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曹玉佩 《科学种养》2011,(11):52-52
沼液浸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放在沼液中浸泡后再播种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的沼液,不仅病菌和虫卵全被杀灭,无毒无害,而且沼液中的多种微生物,以及其分泌的活性物质,对种子表面的有害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沼液中的氨离子还能杀灭种子病菌,可起到药物浸种的同等作用。该项技术简便、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沼液浸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放在沼液中浸泡后再播种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由于该项技术简便、安全、效果好,不需投资,因而在农村能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3.
沼液浸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放在沼液中浸泡后再播种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该项技术简便、安全、效果好,不需要投资,因而在农村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4.
沼液浸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放在沼液中浸泡后再播种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该项技术简便、安全、效果好,不需投资,比清水浸种发芽率提高5%~10%,成秧率提高10%~15%,可使水稻、玉米等多种作物增产5%~10%。  相似文献   

5.
沼液内含有丰富的速效氮、磷、钾,水溶性铜、锰、硼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腐殖酸、抗生素及有益菌等多种活性物质。利用沼液浸种.在浸种时这些物质可刺激、活化种内营养物质.促进种内细胞分裂和生长。并为种子提供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营养.同时还能消除种子携带的病原体、细菌等。另外,由于沼气池出料间的料液温度一般在8~16℃,pH在7.2-7.8,有利于种子新陈代谢。经过多年的沼液综合利用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沼液是有机物质厌氧发酵的副产物,是一种溶肥性质的液体,不仅含有较丰富的可溶性无机盐类,而且含有抑菌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激素、抗菌素等有益物质,具有营养、抑菌、刺激、抗逆等功效。试验证实,利用沼液浸种与清水浸种相比,不仅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成秧率,促进种子生理代谢,而且可增强秧苗抗寒、抗病等抗逆性能。沼液浸种方法简单易行,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具有相当地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浓度青霉素菌渣厌氧发酵沼液对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沼液对早熟禾种子进行催芽和浸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浓度沼液催芽和浸种,严重阻碍了早熟禾种子萌发及生长,随着沼液稀释倍数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消除;当沼液稀释100倍进行催芽和浸种为最适浓度,活力指数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5.38%、39.49%;根长比对照分别提高了42.91%、31.64%;芽长比对照分别提高16.37%、10%。  相似文献   

8.
夏播玉米和豆类沼液浸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液浸种技术,是利用正常发酵产气的沼气池所产沼液对植物种子进行浸泡催芽处理的一种特殊措施。这一技术已被运用到粮、油、瓜、菜等农作物浸种方面。据我们在田间试验证实,沼液浸种用于夏播玉米,可提前出苗2~3天,亩增产幅度12%~16%;用于夏播大豆和小豆可提前出苗1~2天,亩增产幅度14%~20%,常见病害也有一定程度减少,如结合施用沼肥和沼液进行叶面喷肥,穗粒数和千粒重还有所增加,籽粒品质明显提高。夏播玉米和豆类沼液浸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沼液浸种就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一种.用沼液浸种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成秧(苗)率,促进种子生理代谢,提高秧苗素质,而且可增强秧苗的抗寒、抗病、抗逆性能,是一种方法简便易行的成功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沼液浸种的产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颖  王绍旋 《种子》2005,24(8):29-33,66
利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与主作物玉米沼液浸种相结合,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密度、带型配置指数、沼液浸种时间与间作总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密度、带型配置、玉米浸种时间三因子对间作总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沼液浸种时间与玉米密度、沼液浸种时间与带型配置指数;以及玉米密度与带型配置指数间都有一定的互作效应.当玉米密度、带型配置适当,沼液浸种能增加产量,即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利用沼液浸种能有效地提高间作总产量.其最佳的实验方案为:玉米密度50 040~52 950株/hm2、带型配置2:4~3:3,玉米沼液浸种时间17.5~25 h时,可更好地发挥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发酵原料和不同浓度的沼液浸种对生菜种子发芽及生长的影响.对果蔬垃圾、玉米秸秆、牛粪、厨余垃圾及其厌氧发酵后的沼液进行了性质分析,并按沼液浓度的1%、5%、10%、15%、20%、25%、30%、40%、50%、70%、100%进行稀释,分别作为培养液和浸种液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发酵原料及其沼液成分存...  相似文献   

12.
正为农作物全程健康考虑,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例如用药剂拌种、浸种、包衣等。种子处理主要是经济、省药、省工、农药利用率高、操作比较安全。用少量药剂处理种子,使种子表面带药播种,防止种子受害;有些内吸性强的药剂则能进入植株幼苗体内,并在幼苗出土后仍保持较长时间的药效。一、农作物种子包衣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农作物种子处理(即种子包衣)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药剂拌种、浸种或闷种,而是针对性地在种子  相似文献   

13.
<正>1.沼液在蔬菜上的应用沼液中可溶性养分含量多,合理施用沼液有利于促进蔬菜生长,增加产量,节省肥料成本,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用沼液后不仅蔬菜产量、品质有明显的提高、改善,并且在不喷洒农药的情况下,病虫害明显减少。1浸种。浸种前将种子充分晒干,然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投入已正常使用50天以上沼气池的稀释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外源三磷酸腺苷(ATP)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鲁麦18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ATP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性状、生理特性及苗期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15~20 mg/L)ATP浸种处理后,发芽率和种子活力较对照处理均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5. 83~10. 00百分点,14. 61%~30. 52%,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大幅度下降,过氧化物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不同程度提高;不同浓度ATP浸种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活力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均在ATP浓度为20 mg/L时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根系活力增加11. 70%,地上部干质量增加17. 32%,根系干质量增加24. 15%。表明ATP浸种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种子萌发性能,同时还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表明,维生素和腐殖质等有机化合物浸种,能提高小麦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能提高小麦种子在高盐条件下的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6.
马艳丽 《种业导刊》2007,(12):28-29
1 优选良种,沼液浸种消毒 种子进行优中选优,在生态优势区域内种植,并实现生育期与季节同步.根据优质稻固有特性,沼肥有机质丰富、肥效高和沼气增温棚育秧的特性,江苏淮北地区可种植徐稻4号、盐稻8号等优质品种.水稻浸种沼液标准应是沼气正常产气,使用50 d左右,发酵充分,无恶臭气味,PH值7~7.6,比重1.044~1.77,深褐色明亮的液体.  相似文献   

17.
沼液是有机物质经发酵后形成的,因其数量大且处理不便成为了环保压力的源头之一。沼液在水稻生产中的利用在缓解了环保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土壤质量,是沼液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沼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和微生物分泌物,能够提供水稻所需的各类维生素、生长素、氨基酸等,沼液具备促进水稻生长、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等功能。在浸种、施肥等环节,用沼液部分替代化学药剂可以提升用药效果,降低污染水平,但施用量因各地沼液成分不同而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合理利用沼液资源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沼液资源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还能减少化学污染改良土质,带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对构建农业生态循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施用沼液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玉米沼液浸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可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和发芽活力,促进玉米根部生长,浸泡时间以27 h为宜。该技术是一项简单易学、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破除休眠的方法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明 《中国种业》2013,(10):45-46
根据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的要求,研究了几种不同的破除休眠方法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冷冻和加热干燥两种破除休眠的方法能有效地打破小麦种子的休眠,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三十五条、<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第六条都明确要求农作物种子标签要标明种子类别,为了明确小麦种子类别的分类,搞好不同小麦种子的生产.现就小麦种子类别的区分及种子生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