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水灭火是森林火灾首选扑救方法,水源是水灭火技术的基本条件。森林消防集雨井是在林区积蓄雨水的密闭型储水设施,发生森林火灾时可打开进行水灭火。通过收集国内外森林防火技术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总结集雨井优势,分析其在森林消防中的利用和布设现状,提出未来森林消防集雨井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可为林火管理部门的火灾扑救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梁新宇  王笑松 《林业科技》2023,(3):65-66+70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本底调查数据整理、汇总,根据防火投入分析需求对工程防火阻隔带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处理;采用汇总数据、数据核实、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工程防火阻隔带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重点林区工程防火阻隔带占比达到65.53%;地方林业远远低于国有林区,平均密度为0.100 2 m/hm2;工程防火阻隔带在国有重点林区投入巨大,是国有林区重要的预防林火蔓延措施,为林业单位精准防火工作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森林防火综合阻隔带的研究张立坤,颜元庭(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大兴安岭林区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相适应的阻隔措施并探索出较先进适用的开设森林防火阻隔带的技术措施。在试验区组织实施,把大面积森林分隔成若干封闭的...  相似文献   

4.
森林防火阻隔工程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防火阻隔工程是森林防火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科学地设计好森林防火阻隔工程也是建设森林火灾扑救体系的基础。通过采取行政区域分级区划并设计防火线,根据林区地形地势、森林资源状况、林分面积设计森林防火控制区及防火、扑火预案,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和可操作的森林防火阻隔工程设计文件,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森林草原重点火险区地处俄罗斯和蒙古国的下风头,同时境内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水平分布明显,有近8000公里的林草植被过渡带,受西伯利亚低压和蒙古国高压的控制,草原植被多处于森林植被上风头。因此,外火入境和境内草原火烧入林区是引发森林大火的主要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难点问题,我区依靠科技进步,重点加强了防火阻隔网建设,全区每年开设国境机耕防火隔离带2167公里,林缘机耕防火隔离带8000余公里,同时在林区的河塘、铁路、公路周围及林区周围等地区火烧防火隔离带1万余公里,90%以上的境外火和60%以上的…  相似文献   

6.
川北重点林区防火林带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元市利州区重点林区林火阻隔系统现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防火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野外火源复杂、生物阻隔带密度低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阻隔网络密度,以防火林带建设为重点的对策。同时对防火林带网络等级、防火树种选择、防火林带结构与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防火林带分为2级来建设,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明显提高阻隔网络密度,阻隔网络分布更均匀,构建成一个新型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真正达到提高利州区森林防火综合保障能力、减少森林火灾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林业实用技术》2021,(9):90-91
选择刺槐、白榆、五角枫、黄连木和麻栎等防火抗火性强的树种,在太行山林区开展生物防火林带营造研究,实施生物防火林带系统阻隔工程,有效控制了森林火灾发展蔓延,迅速提高了林分自我抗火能力和林区综合防火能力,对太行山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实施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长泰县森林防火阻隔网络设计张炳南,林鸿兴,庄阳明,郭惠如(福建省长泰县林业局)(林业部防火办)在森林分布区,充分利用河流、道路、水田和现有抗火的杂阔林、经济林以及人工营造防火林带,把林区分割切块成各自独立封闭又有联系的阻火网络,达到有效控制不发生千亩...  相似文献   

9.
生物防火林带主要是充分发挥自然力的怍用,利用森林植物之间的抗火性与耐火性的差异,以含水量高的树种组成的林带来阻隔林火的蔓延,防止易燃森林植物的燃烧,减少火灾的损夫,提高林区防火控制能力,达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计划烧除是在人为情况下,有组织、有目的的一种森林火灾预防阻隔或减缓火势蔓延的方法,目前在森林防火中广泛应用。其优点:一是有计划地将林区公路、铁路两侧的草本植物燃烧掉,防止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喷火及人为活动而引发火灾。二是将沟溏、距公路较近的山坡上的草本植物燃烧掉。目的是阻隔外火内侵或内火外延。可作为一道防护屏障。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理分布、火灾次数、时空分布、火源、火灾面积等5个方面叙述了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为防火工作者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2~2005年,在通海县河西、九街、四街镇人工营造以旱冬瓜、川滇桤木为主栽树种的生物防火隔离带,共计21条,宽25m,总长36km.对所营造防火林带的防火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认为,防火林带树木生长讯速,抗火、耐火性强,有较好的阻火、隔火、断火功能,且节约经费,营造技术较为成熟,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苇河林业局木材加工的特点和现状,论述了木材加工厂可以引起火灾的因素和危险性,并阐明了针对木材加工厂火险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全国森林火险预报系统的研究与运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易浩若  纪平  覃先林 《林业科学》2004,40(3):203-207
森林火险预报对于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保护森林资源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和一些地区发布的森林火险预报的空间位置较粗略、时效性较差,不能满足各级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需求。作者引入信息技术,在网络和GIS平台上建立森林火险预报系统,试图解  相似文献   

15.
表层单板经过阻燃处理的胶合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波  李光沛 《林产工业》2007,34(2):18-20
对表层单板进行BL—环保阻燃剂浸渍处理,并对由此制成的胶合板的阻燃性能和环保性能两个指标进行考察。试验设计了四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综合平衡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胶合板层数对这两个指标的影响最大,应重点考虑。笔者通过分析提出了最优的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岭峰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调查,初步查清岭峰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现状,为林业生产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西苍梧县山脊防火线立地分类及其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脊防火线立地因子和生物产量因子的调查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山脊防火线内生物产量的主导因子为 :海拔、土层厚度、石砾含量、坡位 ;建立生物产量数学模型 ,利用模型生物产量将立地类型归并成三大类型组 ,并进行质量评价 ,为山脊防火线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气象因子深度学习的森林火灾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间接导致气候的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对森林火灾的发生进行准确预测可提前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林火预测模型多为数学方法和浅层神经网络,当数据量增大时易出现建模困难以及预测精度降低等问题。深度学习模型在处理大量非线性数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模型具有多层网络结构,通过训练大量数据可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值,发现数据间的隐含关系,达到准确分类预测的目的。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林火预测方法,将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作为预测模型,气象因子作为输入数据,以解决传统林火预测模型在面对大量数据时预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结合过采样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算法,平衡林火数据集和增加训练数据量,提升了森林火灾的预测准确度。结果表明,在面对更大的数据量时,该模型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其他传统林火预测模型,证明了将深度学习应用在林火预测的优越性。该研究可为深度学习在林业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具体义务,对森工劳动和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