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肋烟属茄科的一个类型,是典型的晾烟.经调制的白肋烟具有独特的香味、低糖、高烟碱、叶片薄、弹性强、组织疏松、填充性好,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填充力,是混合型卷烟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半晾半烤法对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晾半烤法条件下,上部叶香吃味评吸总分较常规烘烤提高幅度为1.0~3.7分,中部叶为0.8~1.9分;且随着装烟密度的增大,烟叶评吸质量逐渐下降;此试验条件下,半晾半烤法的装烟密度以165竿为宜。  相似文献   

3.
香料烟是一种叶型小,具有独特香型风格的晒烟。从植物学上讲,它是属于红花烟草的一种变异类型。因主要生长和种植在中东一带,因此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烟(Oriental tobacco)。香料烟叶片具有特殊的芳香,吃味醇和,易燃烧,填充力强,是混合型卷烟和一些烟制品的重要原料。因此,尽管香料烟在3大类型烟草(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中所占的比例最小,但却同样受到世界烟草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不同晒晾条件下香料烟叶片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塑料大棚内及屋檐下晒晾的香料烟叶片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两种晒晾条件下,叶肉细胞的收缩变化均具有一定规律性,细胞壁先扭曲,然后原生质体解体,最后物质收缩凝聚成网状,网眼为新形成的腔隙;叶片厚度呈不等臂凹曲线形变化;栅栏组织的收缩率小于海绵组织,且随着叶位升高,前者的收缩率明显减小。塑料大棚内晒晾的烟叶与屋檐下晒晾的相比,前者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解体较早、较快,晒晾结束凝聚物形成的网状结构网眼小而均匀,香、吃味较好,上等烟的比例大。  相似文献   

5.
为广泛收集晒晾烟品种资源,对贵阳市乌当区可龙村的地方烟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可龙烟是以索晒红烟的晒制方法进行调制,乌当区境内除可龙村外,周边村组仍有晒晾烟资源零星分布。可龙烟属于亚雪茄香型,香气质中,香气量有,口感尚舒适,感官质量档次中等,是适宜于中式混合型卷烟和雪茄烟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5种不同微量元素肥料处理试验,分析了微肥与烟叶香吃味关系,结果表明,5种微肥都不同程度提高烟叶质量,其中青州所研制的烟亓专用叶面营养液对提高烤烟品质,改善烟叶香吃味效果最好,它的施用有利于生产高档品牌卷烟原料。  相似文献   

7.
一、中烟98品质特性:主要化学成分协调,香气质、香气量相当于对照品种K326,优于N C98。经工业验证:原烟身份中等,主脉较细,色泽鲜明;单料烟吸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足,吃味较舒适;在卷烟配方中配伍性强,烟叶质量适合卷烟工业需要,上中等烟比例80%以上。产量水平: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150 ̄200公斤。农艺性状:大田生育期115 ̄120天,打顶株高107厘米,着叶数25 ̄26片,腰叶长61.2厘米,宽26.7厘米。植株上、中、下部位叶片厚度适中,分层落黄好。抗烟草黑胫病、赤星病和气候斑点病,中抗普通花叶病。较耐肥,易烘烤。适宜地区:适于黄淮、华中和低纬…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晾盘处理对烟苗的影响,2011年于泸州市对比了晾盘和不晾盘2种条件下,烟苗生育期、盘面温度、烟苗农艺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10:00和16:00记录期内晾盘处理平均盘面温度均比不晾盘高0.99~1.67℃,说明晾盘处理对盘面温度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晾盘处理的成苗期比不晾盘提前5 d;成苗时晾盘处理烟苗株高、茎围、单株鲜重、干重、干鲜比及根系干重、茎叶干重、根冠比、根系干鲜比、一级侧根数目均较不晾盘有所增加,其中烟株鲜重及干重、根系干重及根系干鲜比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马里兰烟的品质,采用3种不同的收晾方式(全剥叶划筋晾制,全剥叶不划筋晾制,半整株晾制)处理马里兰烟后测定其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马里兰烟中上部叶的质量受收晾方式影响较大;产值表现为全剥叶不划筋晾制全剥叶划筋晾制半整株晾制;全剥叶不划筋晾制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质量较好;半整株晾制烟叶的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次之,但其TSNAs总量及其NNK含量低;全剥叶划筋最差。因此,采用全剥叶不划筋和半整株砍收相结合的收晾方式,提高马里兰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马里兰烟对晾制温湿度环境条件和晾制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和不适当的晾制方法均易造成含青烟或霉烂烟,使烟叶质量降低。通过改进马里兰烟晾制设施和晾制技术初步探究表明,采用保温式晾房并结合两段式晾制技术,有利于调控马里兰烟叶的凋萎、变黄、定色与干筋过程,有效减少烟叶含青和霉烂现象,提高烟叶晾制质量。晾制设施与晾制技术方法是影响马里兰烟晾制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不同烘烤工艺对烟叶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采用温湿度自控电热烤烟箱,研究了烘烤时不同工艺条件对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香吃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变黄条件下,缓慢升温定色,烤后烟叶颜色偏淡,光泽发亮,能提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改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增加烟叶的香气物质的含量;烤红烟和挂灰烟的比例低.在高湿快速升温定色时,烤后烟叶颜色加深,光泽发暗.上等烟比例和均价较低.烤红烟和挂灰烟的比例高.烟叶在烘烤时,适当提前进入关键温度段并适当延长其时间,再控制合适的湿度条件,能够有效地改善烟叶的内在质量,提高烟叶的香吃味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马里兰烟晾制方式的最佳组合。[方法]采用双因素单重复设计研究了不同晾制处理对马里兰烟晾制质量的影响。f结果]处理⑩的马里兰烟产量最高。麦庄村和万里村保温晾房晾制的马里兰烟产量分别比标准晾房晾制提高了7.7%和7.5%。处理⑧的马里兰烟产值最高。麦庄村和万里村保温晾房晾制的马里兰烟产值分别比标准晾房晾制提高了10.8%和12.5%。保温晾屠晾制的中、上部烟叶的质量高于标准晾房晾制的烟叶。标准晾房晾制的上部二级烟叶的烟碱含量低于4%,保温晾房晾制的上部二级烟叶的烟碱含量为4%~5%。保温晾房晾制烟叶的总氮含量和钾含量略高于标准晾房晾制的烟叶。[结论]前期保温晾房晾制+后期两段式干筋棚晾制的晾制组合的马里兰烟产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晒烟(马耳烟)和烤烟(毕纳1号)通过杂种优势利用获得的特色新品系Y28为试验材料,采用晒晾和烘烤2种调制方式,分析不同调制方式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吸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晒晾处理下,Y28烟叶表现为低糖、高钾、适碱特征,而烘烤处理的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均在适宜范围。Y28在烘烤处理下的香气质、香气量、吃味、杂气、刺激性及5项品质总得分均优于晒晾处理。综合分析,采用烘烤方式调制晒烤杂种优势利用新品系Y28能够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白肋烟烟区在晾制环节由于低温高湿经常出现的棚烂现象,建造密集型晾房,在晾房一侧修建加热系统,通过对晾房内温湿度控制,能彻底解决晾烟霉烂问题。应用结果,密集型晾烟房能提高白肋烟调制水平,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增加11.3百分点,产量增加10.4%,均价提高2.2元·kg-1,经济效益提高11 071.9元·hm-2,每座晾烟房每年净增效益1 054.38元。  相似文献   

15.
晾烟房温湿度调节装置对马里兰烟晾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专利"晾烟房温湿度调节装置"(专利号:ZL200820066396.X)应用到马里兰烟调制中,形成保温晾房,可明显提升平均温度,较标准晾房日平均温度提高1~2℃,相对湿度降低5%~10%,且保温保湿时间较长,有利于马里兰烟凋萎变色,烟叶晾制质量较好,降低烟叶含青程度和减少霉烂烟叶,提高有效产量7.6%左右,上等烟比率提高11.4%左右,上中等烟率提高5.0%左右.试验表明,保温晾房和标准晾房晾制的烟叶化学成分均较协调,保温晾房使烟碱含量提高0.13%~0.81%,总氮含量提高0.77%~1.03%.烟叶钾含量提高0.20%左右,总糖含量降低0.08%~0.34%,烟叶氟离子含量差异较小,均在0.5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烟叶香吃味指标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代表烟区的烟叶香吃味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按前4个因子对香吃味贡献率>90.1%统计,香气因子(香韵、香气量和浓度)、刺激性、灰色、劲头是影响烟叶香吃味的主要因素。主因子之间,香气因子与刺激性和劲头,刺激性与灰色和劲头表现为正相关。而灰色与香气因子和劲头表现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马里兰烟属淡色晾烟,原产于美国马里兰州,烟碱、焦油含量较白肋烟低,其烟碱含量2℅,焦油含量12.7~21.2 mg/支。马里兰烟叶身份薄,组织疏松,含钾量高,香气足,填充燃烧性能好,系低烟碱、低焦油、安全混合型卷烟的重要调味型原料。  相似文献   

18.
顶棚温湿度调节晾房对马里兰烟晾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里兰烟对晾制温湿度环境条件要求较苛刻,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易造成含青烟或霉烂烟,严重影响烟叶质量。因此,对马里兰烟调制设施和晾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棚温湿度调节晾房较水泥瓦等上盖标准晾房日间温度高1~2℃,晾房内相对湿度低5%~10%,且保温保湿时间较长,有利于马里兰烟凋萎变色,烟叶晾制质量较好;其结合两段式干筋棚分片上绳晾制技术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减少烟叶含青和霉烂现象,提高上中等烟比例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谭军  任晓红  向德恩  秦兴成  吴文昊  左梅 《农技服务》2010,27(11):1445-1446
进行了不同采晾方式对白肋烟产量与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半整株不划筋采晾是白肋烟的最佳采晾方式。其烟叶在调制过程中叶片失水干燥缓慢,晾制后叶片色深均匀,结构疏松,光泽度强,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和产值较其他采晾方式高,化学成分含量协调,香型显著,香气量足,香气质好,杂气少,味舒适,燃烧性好,灰色白。  相似文献   

20.
抽吸模式和烟支密度分布对卷烟包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抽吸模式和烟支密度分布对卷烟包灰性能的影响,采用分段测量的方法采集卷烟燃烧时的图像信息,通过测定烟支燃烧的烟灰长度、累计烟灰面积、烟灰表面累积开裂或者破碎面积及当前燃烧长度下的卷烟包灰性能,分析不同抽吸模式下卷烟燃烧烟灰长度缩减率、卷烟包灰性能、烟支密度分布与卷烟包灰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燃烧长度下卷烟的燃烧状态不同,分段测量能有效反映卷烟燃烧包灰的性能;卷烟燃烧烟灰长度缩减率从大到小依次为HCI模式(19.3%)、ISO模式(17.7%)、静燃模式(15.4%);卷烟样品最后包灰性能的好坏依次为静燃模式(5.27%)、ISO模式(9.99%)、HCI模式(10.47%);烟支密度分布与卷烟包灰性能有较大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改变烟支密度或者烟丝填充值来改善卷烟的包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