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津市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稻瘟病(pyrlcularia oryzae)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存在着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水稻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是由于新小种的出现和变化所致。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的研究,对抗病育种及抗性遗传的研究、生产上品种的合理布局、避免和减轻稻瘟病大流行都有重要作用。材料与方法 1.菌种来源:1986年从病样每个病斑上挑取3个单孢后,又从每个单孢培养的菌落中分挑9个单孢,1987年通过鉴别品种区分7群18个小种,选出10个不同单孢小种,ZA_(17)、ZB_(17)、ZC_(15)、ZC_1、ZD_1、ZD_3、ZE_1、ZE_3、ZF_11、ZG_1。1988年采用振荡法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研究续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1985年继续用中国鉴别品种和吉林辅助鉴别品种接种鉴定了全省主要产稻区28个市、县533份稻瘟病标样分离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水稻品种更换,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出现ZC群中国小种,ZD群和ZE群中国小种的出现频率也明显增长。吉林小种的变化更为明显,出现J_4、J_6两个新小种组,J_0组小种(ZD_1J_0、ZE_1J_0、ZF_1J_0、ZG_1J_0等)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J_2组小种(ZD_1J_2,ZE_1J_2、ZF_1J_2、ZG_1J_2等)的出现频率显著上升。本文对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数量的消长变化与水稻品种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证明籼、粳稻上分离的菌株致病性不同,稻瘟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1973~1975年筛选出12个鉴别品种,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进行了初测。1975~1985年应用我国7个鉴别品种,鉴定了1760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作7群49个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_(15)为优势小种。小种研究的结果,已在品种抗性丧失预测、指导品种合理布局、抗源筛选和加速抗病育种等方面开始应用。文中还对稻瘟病菌变异和小种研究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利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31个水稻主产县(市)采集分离的195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40个生理小种.所测菌株中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为优势小种群.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_(13)、ZB_(15)、ZA_1,出现频率分别为14.36%、13.33%、6.67%、6.67%;3年中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小种类群以ZA和ZB为主,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_(13)和ZA_1,频率分别为17.65%和11.76%;在稻瘟病中发偏轻的2007年和2008年,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均较为一致,2年中小种类群均以ZB为主,如2008年优势小种为ZB_(15)和ZB_(13),频率分别为18.92%和10.8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同一穗瘟病标本中不同单孢菌株的生理小种不同,并讨论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年度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吴江稻区稻瘟病菌小种更替规律及抗瘟品种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7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80-1994年从吴江稻区采集的133份稻瘟病标样的单孢菌株进行小种鉴定,得到6群11个小种。其中,中G1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占46.5%,为优势小种。监测圃中稻瘟病菌小种的动态与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稻瘟病菌各小种的发生频率率年度间变化较大,小种的更替与栽培品种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2006年水稻主产区稻瘟病生理小种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中国稻瘟病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2006年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采集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的134个单孢菌株进行鉴定,鉴定出6个群14个生理小种(ZC群生理小种没有出现),ZE群为优势菌群,其次为ZG群、ZF群和ZA群;从稻瘟病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得出,ZE1和ZG1分布地域比ZF1和ZE3广;全省不同积温带稻瘟病优势小种的分布结果表明,第一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早、晚)稻瘟病生理小种分化简单,第二积温带(早、晚)稻瘟病生理小种分化复杂,ZG、ZE、ZF、ZA为全省的优势菌群,但ZB和ZD菌群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谈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品种抗瘟性的实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本9个单基因鉴别品种和BL1、K59鉴定昆明抗瘟性鉴定圃中的稻瘟菌生理小种,计算病菌对各抗性基因型的致病率与病圃中已知抗性基困品种按基因型归类的平均感病程度的关系,病菌致病率高的感病程度也高,呈显着正相关,叶瘟r=0.941,穗瘟r=0.844.用已知抗性基因的品种,在具有对所持抗性基因能致病的稻瘟病菌的粳稻区进行多点鉴定.在多点上表现一致抗病的品种,可视为具有田间抗性.  相似文献   

8.
用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2008年采集的稻瘟病标样进行分离、鉴定。鉴定的100个单孢菌株中,优势种群为ZE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E1,其次是ZG1和ZA57。并用9个单基因系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致病性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9.
评价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两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比较了用稻瘟病菌的一个单孢菌株代表一个生理小种测定品种抗病频率和不分小种而直接用多个单孢菌株测定品种的抗病频率的优缺点.指出前者因同一生理小种内各菌株致病力有差异,以及抽样的随意性,测得的品种抗优势小种数实际上是抗菌株数,后者克服了前者的缺点,并得到自然病圃病情的验证,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云南高原粳稻新品种(品系)抗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八·五”科技攻关重点协作课题“高原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配套技术研究”的稻瘟病抗性鉴定部份,共鉴定水稻品种(品系、材料)479份;其中抗5~6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材料85份,抗6个生理小种的材料13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稻近等基因系的育成及其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能力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是一个普感品种。以它作为轮回亲本 ,日本清泽鉴别品种草笛、梅雨明、K1、Pi4号、K60和 BL1作为抗病性供体亲本 ,通过杂交、回交和抗性鉴定 ,培育了一套单基因的水稻近等基因系。这套近等基因系、它们的供体亲本、清泽鉴别品种、国际水稻研究所近等基因系等对菲律宾菌株的生理小种鉴别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为 :( 1 )近等基因系的生理小种鉴别能力比其供体亲本强。 ( 2 )中国近等基因系比清泽鉴别品种的小种鉴别能力高。 ( 3)中国近等基因系的生理小种鉴别能力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近等基因系相似或较强。但是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近等基因系不适用于鉴别粳稻区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而中国近等基因系既适用于籼稻区 ,也适用于粳稻区 ,是可以在国际上通用的鉴别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系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对2000年华北北部203份材料中选育出来的抗病性、丰产性好的48份材料再次进行成株期和苗期抗白粉病鉴定,鉴定结果:成株期免疫材料有24份,高抗材料9份,中抗材料6份。苗期无免疫材料,高抗材料31份,中抗材料10份。  相似文献   

13.
戴娟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83-3185,3228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大豆孢囊线虫病抗病研究与育种方面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大豆孢囊线虫病生理小种类型分布;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资源的筛选和鉴定;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的选育.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1~2006年,广泛监测黑龙江省各主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类、分布及消长动态,鉴定了189个单孢分离菌株,共监测出7群28个中国小种.ZA、ZD、ZB菌群检出频率分别为42.3%、28.6%、17.5%,为黑龙江省目前主要菌群;ZA49、ZD1出现频率为21.7%、21.2%,为优势小种.ZA、ZD、ZB菌群呈明显上升趋势,ZE、ZF菌群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
The rice( Oryza L. ) variety, Lijiangxintuanheigu(LTH), is a universally susceptible variety. A set of near-isogenic lines (NILs) of rice which has single resistance gene for each line was developed by use of LTH as recurrent parent and Kusabue,Tsuyuake, K1, PiNo. 4, K60 and BL1, which are from Kiyosawa‘s differential varieties(KDV), as donor parents. Differentiating ability of these NILs to Philippine isolate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ir donor parents, KDV and IRRI‘ s NILs. The results of comparative studies were as follows: (1) Differentiating ability of Chinese NILs to Philippine isolates was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ir donor parents and that of KDV. (2) Chinese NILs had similar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races to IRRI‘s NILs or higher differentiating ability than them. But IRRI‘s NILs almost had no differentiating ability to isolates from japonica rice-growing regions. They can not be used to differentiate races of isolates from japonica ricegrowing regions. Whereas, Chinese NILs can be used to differentiate races of isolates from both japonica ricegrowing regions and indica rice-growing regio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et of Chinese NILs can be used as international differentials.  相似文献   

16.
 2003~2004年采自云南省中部地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和重要抗源上的小麦条锈病标样52份,其鉴定结果基本反映了本年度云南省中部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的状况。共鉴定到9个小种和致病类型,有条中32号,条中31号,Hybrid46-8,-7,-5,-4,水源11-14,-12和洛13-8。条中32号和Hybrid46-7为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2号位居第一,出现频率为48%,其次为Hybrid46-7(24%),Hybrid46-4和Hybrid46-5的出现频率相当(6%),为一般流行小种,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Hybrid46-8,水源11-14和洛13-8,其它为稀有小种和致病类型。抗锈育种应以条中32号和Hybrid-7,-5,-4为主要对象,兼顾Hybrid46,水源11和洛13的其他致病类型。  相似文献   

17.
2003~2004年采自云南省中部地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和重要抗源上的小麦条锈病标样52份,其鉴定结果基本反映了本年度云南省中部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的状况。共鉴定到9个小种和致病类型,有条中32号,条中31号,Hybrid46-8,-7,-5,-4,水源11-14,-12和洛13-8。条中32号和Hybrid46-7为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2号位居第一,出现频率为48%,其次为Hybrid46-7(24%),Hybrid46-4和Hybrid46-5的出现频率相当(6%),为一般流行小种,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Hybrid46-8,水源11-14和洛13-8,其它为稀有小种和致病类型。抗锈育种应以条中32号和Hybrid-7,-5,-4为主要对象,兼顾Hybrid46,水源11和洛13的其他致病类型。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稻瘟菌生理小种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鉴别了1987~2003年广东省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标样3 865份,分离出有效单孢菌株2 621个,共鉴定出8群65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间稻瘟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存在较大的变动.其中ZC群为优势菌群,出现频率平均达45.71%,ZB和ZG为次优势菌群,平均出现频率分别为20.87%和19.11%.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达23.47%,其次ZG1、ZC15、ZF1和ZB13小种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分别为18.11%、12.18%、8.91%和7.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