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鲁豫和新疆棉铃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首次系统报道了苦槛蓝对菜青虫的拒食,毒杀作用和影响生长发育的作用。试验表明,1%苦槛蓝氯仿萃取物对菜粉蝶4龄,5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均在94%以上,对4龄幼虫的AFC50,AFC95分别为0.12%和0.78%;处理后72h,4龄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0.8%;处理后4d,试虫的平均体重仅为对照的36.74%;经1%氯仿萃取物处理,4龄试虫羽化率仅为3.33%,发育抑制率达88.89%。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用HPLC法,采用SpherisorbC18柱,以甲醇,水和异丙醇为流动相,在252nm下检测,外标法定量分的5%氟虫脲油制剂,方法的线性相关性好,变异系数为0.51%,回收率为99.26~100.4%适于氟虫乳油制剂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1993-1994年在莱阳梨区对第1、2世代中国梨木虱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观察,组建了2个生命表,并对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一些因素作了探讨。经生命表分析得出,该虫第1、2世代种群的趋势指数分别为4.19和3.97;世代的存活率分别为5.82%和5.52%。通过存活曲线分析得出,该虫自然种群的存活曲线属Peral(1928年)Ⅲ型曲线,这表明,种群消亡的主要阶段为生命的早期;而实验种群则为Ⅱ型曲线。经P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17万hm2左右,约占全年粮作总面积的36%,而小麦总产量仅占粮作总产量的29.8%,单产和总产一直徘徊在151~182.4kg/667m2和4.94~5.97万t。据统计资料,我县每年因遭受病、虫、草、鼠...  相似文献   

5.
烟翅麦茎蜂是取食冬、春小麦的单食性害虫,在甘肃、青海一年发生1代,以4龄老熟幼虫在根茬中滞育越夏、越冬。经研究明确了此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以大面积轮作倒茬最为有效,药剂防治以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hm23.75~4.5kg或3%颗粒剂60~75kg配制为毒砂土,在成虫羽化盛期地面撒施防治幼虫效果好,对成虫效果很差。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昆虫的弱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感染2龄幼虫,感染3d,幼虫体长和体重明显小于对照幼虫。病毒感染4龄幼虫,残留活虫幼虫历期延长,但取食量减少37.52%。病毒感染5龄幼虫,感染幼虫蜕皮时间延迟18h,幼虫历期延长2d。幼虫血淋巴蛋白电泳结果表明,幼虫蜕皮时间延迟主要原因是蜕皮过程延长。病毒感染5龄初幼虫,残留活虫蛹重减轻14.19%,成虫产卵量减少20.58%。结果表明,HaN-PV感染棉铃虫幼  相似文献   

7.
畜禽饲养场蝇蛹寄生性天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等于1993年9月间在北京、兰州和上海3地5个畜禽饲养场就蝇蛹寄生蜂的自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蝇蛹2000余头,其中家蝇占66%,厩螯蝇占30%,其它蝇类占4%。蛹寄生率分别为家蝇16.4%,厩螯蝇8.8%,平均15.4%。除寄生蜂羽化以外的蝇蛹自然死亡率平均为47%,是蝇蛹的另一个重要自然死亡因子。羽化寄生性天敌208头,分属7个种,其中蝇蛹俑小蜂占25%,脊胸俑小蜂占22.6%,Trichopriasp.占43.8%(本种全部采自上海)。其它有金小蜂科的Muscidifuraxraptor和Spalangiaobscura,环腹瘿蜂科1种和鞘翅目隐翅虫科的Aleocharasp.等。世界性种脊胸俑小蜂为首次证实在我国的分布记载  相似文献   

8.
科技文摘     
科技文摘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及其优势天敌种群动态研究初报/夏敬源…(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455112)//中国棉花.—1996,23(6).—5~7北方棉区麦棉两熟制已占该区植棉总面积60%以上。作者研究了平作和麦套春棉治虫与不治虫共4种类型棉田的棉铃...  相似文献   

9.
眉山市彭山县地处四川省成都市西南。2002年4月3日彭山县谢家镇雷山村有农户反映,随后另外4个村也相继发现,水稻秧田有1种未见过的害虫为害十分严重,满田都是虫眼,造成严重缺苗。市、县植保站迅速派员进行调查取样,送到省植保站经有关专家鉴定,结果是双翅大蚊科的稻大蚊(TipulaainoAlexander)。该虫在四川省是首次发现在生产上造成为害。随后对全县所有水稻秧田进行普查。普查结果发现,该虫主要分布该镇的5个村,10个社,发生面积19.33hm2。其中造成毁苗重播的有2.37hm2;缺苗率为20%~30%的有3.3…  相似文献   

10.
印度谷螟各虫态及性别对60Co辐照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1993年有^60Co-γ射线3,3.5,4,5,7,15,30和60Drad剂量辐照印度谷螟老龄幼虫,1-2日龄、3-4日龄、5-7日龄蛹,1-3龄成虫和F1代3-4日龄卵。研究表明,各虫态对^60Co辐射敏感性的顺序依次为:老龄幼虫>蛹>成虫;1-2日龄蛹3-7日龄蛹;雌虫>雄虫。用于直接防治,用7-10Krad辐照幼虫和蛹,用30Krad辐照成虫和卵就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用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