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俗称乌鱼、黑鱼。其具有生命力强,发病率低,对环境要求不高,可放养密度大,运输方便,养殖效益高等特点,多年来一直受到养殖者的青睐,单位产量也相当惊人,许多养殖户收到了丰厚的回报。随着人工养殖乌鳢的发展,尤其是小水体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使其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加上人为因素干  相似文献   

2.
杂交鳢杭鳢1号和乌鳢池塘养殖水质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杭鳢1号养殖水体SS、COD、NH3-N含量均较乌鳢养殖水体降低,与运河本底水质较为接近;1个养殖周期内杭鳢1号相比传统乌鳢养殖换水次数减少8~10次,单位面积减少污水排放量达80%,减少总磷污染物排放达87.18%,减少总氮污染物排放达92.97%。对2个品种池塘水样的重金属检测结果发现乌鳢池塘水样铅指标较高,存在重金属超标隐患;杭鳢1号检测结果达到无公害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因此,认为杭鳢1号的养殖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乌鳢养殖的面源污染问题,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通过杭鳢1号养殖的大力推广,可提升乌鳢养殖产业,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5种不同的淡水养殖品种:翘嘴红鮊(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黄颡鱼(Pelteobagrus eupogon)、乌鳢(Snakehead)和青虾(Shrimp),进行定期养殖水体监测,分析养殖期间不同品种养殖水体TOC的变化和有机物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 TOC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同时发现不同品种养殖水体之间TOC值存在一定差异,翘嘴红鲌-中华鳖,黄颡鱼-青虾,黄颡鱼-中华鳖,乌鳢-中华鳖,两两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水体TOC变化差异显著(P<0.05);而翘嘴红鲌-黄颡鱼,翘嘴红鲌-青虾,翘嘴红鲌-乌鳢,黄颡鱼-乌鳢,青虾-乌鳢,青虾-中华鳖,两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活习性的养殖品种对水环境TOC值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通常以肉食性、摄食量大的品种对水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5个不同的淡水养殖品种翘嘴红鮊(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黄颡鱼(Pelteobagrus eupogon)、乌鳢(Ophicephalus argus)和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进行定期养殖水体监测,分析养殖期间不同品种养殖水体TOC的变化和有机物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TOC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养殖水体之间TOC值存在一定差异,翘嘴红鲌-中华鳖、黄颡鱼-青虾、黄颡鱼-中华鳖、乌鳢-中华鳖,两两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水体TOC变化差异显著(P<0.05);而翘嘴红鲌-黄颡鱼、翘嘴红鲌-青虾、翘嘴红鲌-乌鳢、黄颡鱼-乌鳢、青虾-乌鳢、青虾-中华鳖,两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活习性的养殖品种对水环境TOC值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通常以肉食性、摄食量大的品种对水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乌鳢,繁殖力强,是一种凶猛肉食性鱼类,贪食,池塘养殖效益显著,但高密度的养殖需大量投喂饲料而造成养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破坏了养殖水域环境。通过对宜秀区仓房村李红斌在自己的3468m2池塘中采用浮床栽植空心菜养殖乌鳢的技术总结,着重介绍了乌鳢养殖池塘选择、鱼种培育投放、浮床工程、浮床上栽植空心菜、饲料投喂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了乌鳢养殖效益,摸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选用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配置成8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并研究这8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对乌鳢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3∶1时,对提高乌鳢养殖水的溶解氧效果最优;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1∶3时,对乌鳢养殖水的氨氮去除率和COD去除率最优;各种比例的混合菌均可以降低乌鳢养殖水的pH值,互相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乌鳢养殖及人工育苗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几年乌鳢养殖、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指出了我国乌鳢养殖和育苗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我国乌鳢人工养殖及育苗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雷涌 《农村百事通》2000,(11):34-35
与几十米3的大网箱养鱼相比,1~4米3的小网箱养鱼产量能成倍增长,其原因是:水体交换更好,溶氧更高;还减少了鱼的活动和觅食的能量消耗;更便于防病和管理.小网箱养殖,除了养殖常规品种草、青、鲢、鳙、鲤、鲫、鳊之外,名特优品种如加州鲈鱼、鳜、乌鳢、大口鲶、长吻、罗非、白鲳、鲟鱼、黄颡鱼、虹鳟、斑点叉尾以及虾、蟹、黄鳝等均可利用小网箱养殖,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养殖池塘水体化学耗氧量的变化特征,于2012 年在佛山市顺德区内4 种不同养殖品种(云斑尖 塘鳢、草鱼、大口黑鲈、乌鳢)池塘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院不同时期4 个品种养殖池塘CODMn含量在3.71~ 50.76 mg/L 之间,其中大口黑鲈、乌鳢两个品种养殖池塘季节的变化有显著差异;云斑尖塘鳢、草鱼池塘的CODMn 含 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品种养殖池塘CODMn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云斑尖塘鳢、大口黑鲈、草鱼、乌鳢。养殖 池塘水体CODMn污染指数(Pi)范围在0.67~8.46 之间,超标率为92.9%。图谱分析结果显示,5~8 月间不同养殖池塘 水体中云斑尖塘鳢、大口黑鲈养殖池塘CODMn有比较相近特征,而草鱼、乌鳢养殖池塘与其他池塘特征相差较大。9~ 12 月间不同养殖池塘水体中CODMn 云斑尖塘鳢、草鱼、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有比较相近特征,而乌鳢养殖池塘与其他 池塘特征相差较大。对CODMn 与14 个水质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CODMn 与透明度、pH 值及硅酸盐存在负相关关 系,与盐度、电导率、叶绿素、磷酸盐、硝酸盐、氨氮等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溶解氧及非离子铵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乌鳢俗称黑鱼、斑鱼、墨头鱼等.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乌鳢、斑鳢及其杂交种.乌鳢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其肉质细腻,肉味鲜美,刺少肉多,生长较快,营养价值很高.另外,乌鳢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运输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乌鳢逐渐成为产销两旺的特种养殖品种,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正>乌鳢是一种凶狠的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又名乌鱼、才鱼、黑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丰富,已成为江南湖区养殖的重点品种之一。现将在乌鳢养殖中,常见的几种疾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腐皮病该病通常因鱼体体表受寄生虫损伤,感染水体中的嗜水气单胞  相似文献   

12.
乌鳢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俗称生鱼(Ophiocephalus argus)、黑鱼,乌棒、斑鱼、蛇头鱼、孝鱼、墨头鱼等.乌鳢属硬骨纲、鲈形目、攀鲈亚目、鳢属.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乌鳢(两湖生鱼)、斑鳢(两广生鱼)及其杂交种.乌鳢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其肉质细腻,肉味鲜美,刺少肉多,生长较快.据测定,每百克鱼肉含蛋白19.8 g、脂肪1.4 g、碳水化合物1.2 g,营养价值很高.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在两广和港澳地区,乌鳢被视为病后康复和体虚者的滋补珍品.乌鳢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运输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乌鳢逐渐成为产销两旺的特种养殖品种,乌鳢的养殖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正值高温雨季,也是网箱养鱼快速生长的季节。网箱养鱼水体流动,消毒难度相对较大,网箱养殖的草鱼、鲤鱼、罗非鱼、乌鳢等鱼类,容易在高温季节或大雨过后发生暴发性鱼病,造成网箱养殖鱼类大量死亡。因此,应在此时间采取一些必要措施,防止暴发性鱼病发生。1.及时对鱼体及养殖水体消毒。高温期间及大雨过后,立即采用挂袋法消毒,此法适合大面积网箱  相似文献   

14.
正乌鳢俗称黑鱼,分布广、生长快、生命力强,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适于集约化养殖,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乌鳢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因天然饵料不足,出塘的成鱼规格偏小,且饲料鱼来源不能正常供应,饵料已成为制约乌鳢养殖的瓶颈。因此,选择适口、优质的膨化颗粒饲料替代饵料鱼,对促进乌鳢养殖势在必行。在投喂膨化颗粒饲料前,必须对乌鳢进行驯食,使其由摄食天然饵料或冰鲜鱼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工养殖乌鳢的发展,乌鳢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上人为因素的干扰,乌鳢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养殖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现将乌鳢几种常见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乌醴是内蒙古乌梁素海成功引种的主要经济鱼类,目前乌梁素海及其周边乡镇的乌鳢养殖规模已达到75×104m2左右,年产商品乌鳢1 172t,年产值2 109.6万元,已形成以乌梁素海为中心,以环湖乡镇为半径的乌鳢养殖圈,这使得乌梁素海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乌鳢养殖基地。近年来由于乌梁素海乌鳢养殖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水质状况转好,再加上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使得乌梁素海养殖的乌鳢已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目前,乌梁素海乌鳢养殖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探索乌鳢池塘养殖最佳容量,设置3个养殖密度(15 000尾/hm~2、30 000尾/hm~2和45 000尾/hm~2),采用冰鲜鱼和配合饲料2种饵料饲喂乌鳢,通过比较分析56 d养殖后的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品质指标、鱼类福利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提出池塘养殖乌鳢的最佳养殖容量。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水体中TN和TP显著增加(P0.05),COD_(Mn)有所下降,且配合饲料投喂组水质状况要优于冰鲜鱼投喂组;不同放养密度乌鳢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冰鲜鱼投喂组乌鳢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饲料投喂组(P0.05),各试验组乌鳢的肥满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养殖密度和投喂不同饲料对乌鳢肌肉综合性营养无显著性作用(P0.05);不同试验组乌鳢肝脏的3种免疫相关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CP和AKP呈现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酶活下降的变化趋势;纯利润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冰鲜鱼组效益最高,且随着养殖密度增加利润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投入产出比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冰鲜鱼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乌鳢池塘最佳养殖容量为650 g/m~3(冰鲜鱼投喂)和545 g/m~3(饲料投喂)。  相似文献   

18.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养殖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乌鳢和斑鳢为亲本,正反交得到杂交子代:斑乌鳢(斑鳢♀×乌鳢♂)或乌斑鳢(乌鳢♀×斑鳢♂).与父母本相比,杂交子代具有优良的性状,在成活率、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性状上均得到了改良,在养殖中得到推广.概述了乌鳢、斑鳢及杂交鳢的养殖研究现状,指出了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杂交鳢养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谢光荣 《湖南农业》2009,(10):20-20
乌鳢进行高密度养殖,易导致乌鳢各种疾病发生.其中乌鳢腹水病是近几年流行的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该病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乌鳢腹水继发病的危害程度甚至高于乌鳢腹水病,发病率90%以上,死亡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20.
乌鳢腹水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进行高密度养殖,易导致乌鳢各种疾病发生.其中乌鳢腹水病是近几年流行的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该病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乌鳢腹水继发病的危害程度甚至高于乌鳢腹水病,发病率90%以上,死亡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