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利用人工林经营采伐改造落叶松纯林林相,可以一举多得。既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解决目前林业建设的资金困难,又可以利用采伐迹地,营建速生丰产林基地,同时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3S技术的“三总量”检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2011年"三总量"检查数据为基础,根据内业遥感判读情况和外业检查结果,分析了不同采伐方式、采伐蓄积下,森林采伐地块遥感判读情况。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基本可以判出超强度有证采伐小班。  相似文献   

3.
呼盟地方林区采伐剩余物的计算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呼盟地方林区采伐剩余物数量进行了概算、分析了采伐剩余物可生产各种综合利用产品的数量,以及剩余物顶替原木的数量。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采伐剩余物的利用潜力很大、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一种可以再生的生物资源,其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为自然条件所制约。所以,对森林采伐利用就不能单纯从生产木材出发,只把采伐森林作为一种生产木材的手段,通过改革伐区生产工艺,把全面经营森林永续利用切实地作为森林采伐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林分轮伐期(Rof a fion)的概念,一般理解为林木正常生长,达到可以采伐利用的全过程时间。也有人解释为一个经营单位内,把一定面积的森林采伐后,再次采伐更新起来的同等林木所需的时间。轮伐期一般含有三个概念:一是在林分利用量稳定条件下,周而复始,永续利用的一个生产周期的时间。二是森林经营全过程,采伐—更新—经营—再采伐的时间,三是近似法正林采伐年令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森林的经营和管理主要是为了使森林资源能够得到永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分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森林采伐率是影响森林资源重要指标之一。森林采伐率的大小能够直接影响森林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所以如何能够有效的控制好森林采伐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从森林采伐率出发,运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得出有关最优采伐强度的优化模型,对于不同树种,只需将相应的数据代入,就可以运用计算机模拟等有效的方法,得出来相应的最优采伐强度值,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利用提供可计算的最优采伐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姜丽 《绿色科技》2014,(4):100-102
指出了通过对直干桉人工林采伐迹地清理和采伐剩余物的分类利用,可以提高采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率,为日后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创造有利条件。从直干桉种子的采集、贮藏、整地、育苗、移植、水肥管理,出圊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分别简述了各项更新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类型中心抽样对林木采伐管理检查伐区抽查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应用中心抽样理论对评价林木采伐限额管理的主要指标(伐区凭证采伐率、发证采伐量误差率)进行了实例分析,从理论上科学地解决了对受检总体检查结果出数问题,从而可以用数据对受检总体的林木采伐管理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林区山势平缓,森林类型比较简单,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都比较容易,只要采伐方式得当,完全可以建设成“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林业基地,下面仅就大兴安岭林区的采伐方式作一粗浅分析: 一、径级择伐采伐方式建国后,从1949年到1955年期间的采伐方式全部是径级择伐。当时对落叶松规定胸高直径30厘米以上的采伐,1955年又规定胸高直径20厘米以上的就准许采伐;对白桦、杨树规定胸高直径20厘米以上的采伐,1955年又规定胸高直径16厘米以上就准许采伐。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10.
收集和分析我国现行的林木采伐利用管理制度和林木采伐作业设计,从林木采伐作业设计与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制度、木材运输证核发制度、伐区检查验收制度的设置4个方面详细阐述两者间需要衔接和匹配的调查、设计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林木采伐作业设计是依法进行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木材运输证核发和伐区检查验收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其调查和设计内容应符合林木采伐利用管理的要求,与采伐利用制度设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择伐作业中的采伐强度、郁闭度,采伐木的选择等控制因子的论述,提出既可以充分利用好森林资源、保护好幼苗幼树、实现永续利用,又能很好地保证伐区作业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控制、设计和考核森林采伐时,采用活立木蓄积和木材材积双重指标,有着重复、设计繁琐复杂、工作量大、实施困难和在考核时活立木蓄积标准与木材材积标准不能统一等不足。活立木蓄积是木材材积的母体,蓄积的多少控制着木材材积的多少,而利用木材材积计算森林采伐的收入和支出,可以利用树高、胸径、蓄积和木材价格的关系进行计算,这样只利用活立木蓄积作为控制、设计和考核森林采伐的主要指标,可以简化设计技术环节,降低工作量,设计考核更加准确,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我国现行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技术思路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和建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样地布设和判读、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判读有证伐区的采伐情况、对无证成片采伐改全面判读验证为抽样判读实测、加强对大面积无证大片采伐和重大毁林案件的监测力度等。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充分挖掘高分辨率影像的优势和潜力,降低外业踏查工作量,增加成果数据的准确度,提高检查工作效率,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营造了大量的人工林,有些林分已经开始采伐利用,如何采伐利用好人工林已成为林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就落叶松人工林何时采伐利用经济效益最佳的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为探讨落叶松人工林什么时期(林龄)采伐利用经济效益最佳,我们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观点确定出落叶松人工林采伐利用最佳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类型中心抽样对林木采伐管理检查伐区抽查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应用中心抽样理论对评价林木采伐限额管理的主要指标进行了裕例分析,从理论上科学地解决了对受检总体检查结果出数问题,从而可以用数据对受检总体的林木采伐管理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利用杉木伐根萌芽性强的特性,在采伐后通过人工补植、除萌、松土抚育等营林辅助措施来恢复森林的方法,可以达到在投入少量资金的情况下尽快恢复森林的目的.分析了采伐年龄、采伐季节、采伐工具对杉木萌芽林培育的影响,并从林地清理、补植、幼林抚育、成林抚育等方面提出了人工杉木林萌芽更新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众所共知,采伐年龄系指作业级或经营单位可以进行采伐利用的最低年龄。合理地确定一树种的采伐年龄在规划设计以及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是大家熟知的。采伐年龄的确定,是建立在论证森林成熟的基础上。由于森林具有多种有益特性,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森林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之,森林的成熟不是一种纯自然指标,而是根据国民经济的要求不同而在概念、内容、实质上均不相同的森林成熟。培育  相似文献   

18.
伐区采伐剩余物包括枝丫、梢头、小径木、折断和劈裂材等。这类剩余物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杂乱无章,零散遍地,如果不及时清理,既影响林地卫生状况,又妨碍更新作业,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森林采伐更新规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采伐后必须及时清理伐区,一切可以利用的枝丫、梢头全部拉出利用,剩余物依水平线带状堆腐……”。目前就我们经营的集约程度来看,对枝丫以及绝大部分造材剩余物尚不能运出伐区加以利用,只好进行堆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思茅松林区采伐剩余物的分类、相应的清理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充分利用其采伐剩余物资源的前提下,对遗留于迹地上的其他采伐剩余物应倡导自然腐烂法清理,减少烧除法清理.针对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途径,分析了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转变观念、加大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入手、以求提高其采伐剩余物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采伐剩余物的管理等4方面提出了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利用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杉木主伐通过挖蔸采伐与留桩采伐这两种采伐方式的比较,结果表明,挖蔸采伐和斧砍较留桩采伐比较,可以提高木材利用率和木材质量,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采伐迹地的整地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