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观察家鸭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毛毕属吸虫童虫与成虫对阿魏倍半萜类药物的敏感性,试验以(45±1)条毛毕属吸虫尾蚴感染家鸭,于感染后2小时和1,3,7,12,14,25,35,42天分别一次性灌服500 mg/kg阿魏倍半萜类药物。给药后4周解剖家鸭,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表明:阿魏倍半萜类药物对1,3,7,12,14,25,35,42日龄童虫或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6.9%、18.0%、71.3%、50.2%、36.9%、45.3%、58.0%、26.4%,其中7-35日龄毛毕属吸虫对阿魏倍半萜类药物最敏感。说明阿魏倍半萜类药物对家鸭体内毛毕属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杀灭作用,对7-35日龄毛毕属吸虫杀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家鸭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毛毕属吸虫童虫与成虫对阿魏倍半萜类药物的敏感性,试验以(45±1)条毛毕属吸虫尾蚴感染家鸭,于感染后2小时和1,3,7,12,14,25,35,42天分别一次性灌服500 mg/kg阿魏倍半萜类药物。给药后4周解剖家鸭,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表明:阿魏倍半萜类药物对1,3,7,12,14,25,35,42日龄童虫或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6.9%、18.0%、71.3%、50.2%、36.9%、45.3%、58.0%、26.4%,其中7~35日龄毛毕属吸虫对阿魏倍半萜类药物最敏感。说明阿魏倍半萜类药物对家鸭体内毛毕属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杀灭作用,对7~35日龄毛毕属吸虫杀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安徽淮南毛毕吸虫成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毕属吸虫(Trichobilharzia)是裂体科吸虫(Schistosomatidae)中最大的一个属。迄今已报道的种类有40余种[1],国内记载近10种。李朝品等(1996)[2]在淮南市郊尾蚴性皮炎调查中,分别在人工感染雏鸭和自然感染的家鸭中解剖出毛毕吸虫成虫,且至今尚未定种。作者首次应用灌注法收集到大量的毛毕吸虫成虫,并对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方法将粪便毛蚴孵化法阳性的家鸭于实验室中饲养15天以上。按秦志辉(1996)[3]方法取出成虫,经PBSPH7.2磷酸缓冲液反复洗涤3次后,移入冰浴的3%成二醛溶液后,置入冷藏箱中备用。扫…  相似文献   

4.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毛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的毛毕属的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鸭、鹅及野生水禽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寄生并产卵引起肠黏膜发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严重感染时呈现消瘦、发育受阻等症状.肝片形吸虫病及包氏毛毕吸虫病均属人畜共患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同属椎实螺,椎实螺有小土蜗、静水椎实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4种,在我国分布甚广,它们生活并大量繁殖于田园、沟渠、池塘、沼泽等地.当病畜病禽排出的虫卵随粪便于水中,孵出毛蚴游于水中并钻入椎实螺体内生长发育,椎实螺受肝片形吸虫及毛毕吸虫幼虫感染,其受感染率可以反映出当地患肝片形吸虫病和毛毕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高安市郊农村椎实螺感染肝片形吸虫、毛毕吸虫幼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旨为防治牛羊患肝片形吸虫病和鸭鹅患毛毕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湖北荆州太湖港水域家鸭毛毕吸虫病流行现状,用血清学诊断法、顶管毛蚴孵化法、饱和食盐水漂浮虫卵法等检测了家鸭毛毕吸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5.26%,饱和食盐水漂浮虫卵法检查阳性率为5.48%,粪便毛蚴孵化法检查阳性率为6.84%。结果提示,该地区存在家鸭毛毕吸虫病。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湖北荆州太湖港水域家鸭毛毕吸虫病流行现状,用血清学诊断法、顶管毛蚴孵化法和饱和食盐水漂浮虫卵法等检测了家鸭毛毕吸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5.26%,饱和食盐水漂浮虫卵法检查阳性率为5.48%,粪便毛蚴孵化法检查阳性率为6.84%。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家鸭毛毕吸虫病。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羊角拗苷类对不同发育阶段家鸭毛毕吸虫的影响,采用羊角拗水提取液制成不同浓度的羊角拗苷溶液定量喂服感染包氏毛毕吸虫尾蚴雏鸭,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显示,羊角拗苷类对1-42日龄感染包氏毛毕吸虫雏鸭的平均减虫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尤其7-35 d感染雏鸭减虫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该结果表明,羊角拗苷类对感染雏鸭体内不同发育阶段的毛毕吸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发现的裂体科吸虫共有4亚科,10属,28种.其中对人和动物危害最大的是日本裂体吸虫、包氏毛毕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及其变种等.  相似文献   

9.
毛毕吸虫为家鸭与野鸭常见的血吸虫,是人体尾蚴性皮炎的病原体。在国内分布甚广,其中间宿主通常有萝卜螺属(Radix)及土蜗属(Galba)螺类。近十年来,我们在浙江各地调查并殖吸虫的同时,曾多次发现山区川卷螺(melania)自然感染毛毕吸虫。现将尾蚴与子孢蚴检出情况,及人工感染家鸭的结果报告于后,供防治尾蚴性皮炎或水禽寄生虫病时参考。材料与方法1.川卷螺的剖查:取浙东与浙南六个县并殖吸虫疫区的川卷螺,经鉴定为放逸短沟蜷(M.libertina)。将活螺捣碎去壳,在  相似文献   

10.
观察雏鸭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毛毕属吸虫童虫与成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用定量毛毕吸虫尾蚴感染雏鸭,感染2h,1、3、7、12、14、16、25、35d和42d分别一次性灌服500mg/kg吡喹酮。给药后4周解剖雏鸭,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显示,吡喹酮对1、3、7、12、14、16、25、35、42日龄童虫或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6.9%、18.0%、71.3%、50.2%、36.9%、31.3%、45.3%、58.0%、26.4%,其中以7~35日龄虫对该药最敏感,该结果表明,吡喹酮对雏鸭体内毛毕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杀灭作用,对7~35日龄虫体杀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用18条毛毕吸虫尾蚴感染50日龄雏鸭,分别于感染后41 d起喂服阿魏倍半萜类及吡喹酮。结果显示,两用药组雏鸭肝内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肉芽肿内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阿魏倍半萜类与吡喹酮对毛毕吸虫虫卵肉芽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羊角拗甙类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家鸭毛毕吸虫的影响,采用羊角拗的水提取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羊角拗甙类溶液定量喂服感染了毛毕吸虫尾蚴的雏鸭,再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显示,羊角拗甙类对1~42日龄感染雏鸭的平均减虫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尤其7~35d感染雏鸭减虫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性(P0.01)。该结果表明,羊角拗甙类对感染雏鸭体内的不同发育阶段毛毕吸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东毕吸虫病是一种对人畜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病原为东毕属吸虫。东毕属(特点是睾丸多达60~120个,卵巢螺旋形)中较重要的虫种有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及其结节变种、彭氏东毕吸虫和程氏东毕吸虫等,可寄生于黄牛、水牛、绵羊和山羊。彭氏东毕吸虫还可感染瘤牛,猪也有受感染的。东毕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椎实螺、耳萝卜螺、折叠萝卜螺、卵圆萝卜螺和小土蜗等。生活史大体与裂体吸虫相似。东毕吸虫尾蚴能钻入人的皮肤,引起皮炎。严重患病的犊牛发育缓慢,变成侏儒牛。母畜不孕,孕畜流产。笔者经多年调查,对湘西自治州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区的牛…  相似文献   

14.
东毕属三种吸虫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毕吸虫分类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并结合他人研究资料,对东毕吸虫属的三个种,即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和程氏东毕吸虫的光镜和电镜观察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结合近期有关对虫体DNA序列分析资料,对三种东毕属吸虫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感染18条毛毕吸虫尾蚴的50日龄雏鸭分别于感染后41d起喂服阿魏倍半萜类及吡喹酮,两组用药组雏鸭肝内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os)、肉芽肿内嗜酸粒细胞数目减少与对照组无差异差异显著(P〈0.05),表明阿魏倍半萜类与吡喹酮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淮北五县家鸭寄生蠕虫计44种,隶属于15科31属。其中吸虫8科15属24种;绦虫1科10属14种;线虫6科6属6种。在所获虫种中,鸡后口吸虫Postharmostomum gallinum寄生于家鸭为国内发现的新宿主;鸭后睾吸虫Opisthorchis anatinus、鹗形吸虫Strigea Sp、鸭双睾绦虫Diorchis anatina、福建单睾绦虫Aploparaksis fukienensis、鸭瓣口线虫Epomidiostomum anatinus等24个虫种为安徽省新记录。此外还对各种蠕虫的感染情况和优势虫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速。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作者对南昌、抚州两地的家鸭吸虫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数年来共剖检家鸭125只,查获吸虫9科14属25种,其中有一国内新纪录。现将虫体名称列后。 (一)环肠科Cyclocolidae Kossak,1911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乡家鸭寄生蠕虫的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乡60只家鸭进行剖检后,共计检出2门4纲11科12属13种蠕虫,所有被检鸭均100%感染蠕虫,且均为2种以上蠕虫混合感染。其中,感染率较高的是舟形嗜气管吸虫、鸭对体吸虫、卷棘口吸虫,其平均感染强度也较高,是优势虫种;其次为冠状膜壳绦虫、宫川棘口吸虫、纤细背孔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卵圆前殖吸虫;鹅裂口线虫、矛形剑带绦虫、优美异幻吸虫、分棘四棱线虫和鸭细颈棘头虫感染率相对较低。这是该地区鸭寄生蠕虫感染情况的首次报道,以期为该地区家鸭寄生虫病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华血吸虫和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节变种分别收集于四川和黑龙江省,按常规电镜方法处理后,以日立JSM-800扫描电镜观察并摄片。观察显示中华血吸虫体表无结节,其雄性成虫体表结构近似于日本血吸虫等亚洲血吸虫。与文献描述的采集于泰国的中华吸虫也无明显差异。观察同时表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节变种与程氏东毕吸虫基本无差别,二者的感觉球种类与土耳斯坦东毕吸虫一致,但数目较后者为多。同时结合已发表的有关裂体属血吸虫SEM研究结果,对裂体属血吸虫SEM超微结构特点列表进行了比较,按照Rollinson分的组方法,中华血吸虫属于无结节组,而东毕吸虫属于不带棘的有结节组。  相似文献   

20.
对吉林省镇赉县两牧场的小土蜗(Galba pervia)和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体内片形吸虫(Fasciolas sp)、东毕吸虫(Orientobicharzia sp)幼虫做了调查。结果为,东毕吸虫尾蚴6月下旬开始从螺体内逸出,8月中旬达最高峰,9月下旬逐渐减少。片形吸虫尾蚴7月中旬开始从螺体内逸出,9月上旬达最高峰,10月上旬阳性螺逐渐减少。含两种吸虫幼虫的阳性螺率与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片形吸虫幼虫可以以雷蚴的形式在螺体内越冬,该地区含东毕吸虫幼虫的阳性螺率比含片形吸虫幼虫的阳性螺率高。含东毕吸虫尾蚴的阳性螺率最高达52.52%(252/480), 而含片形吸虫尾蚴的阳性螺率最高只达17.33%(52/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