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而言,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农田渗漏或挥发作用,形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膜污染、秸秆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以及污水灌溉带来的污染。近年来,我市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耕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省污灌区环境质量调查和农畜产品质量调查资料表明,全省农业环境面源污染日益加剧,重污染的耕地有120万亩。农田污染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有害物质超标。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农业污染事故频繁发生,致使基本农田受到污染,农作物受害严重。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农田污染日益呈现立体性、多向性和复杂性的趋势,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详细分析了中国农田污染的客观现实,从农田土壤、水体和气体污染3个方面对农田污染效应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以期为建立综合农田污染防治系统,创建农业污染诊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水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等。受农业活动的广泛  相似文献   

5.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 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 形成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等.近年,内乡县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形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我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为此,就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对近…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特征,制定相应的农业面源防控措施,对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通过对该典型小流域内陶庙镇、王集镇、代桥镇、泉阳镇4个乡镇的11个行政村的农田污染源、养殖污染源及人居生活污染源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数据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内4个乡镇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源中,农田污染源的污染物总量和污染负荷率分别是17.44 t和4.68%;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染源负荷分别是99.31 t和26.63%;生活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率最大,分别达到256.19 t和68.69%;在COD、TN、TP 3个主要评价因子中,污染负荷率最高的是COD,达80.22%,TN污染负荷率为9.22%,TP的污染负荷率为10.56%;养殖业污染和人居生活污染源是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该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在治理该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时,应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政府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统筹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农业环境遭受污染,制约着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应当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农业环境被污染和破坏,对于已经污染的农田,应当尽快恢复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田地膜污染现状及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目前,新疆农田环境质量较80年代前大幅下降,其中,地膜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白色污染",影响和制约着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田地膜污染问题,必须从地膜生产和使用人手,研究分析农田地膜污染现状、起因及其对农田土壤的危害机制,探讨防治对策,保障和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畜禽排泄物与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成败和人类文明的兴衰,现代农业的出现改变了自然界中的原有状况,对自然资源未合理使用及保护导致部分水资源逐渐枯竭、土地荒漠化和臭氧层受到破坏,并产生温室效应。这些后果严重威胁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学者通过最新研究首次提出“农业立体污染”及其防治对策。农业立体污染(Agriculture tridimension pollution, ATriP)是指由农业系统内部引发和外部导人,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农药和化肥的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耕种措施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废弃污染农业利用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立体交叉污染,从而影响农业环境格局并使生态系统受损的过程。农业立体污染概念的提出比以往单一平面的农业污染更具综合性、危害性、全局性。  相似文献   

11.
就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并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集约化养殖、农田秸秆的无序利用及农村生活污水等方面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水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一、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就舒兰市而言,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来源:1、化肥流失化肥的大量施用及不合理施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舒兰市平均施用化肥量在12万吨以上,其中,氮肥7.8万吨、磷肥3.5万吨、钾肥不足1万吨,氮、磷肥过量施用,钾肥施用不足,而且区域间分配不平衡,化肥流失量近40%,大量N、P元素随农田径流、渗漏或雨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和治理污染的对策。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污染、集约化养殖污染、农田秸秆的无序利用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方面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包括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农业种植过程中面源污染发生原因,从化肥的过量使用、农田管理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对太湖流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针对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提出有效的源头控制和营养物质拦截技术,并展望了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农田非点源氮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非点源污染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土粒、氮素、磷、农药及其它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人水体所造成的污染。文中主要论述了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特征、产生过程、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技术在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水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众多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大大超过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的点源污染。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能耗低、基建投资少、效果显著,被认为是控制农业面源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我国从“八五”首次引进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来处理农田径流废水开始,已在滇池、太湖、官厅水库等水域的面源污染控制及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采用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去污效果,为我国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一条极有参考价值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农田养分流失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与方法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农田面源污染的各种监测技术,包括径流产生污染物监测、淋溶产生污染物监测和在线监测。农田径流污染物的主要监测方法主要有人工模拟降雨产流法、流量计法、堰测法和容积法;农田淋溶污染物主要监测方法有淋溶盘法、淋溶集水槽法、渗漏池法、抽滤管法和模拟土柱法;农田养分流失在线监测虽然尚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和经济局限性,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面源污染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而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面源污染是最重要且分布最广泛的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会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本文总结了民乐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水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众多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大大超过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的点源污染。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能耗低、基建投资少、效果显著,被认为是控制农业面源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我国从“八五”首次引进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来处理农田径流废水开始,已在滇池、太湖、官厅水库等水域的面源污染控制及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采用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去污效果,为我国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一条极有参考价值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