利润6557.3元,折合每1000m2利润4930.3元,投产比1∶2.30。  相似文献   

9.
鲈饵料中的适宜含磷量为确定护饵料中的适宜含磷量,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水产系的研究人负对平均体重2.7ig的杂交护,投喂添加有效磷0.34~1.04%的饵料进行试验。随着试验的进展,投喂不添加KH。PO。饵料的鱼经常出现痉挛,鱼体增重和骨骼、肌肉中的无机盐...  相似文献   

10.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大豆油和鱼油为脂质源,添加不同含量钙磷配制成4个磷含量水平(1.3%、1.6%、1.9%和2.2%)×2个钙含量水平(2.5%和3.0%)的8种试验饵料。投喂黄颡鱼(平均体重为4.38±0.69)g,进行其对饵料中钙、磷需要量的研究。经64d投喂,结果表明:饵料中适宜的磷含量为1.67%~1.78%。当饵料磷含量为1.67时,生长率最大,为295%;当饵料磷含量为1.78%时,饵料系数最小,为1.95。饵料中添加适量的磷能促进钙的吸收,钙含量和钙磷比对生长和饵料系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饵料蛋白量对日本对虾(P.japonicus)幼虾生长、消化率、氨和尿素排泄的影响。按照同等热量主要以蟹蛋白配制了5种蛋白(21%~61%)干饵料,并且在30d中每天按体重的6%比例来投喂对虾(平均初湿重为0.4g)。在试验结束时,以蜕皮中期的对虾(湿重0.5~2.0g)用作计算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和氨与尿素的排泄率。投喂含21%和31.4%蛋白饵料的对虾的增重、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设置10、25、50尾/m2 3个养殖密度,人工饵料、鲜菲律宾蛤仔肉两种饵料,不喂(N)、少喂(L)、饱喂(F) 3个处理,分别于投喂前1 h、投喂时、投喂后1 h测定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争斗次数、平均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养殖密度、饵料种类及丰度对日本囊对虾争胜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对虾的争胜行为逐渐增强,投喂时与投喂前、投喂后对虾的争胜行为差异显著(P<0.05);投喂时对虾的争斗次数最多;饵料种类和丰度显著影响日本囊对虾的争胜行为,投喂菲律宾蛤仔肉的争胜行为强于投喂人工饵料(P<0.05),少喂与不喂、饱喂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养殖密度、饵料种类及丰度均显著影响日本囊对虾的争胜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鲤日粮中分别添加2、4、8、16、32 mg/kg的阿维拉霉素,对平均体重为4 g的鲤连续投喂84 d,研究了阿维拉霉素对鲤的促生长效果及其对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4 mg/kg和8 mg/kg的阿维拉霉素时,增重效果较其它各浓度组要好,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4.7%和13.5%,饵料系数分别降低10.3%和5.5%。但是这种促生长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持续投喂时间少于21 d或超过63 d,促生长效果不明显。此外,投喂阿维拉霉素可提高鲤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在非航运河道设置网箱养殖乌鱼,通过不同放养密度及投喂活饵料鱼和死鱼对比试验,3只16m^2的网箱单产分别为13.94kg/m^2,9.19kg/m^2.8.44kg/m^2.平均10.52kg/m^2,效益分别为86.2元/m^2、53.2元/m^2、41.9元/m^2,平均60.4元/m^2饵料系数分别为3.77、3.82、4.2。试验表明:提高乌鱼放养密度,投喂足量活体饵料鱼,能够提高乌鱼产量及效益,提高对饵料鱼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假睛东方越冬期间.通过68天试验表明,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E对假睛东方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平均日增重0.76g,比未加维生素C和E之前提高8.5倍,日均死亡率降低51%。维生素C和E的添加量分别占饵料的:3~5‰和1~2‰为宜。投喂后2~3周见效。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面积0.333hm^2和0.667hm^2的2口池塘进行大弹涂鱼高效养殖试验。2007年4月,2口池塘共放养规格为150-220尾/kg的大弹涂鱼苗种120000尾。采用池外源预先肥水养藻,定向培养生物饵料,结合池内追肥繁藻和补充投喂人工饵料技术。以满足大弹涂鱼养殖饵料营养的需求。经过精心管理,至收获时商品鱼个体重16-23g/尾,产量为2044.5kg。平均产量136.30kg/667m^2,成活率达85.2%,投入产出比1:2.0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1999-2000年对瓦房店市邓屯供销社虾场的1个养虾大池进行改造,建成1个蓄水池与及4个养虾池。采用药物清塘,虾池用水消毒,强力增氧,经常换水等技术措施,保证了虾池良好的环境状态;投喂三友牌对虾配合饵料和含聚维酮碘的药饵,有效地控制了南美白对虾的白斑杆状病毒(WSBV)病的暴发流行,经约100d饲养,获总产8849.5kg,平均产量5105.5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水体土池内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生态育苗技术,试验利用3个泥沙底质塑料温棚内育苗池(500 m2/池),依靠自然采光升温,共投放无节幼体1.65亿尾,采用天然植物饵料接种培养、活体动物饵料投喂和生物菌团水质调控等措施,育出P5仔虾1.068亿尾,平均出苗率达64.7%。育苗结果表明:放苗密度低,投喂鲜活生物饵料,减少投喂人工饲料,采用生物水质调控技术,既能保持水质良好,还能保证营养需求,育苗成活率稳定在50%以上。通过对育出虾苗进行显微观察,其肝胰腺脂肪粒较常规工厂化育出的虾苗饱满且密度大,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9.
《渔业经济研究》2005,(4):48-48
1利用牛粪养对虾 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利用牛粪养对虾,对虾生长良好,11周龄成活率达88%。该所在试验期间不投任何饵料,每周仅在虾池中投放30kg牛粪。施放牛粪的海水养虾池,能大大降低对虾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20.
报刊要闻     
《河北渔业》1993,(5):40-42
<正> 颗粒饲料精养草鱼种用平均水深o.7m、面积为3亩的试验池,7月2日放养全长2.12cm,体重0.15g的草鱼苗1.8万尾,7月13日放养3cm的花鲢苗O.15万尾、白鲢苗O.45万尾,总放苗量为8000尾/亩,其中草鱼苗占75%,7月15日开始投喂颗粒饲料,其营养成份为:粗蛋白33.24%,粗脂肪4.932%,粗纤维4.37%,粗灰份7.79%,蛋氨酸0.613%.赖氨酸2.292%。颗粒直径O.8~3.5mm.分为4级。经过71天的饲养管理,总产1113.9kg.平均亩产371.3kg,饵料系数1.12;其中出全长15.51cm.体重40g的草鱼种828.6kg,单产为276.2kg/亩。经济效益:鱼苗、池底、饲科及杂项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