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使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配套栽培,充分发辉优良品种的特性,提高优质商品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经过不同浇水时期及浇水次数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浇水时期和浇水次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关系,随浇水次数的减少产量呈下降的趋势,全生育期浇5水产量最高7593.0kg/hm2,拔节期不浇水产量最低7353.0kghm2.全生育期浇5水(其中浇麦黄水)籽粒蛋白质含量(13.4%)、湿面筋含量(33.6%)最低、稳定时间最短8.7min,浇2水(拔节、灌浆)蛋白质含量16.3%、湿面筋含量35.5%、稳定时间(9.6min)等综合品质指标较好.研究表明:强筋小麦拔节期不浇水产量减产显著,浇麦黄水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明显下降,浇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3水或浇拔节水、灌浆水2水可兼顾产量和品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一般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0%以上。防止方法如下:一、巧浇麦黄水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浇1次麦黄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并有利于麦田套种和夏播。据观测,浇麦黄水后,可使麦田近地层气温下降2℃,小麦千粒重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浇水时期、浇水次数和施肥时期、不同肥料种类的配合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强筋小麦拔节期不浇水产量减产显著,浇麦黄水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明显下降,浇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3水或浇拔节水、灌浆水2水可兼顾产量和品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拔节期追施氮磷肥品质最好,各种肥料底肥一次性施用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4.
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强筋优质小麦GS豫麦 34为供试品种 ,研究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 ,不浇越冬水和返青水 ,控制麦黄水 ,仍可达到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均优的效果 ,产量虽有所下降 (1 .0~3 .0个百分点 ) ,但降低幅度小 ,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 ,浇拔节、灌浆 2水这一灌水模式兼顾品质、产量和效益 ,是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基本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5.
所谓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开花、授粉、灌浆到成熟最后一个多月的生育过程,此过程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非常关键,主要应抓好以下措施:适时浇水小麦在生育后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要根据土壤墒情、苗情适时浇好抽穗、扬花、灌浆和麦黄水,以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要。特别是灌浆水,不仅  相似文献   

6.
1播前管理技术规程 视墒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差.可以提前浇好麦黄水,为玉米播种提前造墒。若未能提前造墒.可在玉米播种后浇蒙头水。  相似文献   

7.
小麦生长发育后期,是指小麦从开花、授粉、灌浆到成熟最后一个多月的生长发育过程,此过程是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的非常关键期,主要应抓好以下措施。一、科学浇水小麦生育后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这时的气温高、蒸腾量大,要根据土壤墒情、苗情适时浇好抽穗、扬花、灌浆和麦黄水,以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要。特别是灌浆水,不仅满足了小麦灌浆对水分的需要,而且能稳定地温,防治根系早衰,从而起到以水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保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及时浇麦黄水 在干热风来临前3天~5天,适当浇水可降低田间温度,减轻小麦因干旱、高温及大风造成的强烈蒸腾脱水。宜小水轻浇,切忌大水漫灌。  相似文献   

9.
灌浆期高温和干旱对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盆栽和人工气候箱模拟条件下,研究了高温与干旱胁迫对两个不同筋力小麦品种豫麦34号(强筋)和豫麦50号(弱筋)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抑制了子粒灌浆速率,使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前,灌浆持续期缩短,导致子粒干物质积累量下降.不同时段高温胁迫对粒重的影响有差异,豫麦34号和豫麦50号分别以前期和中期受高温胁迫影响最大,后期相对小.豫麦34号以中期干旱胁迫粒重降幅最大,而豫麦50号在前期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后期干旱使两品种的粒重略有增加.高温和干旱对小麦子粒灌浆特性及粒重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水、温互作效应.研究还表明,渐增期平均灌浆速率的降低及快增期、缓增期持续时间的缩短是最终导致粒重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给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该试验就密度与施氮量对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杂麦168籽粒灌浆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氮肥主要通过灌浆期各阶段的灌浆速率显著地影响籽粒质量;密度是通过渐增期持续天数和渐增期与快增期灌浆速率显著地影响籽粒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灌浆期各阶段的灌浆速率逐渐降低,最终千粒质量逐渐降低;随着密度的增加,渐增期持续天数和渐增期与快增期灌浆速率呈逐渐减少趋势,千粒质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给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该试验就密度与施氮量对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杂麦168籽粒灌浆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氮肥主要通过灌浆期各阶段的灌浆速率显著地影响籽粒质量;密度是通过渐增期持续天数和渐增期与快增期灌浆速率显著地影响籽粒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灌浆期各阶段的灌浆速率逐渐降低,最终千粒质量逐渐降低;随着密度的增加,渐增期持续天数和渐增期与快增期灌浆速率呈逐渐减少趋势,千粒质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的灌浆速率及产量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长江中下游麦区9个主推小麦品种灌浆速率、生育进程及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各品种灌浆速率整体表现为慢快慢,但灌浆进程差异较大.镇麦8号和宁麦13的快速灌浆期启动早强度大,持续时间短.镇麦8号因穗粒数较少,产量表现一般.宁麦17、扬麦16、镇麦168和郑麦9023的峰值灌浆速率高,快速灌浆期稳定且持续时间长,后期灌浆速率低,有利于避免后期高温避熟的不利气候因素.襄麦55和扬麦18在收获前期灌浆速率仍较高,千粒质量和容重的稳定性存在风险.南农06Y86平均灌浆速率和千粒质量最低,后期灌浆速率较高,穗数和穗粒数表现中等,高产稳产的难度较大.宁麦13和镇麦168结合了多穗多粒、中前期灌浆速率快且与千粒质量相协调等优良特征,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多穗多粒、熟相好,快速灌浆期启动早,灌浆速率和千粒质量协调,是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1播前管理技术规程视墒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差,可以提前浇好麦黄水,为玉米播种提前造墒。若未能提前造墒,可在玉米播种后浇蒙头水。前茬作物收获使用具有粉碎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留  相似文献   

14.
以多穗型小麦品种济麦20、豫麦49和郑麦004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实现高产的产量结构特征及其灌浆期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在群体穗数均大于700×104·hm-2的基础上,3个品种实现高产各具优势,济麦20具有穗数优势、豫麦49具有粒重优势、郑麦004具有粒数优势且产量表现最高(P<0.01).3个品种灌浆期的光合性能表现为,郑麦004旗叶中叶绿素a,b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后期叶片保绿性好,尤其花后20d以后,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平均分别较其它品种高出18.0%,12.4%和18.4%,且具有较高的子粒灌浆速率.由此可见,在满足较多穗教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并维持灌浆后期的光合性能,是进一步高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王静  王来花  陈荣振  冯国华  刘东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288-2289,2293
[目的]为徐淮地区小麦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徐麦856、淮麦20和烟辐188的灌浆速度、单茎根系伤流量、根系重量、叶面积系数和顶2叶功能期天数,分析了生长后期生理特性对小麦高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徐麦856的平均灌浆速度最大。徐麦856的灌浆期分别比淮麦20和烟辐188延长4和2 d,徐麦856千粒重的年际变异系数较小。地下0~20 cm土壤中徐麦856的单位面积根系重量分别比淮麦20和烟幅188提高了46.7%和24.2%;地下20~40 cm土壤中徐麦856的单位面积根系重量分别提高了65.5%和13.3%。灌浆中后期徐麦856的平均单茎根系伤流量分别比淮麦20和烟辐188提高了31.9%和20.1%。徐麦856旗叶和倒2叶的平均功能期天数分别比淮麦20和烟辐188延长5和3 d。[结论]徐麦856的高产性能取决于其灌浆速度快、灌浆期长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6.
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优质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于2009-2010年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对大田试验条件下新麦26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呈"S"型增长。新麦26比新麦18灌浆持续时间短3d,平均灌浆速率(1.40mg/(粒.d))和最高灌浆速率(2.48mg/(粒.d))分别较新麦18高2.2%、4.6%,前中期灌浆速率快、积累量大。新麦26灌浆期间籽粒含水量稳定阶段短,灌浆完成后失水快。因而认为,新麦26具有灌浆时间短、灌浆速率快、粒质量高、落黄好的特点。在推广应用新麦26时,应注意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并适时收获防止籽粒干物质回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春麦生产上对麦黄水的灌与不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为了在生产中证实麦黄水灌与不灌的作用,设置了麦黄水灌与不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就小麦而言,不灌麦黄水的效果比灌麦黄水的效果好;就麦套玉米而言,不灌麦黄水虽然对小麦有利,但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粒数和粒重影响很大,最终导致玉米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小麦豫麦34旗叶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小麦豫麦34的适宜播期。[方法]以豫麦34为材料,设9个播期,早播(10月18日、23日和28日)、适播(11月2日、7日和12日)和晚播(11月17日、22日和27日),开花期和灌浆期测定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细胞间CO2浓度(C i),研究不同播期对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日变化过程中,旗叶的Pn和Gs均为"双峰型"曲线,而Tr为"单峰型"曲线;适播期Pn和Tr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均较高,最大值分别为20.4和16.5μmol/(m2.s),开花期平均Tr分别比早播和晚播高12.1%和21.1%,灌浆期分别高24.0%和28.6%;早播和晚播的C i较高,开花期平均C i值分别比适播期高12.4%和19.6%,灌浆期分别高9.6%和11.5%。[结论]豫麦34的适宜播期为11月2~12日。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豫麦18为对照,对小麦新品种郑州9023在低温连阴雨条件下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郑州9023籽粒灌浆持续期与豫麦18基本一致为45-50天;灌浆强度比豫麦18大,呈"低高低"的变化;最大灌浆强度出现在开花后30-35天.该品种以10月20目前后播种的灌浆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灌浆特性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华北平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代表品种碧蚂1号、济南2号、泰山1号、冀麦26、冀麦38和济麦22,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灌溉和雨养条件下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籽粒千粒重和灌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灌溉和雨养条件下,小麦籽粒千粒重随品种的更替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灌浆期天数和平均灌浆速率逐渐增加,其中速增期天数和灌浆速率的增加是当前小麦品种济麦22籽粒千粒重较高的主要原因;2)与灌溉条件相比,在雨养条件下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的籽粒千粒重、灌浆期天数和平均灌浆速率、速增期天数和灌浆速率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存在差异,当前品种济麦22的下降幅度高于以前品种,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较强.因此,在未来的小麦育种中,应更多地选育速增期天数多和灌浆速率高的品种,并提高其对水分亏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