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语篇翻译角度研究翻译教学,借鉴了语篇翻译的研究的成果,论述了翻译教学中语篇翻译观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在翻译教学中要从情景因素、修辞语体、语言结构特点等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语篇翻译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沉重的翅膀》中文及两译本三个单语语料库,统计并分析了《沉重的翅膀》的戴乃迭译本和葛浩文译本在词汇(词频、平均词长、高频词)和语篇(平均句长)方面体现出的不同翻译风格,并尝试从两译者的文化身份阐述风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电气设备的国内外贸易需求旺盛,为加快中国电力技术发展,电气说明书的翻译重要性日益凸显。本论文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阐述了电气说明书的翻译策略。其目的在于结合电气设备说明书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从词、句和篇章三个层次举例分析说明书译文如何达到和原文对等的功能。作者首先介绍了电气设备说明书的特点,着重介绍其语言特点:在用词方面,电气说明书广泛使用专业术语,缩略词与名词化结构;在遣句方面,多用祈使句和被动句等;在语篇方面,段内句子逻辑排列,段间结构松散。其次阐述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包括翻译流程与理论的构成。最后总结全文翻译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传统的翻译研究主要采用源语为导向的研究方法,会产生对等的评判标准。而翻译规范理论研究,则是通过对源语与目的语统筹考虑,使直译与意译有机结合。本文采用目的语为导向的方法,从翻译规范理论角度探索韩中翻译背后的规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从语篇和动态翻译意识的角度,提出针对科技文本的翻译教学技巧。分析结果显示,翻译技巧教学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语境意识、专业知识意识与语句结构意识着手,最终使学生的科技文本翻译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公示语汉英翻译是我国对外交流水平和文化环境优劣的重要体现。近10年来,译界学者对公示语翻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公示语翻译管理与协调机制,现状仍不容乐观。文中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建议有关部门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与机制,以解决公示语翻译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徐州涉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本文试图通过功能翻译学派的目的论来探讨徐州博物馆宣传册的英文翻译.首先文章分析了徐州博物馆宣传册所包含的两类文本即旅游广告和景点介绍的功能:前者为吸引游客.后者为传递文化.并针对此目的总结了相关的翻译策略,进而将这些翻译策略运用到语篇的翻译中去.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华,英汉习语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字转换,更涉及到不同文化的输出。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习语翻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翻译习语时,译者应正确、恰当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的原则处理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因素,使译文在传达源语语义的同时,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有效交流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出发,文化翻译可视为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图式间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图式的缺省是文化翻译的主要障碍。文中拟从汉英翻译的角度出发,列举文化图式缺省现象的部分实例,同时应对缺省的文化图式翻译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思维文化上的差异,学生在复杂句式汉译英翻译过程中,从源语中选定目的语中的主语是学生翻译的难点。帮助学生从母语的语言思维框架中解放出来,降低在翻译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干扰,使翻译更加符合英语的语言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1.
意境迁移在散文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格式塔意象和意境具有相似的美学成分,且二者都是由个体意象组成,这使得格式塔意象模型得以运用于意境传译。意境传递过程为:原文本中的意境一心理审美意境一目标文本中的意境。从意境模型中可得出结论:意境是检验个体意象翻译的标准。在不损害整体意境的前提下,个别意象的微观调整可使译文“最接近,最自然”。  相似文献   

12.
围绕权力和翻译的关系探究翻译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并试图证实这一论点:唐朝的佛经汉译表明翻译活动,特别是宗教文本的翻译,在翻译政策、译者和翻译策略方面受制于意识形态。通过揭示翻译文本生成中的操纵机制和政治动因,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翻译,特别是宗教文本翻译的本质。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交际活动,而是权力控制下源语和译语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因此在进行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传递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中西方文化传统存在巨大差异的背景下,文化能否被理解是决定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文中以葛瑞汉所翻译的《道德经》第一章为例,以他对“道”的跨文化翻译为个案,试图探讨中英翻译过程中文化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道德经》作为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中永恒不灭的经典,模糊美享悦了一代代读者。文学翻译中,精确性是相对的,模糊性是绝对的、普遍存在的。要将原文的美感真实地传递给译文读者,除了准确解读文本外,更要拥有模糊视野,运用模糊法则,视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本文以《道德经》中“道”和“无”为例,阐释模糊法则在实际翻译中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这一特性赋予有限的语言表达式以无限的意义,增添了语言的魅力。然而,模糊性也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挑战。文中以中国经典著作《道德经》第一章的英译为例,分析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模糊语言的处理,如何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英文翻译的过程中,有不少人将“少数民族”一词翻译为Nationality,或者采用其他译法,而不是使用Minority一词。文中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后,认为将“少数民族”直译为Minority更加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及西方认识论中对二元论的解构,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语言层面转换,即由原文到译文的线性研究跨越到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研究,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当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笔者认为:目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不足,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关系,并结合西方当代哲学主体间性转向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的启示,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造成一定的翻译困难,却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为实现文学作品翻译的交际功能,令译入语读者同样能够理解文学原著的文化内涵和原文的形美意美,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文化关联、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去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交际功能的基础上创作出文化翻译意义上的成功译本。  相似文献   

19.
互文性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中从语用认知的角度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启示,提出为了确保原文和译文的互文连贯,译者应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修宪模式不是宪法修正案模式,而是介于该模式与修改宪法文本模式之间的混合模式。运用现实宪法、观念宪法和成文宪法理论分析宪法的稳定性应是一种动态的稳定,与宪法是否修改和修改的具体方式无必然联系。最后导出更适合我国国情的修宪模式当为:修改宪法文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