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临湘边销茶初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临湘茶厂建厂以前,我县历来生产老青茶,建厂后,为了适应茯砖茶对原料的要求,开始生产一部分改制老青茶。目前我县生产的边销茶原料包括改制茶和老青茶两种。  相似文献   

2.
老青茶是青砖茶的原料,产自湖北南部咸宁、蒲圻、崇阳、通山、通城及与之相毗邻的湖南临湘诸县,年产量约8000吨,按砖茶压制工艺分为洒面、二面、里茶3个等级。现对老青茶生产加工的历史现状作一介绍。 (一)茶园历史上老青茶是专用茶园,完全不采细茶。条栽丛植,每丛20~30株,茶行稀疏,便于间作。群体品种比较好,通城县的茶树叶  相似文献   

3.
信息汇摘     
信息汇摘(本刊编辑部)▲国家决定减免边销茶税收。为保证少数民族对边销茶的特殊需要,财政部最近发出通知,决定对收购边销茶原料(指用于边销茶生产的黑茶、红茶末、老青茶、绿茶原料)的单位,减按10%的税率征收农业特产税。减征的收购单位,只限于国家指定的16...  相似文献   

4.
黑茶(Dark brick tea),亦称紧压茶(Pressed tea),中国传统茶类之一,历史上即为中国内陆边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的饮品。包括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产品多以茶树成熟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堆积(后发醉)、压制而成。其品质特征为规格匀整,陈香显露、色泽暗褐、汤色红亮、滋味醇和,又称“后发酵茶”(Postfermentaion tea)。  相似文献   

5.
素有“湘北茶乡”之称的湖南临湘,境内群山起伏,山溪终年不断,气候、土壤十分宜茶,因而产茶历史悠久。据《太平寰宇记》载: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潭州节史析巴陵县置王朝场[注],以便人户输纳,出茶。又据乾隆《清统一志·湖南省·岳州府·土产》记载:“芬诸县俱出;君山为上,临湘为多。”明、清时期临湘就盛产老青茶,经加工制成青砖,年产10万关担左右,运销俄国、蒙古和西北等地。民国期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我区的主要經济作物,广大茶区采取了以大队成立专业队,生产队独营或几个生产队联合經营等三种組織形式,采用了机械动力成套设备的揉茶机。健全与恢复了集体制茶机构,节省了人力物力,加强了茶园的肥培管理,因而提高了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今年全区21万多亩采摘茶园从4月初旬开始采制,到9月中下旬先后封园,共計实产各类干茶12万5千多担,比去年增产500来担,达到了1957年总产量的92%,其中国家收购10万1千多担,恢复了57年水平。产茶较多的临湘,湘阴等县大大地超过了57年的生产,收购水平,同时产品貭量也较往年有所提高,特别是很多集中产区出現了不少的增产社队,平江长寿公社新沅大队今年产紅茶5409斤,比57  相似文献   

7.
<正>4月20日上午,2015中华茶祖节开幕式暨临湘黑茶品评推介会在长沙神农茶都隆重举行。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嘉宾观看了介绍临湘茶文化、茶产业的宣传片《茶叶,临湘传承千年的品牌》,并一同欣赏了反映临湘悠久茶文化、古老黑茶神韵的文艺节目及临湘黑茶茶艺表演。开幕式现场举行了庄严隆重的中华茶祖祭祀仪式。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杨利凯恭读祭文,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8.
益阳县的茶园面积在一九六七年以前不到五千亩,产黑茶不过三千多担。从一九六八年开始,在山丘区二十七个公社大力开荒种茶,到现在茶园面积增加二十二倍,茶叶产量增加一十二倍。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建立了红碎茶厂六个,绿茶厂二十八个,由粗茶部分改制细茶,预计今年可产红碎茶八千担以上,绿茶四千担,黑茶三万担左右,茶叶收入可达四百万元左右,将比一九七八年增加九十万元,红、绿、黑茶的品质和均价都有所提高。干部、群众反映说:“大改大增收,小改小增收,由粗改细,路子越走越宽,甜头越  相似文献   

9.
粗老茶之“发酵”,历来国内外均采用自然渥堆的生产方式。在我们厂里粗老茶之蒸、揉和干燥已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如何寻求“发酵”机械化的途径,使粗老茶的初制过程,循着不断前进的方向实现机械化的联动化,又能缩短生产  相似文献   

10.
我省年产各类边销茶30多万担,在茶叶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对满足兄弟民族生活需要,加强各民族的团结起了重要作用。为了迅速提高边茶的产量和质量,对老茶的采摘方法进行了研究。我县是春季采绿茶,夏秋季采老茶的绿老兼产地区,有平面和立体两种采茶方法: 立体采摘方法:采绿茶是将茶树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把合标准的嫩芽叶全部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茶叶生产上粗老紅茶增多,我厂进厂毛茶在貭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60年共收购紅毛茶20880.99市担,其中粗老低級茶就占14960市担,61年进厂毛茶1109962市担;粗茶占4850市担,62年进厂毛茶10300市担,粗茶占4100市担。为了扩大出口貨源,把粗老茶改制成为外鎖茶是有积极意义的。从1960年开始,通过反复試驗,在粗老茶改制上摸出一定的經驗,并在生产中大規模地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老青茶,顾名思义老茶也,是我国茶叶中一个主要茶类。咸宁老青茶生产有100多年历史,解放前兴盛年的1910年曾产老青茶10万余箱。现老青茶生产遍及全市各地,年产量在1.25至1.5万公担,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70—80%。  相似文献   

13.
一、湖南黑茶产销历史黑茶为我国一类特殊茶类,也是我国西北各少数民族消费的主要茶类。史籍所载16世纪以前的黑茶,多指由四川绿毛茶经做色生产的"乌茶"。明代中期,湖南安化采用炒青、揉捻、渥堆、七星灶松柴明火干燥等工艺生产黑毛茶,因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黑茶质优价廉,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准许湖南黑茶运销西北,此后湖南黑茶逐步  相似文献   

14.
涟源县一九八二年茶叶生产、收购取得了好成绩。全年生产茶叶83000多担,产值1300多万元,国家收购77716担,其中红条茶17707担、红碎茶58393担、青茶1615担,分别完成国家派购任务的110.6%、180.7%、303.7%,比去年增产2万担,产值增加200多万元,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5.
桃江县现有茶园面积一十六万亩,是我省新兴的茶叶主产县之一。一九七九年,茶叶总产量达九万一千多担。其中春茶生产红、绿茶一万二千四百二十六担。今年春茶生产红、绿茶二万四千三百另九担。去年夏茶生产黑茶二万四千多担,今年夏茶生产黑茶二万多担,夏茶黑茶比去年同期减少四千多担,茶类调整是导致今年红、绿茶增产的原因之一,除此因素之外,春茶红、绿茶产量仍比去年同期增产百分之六十三点七三。今年夏茶生产红、绿茶二万四千六百六十三担,夏茶又比春茶增产百分之一点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汉寿县石板滩公社,1964年粮食、茶叶生产取得了大幅度增产。全公社共有茶园5393亩,平均亩产边销茶(黑茶)167斤,比1963年增产23%,比1957年增产48.8%,交售国家商品茶8819担,产值447355元,比1963年增加36.7%,其中有360余亩茶园,平均亩产达到300斤以上;全年生产粮食1024万斤,比1963年增产16.1%,每人生产粮食714斤,给国家贡献粮食336万斤,比1963年增加79.7%。由于收入增加,粮食增产,社员生活水平逐渐上升,粮茶生产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不同鲜叶萎凋程度、不同发酵时间、不同干燥温度对多糖水解酶(PSH)制茶效应的影响研究,找出了酶法制茶配套工艺及技术指标。证验结果表明,将酶液在揉切前均匀喷雾加入萎叶,萎叶水分控制在68%左右,茶叶在制品发酵时间比常规制茶工艺延长15~45分钟,干燥采用先高温后低温方式能较好地协调外加酶促反应与茶叶自身内源酶酶促作用,发挥酶法制茶的增质效应,提高红碎茶品质。  相似文献   

18.
藏茶,是指具有悠久历史,与康藏、西藏、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互有紧密联系的茶叶。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17,(3)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具备消食解腻“降三高”等特色的黑茶备受社会关注。在长江中游的湖北咸宁地区,以老青茶为原料,经特别工艺压制而成砖形,色泽青褐而无青气的赤壁青砖茶就是黑茶的一种。赤壁市委书记江斌表示,赤壁市正在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机遇,集中力量把茶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突破口来抓,构建集茶加工、茶旅游、茶文化于一体的  相似文献   

20.
湖南黑茶消费市场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茶作为湖南茶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打破其边销茶的禁锢,在内地飞速发展起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湖南黑茶当前的市场状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形式,了解消费者对黑茶的基本认知、消费倾向、品牌意识以及产品要求等,分析湖南黑茶消费市场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