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虫害防治。2月中下旬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4%柴油乳剂,铲除各种越冬病虫体。3月中下旬喷1次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用于防治黑斑病、炭疽病、草履蚧。4月中旬防治白粉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5月上中旬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黑斑病、枝枯病、溃疡病、腐烂病。6月下旬至7月上旬树冠下喷施5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  相似文献   

2.
喷克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杀菌剂,能有效地防治苹果轮纹病、斑点落叶病,其技术要点是:①5月上、中旬(春梢期)施用喷克80%可湿性粉剂(美国埃尔夫阿托公司生产)800倍液3次,均匀喷雾,每次施药间隔期7~10天。6月中旬至7月中旬施用波尔多液或科博400倍液4次(可单用也可与喷克交替应用)。7月下  相似文献   

3.
用代森锌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桃细菌性穿孔病是造成桃树早期落叶的一种严重病害。在多年防治实践中,我们感到用45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很好,一般在6月上旬于该病发生前期树冠上喷药一次,7月中旬再喷一次即可。该药在苹果、梨、桃树上使用比较安全,但不可  相似文献   

4.
杨梅褐斑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褐斑病是由Mycosphaerella Myricae引起的叶片病害,分布很广,对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本病在5月中旬以后形成子囊孢子散出传播,无二次侵染。若在5月中下旬喷布1—2次波尔多液,7月初果实采收喷布1次托布津,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连续防治2—3年,可使产量和品质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5.
苹果落花后每10~15d喷1次30%龙灯福连悬浮剂1000倍液,连喷3次后套袋,套袋后每10~15d喷1次,直至果实采收,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5.73%。喷30%龙灯福连1000倍液的苹果轮纹病和黑点病等病害发生非常轻,好果率达97.18%;药剂对照区好果率为94.90%;空白对照树上的病害发生严重,好果率仅为61...  相似文献   

6.
桃缩叶病发生规律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年,浙江省的桃缩叶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早春新梢染病率达62.5%—91.3%。调查结果表明,病害发生轻重与春梢抽生时期及品种有关,与桃树展叶期的降雨量呈正相关。药剂防治试验表明,用45%晶体石硫合剂50倍混0.3%五氯酚钠,在花蕾初绽期喷布1次,或用45%晶体石硫合剂50倍液,在花蕾初绽时喷布1次,隔20天后再喷1次50%多菌灵800倍液,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盐源片盾蚧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新虫种。在云南昆明,苹果树受害较严重。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雌成虫越冬,2月下旬~7月下旬为产卵期,3月下旬~8月下旬为若虫孵化期,8月下旬~翌年8月中旬为雌成虫发生期。在若虫孵化期喷布2~3次25%喹硫磷乳剂800~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杀虫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8.
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各果区的重要病害,是影响树体寿命和产量的主要原因。以前生产上采用的传统技术虽有一定效果,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应该对传统办法进行改进:一改重治为重防。目前推广的新技术是在苹果树发芽前全园喷一次福美砷药液,6月中旬到7月下旬再对主杆和大枝基部涂一次这种农药的50倍药液。采用这种技术,可使苹果树新生病疤减少90%以  相似文献   

9.
番茄病虫害的主要症状及常用药剂简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仲生  杨玉茹 《蔬菜》1992,(5):16-17
四、番茄叶霉病主要症状:开始在叶背产生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绿色病斑,后在病斑上长出黑褐色霉层;叶子正面呈淡黄色斑,后来病斑扩大连合,使全叶枯黄。常用的农药有: 1.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粉250倍液。发病初期防治,隔6~7天喷一次,连喷2~3次,要求除喷到叶于正面外,还要喷到叶子背面上。 2.用生物农药,如农抗BO—10,浓度100单位,病害刚发生时喷,隔5~6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加农抗BO—10的100单位,  相似文献   

10.
赵丰 《烟台果树》1999,(1):42-42
防治时间防治对象防治措施1月初~2月中旬疮痂病、杏疔病等枝、果、叶病害,11.剪除病枝,清除落叶,剪掉天幕毛虫卵环。介壳虫、毛虫等越冬虫、卵。 12.用硬毛刷刷掉蚧壳虫壳体。2月下旬~萌芽前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等枝干病害。1.喷5~7度石硫合剂。2.刮除流胶病块,涂抹3~5倍康茵灵,或2~5倍苹腐速克灵。顿甍后~4月下旬桃虎越冬成虫。地面喷50%辛硫磷乳油300~400倍液。4月末~5月中旬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等果、枝病害,球坚蚧、天幕毛虫等枝干害虫。1.喷14.5%多效灵1000~1200倍液防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2.50%多霉清1200~15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1 PBO在藤稔葡萄上的应用效果 1)使用方法。于6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上旬各喷1次PBO100~2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近年发生的一种危险性新病害,往往导至叶片早落,影响树势、产量和果实品质,尤其对元帅、富士、新红星、北斗等易感病品种危害严重.青岛市农科所在系统鉴定了病原菌的基础上,进行了防治试验,筛选出替代进口朴海因的有效药剂代森锰锌.防治方案是:5月中和下旬连喷两遍500倍代森锰锌、6月中和8月上中旬喷两遍波尔多液,7月中旬再喷一遍500 倍代森猛锌,这样可使斑点落叶病病叶率控制在10%以下,病情指数在2以下,达到经济允许水平,还可兼治轮纹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病害.1990~1991年仅青岛市累计开发防治面积达56万亩,并且由点带面…  相似文献   

13.
白鹤芋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洽祥 《花木盆景》2002,(11):30-30
白鹤芋常见的病害有细菌性叶斑病,褐斑病和炭疽病、圆斑病,对病害应以防为主,发现病害时,应及时剪除病叶,并加以烧毁,并在生长期实行喷药防治。在种植时可用50%多菌灵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浸根部10分钟。在发病期每7—10天喷上述药2—3次。或每平方用福尔马林200倍或敌克松500倍液浇灌土面,或70%恶霉灵250倍液浇灌。  相似文献   

14.
枣浆果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浆(包)果病是枣树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严重,1994年全市因浆果病烂枣30%以上.重病树烂果50%以上,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防治该病,曾用井岗霉素、多菌灵、农用链霉素等多种杀菌药剂,但都未取得明显的效果。为明确枣浆果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和较理想的药剂,1994年我们用5%的菌毒清水剂400倍液,在历年浆果病发病严重的金丝小枣树上进行了试验,单枝小区.重复4次,并以清水为对照,首次喷药时间分别是6月30日、7月10日、7月20日,以后每隔10天喷药1次,6月30日开始喷第1次的处理共喷药5次,7月卫日开始喷药的共喷4次,7…  相似文献   

15.
6 7月(小暑~大暑,果实缓慢生长即硬核期) 6.1 病虫害防治 7月份雨多,高温高湿,是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主要发生期。一般在降雨前喷保护剂,可用1∶0.7∶200倍波尔多液或80%大生M—45600~800倍液;雨后喷铲除剂,选用78%科博6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相似文献   

16.
农抗120防治苹果病害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苹果早期落叶病在我县大面积发生,而使用绿盾农抗120的果因未发生落叶病害。从2000年起,我们乡在省果树所李丙智研究员、杨凌果树专家马志锋的指导下,大面积使用绿盾农抗120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斑点落叶病等病害。在套袋前连续喷了3次600倍4%农抗120液,喷药后不仅没什么病害,叶片颜  相似文献   

17.
山楂锈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丹东地区冬孢子角于3月下旬开始出现,4月中旬后逐渐成熟。5月间遇有3天以上连续降雨,每次降雨量需在5mm以上,冬孢子角才能彻底胶化并产生担孢子。病害潜育期6—13天,平均9.8天。发病初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盛期在6月上中旬,6月下旬后发病停止。目前有栽培价值的品种均感病,只有山东的平邑红子及河南的7803、7903山楂免疫。波美5度石硫合剂、40%福美胂100倍液铲除冬孢子的效果近100%。于冬孢子角胶化前和胶化后,分别喷布1次和2次25%粉锈宁1000倍液,基本可控制山楂树的锈病发生,并能抑制病斑扩展和锈孢子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桃树果实采收后至封冻前的果园管理要点一、防治病虫。桃树采果后立即喷一次65%代森锰锌400-500倍液,可有效防治叶部病害,减轻叶片早期脱落,提高光合效能。另外,在果实采收后,大约在8月份,还要喷一次2.5%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20%菊杀乳油200...  相似文献   

19.
乙磷铝与退菌特混用防治炭疽病、轮纹病效果好近年苹果炭疽病和轮纹病,已成为烂果的主要病害,特别是红富士苹果发生更加严重。这两种病害都有早期侵染的特点,故生长前期就开始重点防治,如在1994年于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中旬喷3次300倍80%乙磷铝+60...  相似文献   

20.
《落叶果树》2021,53(4)
2020年苹果褐斑病发生是近10余年来最严重的一年。管理差的果园从7月初开始落叶,7月底落叶率达80%;管理好的果园从9月初开始落叶,9月底落叶率达30%以上。多雨是导致褐斑病严重发病的主要原因。5月病菌初侵染后和8月病害流行期前,没有加喷内吸治疗剂,是褐斑病严重发病的人为原因。防治方法为6月中旬雨季前和7月中旬集中降雨期之前各喷1次倍量式波尔多液,8月上中旬降雨前或降雨后喷施高效内吸治疗剂,一般年份可有效控制褐斑病的危害。5月多雨的年份于套袋前加喷防治褐斑病的内吸治疗剂;8月初当果园发病率超过3%或8月喷施杀菌剂后又遇5个以上的降雨日,8月中下旬需加喷内吸治疗剂,方可有效控制褐斑病的危害。2021年果园内的越冬菌源量大,除采用上述常规的防治措施外,套袋前用药需混加防治褐斑病的内吸治疗剂,并特别注意7月上旬果园内的发病情况,当病叶率超过1%时,及时加喷内吸治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