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草原沙化治理主要是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治虫灭鼠等重要措施,来改变沙化草原植被状况,恢复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草场等级.近几年,随着退耕还草、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以及封山禁牧的实施,草原沙化治理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2.
1现状 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为改变辽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建设以围栏封育和补播改良为主要措施,着力恢复草原植被,提高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加强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治理,尽快提高沙化草原植被盖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辽宁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辽西北土地沙化严重的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2009-2013年,凌源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50万亩(每亩667平方米)。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补播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等豆科牧草36万亩,水泥立柱、刺线围栏1650千米。据报道,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治理,治理区草原植被盖度由30%以下提高到70%以上,亩产干草由30千克以下提高到90千克以上,初步遏制工程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势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彰武县草原沙化治理的面积逐年在增加,到2010年底累计完成草原沙化治理面积14.6万亩(1亩≈667m2)。草原沙化治理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治虫灭鼠等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为改变辽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建设以围栏封育和补播改良为主要措施,把科学建设、有效管理、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恢复草原植被,  相似文献   

6.
科左中旗草原总面积39.4万hm2,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达27.67万hm2,针对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采用4种改良方式即免耕深松补播、隔带重耙补播、植苗法、围栏封育,对我旗退化草原进行改良,4种改良措施牧草高度、盖度、密度和牧草产量都明显增加,免耕深松补播效果最佳,隔带重耙补播次之,植苗法再次之,围栏封育不如以上3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进辽宁"生态省"建设,加快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于2009年至2011年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一期工程,先行治理沙化草原300万亩,以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遏制辽西北生态恶化趋势。辽宁草原部门遵循植被演替规律,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提出对沙化、退化和荒漠化草原实施围栏封育、补播改良为主的技术路线。各级地方政府和草原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实施、规范管理,工程开展仅3年,治理区植被盖度显著提高,初步打造出一条环科尔沁沙地南缘网状分布  相似文献   

8.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自2009开始在彰武、朝阳等十县(市)开展建设,工程实施两年来,通过采取补播改良、围栏封育、鼠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共治理沙化草原200万亩(1亩≈667 m2),监测结果表明,治理效果显著。1 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灭鼠、灭鼠+围栏封育、灭鼠+围栏封育+补播等培育技术措施对天然草原高原鼢鼠危害形成的鼠荒地进行了植被恢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鼠荒地土丘采取灭鼠、灭鼠+围栏封育、灭鼠+围栏封育+补播等培育技术措施,均可明显提高植被盖度、高度和产草量,其中以灭鼠+围栏封育+补播效果最好。在补播牧草品种中以补播无芒雀麦效果最好,其次是补播垂穗披碱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彰武县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技术的研究,总结出近年来沙化治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技术措施,如围栏封育方式、围栏加补播的封育方式等,为草原防治沙化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为改变辽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建设以围栏封育和补播改良为主要措施,把科学建设、有效管理、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恢复草  相似文献   

12.
建平县从2009年开始,至2013年末共完成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治理面积64万亩。为了准确反映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情况,对建设成果进行科学监测与客观评价,我们开展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工作。1 基本情况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通过围栏、禁牧、牧草补播和天然草原改良等措施对现有沙化、退化草原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3.
古浪县北部荒漠草场改良过程中植被变化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王天河 《草业科学》2005,22(8):14-16
结合古浪县北部荒漠草场生态治理工程,在自由放牧、围栏封育和人工补播条件下,对退化草场的植物种类、植被盖度、生产力水平等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随自由放牧时间的延长,草场植被盖度、生产力逐渐下降,植物种类逐渐减少;2)随围栏封育时间的延长,放牧压力减轻,草场植被盖度、生产力逐渐提高,物种丰富度增加;3)人工补播种草加快了草场的恢复演替速度。围栏封育和人工补播使草场植物群落优势种得到加强,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ra,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大量生长,草场植被盖度和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是恢复和改良退化草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天然草地为对象,研究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的变化,分析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围栏封育+灌木条带+施肥复壮、围栏封育+松土补播+草种包衣2种荒漠草原植被恢复模式草地地上生物量在生长末期分别比放牧天然草地,增加31.30g/m2、24.57g/m2;3种植被恢复模式及放牧样地的表层(0~20cm)土壤含水量均较低,随着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大;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间呈正相关关系,围栏封育+灌木条带+施肥复壮、围栏封育+松土补播+草种包衣试验样地、放牧天然草地(CK)的地上生物量与0~20cm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围栏封育+灌木条带+施肥复壮"试验样地的地上生物量与20~40cm土壤含水量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退化荒漠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可采取围栏封育、施肥、补播、增加防护灌木带等多种措施以提高生态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退牧还草项目中围栏封育和种子补播对退化高寒草甸(亚高山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的改良效果,选取“高寒1号”生态组合草种,在青藏高原东部的退化高寒草甸进行了封育和补播试验。对封育和补播后3年的草甸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产力进行研究。与对照相比,封育3年的退化亚高山草甸和退化沼泽化草甸的平均植被高度提高49.57%和53.38%,盖度提高24.73%和25.25%,地上生产力提高16.40%和22.17%,物种数没有显著变化。封育后补播“高寒1号”生态组合草种,比封育具有更好的效果。在封育的基础上,补播进一步使两类退化草甸的植被高度分别提高17.64%和15.78%,盖度提高48.38%和50.50%,地上生产力提高3.24%和9.39%,且物种数有一定的增加。围栏封育和草种补播是改良退化高寒草甸的有效途径,封育后补播比只封育更能提高其改良效果。“高寒1号”生态组合草种在退化高寒草甸的补播改良中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和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施"防治鼠虫害+鹰架+施肥+划破草皮补播+围栏封育"的综合治理措施,草原鼠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植被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常规区,优质饲草比例明显增加,增强了示范区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充分证明该技术是有效治理草原鼠虫害、恢复草原植被、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大牧区之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正在积极推行围栏封育。据了解 ,宁夏回族自治区2 0 0 3年将建设 30万hm2 围栏 ,是过去 30年围栏总数的 3倍。截至目前 ,我国草原围栏总面积已超过 1 5 0 0万hm2 。草业专家李颖康介绍说 ,原来覆盖率 40 %~ 60 %的草原 ,工程围栏和生物围栏封育二三年后 ,植被覆盖率提高了 1 0 %~ 1 8% ,达到优良草原标准 ;原来覆盖率 1 0 %~ 30 %的草场 ,经过封育补播 ,一块块裸露地基本消失 ,牧草长势良好 ,土壤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在宁夏盐池示范区 ,围栏后的草原改良为人工草场 ,通过人工播种维护 ,每半月即可轮…  相似文献   

18.
在新源县草原生态逐步退化、农牧民增收困难时,通过围栏封育禁牧休牧轮牧、补播改良草场、毒害草治理、鼠虫害防治,开发人工饲草资源,增加家畜冬季饲草供给量,延长冷季舍饲,缩短放牧时间,改变传统放牧生产方式。对恢复草场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收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不同控鼠技术措施对天然草原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危害混合区形成的鼠荒地进行了植被恢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鼠荒地采取六种技术措施,均可明显提高植被盖度、高度和产草量,其中以控鼠(人工捕捉、生物)+围栏封育+补播+禁牧休牧效果最好。在补播牧草品种中以补播老芒麦效果最好,其次是补播甘南垂穗披碱草。  相似文献   

20.
以青藏高原"黑土滩"为研究对象,采用围栏封育、人工补播进行"黑土滩"的改良,测定了2010~2014年度"黑土滩"样地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鲜重。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人工补播,"黑土滩"的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和牧草鲜重显著增加,而不可食牧草并未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围栏封育相比,人工补播样地的垂穗披碱草比例、可食牧草比例显著增加。其中,2014年度的人工补播样地的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分别为67%和73%,较2010年度分别显著增加了2.52倍和2.17倍,而围栏封育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并未显著增加。与围栏封育相比,短期内人工补播是改良退化天然草地更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