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消费刺激生产,需求产生市场。茶叶消费与茶叶市场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茶叶消费主体的消费数量、消费能力、消费层次、消费习惯、消费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茶叶市场的走势。1茶叶消费主体的消费层次对茶叶市场的影响清代民国时期,茶叶消费主体众多,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富商大贾、僧尼道人、隶役走卒、平民百姓、劳苦大众、外国饮客等等。一般而言,如果消费者对茶叶质量、档次要求高,则茶叶市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统计法分析茶叶消费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茶叶消费倾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评价;二是消费者对茶叶需求(质量、价格、饮用价值等)。有时,消费者对某一茶叶产品达到偏爱程度。就成为这一产品忠实购买者。可见,茶叶消费倾向对于茶叶产品销售起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消费者兴趣不同,企业在市场营销实践中,很难对其目标市场消费倾向用一个明确统一量具衡量。例如,对价格贵贱的评价、色泽美感的讨论因人而异、各抒已见,很难找出明确界限。这就是模糊概念。本文以我所科技人员茶叶消费群为目标市场,应用模糊统计  相似文献   

3.
目前,茶叶消费的动向随着饮食生活的改变,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饮料剂,特别是乌龙茶的消费出现空前盛况。这一现象引起了茶业界各研究机构的重视。根据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希望能提高制茶品质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茶叶香气的高低与茶树品种,制茶的萎凋方法有关,通过萎凋可以达到发挥茶叶色、  相似文献   

4.
从消费趋势的变化谈21世纪茶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茶的起源地 ,目前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一、第二、第三。然而世纪之交的中国茶业将面临空前激烈的挑战 ,一方面 ,茶业受到世界茶叶市场和饮料市场日益激烈的双重竞争 ,我国大宗茶类的外销困难重重 ;另一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传统产品已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而不断开发新产品 ,增加附加值 ,并满足消费者求新求高的消费心理 ,将是引爆传统茶叶市场的一场革命。1 茶叶消费市场的变化目前 ,茶叶消费市场多元化的趋势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1 名优茶消费快速增长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  相似文献   

5.
蒋贵清 《茶业通报》1994,16(4):9-10
成都茶叶市场浅析蒋贵清(成都市茶叶公司)四川是全国茶叶生产与消费大省之一。作为四川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的成都,人们对花香习习、甘芬满口的茉莉花茶尤其喜爱。近年来,随着茶叶流通体制的改革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喜爱饮茶的蓉城消费者大都会感到,今...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来看,生产是起点,经过分配,交换最终实现消费。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当产品在市场上。当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交换,产品的使用价值才最终被实现,生产的目的才达到了。马克思说“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茶叶商品生产须同市场紧密相联,同消费者对于茶叶的需求紧密结合。在当前国内外茶叶市场需求变化快,竞争激烈的新形式下,研究茶业经营指导思想,探讨我国茶叶商品生产发展的方向,促使茶叶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云南茶叶以大叶种为主,20世纪30年代之前,茶叶以“晒青”毛茶和紧压茶为主,在后续发展中生产出绿茶、红茶、普洱熟茶、白茶等多元茶叶品类。在当前茶叶市场竞争白热化阶段,云南的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红茶受到消费者和市场追捧。但云南绿茶从20世纪至当前,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因此,本文从“滇绿”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提出云南绿茶消费提升发展路径,即培养消费群体、注重加工工艺适制性、茶叶市场化推进等,以期为云南绿茶的崛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叶流通价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价格是调节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关系茶农收入大小,国家税利多少,消费者经济负担的轻重,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扩大出口,增进国际交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茶叶价格政策我国的茶叶价格是根据党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并正确运用价值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调整。为了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多次调整了茶叶购销价格政策,不断提高了茶叶收购价格,逐步理顺购销差价。五十年代,基本贯彻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陶德臣 《贵州茶叶》2009,37(4):31-34
中国是世界茶的原产地。至迟到西汉时期,已经产生了最早的茶叶市场。茶叶区域市场的产生,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表现为拓展茶叶产地,增加茶叶产量,改进种制技术,提高茶叶质量,丰富茶叶品种;刺激了茶叶消费需求,这种刺激作用主要从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等多方面表现出来;搞活了茶叶流通环节。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万紫娟 《茶业通报》1992,14(4):35-36
随着茶叶生产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茶叶品质有了新的追求,高档茶消费量大增,低档茶滞销,军天湖农场1989年以来积压的大多是夏秋粗老茶。可见和其他商品一样质量是茶叶生产的生命,效益是茶叶生产的中心。抓住质量提高效益是茶叶生产的根本。回顾多年生产实践,体会到只有狠抓春茶,提高春茶的产量和质量的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两宋茶叶消费对茶叶生产、茶叶市场、茶税茶利、军事国防、民族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1茶叶消费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向前发展虽然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茶叶消费能力、数量、质量千变万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宋代茶叶消费水平比唐五代时茶有较大提高,消费数量有所增加,对茶叶生产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1.1推动了茶区拓展,增加了茶叶产量需求创造生产,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正是由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是茶树原生地之一,黔东南州群众种制茶喝茶历史悠久,茶文化丰富多彩。初步形成了以黎平、雷山、丹寨三县为主的茶叶生产加工主产县。黎平茶、雷山茶、丹寨硒锌茶、台江苦丁茶等茶产品得到了省内外茶叶消费者的认可,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本文将从如何进一步发展好黔东南州生态富民茶叶产业角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元明茶叶消费在唐宋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茶叶生产发展为茶叶消费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茶叶诸多功效和作用得到人们热烈推崇和追捧;茶文化发展为茶叶消费增加的直接推动力和持续催发剂;饮茶习俗普及为茶叶消费提供了最直接的市场需求,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生产向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企业搭建平台,培育品牌,扩大宣传渠道,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理念,中国茶叶学会决定举办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评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在饮食上追求新奇性、刺激性和多样化的消费观念出现,除传统香味绿茶之外,香味红茶也逐步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渴望和追求。如美国年消费茶叶约2万t中就有40%左右的香味茶。德国年产5万t左右中也有100多种不同风味的香味茶,受到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喜爱。斯里兰卡生产开发20多种包括水果味的香味茶,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嗜好品。在红茶中添加藏红花是印度人最受欢迎的传统香味茶。意大利年销售茶叶的10%以上是各种香味茶。  相似文献   

16.
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 促进市场准入制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贯海 《茶业通报》2006,28(2):81-82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关文件要求,自2005年1月1日起,对糖果制品、茶叶等13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这是国家为加强市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顺应了消费者健康消费的强烈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把茶叶作为食品并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这是茶叶生产发展的一次良好的机遇,也是严峻的考验,如何适应市场准入制的要求,是摆在茶叶技术工作者以及广大茶农、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最近在茶叶界内也出现一股思潮,认为再抓无公害茶叶生产没有多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肖梅 《种子世界》2021,(7):0039-0041
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和消费大国,饮茶可以满足人体多种养分的吸收需要,然而部分地区的茶叶制品由于多种因素受到污染,所以新时期消费者对茶叶安全问题高度重视,需要采取更为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模式。在无公害种植模式下可以将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此保障茶叶种植效益。基于此,本文从山区无公害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讨论山区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阐述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进口茶叶小包装业最近几年成长迅速. 阿联酋面积约85 000 km2,人口256万.是世界上人均茶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茶叶消费量达8 kg/年.近几年来,阿联酋茶叶进口量迅速增长,增幅达10%.据估计,每年进口茶叶4万t,合8 100万美元.其中转口21 600 t,合4 300万美元. 阿联酋主要消费红茶.印度、斯里兰卡、中国茶叶分别占进口额的一、二、三位,然后是英国和肯尼亚. 随着阿联酋茶叶消费的增长,对小包装茶叶的需求有很大增加.由于各种原因,进口商直接从印度和斯里兰卡进口的小袋茶叶销售不畅,于是他们进口大包装,从英国进口小包茶叶袋,在当地加工小袋包装茶叶,并打上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当地加工的小袋茶叶对外转口业务也有明显进展.因此,阿联酋茶叶包装加工业的兴起,也促进了茶叶和小包装袋及设备的进口量.  相似文献   

19.
元明茶叶消费旺盛。茶叶消费场所包括家庭、野外、公共场所、茶馆等地,尤以家庭饮茶最为常见、普遍。茶叶消费场所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人们饮茶习俗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地位和追求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名茶包装贮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家庭生活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向高标准方向过渡,人们不但喜爱茶叶这种健康饮料,而且渴望能长期喝到香高味美,鲜醇浓郁的好茶,然而茶叶从生产到消费,有一个较长的流通过程,即便到了消费者手中,还需要妥善保管,逐泡逐饮由于茶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陈变,若是保管不善,导至品质劣变。尤其名茶(多数采摘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