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鸡盲肠肝炎也称鸡黑头病,是由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损伤鸡盲肠和肝脏,引起鸡盲肠肥厚、阻塞和坏死,引起肝脏火山口状坏死。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气囊炎、肉芽肿、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眼炎、腹膜炎和败血症等表现形式的鸡病。草鸡盲肠肝炎和大肠杆菌病,是林下放养草鸡最常见的鸡病,这两种病经常混合感染,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1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A型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鸡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常突然暴发,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侵害鸡,各种日龄鸡都可感染,成年鸡尤为严重。幼龄火鸡、野鸡、鹌鹑和孔雀也可感染。鸭、鸽、珍珠鸡和麻雀不易感。哺乳动物不易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寒冷季节多发。病鸡、康复后的带毒鸡和无症状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来源。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好,缺乏维生素(尤其是VA),寄生虫感染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关向晖 《兽医导刊》2016,(16):236-236
乌骨鸡又名药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竹丝鸡、丝羽鸡。乌骨鸡是我国优良的品种和我国禽类基因库的宝贵资源。体型外貌独特,性情温驯,适应性强,在国际标准品种中被列为观赏型鸡,世界各地动物园纷纷引入作为观赏型禽类。是我国特有的优良药用珍禽,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以其为原料生产的药品、补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乌骨鸡以羽色分有白、黑、杂花三个品种,其中白羽乌骨鸡饲养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4.
四园(即桑园、茶园、果园、庭园)养鸡,它是20世纪50年代农户散养鸡的一种生产方式。家禽的祖先是红原鸡,它们的自然习性是生活在树林和灌木丛中,利用四园牧鸡,正是适应了鸡的本能。放牧鸡活动自由,采食营养较全,体质健壮,抗病力强,有利于生产安全、营养、保健的优质鸡、优质蛋,  相似文献   

5.
文稿摘登     
文稿摘登驱治鸡刺皮螨的新药灭虫丁鸡刺皮螨是鸡的常见寄生虫病,特别是密集型的笼养鸡群更易发生,还难以彻底驱净,则影响鸡的健壮和产蛋量,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鸡刺皮螨习性一般是昼伏夜出,白天潜藏在鸡周围的栖架、笼具和鸡舍壁缝,夜间爬到鸡体叮咬吸血,繁殖...  相似文献   

6.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诊上通常表现为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鸡对鸡痘的易感性很高,不分龄期、性别和品种均易感染,鸡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每年5~10月最易流行。地处江汉平原水网地带的养鸡场、养鸡专业户饲养的鸡几乎每年都有鸡痘发生。鸡痘虽然使病鸡生长巡缓、产蛋减少,但因其传播缓慢、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法氏囊是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一旦受疫病损害,造成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死淘汰率升高,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从而影响鸡的免疫应答和抗病力,使病鸡对腺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8.
徐占东 《兽医导刊》2016,(2):105-105
种鸡指的是纯系鸡、曾祖代鸡、祖代鸡和父母代鸡,是当代商品鸡生产中的供种来源,是养鸡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以下介绍种鸡饲养管理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此病特点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单核细胞浸润和肿大,它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鸡,多发生于2~5月龄鸡,但1~18月龄鸡均可感染,能在鸡群广泛传播。鸡在性成熟时几乎全部感染,但发病率差异很大,最高可达50%~60%。  相似文献   

10.
加快屏边县大围山微型鸡发展进程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屏边县大围山微型鸡,民间称为“发财鸡”、“香鸡”、“金鸡”、“娇鸡或焦鸡”等。分布在屏边县境内,以大围山为中心的玉屏镇、白河乡、湾塘乡甚多,是民间长期驯养的原始鸡种。其生长速度比一般土鸡或土杂鸡较慢,体型和外貌近似家鸡,与茶花鸡相似,但个体比茶花鸡小,毛色与茶花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大规模鸡养殖中,鸡呼吸道疾病存在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快速化特征,为危害鸡健康成长的重要杀手。由于细菌性、病毒性鸡呼吸道疾病多发频发,寄生性细菌和支原体感染等引发的鸡呼吸道疾病也容易造成大规模传染,这些都使得规模化养殖鸡过程中风险极度扩大,危害了鸡的规模化、高质量养殖。因此,做好规模化养殖鸡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针对重点传染性疾病加强防护,是规模化鸡养殖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基于此,主要探讨规模化养殖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诱因、疾病种类、病理特征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促进规模化鸡养殖过程中呼吸道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高规模化养殖鸡的养殖效能。  相似文献   

12.
鸡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发病最多,早期诊断鸡瘟的方法有四种。一是看,健康鸡的肛门和人的手指甲颜色一样,病鸡则有红、暗红或紫色的斑块,颜色越深病情越重。二是摸,从鸡大腿往下摸,病鸡的爪端发凉。三是提,把鸡倒提起,口流粘液者即为病鸡。四是拍,轻拍鸡趾,病鸡发出“咯咯咯”的怪叫声,健康鸡则无此怪声。鸡瘟早期诊断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通过库蠓的叮咬传染给鸡,造成流行发病。危害最严重的则是卡氏住白细胞的裂殖生殖体,而鸡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唯一宿主。近几年来我县的一些大型鸡场和部分养鸡专业户的鸡接连发生鸡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每年多发生于5—10月,各个年龄的鸡都能感染,雏鸡发病率高,常引起大批死亡,中鸡和成年鸡感染后病情轻,死亡率较低,但发育受阻,蛋鸡则会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14.
鸡的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多型性、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病鸡皮肤、肌肉、各脏器、虹膜、性腺、外周神经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对肉用鸡威胁严重,并有肝腹水和心脏扩张。该病的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有些鸡感染后可能终身带毒。病鸡与易感鸡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是本病传播的重要方式,尤其对出壳后头几天内的雏鸡危险性更大。本病在多种禽类中都有发生,对鸡的危害尤为严重。本病的易感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大龄鸡易感。本病多见于2-5月龄的鸡。1993年6月长春市周围的一些地区相继有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5.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或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白细胞而引起的鸡的传染性贫血疾病。病鸡鸡冠苍白,又称白冠病。近几年来,该病在日照市不断发生,不同品种、性别、日龄的鸡都可感染,夏秋季节多发,其中8—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雏鸡、育成鸡发病率、死亡率高,可达30%~  相似文献   

16.
禽卵是禽类传染病垂直传播的主要媒介。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已发现多种鸡传染病可由隐性带菌(毒)鸡产的卵对孵化出的雏鸡发生感染,例如鸡白痢、鸡沙门氏菌毒、鸡脑脊髓炎、鸡包涵体肝炎、鸡白血病,这对养鸡产业是一大隐患。而种蛋携带病源菌(毒)造成鸡病的传播和流行,直接威胁养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四川鸡球虫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是危害鸡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几乎没有一个生产养鸡场没有鸡球虫病流行涸此鸡球虫病给养鸡场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据报告在美国每年因鸡球虫病引起的损失达亿元。近年来我们对四川省部分养鸡场的鸡球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于下。1内容和方法1.1调查内容:我们先后在成都、德阳、乐山和重庆的23个不同大小和条件的养鸡场.开展了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动态等调查;调查的鸡有种鸡和商品鸡、蛋鸡和肉鸡;育雏方法;鸡球虫病的预防方法及效果。1.2鸡球虫疫苗预防鸡球虫病的抽样测试;1.2.1测试鸡品种为黑康蛋鸡,共3500羽,…  相似文献   

18.
鸡球虫病是养鸡生产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它是由文美耳科的各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引起,其中有两种球虫的致病作用特别强,一种是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在雏鸡的盲肠内。另一种是毒害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内,雏鸡和青年鸡都能感染。鸡球虫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鸡,15—45日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年鸡多为带虫者。农村散养的鸡通常在春。夏季发生,但在集约化舍饲的鸡群,发病不分季节。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雏鸡吃人球虫抱子卵囊而发生感染,病禽、家畜、苍蝇、蟑螂、人员和用具等均可传播,夏季潮湿多雨、育雏室过分拥挤…  相似文献   

19.
鸡只中暑是指鸡只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由于体温调节障碍而造成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总称。鸡无汗腺,其水分的蒸发和热能的调节主要是靠呼吸作用来实现的,因此,鸡对环境温度的变化相对于猪、牛、  相似文献   

20.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表现为白色下痢和心肌、肝、肺等器官的坏死性结节。主要危害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鸡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可成为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1.流行病学 鸡最易感,其次是火鸡,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平行传播,即病鸡由粪便排出大量细菌,污染环境,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同一群鸡。另一种是垂直传播。即带菌母鸡产的蛋带菌,孵化时白痢菌在蛋内繁殖,使部分鸡胚死亡;部分鸡胚未死被孵出的幼雏于1周内发病而死;从带菌蛋孵的幼雏在发育过程中,体内带有大量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