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的沙漠我国的沙漠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西部,即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具体说,它包括戈壁与半干燥地区的沙地和沙漠化的土地,总面积为128.24万km~2,其中沙漠(包括风蚀地)为71.29万km~2,这是沙地开发的核心;戈壁56.95万km~2。在71.29万km~2沙漠中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32.8万km~2,其中历史上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2万km~2,近百余年来所形成的现代沙漠化土地面积为5万km~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北5省(区)已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级别特征的论述及其类型结构的分析表明,此西北5省(区)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数量尚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且各省区分布不均衡;保护区的类型比较齐全,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植物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内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自然保护区的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化;据此,提出了加强保护区的网络化建设,扩建已有的保护区,将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北五省森林保护和灾害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北五省是我国防护林建设的关键区域,其森林保护和灾害防治对区域的森林保护和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9年的数据,采用熵权法和PSR模型对西北五省的森林保护和灾害防治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宁夏和甘肃森林人工率较高,均在21%以上;五省森林病害防治率均在63%以上;青海和宁夏森林虫害防治率较低;森林鼠害防治率除新疆外,其它四省均在63%以上;宁夏、青海和陕西森林火灾严重。西北五省森林保护和森林病、鼠害防治取得了较好成绩,但长期防治工作仍是一项艰巨任务,且森林虫害防治和火灾防护工作将是当务之急,需采取合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栽培状况及效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我国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在华北、西北黄土丘陵地区造林广为利用。自1959年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由山西省引种,至今已二十多年,现已在造林中推广应用。据我们在建平县罗福沟公社调查,用沙棘营造薪炭林效果显著。该公社大  相似文献   

5.
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陕西等五省(区),土地面积计32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3.48%,而人口仅有795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86%。与全国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相比,地广人稀,工业基础薄弱。西北地区的木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同样受到该地区国民经济的制约,加之历史的原因,使得该地区的木材工业同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之间有着较大差距,存在有不少  相似文献   

6.
沙漠     
我国沙漠总面积约十六亿三千多万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1%,绝大部分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六个省(区)。沙漠按其植物复盖程度可分为: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和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地植物复盖度在60%以上,可作为牧场。半流动沙地植物复盖度在30%—50%之间,其中仍有流沙在移动,如不实行对沙育草或利用不当时,极易变为流动沙地。流动沙地没有植被或植被极少,随风移动,危害最大。在上述六省(区)中、流动沙地约四亿亩;半流动沙地约四亿一千万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我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166.38万公顷我国已在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试点省(区)的96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开展试点建设,封禁保护面积达166.38万公顷。11月19日-2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举办全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政策培训班,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深入推进沙区生态  相似文献   

8.
草原在呻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庚晋  周洁 《河南林业》2002,(6):31-32
草原退化令人胆寒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12个省(自治区)的398个县(旗、市)。上述地区土地总面积共计490.39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274.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草地的69.8%,而退化草原面积137.77万平方公里,占50.24%。草原退化总的表现是植被衰退,产草量降低,有毒有害的劣等草滋生,风蚀沙  相似文献   

9.
大果沙棘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是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沙棘属 (Hippophae L inn.) ,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原产我国及欧洲 ,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区 ,以前苏联、蒙古、中国分布最多。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为主要布区 ,其中以内蒙、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新疆等省区最多 ,主要有中国沙棘亚种 (通常称为中国沙棘 ) ,还有少量的柳叶沙棘、西藏沙棘、云南沙棘、中亚沙棘等亚种。大果沙棘是从沙棘栽培品种筛选培育出来的果大、无刺或少刺的沙棘。1 栽培意义沙棘是一种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0.
三晋林讯     
《山西林业》2007,(6):40
■12月21日,全国退耕还林工作调研座谈会在太原召开,山西、河南、陕西、青海、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管退耕还林工作的厅(局)长参加了会议。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这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陕西、甘肃、新疆等五个省(区)不同产地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以为中国沙棘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沙棘     
沙棘又叫醋柳、酸刺、黑刺、圪针。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灌木或小乔木。 沙棘分布在欧亚两洲的温带,我国见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有广泛的分布。在我区,从昭乌达盟的丘陵山地到伊克昭盟的毛乌素沙地都有天然生长。除偶有树高5米、胸径10厘米左右的小乔林外,大都以灌丛状态野生于河滩、沟谷、丘间低地和山坡。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沙漠面积包括戈壁在内,有一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即十九亿三千万亩),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三.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的北部及东北的西部,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在旧中国,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地主(牧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风沙危害十分严重.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下,沙区各族人民向沙漠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沙区广大干部和群众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和“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发扬“自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西北八省(区)造林科技座谈会于1974年7月27日至8月5日在甘肃省张掖县召开。会议由中国农林科学院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山西、河南、陕西等八省(区)的代表123人。我省参加会议的有省科技局、延安地区林业局、省林研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榆林地区林业局、渭南地区林业站及特邀单位——耀县革委会、延长县学赶大队、榆林县芹河公社蟒坑大队代表,共13人。耀县革委会办公室主任赵节民同志和学赶大队党支部书记罗耀录同志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5.
李敏 《沙棘》1996,9(1):25-25
中亚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subsp turkestanica Rousi)具有果大、果柄长等优良性状,1988年由黄委沙棘办组织,在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等省(区)进行引种驯化试验。经过几年的研究,目前中亚沙棘已经在陕西、内蒙古等省(区)开花结果。本文就内蒙古试区的中亚沙棘亚种种下变异的初步观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0月15日至28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大禹神酒店,举行了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沙棘专业委员会1998年年会暨《沙棘》杂志创刊10周年纪念会。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组织并主持了这次会议。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北、内蒙、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贵州等15个省(市、自治区)的9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专门听取了沙棘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和《沙棘》杂志编辑部工作汇报。与会代表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成为我国头号自然灾害。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截至1999年底,全国沙化土地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为10个广东省的幅员面积;全国沙化土地分布在30个省市区的841个县(旗),其中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河北、陕西、宁夏、四川、山东等十省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7%以上;全国沙化土地呈快速扩展之势,20世纪70年代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每年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初为246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末期则达到3436平方公里,1994年-1999年,全国沙化土地净扩展1.72万平方  相似文献   

18.
沙棘     
沙棘又叫醋柳、酸刺、黑刺、圪针。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灌木或小乔木。沙棘分布在欧亚两洲的温带,我国见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有广泛的分布。在我区,从昭乌达盟的丘陵山地到伊克昭盟的毛乌素沙地都有天然生长。除偶有树高5米、胸径10厘米左右的小乔林外,大都以灌丛状态野生于河滩、沟谷、丘间低地和山坡近年来,沙棘人工林从自然分布区北移到乌兰察布盟北部草原,生  相似文献   

19.
《林业资源管理》2019,(5):12-17
依据1994—2014全国沙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归纳总结近20年来我国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4年172.89万km~2减少到2014年172.12万km~2;2)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和甘肃等5个典型省(自治区);3)沙化类型以戈壁、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为主;4)沙化程度由极重度沙化逐渐向重度、中度沙化发展,中度沙化向轻度沙化发展。同时,分析了我国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1 沙棘分布及适生范围  沙棘 (HippophaerhamnoidesL .)属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别名酸刺、醋柳、黑刺等。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的温带和寒温带地区 ,跨东经 2~ 12 3° ,北纬 2 7~ 69°之间 ,垂直分布海拔 0~ 52 0 0m。沙棘资源在中国分布东经 75°32′~ 12 1°4 5′ ,北纬2 7°4 4′~ 4 8°35′之间 ,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内蒙、宁夏、新疆等省区。俄罗斯沙棘栽培品种分布于北纬 50°以北 ,近年来辽宁、黑龙江、内蒙、甘肃等省引种栽培。沙棘以其独特的生态效益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