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林  刘佳 《科学种养》2008,(3):48-48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中早熟,植株生长速度快,结瓜集中,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始于主蔓第三至第四节,每隔2~3片叶出现1~3节雌花,瓜码较密。瓜条长棒形,瓜长30厘米左右,瓜把短,瓜色深绿,有光泽,白刺、较密,瘤小,商品性及品质佳,单瓜重150~200克,口感脆甜。熟性早,从播种到始收52天左右,前期产量高,丰产性好,春露地栽培亩产6000千克以上,秋棚栽培亩产4000千克以上。抗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害。  相似文献   

2.
中农6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新近育成的中熟黄瓜杂种一代。 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第一雌花始于主蔓第3~6节,每隔3~5片叶出现一雌花。瓜棍棒形,瓜色深绿,有光泽,无花纹,瘤小,刺密,白刺,无棱。瓜长30~35cm,横径约3cm。瓜把短。单瓜重100~150g。心腔小,质脆,味甜,品质佳,商品性好。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耐热。一般6.75万~7.5万kg/hm2。 适宜春露地和华南地区秋季栽培。华北地区3月上中旬育苗,苗龄30~35天,苗期不宜蹲苗,4月上中旬定植。5.25万~6万株…  相似文献   

3.
<正>"新生叶变小狭长、皱缩、硬化和扭曲,病株明显矮化,难以坐瓜,即使坐瓜,也是畸形、硬化,表面斑驳。"近日,一说起去年的苦瓜,三益有机农  相似文献   

4.
<正>黄守瓜通常指黄守瓜黄足亚种,别名守瓜、黄虫、黄萤等,属鞘翅目叶甲科,喜食菜瓜、黄瓜、丝瓜、苦瓜、西瓜等葫芦科栽培作物,也危害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蔬菜。是瓜类苗期毁灭性害虫。成、幼虫均能危害,成虫以危害瓜叶、花、幼果为主,幼虫以危害瓜根为主。一、为害特点成虫取食幼苗、叶和嫩茎,使成圆形或半圆形缺刻,严重时叶肉吃光,并咬断瓜苗,造成死苗。也食害花和幼瓜。幼虫在土中咬食瓜根,导致  相似文献   

5.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及生态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摘叶打顶 加强营养,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结瓜后打底叶,以减少营养消耗。在结瓜盛期即24~25片叶后摘顶,控制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6.
瓜叶菊又名千日莲,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不耐夏季酷热,我国北方地区一般作为一年生花卉栽培。株高25—30厘米,叶心脏形,似瓜叶,边缘有锯齿,密布细毛,头状花序宛如秋菊,故名“瓜叶菊”。园艺品种甚多,常见花色有大红、桃红、粉红、紫、白、  相似文献   

7.
特征特性树香瓜(学名Carca Pa-Payu),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树高1.5—2米,叶柄长,叶鹅掌形。用种子繁殖,播种第二年开花结瓜,花期全年,瓜长圆形,幼瓜乳黄色,逐渐变成绿色,成熟时又变成黄色,似瓜非瓜,似果非果,既有香瓜的甘甜,又  相似文献   

8.
红英南瓜引自于澳大利亚,属于小瓜型品种,单瓜重2~3kg,浅裂叶,黄绿或浅绿色茎,抗白粉病,生育期85d左右适宜种植,瓜呈圆形或扁圆形,带有黄、红、绿色条纹。产量3.0万~4.5万kg/hm2,品质好、瓜质细腻、呈深黄或红黄色。适于鲜食或鲜食品加工。营养成分含量高,其中含蛋白质11%、糖13%。微量元素含量:铬含量≥5.0mg/kg、硒≥0.2mg/kg、钙≥3600mg/kg、钾≥4200mg/kg。有害物质含量:铅≤0.46mg/kg、砷≤0.12mg/kg、汞≤0.005。  相似文献   

9.
瓜叶菊为多年生草本,在东北只作为二年生温室草本花卉栽培。茎直立,草质,被生绵毛。叶片宽大,呈心脏状卵形,叶缘波状,叶背面有绒毛,形似黄瓜叶,故名瓜叶菊。  相似文献   

10.
瓜类作物是全球广泛栽培的园艺植物种类,瓜蚜是瓜类作物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严重影响瓜类植物的产量和品质。迄今,在瓜类作物生产中对瓜蚜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控为主,但其导致的蚜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了解瓜类植物抗蚜机理,选育抗蚜品种是解决瓜蚜危害的最好途径。本综述主要以瓜类作物中栽培最为普遍的黄瓜、西瓜、厚皮甜瓜等为对象,对种质资源抗蚜性鉴定、抗蚜性物理和化学防御机制和抗蚜性遗传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以期为今后瓜类抗蚜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中的利与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作杀菌剂、贮藏剂、护色剂等,与其它方法相比硫处理有许多优势.首先,不需要冷藏处理即可杀菌或抑菌保鲜,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料的品质;其次,用量少,价格低廉,使用简便;再次,SO2易挥发,残留量低.因此,硫处理在许多种果蔬保鲜和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高粱、苏丹草强大的杂种优势,选育的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经试验、示范,不仅单株优势明显、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品质也十分优良,用于养鱼和养牛,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取14头秦川牛(其中1.5岁的公、母牛各4头,2.0岁的公、母牛各3头),按性别分为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的水平,并对每头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及体重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 在1.5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2.0岁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呈下降趋势而胰岛素则呈增加趋势,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呈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对体尺指数进行分析得出:较1.5岁而言,2.0岁秦川牛体躯发育程度更大,胸围更宽,尻部增幅明显,骨骼等体躯部分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肌肉等体量部分增长速度则相对加快,符合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秦川牛中、晚熟的特点。将实测体重与经济性能划分标准比较,发现秦川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但经过近几年的选育,体重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一定浓度的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能明显提高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胚乳中淀粉酶的活力,并能使苗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幼苗的高度增加。青霉素以40IU/L效果最好,氨苄青霉素则是在800mg/L浓度时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5.
杨梅果实代谢旺盛、含水率高且无外果皮保护,在采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遭受机械损伤及霉菌侵染,进而导致其品质劣变,严重制约杨梅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产地保鲜技术(保鲜剂、预冷、短波照射以及静电场等)和贮运包装(减震包装、气调包装和蓄冷包装)对杨梅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引起杨梅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低温环境"+"缓震处理"+"气调技术"三维一体的栅栏保鲜技术将成为杨梅鲜果的保鲜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选用96份黄麻属种质资源,比较了SRAP、ISSR及二者结合的方法在黄麻属起源与演化研究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1)SRAP方法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高于ISSR方法的98.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亦高于ISSR方法。(2)SRAP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可大致将各类型种质资源区别开来,可较明确、清晰地展现黄麻属的起源与演化趋势。但无法区分开个别种质; ISSR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将很多圆果黄麻品种聚在一起,无法区别开来,且分枝长度短,无法确定进化时间;(3)SRAP与ISSR结合构建的进化树将不同类型的黄麻种质资源有序排列,可清晰地明确其进化趋势及演化关系。比较而言,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优于SRAP方法,而SRAP方法又优于ISSR方法,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优先考虑采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沙棘果实、沙棘叶的采收和加工状况进行了归纳,系统分析了沙棘饮料、沙棘酒、沙棘油和沙棘叶提取物等产品特点,概括了上述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和重要参数,建议对沙棘果采用冷冻贮藏或者部分玻璃化状态贮藏,深度开发高档沙棘冰酒和胶囊化、微胶囊化沙棘油产品。  相似文献   

18.
以Y05-222A和Y06-136R杂交得到的135株F2群体为研究材料,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等6个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对F2群体进行偏度及峰度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个生理指标在F2群体中P>0.05,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显示,这些指标与抗盐碱系数均呈极显著相关(正相关或负相关),且相关系数与总间接通径系数方向一致。POD活性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003,可见POD直接影响抗盐碱性;CAT活性和Pro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317和-0.0384,间接影响抗盐碱性;SOD活性、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直接或间接影响抗盐碱性。POD、SOD、Pro、CAT、可溶性蛋白和MDA各生理指标的抗盐碱作用表现为POD>CAT>Pro>可溶性蛋白>MDA>SOD。叶片数、株高、茎粗和盘径与抗盐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性表现为叶片数>盘径>株高>茎粗。以上结果可为研究油用向日葵抗盐碱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Some novel concepts of chemomics/molomic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hydrocarbomics, alcophenomics, carboxomics, pepitomics, metabonomics, etc. like genomics, protomics and glycomics in bioomics. Some example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chemomics and/or molomics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 based chemoinformatics and bioinformatics and their wide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 and Biology.  相似文献   

20.
蚯蚓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蚯蚓是一种大型的土壤动物,在土壤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植被生产力、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生物利用等方面总结了蚯蚓在土壤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内在机理,蚯蚓通过对土壤的取食、钻孔,以及自身代谢产生的粪便和分泌物提高了植被生产力、增加了土壤碳库存量和土壤—大气碳通量、增加了生物固氮作用、加速了凋落物的碎屑和分解、加速了土壤氮素的矿化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减少了土壤氮的淋失,提出了蚯蚓在稻田生态系统的应用前景,为培肥土壤和土壤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