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审豫豆8号     
<正> GS豫豆8号系我所1980—1988年经8年12个世代选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原名郑长叶豆,198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0年12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豆8号。同年被列入农业部“八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GS豫豆8号经1983—1990年152次省级和国家级区试、生产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平均亩产162.4公斤,比对照种跃进5号增产21.2%,比豫豆2号增产13%,多居各  相似文献   

2.
豫豆 2 5号 (原名郑 1 0 0 )是河南省农科院以豫豆 1 3号 (蛋白质含量 45 .1 % )为母本 ,郑 85 5 5 8- 0 - 3(蛋白质含量 5 2 .0 %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连续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高蛋白优质夏大豆新品种。系谱号郑 871 0 0 - 0 - 4- 0 - 5 - 0 ,1 998年 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豆 2 5号 ,为“优质高蛋白大豆豫豆 2 5号和郑 92 1 1 6生产技术”项目的核心品种。该品种遗传基础丰富 ,适应性广。其 3年省区试 5 3点平均产量 2 4 0 1 .5kg/hm2 ,比高产对照豫豆 8号增产 7.2 % ,蛋白质含量 46.3% ,是一个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3.
驻豆5号是驻马店市农科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期100~103d,比豫豆22号早熟2d,抗倒性好,抗花叶病毒病,高产、稳产,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试,增产显著,2005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68.20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1.46%。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全省及与安徽、湖北交界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国审豫豆2号     
<正> 豫豆2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由于其含有农家品种血缘,所以豫豆2号具有较强的稳产性和适应性。1981—1986年通过省、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是河南省大豆育种工作开展以来育成的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该品种198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豆2号,1989年又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国审豫豆2号。该品种一般亩产150公斤左右,最高亩  相似文献   

5.
<正> 豫豆10号,原名郑8431,是新选育的高产稳产抗病大豆新品种。1985-1989年相继完成了省、国家级区试和良种示范。198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豆10号,并推荐在全省推广。现对其产量表现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合理栽培和利用该品种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分析数据来自1985-1987年河南省大豆区试和1987-1988年黄淮夏大豆区试资料。利用多年多点联合方差分析,偏相关和通径分析,对豫豆10号的高产稳产性进行  相似文献   

6.
驻豆12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室以驻豆5021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选育的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2011—201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1.85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8.77%;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61.75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5.63%,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5.24%,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2014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4001。  相似文献   

7.
<正> 豫棉4号(原郑410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1989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199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定名为国审豫棉4号(简写为GS豫棉4号),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重点扩繁品种。1991年省内外推广面积已达250多万亩,成为河南省棉花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8.
辛豆12是以高油大豆品种平豆1号为母本、高蛋白大豆品种豫豆2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蛋脂双优大豆新品种。在2011—2012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3 350.18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25%(P0.01);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生产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2 497.20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36%(P0.01)。中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该品种蛋白质(干基)含量为44.67%,脂肪(干基)含量为19.71%,蛋脂含量合计为64.38%,高于国家优质大豆标准(蛋脂总量63%)。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豆2014003)。  相似文献   

9.
豫麦2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麦21号(原名周麦9号)是周口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1992年和1993年先后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潜力大,且抗逆性较强,半冬性,在河南省小麦区试和黄淮小麦区试中表现优异。现将该品种在我市  相似文献   

10.
高产花生新品种--开农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农37是我所用豫花7号×豫化1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抗病、抗旱、耐瘠薄能力强.河南省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477.00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3.30%;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122.00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0.30%.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GS豫玉25号(原郑单93-1)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高产、大穗、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2.
郑豆068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以豫豆29为父本、自主选育品系QTL069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夏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在2012—2013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264.15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5.47%;在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277.50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15.96%,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2.16%,脂肪含量平均为20.0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该品种籽粒商品性好,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并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5004。  相似文献   

13.
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9331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花93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一、特征特性(一)产量高豫花9331在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中平均每667m2产量荚果300.61kg,比对照增产11.79%,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在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中,比  相似文献   

14.
豫花 15号 (徐 75 0 6 - 5 7×P12 )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早熟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1997~ 1999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 ,1999年参加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 ;1998~ 1999年参加安徽省花生生产试验 ;1998~ 1999年参加全国 (北方区 )早熟组花生区试 ;2 0 0 0年参加全国花生生产试验。 2 0 0 0年同时通过河南省和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1 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3年 2 6点次平均 ,豫花 15号亩产荚果 312 .85kg ,亩产籽仁 2 2 2 .43kg ,分别比对照种豫花 1号 (第 3年对照种为豫花 8号 )增产…  相似文献   

15.
国审豫棉4号     
<正> 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采用(67×陕1155)×(67×陕401—21)的改良回交组合方式,提高了母本高产优质早熟和父本抗病遗传的亲和性。杂种后代置于重枯、黄萎病圃和苗病、盐碱危害的逆境中定向培育,协迫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的结合。经系谱选择,选评出郑4107新品系。该品系在河南省区试和黄河流域区试中,丰产性、优质性、早熟性、抗逆性和农艺性状表现优异。1989年,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棉4号,1990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GS豫棉4号。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0号原名郑8431,系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相对性状差异大、优良性状突出的品系郑77249和海交17—0,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81年选配组合,1984年决选品系,1985—1989年相继完成了省、国家级区试和良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1989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豆10号。二、产量表现1、河南省区域试验:1985—1987年58  相似文献   

17.
<正> 豫花4号(原名郑7888)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最新选育成的高产早熟适宜麦田套种的花生新品种。199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花4号在河南省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等特点。一般亩产175公斤,比对照种花28增产11.5%;比徐州68—4增产11.67%;达极显著水平,均居各级各类试验首位。最高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8.
豫豆1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豆16号原名郑双交8607,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1986年以豫豆10号作母本,豫豆8号作父本采用双列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4月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一、豫豆16号的特征特性 植物学特征:豫豆16号属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直立,株高85cm上下,分枝2~3  相似文献   

19.
豫豆25号由河南省农科院育成,1998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是一个丰产、优质、多抗、早熟的夏大豆新品种。 豫豆25号1995~1997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160.1千克,比对照增产7.3%,属丰产品种。几年  相似文献   

20.
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麦4号是以济955159为母本,优质强筋抗病94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强筋小麦新品种。在2005-2007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419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0.77%;在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 821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9%。2006年、2007年连续2年统一抽样进行品质分析,济麦4号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济麦4号综合抗病性强,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