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鸭又名凫,属鸟纲鸭科。常见的有绿头鸭、花脸鸭、尖尾鸭、小扒鸭、鱼鸭等,通常较家鸭小、趾间有蹼,杂食,善游泳和飞行,多群栖江、河、湖泊的沿岸。野鸭肉可食用,羽为高级绒,是重要的经济水禽。绿头鸭经过几代培育后,可基本失去飞翔、筑巢、孵抱和带雏等能力。驯养的野鸭保持了天然野鸭的特点,且肉质比家鸭细嫩,汤味更鲜美,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更高。圈舍修建:圈舍应建在背风向阳处、座北朝南的地方,用网将鸭舍、运动场和嬉水水面围住,使之形成舍———场———水“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经过人工训养的前几代野鸭仍保留着飞翔的特征,因…  相似文献   

2.
《安徽畜牧兽医》2005,(7):43-44
美国绿头野鸭、俗称家驯野鸭、绿头野鸭,属瘦肉型优质肉鸭,较完整地保存了野鸭的野性和食用口味。近年来已成为全国肉鸭消费市场中心的首选品种。国家农业部已正式批准200万只绿头野鸭项目。绿头野鸭2000年由我司从美国引进。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开发,枞阳县团山种禽蛋贸易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开始独家市场推广,现已具备每年提供优质绿头野鸭雏鸭、青年鸭1000万羽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殖绿头野鸭的行为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绿头野鸭成鸭繁殖期行为规律。实验用鸭共54只。实验环境是全封闭围栏。结果,人工养殖绿头鸭在采食饮水行为、休息睡眠行为、护理行为、交配行为、求偶无选择性、繁殖无就巢性方面与家鸭相似,但依然保持着野性的行为特征,包括飞翔行为、多种多样的戏水行为、纷繁的求偶行为、较为激烈的活动和冬夏均能在水中休息睡眠等。并对人工养殖绿头鸭的行为与有鸭的行为作了比较,给出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绿头野鸭原产于江西鄱阳湖区,后经人工孵化繁殖,现已遍布江西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其产品大量出口国外及港澳市场。由于野鸭人工养殖的历史较短,国内国外都尚未对野鸭的营养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缺乏可供借鉴的野鸭营养需要资料,这就给配制野鸭日粮带来了较大的盲目性。为此江西省科委专门立项,进行了鄱阳湖绿头野鸭营养需要研究。现将试验研究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鸭及分组 选择鄱阳湖区经过若干世代驯化的纯种绿头野鸭供试验。挑选品种特征明显、个体差异小的刚出壳绿头野鸭171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57羽,置于同一栋…  相似文献   

5.
野鸭是多种野生鸭的通俗名称,狭义的野鸭仅指绿头野鸭,广义的包括多种鸭科鸟类,常见的有绿头鸭、花脸鸭、尖尾鸭、鱼鸭等。野鸭较家鸭小,趾间有蹼,善游泳和飞行,多群栖于江、河、湖泊的沿岸,杂食或主食植物。野鸭适应性强,性情温驯,易饲养,成鸭可放养在野外采食,比家鸭省饲料,经济效益高。现将野鸭饲养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1绿头鸭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及生产性能 1.1 外貌特征 绿头鸭即狭义的野鸭,是目前人们驯养的主要对象。其外形美观,个体小,体型前重后轻。雄鸭头和颈暗绿色,颈子下部有白色环纹,背部棕灰色,胸部粟色或带紫色,肋和股部灰白,臀部与尾部黑色,喙和脚灰色,趾和爪黄色。尾羽中央四枚向上卷曲似钩状羽毛,称为雄性羽,根据这些特征可以辨别雌雄。雌鸭体羽为棕黄色杂有黑色斑点,头部  相似文献   

7.
狭义的野鸭系指绿头鸭,别名为大绿头、大红腿鸭、大麻鸭等,是最常见的大型野鸭、也是除番鸭以外的所有家鸭的祖先,是目前开展人工驯养的主要对象。1生活习性迁徙性。在自然条件下,绿头野鸭秋天南迁越冬,常在长江流域的省市或更南的地区越冬;春末迁徙经  相似文献   

8.
西湖绿头野鸭及其生产性能西湖区农村从89年开始饲养野鸭,原始种群从钱塘江水域捕捉而来。经过多年自繁自养,逐步扩群繁育,94年已达到饲养种野鸭1.4万羽,出售肉野鸭50万羽。全区饲养野鸭专业户已达200多户,野鸭哺坊有4家,年产野鸭苗鸭100万羽以上。...  相似文献   

9.
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属鸟纲、雁形目、鸭科。狭义的野鸭泛指绿头野鸭。它是除番鸭以外的所有家鸭的祖先,是目前开发人工驯养的主要对象。绿头野鸭在我国东北、新疆、甘肃、青海、江苏、浙江等地区都有繁殖。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欧美亚洲等北部,格陵兰南岸,墨西哥北部,美国佛罗里达州。我国目前约有十多个品种,主要有花脸鸭(元鸭,也叫王鸭)、罗纹鸭(三鸭)、绿翅鸭(人鸭)、斑嘴鸭、赤麻鸭、白眉鸭、琵嘴鸭、赤膀鸭、针尾鸭(中鸭)、绿头鸭(对鸭)。这些品种鸭是我国春季和冬季的主要狩猎禽类。由于绿头野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当前的趋势看,饲养绿头野鸭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因为它既可采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10日,苏州市虎丘区枫桥镇某养殖户的绿头野鸭陆续出现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传染性浆膜炎。一、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该养殖户饲养的1500羽24日龄的绿头野鸭,在2天前开始发病,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缩颈闭眼,软脚、伏卧、不愿走动,咳嗽、喷嚏;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眼周围羽毛粘结形成“眼圈”;粪便为绿色或黄绿色。后期部分鸭不自主点头,摇头摆尾,扭颈,前仰后翻,翻倒后划腿,头颈歪斜等神经症状。曾用过雏鸭病毒性肝炎血清、流感蛋黄抗体和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均未见效。二、剖…  相似文献   

11.
野鸭又名鹜,我国最早的古书《尔雅》中称为“凫”,属鸟纲,鸭科。狭义的野鸭仅指绿头野鸭,广义的包括多种鸭科鸟类,常见的有绿头鸭、花脸鸭、尖尾鸭、鱼鸭等,通常较家鸭小,趾间有蹼,善游泳和飞行,多群栖于江、河、湖泊的沿岸,杂食或主食植物。其鸭肉供食用,羽可制高级鸭绒,是重要的经济水禽。野鸭经世代驯化培育,基本失去了飞翔、筑巢、孵抱、带雏等本能;并且产肉和产蛋性能都明显提高,肉质细嫩、汤味鲜美。一、栏舍饲养时,可在背风向阳处,坐北朝南修建鸭舍,用网将鸭舍、运动场、嬉水的水面围住,使之形成舍—场—水“三位…  相似文献   

12.
野鸭,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肉味鲜美芳香,瘦肉多、含脂肪低、营养丰富,羽毛是加工各种羽绒工艺品、羽绒服装的上乘原料。市场供不应求,是远销国外的热门货。活野鸭可以流通国内外市场,也深受欢迎。1外貌特征雏野鸭,全身黑灰色绒羽、脸、肩、背、腹有淡黄色绒羽相间...  相似文献   

13.
绿头野鸭抗病力虽比家鸭强 ,但一旦暴发传染病 ,也会引起野鸭群大批死亡。在绿头野鸭疾病防治的实践中 ,疫苗接种仍然是综合预防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在指导区域化规模养殖绿头野鸭的疾病防治工作中 ,借鉴国内外经验 ,摸索总结了一套绿头野鸭常用疫苗的接种程序及操作要领 ,在当地推广应用 3年来 ,对防止绿头野鸭重大疫病流行 ,保护特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概述如下 ,以供参考。1 接种程序1 .1 出壳后 2 4小时内无母源抗体的雏野鸭皮下或胸肌接种鸭肝炎弱毒苗 ;有母源抗体的雏野鸭 7~ 1 0日龄时 ,接种上述疫…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仙游某野鸭养殖场饲养的1300羽雏野鸭,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每天发病并死亡20多羽。1临床症状21日龄发病病鸭表现精神不佳,萎顿,腿软无力,或离群独居,或伏卧不起,共济失调,病后期有的痉挛性点头或摇摆,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有的病鸭濒死前有神经症状,粪便稀薄,多数病鸭在发病后(3~5)天死亡,病愈者变成僵鸭。2剖检变化剖检10多羽病死雏野鸭,主要特征是心包液明显增多,心包膜增厚,可见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较长的雏野鸭,心包膜与胸膜粘连,难以剥离。肝脏表面覆盖着一…  相似文献   

15.
野鸭是多种野生鸭的统称,目前人工饲养的野鸭主要是绿头野鸭。野鸭的抗病能力很强,一般成年鸭较少患病,但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引发疾病,甚至死亡。1预防措施在育雏阶段,可在饲料中加0.05%的土霉素,防止下痢。一旦发现鸭群拉稀,应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黄胺类药物。14日龄时注射鸭瘟疫苗;40日龄时注射禽出败弱毒菌苗;60日龄时驱除体内寄生虫1次;80~90日龄以及种鸭产蛋前15~30d和停产后,分别注射鸭瘟疫苗和禽霍乱菌苗。鸭瘟疫苗和禽霍乱菌苗用灭菌蒸馏水稀释200倍,每只肌肉注射鸭瘟疫苗1mL,禽霍乱菌苗2mL。防疫后,一般有减食、沉郁现象,但2~3…  相似文献   

16.
绿头野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头野鸭是由野鸭驯化、选育而成。绿头野鸭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抗病力强、易养殖、瘦肉多、脂肪少、生长快、耗料少等许多优点。其肉产品为野味上品,营养丰富,鲜香味美,并具有滋阴补肾、利尿消肿的药用价值,因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是国内外市场上的畅销货。 一、野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野鸭的育雏期为1~15日龄。雏野鸭的消化道不发达,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容积也较小,然而其新陈代谢又非常旺盛,要注意精心管理。 1.严格保温:1周龄时的温度为33~30℃,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脱温。春秋季一般3周龄时…  相似文献   

17.
对120日龄的连城白鸭、绿头野鸭及其杂交F1代鸭的体重及体尺进行测定并作分析,得到结果为杂交鸭体重显著高于野鸭和连城白鸭(P〈0.05),胸宽、胸围、体斜长、半潜水长、胫长、龙骨长均处于绿头野鸭和连城白鸭之间,而F1代鸭胸深与野鸭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连城白鸭(P〈0.01),杂交F1代鸭的体重、胸宽、胸深和龙骨长的变异系数比其父母代鸭小。  相似文献   

18.
野鸭的种类较多,目前人工驯养的主要是美国绿头野鸭。绿头野鸭肉质鲜嫩,味美可口,脂肪较少,是传统滋补食品和野味佳肴,这种野鸭生长速度较快。20日龄平均体重可达1.2kg左右,一般165日龄开始产蛋,年产蛋150枚左右,大群圈养时料肉比一般3.7∶1左右,抗病力强,适应能力较强,养殖方法基本上和一般家鸭差不多,商品野鸭市场价每千克14~20元,养殖周期短,市场销路广,经济效益高,下面根据我县的几个养殖大户,按野生习性饲养美国绿养野鸭的新技术介绍如下。1 营造适宜的野生环境,建造野鸭场舍野鸭舍的建筑符合野鸭的野生习性,应…  相似文献   

19.
野鸭养殖有以下优势:首先,饲料利用率高。野鸭是一种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容易饲养的特禽。在良好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下,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60~70日龄体重可达到1.3千克的上市体重,肉料比为1:3。其次,繁殖力强。种用绿头野鸭性成熟早,145天即可开始产蛋,全年产蛋期长达9个月。  相似文献   

20.
绿头野鸭是广东省江门市畜牧开发公司、福建省闽山珍稀动物种苗繁育中心等单位经引进培育出的名优珍禽。目前已在广东、福建、四川、贵州、江苏、安徽等地安家落户,成了养鸭换代新品种。绿头野鸭有四大特点:一是抗病力极强,从出壳到成鸭出栏可不用打防疫针,霍乱、鸭瘟等传染病一般不会发生;二是食性极广,稻谷、玉米、大小麦、糠麸、桔饼、鱼粉、蚕蛹和青、粗饲料以及鲜活动物,均可为食;三是生长极快,绿头野鸭肉用一般养至70日龄就可上市出售,体重达1·4千克,比普通野鸭大2-3倍;四是营养极丰富,其脂肪少、瘦肉率高、肉质鲜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