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集"常德铁城一号"、寒露籽和霜降籽3种油茶品种的鲜果,对其品种特性与采摘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城一号"具有"两大三高"的优点,鲜果平均重12.88 g,比一般寒露籽大91.6%,最大果达41 g;种子平均重1.23 g,比一般寒露籽大80%;干籽出仁率达71.27%,比寒露籽高0.46%;7年生单株产量平均达10.97 kg,比青林霜降籽高63.5%,单位面积平均产油达99.69 kg/667m2,比青林霜降籽高75.2%。霜降籽鲜果出干籽率为21.53%,比寒露籽低20.5%;鲜果含油率为7.24%,比寒露籽低22.4%;果实成熟迟,霜降籽在10月下旬开始成熟,比寒露籽迟20 d左右;种子中茶子象甲虫口密度为5.08%,比寒露籽高23倍。寒露籽种仁含油率10月10日达48.8%,成熟度为93.2%,开始裂果;霜降籽种仁含油率10月26日为48.77%,成熟度为94.3%,开始裂果。因此,在常德市寒露籽宣在寒露节气开始采摘,霜降籽宣在霜降节气开始采摘。  相似文献   

2.
由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主持完成的“优良农家品种——巴陵籽油茶丰产示范”于1996年10月由湖南省林业厅组织验收鉴定。据成果报告:巴陵籽油茶座果率为55.3%,鲜出籽率为50.7%,于出籽率为26.5%,分别比寒露籽高7.0%、7.1%、4.0%;鲜果含油率11.5%,干籽含油率32.6%,干仁含油率54.4%,比寒露籽分别高3.1%、4.4%、5.8%;鲜果出油率8.2%,干籽出油率31.4%,比寒露籽分别高2.2%和7.7%。该成果在巴陵籽自然群体中,选择74株优良单株,采其种子、枝条作为繁殖材料,建采或圆6.67公顷。应用“芽革砧”嫁接法…  相似文献   

3.
油茶收摘是油茶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收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年的产量和质量。我省油茶大面积栽培的品种主要是“寒露籽”和“霜降籽”。它们的成熟期因分别在其定名“节气”的前后而得名。油茶收摘的季节性很强,一般从成熟到开裂只有10多天时间,收摘务必适时,过早,茶籽未充分成熟,油分转化不完全,水分多,含油率低,油质差;收摘迟了,含油率下降,茶果开裂,茶籽散落,既收捡费工,又会造成霉烂损失。因此,油茶的收摘期应在茶果完全成熟时为佳。这时油茶出籽率和含油率最高,水分最低,油质最好。据观测,“寒露籽”10月3日和10月13日采收,茶籽含油…  相似文献   

4.
大果油茶良种‘华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硕’是从普通油茶实生林分中选育的大果高产油茶新品种,属霜降籽类型,鲜果平均单果质量68.75 g,最大单果99.20 g,鲜果出籽率45.51%,出仁率69.28%,干籽含油率41.71%,盛果期产茶油975 kg·hm-2以上,具有果实大、产量高、抗性强、高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巴陵籽油茶是我省选择出来的一个油茶优良新品种。1984年12月,经省内外同行专家评议鉴定,一致认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扩大繁殖利用。巴陵籽的优良性状主要表现是:一、产量高。每亩产油量最低在30斤以上,平均达到50斤以上,最高可达118斤多,与普通寒露籽相比,产量平均高1倍左右,最高高1.5倍。这在经营粗放的一般条件下是少见的。二、丰产性能好。不论立地条件好坏都有显著增产效果,立地条件越好增产幅度越大,其增产幅度比寒露籽高104.03—167.24%。这在林木品比上也是少见的。这一品种的发掘和利用,将有可能使引种地区油茶生产起到翻番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油茶品种,采摘时间不同,茶籽出油率也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时间采摘,出油率也大有差异。以油茶品种霜降籽来说,在“寒露”前10天采摘,种壳占46.3%,种仁占53.7%,茶籽含油率只占17.9%;而在霜降后5天采摘,种壳占37.6%,种仁占62.4%,茶籽含油率可达28.5%。提前采摘,球果未成熟,茶籽含油率低,含水量高;采摘太迟,球果开裂,茶籽散落,难以收集,造成浪费。所以,油茶果要适时采摘,并做到“三观察”。观察品种不同的品种,油茶果成熟期不一。寒露籽树冠小、直立、分枝角度小于30度,叶小而密,果小皮薄,每果有种子1~3粒,在“寒露”时成熟采摘。霜降籽…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以来,安徽各地先后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2011年12月,安徽共选育出油茶良种36个,其中选育于本地的良种31个,引种良种5个.果实特征:果实颜色有红色、青色、黄色;果实形状有球形、椭圆形、桃形、尖桃形、枣型、三棱柱形、吊钟形、鸡心形等;果实成熟期有寒露籽和霜降籽.经济性状:平均鲜出籽率、出仁率和果油率分别为47.71%(65.96%~ 36.02%)、60.55%(72.6%~43.2%)和8.015%(11.56%~5.6%);安徽省内油茶良种栽培区域按果实成熟期划分,寒露籽主要在皖东和皖西北,霜降籽主要在皖西南和长江以南.  相似文献   

8.
张子平 《湖南林业》2008,(11):18-18
根据林业科技人员测试,不同油茶品种,采收时间不同,茶籽出油率截然不同。即使是同一油茶品种,在不同时间采收,出油率也大有差异。就拿油茶品种霜降籽来说,在“寒露”前10天采收,种壳占46.3%,种仁占53.7%,茶籽含油率只占17.9%:而在霜降后5天采收,种壳占37.6%,种仁占62.4%,茶籽含油率可达28.5%。宁乡县夏铎铺镇村民谭冠军承包的25亩油茶霜降籽,通过3年不同时间的采收,出油率比较明显。第一年计划作播种育苗,霜降后几天才采收了6担籽(后因育苗改变计划)榨油70公斤;  相似文献   

9.
油茶良种‘华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鑫’是从普通油茶实生林分中选育的高产油茶良种,属霜降籽类型,鲜果平均单果质量48.83g,最大单果质量66.30g,鲜出籽率52.56%,干籽含油率39.97%,盛果期产量1050kg·hm-2以上,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义乌——37号乌桕优株是在1980年决选出来。通过1981年嫁接繁殖和1982年栽植,于1987年随机调查单株平均产量为2.12 kg,平均每平方米树冠面积产籽达0.67 kg,超过优株标准0.5 kg的33.1%。含蜡率达42.3%,全籽总含油率达46.2%。  相似文献   

11.
高州油茶(Comellia gauchowensis Chang),树形高大,果大,单位面积产量高,寿命长,果实出籽率和含油率也较高,是山茶属中一个较优良的物种。据广东省林科所试验和观察证明:高州油茶在广州地区一年可抽梢2—4次,比广宁油茶速生,从幼苗开始就比普通油茶速生,且长得粗壮;栽培得好,还可早结实,比广宁油茶早。油茶是异花授粉为主的树种,自然授粉座果率只有5%—7%,所以自然界中各种类型共生,良莠不齐,大面积平均产量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12.
在直杆蓝桉种源试验中,测定6个种源57个家系131个单株桉叶油的含量表明,直杆蓝桉不同种源、不同家系、不同单株、同一单株在不同季节的桉叶油含量差异极其显著。含油率最高的种源17745/BM达2.29%,比含油率最低的种源高41.4%。8个含油率高的家系,各自单株含油率都较高。9个含油率大于2.5%的单株(平均达2.67%),比总平均含油率高出34.2%,是含油率较差的家系单株的3倍。不同季节枝叶含油率以10月下旬至12月为最高。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油茶的采摘,一般民间有采摘"寒露籽""霜降籽"或"立冬籽"的说法,湖南的油茶品种类型主要是"寒露籽"与"霜降籽"两种。"寒露籽"一般在"寒露"前后采摘,"霜降籽"一般在霜降前后采摘。油茶果采摘时间不同,其果实含油量、脂肪酸组成和茶油功能成分差异很大。为充分保证茶油品质,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要尽量选择一  相似文献   

14.
喷施宝浓度对油茶结实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喷施宝在油茶中应用的适宜浓度,设计了不同浓度喷施宝处理,在‘长林4号’和‘长林40号’品种油茶初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了叶面喷施,通过测定座果率、裂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以及鲜果含油率等指标,分析和探讨了喷施宝浓度对油茶结实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宝能提高油茶座果率,减少裂果,增加单株鲜果产量,提高果实品质;不同品种对喷施宝处理响应存在差异,‘长林4号’在0.33mg/kg获得的效果最佳,其裂果率比对照低45.4%,座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分别比对照高38.9%,21.1%,25.3%,5.1%,2.0%和30.9%;‘长林40号’以1.00 mg/kg获得的效果最佳,其裂果率比对照低63.6%,座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和鲜果含油率分别比对照高106.7%,60.3%,17.7%,15.5%和33.8%.  相似文献   

15.
‘华金’是从普通油茶实生林分中选育出来的高产油茶良种,属霜降籽类型,鲜果平均单果质量51.59g,最大单果质量80.40g,鲜果出籽率36.38%,干籽含油率46.00%,盛果期产油900kg.hm-2以上,具有丰产稳产、果实大、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收摘油茶是油茶生产中的重要一环。适时采收能提高种仁含油率,改善油脂质量。一般要在果实充分成熟时收摘。为此,必须掌握各个品种类型的成熟期,并根据气候条件和立地条件适时收摘。普通油茶的寒露籽、霜降籽、立冬籽三个基本类群的适宜采收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5个分布点共27株普通油茶实生优树果实进行了5个产量性状(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和3个品质性状(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单株间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鲜果含油率干出籽率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干出仁率,但分布点间鲜果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其它3个产量性状差异极显著;(2)单株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亚油酸棕榈酸油酸,但分布点间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油酸含量差异显著;(3)5个产量性状相互间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关。除鲜出籽率与鲜果含油率、干出籽率与干出仁率之间相关不显著外,其它两两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4)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存在一定规律的相关性。鲜出籽率和干出籽率均与油酸含量呈负相关,与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呈正相关;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均与油酸含量呈正相关,与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2号为材料,研究果实油脂积累过程中主要产量性状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鲜出籽率无显著变化;干籽出仁率在9月20日之后快速上升,10月25日之后速度逐渐减慢,11月15日之后达到最高水平;种仁含油率和干出籽率均呈上升趋势,10月25日前上升幅度较大,此后速度减慢,并在11月8日之后达到最高水平;果油率9月27日前缓慢升高,之后进入积累高峰期,11月8日后达到最高水平。果油率、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4个性状指标,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鲜出籽率仅与干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以果油率为因变量,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y=-6.402+0.225x1+0.104x2+0.025x3,3个自变量的重要程度为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在广西不同生态区域,针对岑溪软枝油茶栽培品种,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为果实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湘林系列14个品种在贵州天柱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湘林11、湘林78、湘林211三个优良品种嫁接成活率高、速生性强,4年平均冠幅产果达1.0kg以上,667m2产油达到55.46kg、55.08kg和45.77kg,高出参试品种平均产量的48.79%、47.77%和22.79%,其中,湘林11鲜出籽率50%、干出籽率25.9%、鲜果含油率7.66%、无病虫害;湘林78鲜出籽率40%、干出籽率27.2%、鲜果含油率9.48%、病虫害率2%;湘林211鲜出籽率49.2%、干出籽率31.1%、鲜果含油率8.86%、无病虫害。三个品种表现优良,达到油茶优良无性系标准,可以作为油茶良种在贵州黔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 1979年,我们在黄冈地区林科所、麻城、罗田、浠水、圻春等县林科所,和五脑山林场、观音山油茶场、华桂山油茶场、凤簸山大队、孙山大队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普通油茶林中选出了具有产量高,鲜出籽率高,种子含油率高的普通油茶霜降种优良类型——鄂东大红果。一、鄂东大红果选择的方法鄂东大红果的选出是在普通油茶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