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等级评定方法将永康市陆生脊椎动物分为优势种32种,常见种137种,稀有种76种和罕见种11种4个等级。资源类型有毛皮动物23种,药用动物106种,食用动物90种,农林有益动物140种,有害动物23种,观赏动物198种,羽用动物32种。提出了资源开发利用及经济种类的驯养和饲养的方法,分析了资源下降的原因,探讨了资源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马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园的湿地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马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植物和动物资源丰富,植被分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35个群系;高等植物113科263属338种;湿地植物43科76属95种;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为银杏(Ginkgo bilob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和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国家II级保护植物1种,为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动物有兽类5目11科30种,鸟类17目48科166种,两栖动物1目3科9种,爬行动物2目6科13种,鱼类5目5科13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1种和野生鸟类8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和野生鸟类6种,二者中国特有种分别为1种和2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兽类3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中国特有种分别有3种和2种,主要分布区在中国的分别有4种和6种。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评价总得分为73.7分,占总分78分的94.5%,等级为"优秀",湿地环境质量评价得分为20.8分,占满分23分的90.4%,等级为"优良"。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湿地公园具有较高的生态、科学、教育、休闲、景观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状况。[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对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野生脊椎动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调查。对该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湿地开发规模和栖息地保护等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和措施。[结果]调查发现,野生脊椎动物205种,隶属32目69科,其中哺乳动物6目6科12种,鸟类17目38科116种,爬行动物2目8科21种,两栖动物2目6科13种,鱼类5目11科43种。该调查区域内有14种野生脊椎动物被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56种动物被列入江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及野生脊椎动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肃金塔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慕华  陈学林  崔治家  董平  杨建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12-15813,15817
实地调查研究金塔县的野生植物,结果显示金塔县共有野生高等植物49科161属310种(包括12变种、1亚种和1变型)。野生植物资源可分为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及植物种质资源5大类23个小类,其中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药用植物134种,具特异抗性植物62种,饲用植物57种,观赏植物51种,蜜源植物40种,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植物32种,野菜植物24种。  相似文献   

5.
中街山列岛软件动物种类组成及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中街山列岛生物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软件动物种类,区系分布以及生态类型,分析了牡蛎,马蹄螺,荔枝螺,贻贝、嫁虫戚、角嵘螺、长蛸等8种该区主要经济种的情况,探讨了其资源特点,利用等级、变动趋势以及利用中有关问题,最后提出了该区域软件动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资源现状,受惠州市林业局委托,1999年5-6月对象头山自然保护的野生物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共发现野生动物203种,隶属4纲25目69科,其中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分别有19、42、113和29种,东洋界种类占77.33%,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2和23种,最后分析了资源状况,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天目山乡土木本藤本植物资源特征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野外考察和文献调查分析表明天目山地区乡土藤本植物累计有23科、46属、136种(含种以下等级),具有种类组成丰富、区系组成古老、生活型和攀援方式多样性、观赏价值种类丰富等特征。同时,探讨了该种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对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乡土木本藤本资源问题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5年4—11月对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爬行类资源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得出保护区爬行动物物种丰富,共发现爬行动物2目7科32种,占河南省爬行类动物总数的80.0%,为该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3~8月,对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已记录爬行动物41种,隶属32属11科3目: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黔桂湘低山丘陵省,区系组成以华南区物种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根据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江西省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得到江西省野生脊椎动物名录,共有44目163科1067种,其中哺乳类127种,鸟类519种,爬行类97种,两栖类71种,鱼类253种。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依据,统计分析得到初步的江西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名录,共有31目67科192种,其中哺乳类30种,鸟类128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5种,鱼类9种,昆虫8种。江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4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151种,其中原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3种,新增5种,国家Ⅱ级升为Ⅰ级的13种。原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87种,新增63种,国家Ⅰ级降为为Ⅱ级的1种;中国特有种20种,“三有”动物61种,被CITES收录67种。根据物种的濒危等级、是否为中国特有种、其他省份的保护情况等,建议拟定新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29目58科149种,其中103种与1995年的《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所列一致,46种为拟定新增。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于2013年4月和8月对撒拉溪示范区朝营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的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976头,分属于3门10纲23目。结果显示,各样地以蜱螨目、弹尾目和双翅目为优势类群。水平结构上,不同季节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基本一致,而在个体数量表现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的数量变化较大。垂直结构方面,2个季节土壤动物群落在0~10 cm土层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个体数的表聚性强于类群数的,且在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表现出较大差异。除个别样地外,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春季大于夏季,各样地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指数在春季和夏季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阐述秋色叶树种的概念,对浙北平原地区桐乡市秋色叶树种资源进行调查,应用种类共有23科32属45种,对其在平原生态建设的4种应用类型和3类应用配置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浙北平原秋色叶树种应用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阐述秋色叶树种的概念,对浙北平原地区桐乡市秋色叶树种资源进行调查,应用种类共有23科32属45种,对其在平原生态建设的4种应用类型和3类应用配置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浙北平原秋色叶树种应用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淮河流域(安徽段)现有两栖动物11种,其中古北界2种,东洋界5种,广布种4种;爬行动物23种,属于古北界4种,东洋界13种,广布种6种。区系特点明显,该区的古北界动物分布较少,东洋界和广布种种类分布颇为丰富。本次研究,对了解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控制资源浪费,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建立大数据智能化的海龟栖息地科学保护管理体系。[方法]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22年3—10月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观测法对区内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长时间、多方位的多样性监测调查,其中划分样区13个、布设样线13条,投放红外相机20台。[结果]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68种,分属4纲17目38科55属。分别有哺乳纲2目2科2属2种;爬行纲2目8科10属12种;鸟纲12目23科36属46种;两栖纲1目5科7属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中濒危(EN)等级有3种;易危(VU)等级有5种;近危(NT)等级有2种;无危(LC)等级有56种;数据缺乏(DD)有2种。[结论]对动物地理区系划分进行总结分析,其中东洋界40种,占58.82%,广布种18种,占26.47%,古北界10种,占14.71%。通过对不同调查时期各物种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和物种均匀度指数分析得知,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爬行类和两栖类,哺乳类最低;而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哺乳类,其次是...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特色文化名村白龙村为研究对象,对其17种物质和非物质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赋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将资源单体划分为核心资源、重要资源和普通资源3个等级。根据资源等级划分,提出了白龙村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结合资源的等级划分与空间分布,将村落分为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和生态环境本底区,并提出了分区控制管理对策以保护南珠特色文化资源及其村落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而生物资源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采用GIS分析方法结合基础资料,分别通过植被重要性和生境适宜性两个指标对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进行评价,结合山地定义边界,对威海环翠区山地生物资源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保护级别从高到低的4种保护区类型:生态管护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建设区和生态改善区4个区域并针对相应类型提出不同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双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34-5136
[目的]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的评价方法,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综合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水文资源、地文资源、天象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评定研究,进而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结果]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总得分为44.42分,达到《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一级标准。[结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当地药用两栖动物资源状况,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药用动物资源,于2008- 2009年通过野外考察结合访问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两栖动物共有12种,分属2目5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  相似文献   

20.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重要的天然种质资源宝库.1983-1984年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对贺兰山动物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野外调查,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8月-2003年10月期间,通过野外调查、收集标本、访问等方法,对保护区全境15.78×104hm2的面积进行了全面调查,共记录脊椎动物5纲23目55科199种,其中,新记录种有4目6科22种.并对动物区系划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