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孢蘑菇单孢分离与单孢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双孢蘑菇的遗传上阐明了单孢分离和单孢杂交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双孢蘑菇单孢杂交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继代培养对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的形态、菌落颜色、生长和产孢等生物学性状均会产生影响。经过连续单孢分离和培养,获得茄链格孢的2次继代培养菌株。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角变现象呈上升趋势,F_1、F_2代菌株出现角变现象的概率分别为23.33%、52.50%。通过十字交叉法和系列稀释法分别测定继代培养菌株的生长情况和产孢量。结果表明,无性F_1、F_2代与亲代相比,其生长量和产孢量均呈下降趋势,且F_2代下降百分率更高。与亲代菌株相比,F_1代的生长量下降1.25%~7.61%,F_2代生长量下降10.07%~22.29%;F_1代菌株单位面积产孢量降低12.80%~84.60%,F_2代菌株单位面积产孢量下降80.11%~96.50%,且产孢量与菌落颜色深浅密切相关,菌落颜色较深的菌株分生孢子单位面积的产孢量要高于菌落颜色浅的菌株。表明茄链格孢无性后代活力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3.
中国被毛孢高产孢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获得高产孢的中国被毛孢菌株。[方法]对比5株中国被毛孢菌株的产孢率,并结合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半径、菌落形态及菌丝生物量等性状表现加以筛选。[结果]菌株7B和8B产孢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但菌丝生物量与其他菌株差异不明显。[结论]菌株7B和8B可作为生产分生孢子的优良中国被毛孢菌株。  相似文献   

4.
孢杀     
1.性状 本品为桔红色液体,其主要成分为高效灭百可。 2.药理作用 具有触杀和胃毒功能,能引起鱼体电生理改变。可取代酒石酸锑钾、锥虫胂胺等禁用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杂交育种被应用在各个物种之间.选育高品质,高产量的菌种.[方法]单孢分离技术是杂交育种行之有效的育种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试验利用简单的仪器,设计一种适合鸡腿菇孢子收集和单孢分离的方法.[结果]鉴定挑选出35个单核菌株进行配对杂交,经染色镜检、拮抗试验、瓶栽试验,获得48个杂交新菌株.[结论]应用单孢分离技术对鸡腿菇进行杂交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灰梨孢菌产孢培养基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操作方法简便、产孢效果好、适宜于大多数灰梨孢菌的产孢培养基,为灰梨孢菌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方法】从水稻、香蕉和杂草马唐上分离获得6个灰梨孢菌菌株,接种于紫花鸭趾草、高粱粒和大麦粒等9种培养基上,测定不同培养基对灰梨孢菌产孢量的影响,并比较分析紫花鸭趾草培养基对病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高粱粒、大麦粒和紫花鸭趾草培养基对6个菌株孢子形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紫花鸭趾草培养基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与常用的高粱粒培养基相比,6个菌株在紫花鸭趾草培养基上形成的病菌分生孢子对香蕉和水稻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差异。在4℃冰箱中,用紫花鸭趾草培养基保存蕉瘟病和稻瘟病菌菌种,两年后病菌仍具有生活力。【结论】紫花鸭趾草培养基是适宜于灰梨孢菌分生孢子形成的理想培养基,紫花鸭趾草培养基也适合于保存灰梨孢菌。  相似文献   

7.
范建奇  王海萍  熊瑛  何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04-13806
[目的]筛选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方法]以双孢蘑菇疣孢霉为检测菌,对9种化学药剂进行了实验室平板药效检测试验,并对筛选出的对疣孢霉抑制力强的药剂进行了菇床应用验证。[结果]9种化学药剂对疣孢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的稀释2 400、3 200倍和69%富利霜可湿性粉剂稀释2 400倍进行覆土材料处理后均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结论]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的稀释2 400、3 200倍和69%富利霜可湿性粉剂稀释2 400倍在生产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选用了6种生物药剂对尖孢镰孢菌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药剂中,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低聚糖素、春雷霉素、克菌康,其中低聚糖素对尖孢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18.20mg·L-1,春雷霉素次之,EC50为20.49mg·L-1。  相似文献   

9.
在陕西洛南烟田发现一个链格孢属新种--烟草链格孢。该新种与烟草赤星病的分生孢子形态大小明显不同。引起的烟草病害症状相的,但前者病斑大,色泽深,有光泽,发病时间早,在烟叶生长中后期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发现链格孢属新种资源,以丰富生物多样性研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与我国和世界已经发现的链格孢属的种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到的链格孢属新种沙棘链格孢不同于已发现链格孢属种之处主要在于,其孢子深褐色,长倒棒形,一些孢子近圆柱形,只在孢身与喙处才收缩。【结论】沙棘链格孢与已报道的种在孢子颜色、形状等方面均不同,是一链格孢属新种。研究的模式标本(PSNXAAFS19785)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梨孢属(Pyricularia)真菌的产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了11种寄主梨孢菌在15种培养基上的产孢差异,其中以大麦粒和高梁粒培养基产孢为优,适合水稻,狍尾草,粟,稗,牛筋草,茭白和碎米莎草等寄主梨孢菌的产孢培养;不同寄主梨孢菌在供试培养基上的产孢能力有较大差异,稻梨孢菌的产孢能力强,其次为牛筋草,稗,茭白和碎米莎草梨孢菌,马唐,毛马唐,李氏禾和罗氏草梨孢菌的产孢能力极差,在参试的15种培养基上产孢均甚少,产孢差的菌株在蓝黑光灯,黑光灯和日光灯下照射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球孢白僵菌固态发酵及产孢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固态发酵时的发酵基质含水量、培养基厚度和接种量,并研究了产孢时的光照条件、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结果]温度是影响固体发酵生物量积累的重要因素,优化的发酵温度组合为延滞期24~26℃、对数生长期27~28℃和稳定期温度28~29℃,发酵120 h可达到最大生物量(279.32 mg菌体/g干重基物)。发酵基质含水量、培养基厚度、接种量3个因子对球孢白僵菌菌体生长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因子的主次关系大小为培养基厚度、发酵基质含水量、接种量,但各因子之间差异不显著。优化的发酵条件参数为:培养基厚度8 cm,接种量0.4 L/kg,发酵基质含水量55%~60%。对发酵基物的产孢条件研究表明,在连续光照、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3%时产孢量达最高(1.570×1010个孢子/g干发酵产物),比国内同类研究的产孢量提高了35.34%。[结论]为球孢白僵菌固态发酵的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屈艳 《新农业》2004,(2):45-46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属伞菌日,伞菌科,蘑菇属,是一种好气性的草腐性真菌。双孢蘑菇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福建省是双孢蘑菇生产的大省,占全国生产量的50%以上。在我国北方,尤其在东北地区.双孢蘑菇起步较晚,生产技术较差,因此,发展双孢蘑菇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4.
疣孢霉病目前已经成为双孢蘑菇集约化生产的主要病害。总结了该病的发病症状和侵染途径,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春杨  温玮  卢明锋  张壮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13-10313
从华西箭竹病理组织上分离到一株真菌,通过对其产孢模式和分生孢子特点等的形态学研究,发现该菌为链格孢属小孢子种群成员。然而该菌具有区别于已知种的特征,如分生孢子梗常单生,少数成簇,无分枝;分生孢子大多单生,较少链生,孢身较大;寄主为华西箭竹,故立为竹链格孢新种。该模式标本保藏于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灰葡萄孢产孢和孢子萌发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B05.1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培养基、温度、pH值以及某些营养因子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05.10菌株在PSA培养基、pH 6.0,22℃培养7 d时产孢量最多达到1500×104 cfu/皿;在1水琼脂、pH 5.0,22℃条件下4 h时灰葡萄孢孢子开始出现萌发管,12 h时萌发管转变形成分枝的菌丝,添加木糖、果糖和可溶性淀粉等营养因子对提高孢子萌发率也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胶孢镰孢Fusariumsubglutinans(WollenweberetReinking)P.E.Nelson,T.A.ToussounetMarasas的形态、培养性状、菌丝生长温度、寄主范围和蛋白电泳图谱作了研究和描述,并与其近似种串珠镰孢F.moniliformeSheldon作了区别比较。研究结果指出胶孢镰孢是串珠镰孢范畴外的一个独立种。F.moniliformevar.subglutinansWollenweberetReinking,Fusariumsacchart(Butler)W.Gams和Fusariumsacchart(Butler)W.Gamsvar.subglutinans(WollenweberetReinking)Nirenberg均是其异名。文末还讨论了胶孢镰孢的分类地位与命名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取抗蚜水平不同的4种小麦材料,对其形态指标与抗蚜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株高、旗叶面积和芒长均随着生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长;蜡质含量在麦蚜危害的中期达到最大值;抗性越强的品种,其蜡质含量越高,穗密度越小。不同时期小麦的形态指标与蚜量比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初期和中期,蚜量比值与蜡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高峰期,蚜量比值与蜡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各个时期,蚜量比值与株高、旗叶面积、芒长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枝孢属、钉孢属及柱隔孢属真菌内蒙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内蒙的真菌标本进行研究,报道枝孢属、钉孢属及柱隔孢属的15个内蒙新记录种,包括枝孢属(Cladosporium Link)9个种,分别为C.acaciicola、C.aecidiicola、C.allii-cepae、C.digitalicola、C.eriobot-rys、C.macrocarpum、C.miyakei、C.mori和C.tenuissimum;钉孢属(PassaloraFr.)3个种,分别为P.dubia、P.lonicerigena和P.polygoni;柱隔孢属(RamulariaUnger)3个种,分别为R.heraclei、R.plantaginis和R.sambucina。记述这些种的形态特征、寄主植物、采集地点及中国已报道分布情况。研究的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室(HMJAU)。  相似文献   

20.
 报道枝孢属一新种:香豌豆枝孢新种Cladosporium lathyri Z. Y. Zhang et Y. L. Liu sp. nov. ,寄生在蝶形花亚科Popilionoideae的五脉叶香豌豆Lathyrus guinguenervius (Mig.) Litv. 的茎和叶上。文中为新种提供拉丁文简介并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