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种禽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安全是指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安全措施,包括防止有害生物进入(或存活)和感染(或危害)禽群应采取的一切措施。这些有害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昆虫、啮齿动物和野生鸟类。鸡场生物安全体系是系统化的管理,可减少外界疾病因素进入养鸡场或在养鸡场内鸡群之间传播,使鸡群远离致病因素。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是种鸡生产和育种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生物安全体系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畜牧业生物安全体系是指对畜牧业以及畜牧业生产中,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所采取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畜禽场生物安全措施、生物安全法律体系、兽医管理体制、进出境动物检疫等诸多领域,也包括动物福利。其中畜禽场生物安全措施主要着眼于为畜禽生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提高畜禽机体的抵抗力,尽可能地使畜禽远离病原体的攻击,中心思想是严格地隔离、消毒和检疫,关键控制点在于对人和环境的控制,目的是控制有害生物进入畜禽场,这是畜牧业生物安全体系的主体。建立完善的畜牧业生物安全体系是畜禽疾病防制的基础和前提,是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升畜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我们要认真探讨畜牧业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研究落实生物安全体系的各项具体措施,保障和促进我国畜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畜禽养殖场并阻断其在畜禽舍和畜禽之间传播以及保障畜禽健康的一整套防御体系。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包括鸡场建设、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免疫接种、药物预防等各个环节,该体系集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为一体,通过阻止各种致病因子的侵入,防止鸡群受到疫病的危害,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病控制方  相似文献   

4.
<正>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畜禽养殖场并阻断其在畜禽舍和畜禽之间传播以及保障畜禽健康的一整套防御体系。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包括鸡场建设、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免疫接种、药物预防等各个环节,该体系集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为一体,通过阻止各种致病因子的侵入,防止鸡群受到疫病的危害,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病控制方  相似文献   

5.
鸡场生物安全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是防止致病微生物侵入鸡场并阻止其在鸡场、鸡舍及鸡群内外传播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它可以减少外界疾病因素进入养鸡场或在养鸡场内部鸡群之间的传播,使鸡群远离致病因素,生物安全体系其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强化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坚持生物安全制度,杜绝疾病的传入 1种鸡场的合理规划和布局①种鸡场的选址:选择地下水位低、地势高、背风向阳、易于排水的地方,建筑应该朝南,而且应处于上风口的位置。环境要比较安静,要避开交通要道,距离2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7.
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为阻断致病病原(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侵人畜(禽)群体、为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范措施,是较经济、有效的疫病控制手段。 生物安全体系主要着眼于为畜禽生长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畜禽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尽可能地使畜禽远离病原体的攻击。  相似文献   

8.
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涉及到鸡场技术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全面而严密的综合性、系统性管理工作。它可以减少外界病原微生物进入养鸡场或在养鸡场内部鸡群之间的传播,使鸡群远离致病原,切断传播途径。它的核心就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创造出一个清洁的饲养环境,确保鸡群的健康成长.是肉鸡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作,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浅谈生物安全措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状况的新理论,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实践。生物安全的定义是预防传染因子进入畜禽生产的每一阶段所采取的规定与措施,生物安全包括防止传染因子来自外部的水平传入和畜禽场内部从一个畜禽舍到另一个畜禽舍的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10.
父母代种鸡场疫病综合防制是落实“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综合配套措施 ,贯穿于整个饲养管理和孵化过程。按照兽医卫生总体要求 ,种鸡场一开始就必须建立各项生物安全制度 ,所有建设规划和生产计划应利于种鸡群的饲养管理和鸡苗的健康 ;制定科学有效的各项综防措施 ,形成一种综合性的鸡群和环境相配套的生产新格局 ,确保父母代种鸡场和商品鸡场安全而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可阻断病原微生物进入场区或在场区内传播,保护易感鸡群,减少疫病发生,使养殖者获得好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也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养殖场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养殖场规划和布局合理可保证养殖环境不受污染,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的前提。场区选址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要求,远离居民区、学  相似文献   

12.
炎热的夏季往往给鸡群带来较大应激,特别对肉种鸡的影响更是如此。在生产实践中,不少经营者面对酷暑感到极大压力,也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这种应激,但如果天气太热或者采取措施不力,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保证鸡群有一个良好生存和生产环境,就应把防暑降温当作种鸡场夏季的一个重要工作。防暑降温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因素包括鸡场的设计、环境的控制、鸡舍的管理、疾病的防治等。1鸡场的设计集约化鸡场要选择在远离城镇、村庄、畜禽场的地方,地势要求高燥,通风良好,供电、给排水、交通方便。对于鸡场的选址、结构的布局、房…  相似文献   

13.
生物安全体系在许多人心中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字面上实际很清楚地表示为生物,而许多人仅仅把它认为是养殖的畜禽。如2002年贾新根提出的生物安全体系主要着眼于为畜禽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尽可能地使畜禽远离病原体的攻击。因此生物安全体系是指在生物体外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在生物自身能够调节对抗的前提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一切措施。这些措施能达到降低感染病原微生物压力,阻止疫病暴发,提高生物自身抵抗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在集约化生产模式下国内外众多专家一直强调的,也是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实践活动。生物安全的定义是预防传染因子进入畜禽生产环节的每一阶段所采取的规定与措施,生物安全包括防止传染因子来自外部的水平传入和畜禽场内的从一个畜禽舍传到另一个畜禽舍的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15.
一 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1 场址的选择 选择有利于卫生防疫的场址,要有安全充足的水源、水质良好,要有利于鹅场水域的进水和污水净化及排放,要远离侯鸟迁徙的路线、兽医站、畜禽交易场所、屠宰场、交通要道、城镇、人们来往频繁的地方以及工业污染区等地方,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畜禽养殖方式和水平较为低下这一现状,畜禽疫病的防控不仅要从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加强综合防制,更要在宏观上积极进行动物健康养殖体系及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划、建设与完善.文章从建立和健全各级畜禽防疫体系和兽医卫生监督控制体系及以区域化和标准化的安全养殖小区建设为核心两个方面浅述畜禽健康养殖及其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生物安全是指防止致病性微生物侵入鸡场及阻止其在鸡场、鸡舍及鸡群内传播的整套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性生物安全体系1.1场址的选择1.1.1保证场地无病原。不能在原来的禽场上建场或扩建,不能在水源污染区建场,并远离污染水源建场。要高度重视水源水质,严防各种病原微生物及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1.1.2远离传染源。对附近历史疫情要做到周密的调查研究,特别警惕附近的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蛋鸡场、村庄散养的鸡、鸭、鹅、集贸市场、兽医门诊、屠宰加工厂等传染源,离传染源的直线距离至少不低于500米。要远离人口密集的…  相似文献   

18.
疫苗接种是鸡群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的措施之一。要确保接种成功,提高鸡群的免疫抗体水平,防止大规模疫病的发生,确保养鸡生产的正常运转,对疫苗接种工作须作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奖励政策的实施,家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国内恶劣的养殖大环境使家禽养殖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风险在加大,其中疾病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家禽养殖业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就显得极为迫切。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指阻断病原体侵入鸡群并进行增殖而采取的系列措施,包括隔离、消毒、免疫等,养鸡场饲料和鸡粪运输是生物安全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何为生物安全体系?所谓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畜禽养殖场并阻断其在畜禽舍和畜禽之间传播以及保障畜禽健康的一整套防御体系.最关键的是要以最低的投资来控制病原微生物侵入养殖场,防止进一步扩散,保障畜禽健康,确保生产成绩平稳,以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生产实践中,首先要制定生物安全计划,设定具体目标,每日执行,定期检查和重新修订循环管理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