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鸡啄癖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啄癖是鸡群中的一种异常行为,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羽癖、食蛋癖和异食癖等,高密度大群饲养的鸡最易发生,危害很大。因此,必须针对鸡啄癖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笔者经对几个大的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鸡啄癖发生及防治情况调查分析后,总结归纳如下。 一、发病原因 1.营养缺乏: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缺少食盐或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缺少某些维生素;饮水不足;日粮中大容积性饲料不足,鸡无饱食感。 2.环境条件差:鸡舍内温度、湿度不适宜,地面潮湿污秽,通风不良;光照紊…  相似文献   

2.
曾元根  刘香 《中国家禽》1999,21(4):29-29
湘南某养鸡场1997年3月至11月发生了湘黄肉鸡严重啄羽病例,经饲料分析为蛋白质不足和钙磷比例不协调所致,现将诊断过程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该鸡场1997年3月至11月饲养本地湘黄鸡5批,每批8500~9800只,共45950只,全部为母鸡。...  相似文献   

3.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啄癖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日龄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是被啄只致残或致死,增加死淘率,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从而加大了饲养成本,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鸡群产生啄癖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在大型鸡场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实践总结,就啄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拥挤,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  相似文献   

4.
鸡发生啄癖的类型、原因及防治任成林,李继连(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啄癖(又称恶食癖、异食癖)是出现在群饲鸡中的一种常见病症,表现为鸡只互相啄食肛门、羽毛或鸡蛋等,是由营养、环境(饲养密度、光照、温湿度等)条件变化和疾病(体外寄生虫...  相似文献   

5.
啄癖称恶癖,是啄肛癖、啄蛋癖、啄脚趾癖、啄羽癖等几种啄癖现象的总称。以大群饲养的鸡群发生最多。一旦发生此现象,鸡互相啄食,鲜血直流,轻者受伤,严重的被啄死或压死,经济损失严重。根据笔者多年来在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临床上常见的鸡啄癖原因有光照过强、饲养密度过大、饲料中硫化物不足等。为了帮助养鸡户有效的防治鸡啄癖行为,现将啄癖原因与防治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6.
鸡啄癖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啄癖又称异食癖,根据啄食的对象不同而分为啄羽癖、啄肛癖、啄蛋癖、啄趾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啄癖在养鸡生产中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河北省滦县东安各庄某养鸡户饲养的800只蛋鸡至淘汰时因啄死的就达100只,啄伤致死率达125%;余庄某养殖户320只蛋鸡产蛋期啄死33只,啄伤致死率达13.1%。因此,正确认识啄癖并进行预防,可使养殖户减少经济损失。 一、啄癖发生的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鸡只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使鸡只有拥挤感,是发生啄癖的诱因。 (2)饲料营养个全价且不平衡,特别…  相似文献   

7.
鸡啄癖是因饲养管理和饲料调制不当环境应激因素等引起的综合症。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鸡啄癖给养殖户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避免此症的发生,根据本人20年来的实践经验,对鸡啄癖的病因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1原因多数由于饲养管理和饲料调制不当(如饲料中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比例失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的原因。1.1饲养管理方面原因1.1.1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活动空间受限制,鸡舍湿度过大、通风…  相似文献   

8.
蛋鸡脱肛、啄肛多发生于产蛋初期。刚开产的小母鸡由于激素分泌发生变化及输卵管脱出,产蛋时造成肛门撕裂出血,其他鸡追逐啄肛。脱肛往往引发啄肛,形成啄癖。啄肛容易造成受害鸡贫血,严重时能将内脏啄出,造成死亡。啄癖严重时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鸡脱肛、啄肛的发生与饲养环境、营养代谢、管理和饲养方式有关,也与鸡自身的遗传、生理、习性及疾病感染有关。1环境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时间过长、光线过强、饲养密度大、鸡舍内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等。1.1光照开产前光照时间过长,使育成期蛋鸡性成熟提前于体成熟而早产。…  相似文献   

9.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啄癖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日龄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是被啄只致残或致死,增加死淘率,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从而加大了饲养成本,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鸡群产生啄癖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在大型鸡场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实践总结,就啄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雏鸡在1~42日龄因自身生长特性、饲养密度和通风情况、光照、疾病和饲料等因素常发生啄癖现象。被啄鸡只轻者可进行治疗,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了解雏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并掌握控制雏鸡啄癖的关键点对蛋鸡养殖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互啄癖,恶食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常发病,各日龄鸡都可发病。啄癖主要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背、啄头、啄蛋等,轻者使鸡受伤,重者造成死亡。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生的原因1.1环境因素1.1.1饲养密度大饲养密度过大,使鸡的活动受到限制,过于拥挤,不能充分活动,采食、引水不足易发生啄癖。1.1.2光照强度过强鸡需要的光照强度为10~30IX。光照过强导致鸡的精神系统紊乱,使鸡群兴奋而互啄;或产蛋鸡暴露于阳光下,母鸡不能安静产蛋,常在匆匆产蛋后肛门外突,而招致其它鸡只啄肛。1.1.3鸡舍高温高湿在温度35℃左右,…  相似文献   

12.
鸡啄癖是由营养、环境(饲养密度、光照、温湿度等)条件变化和疾病(体外寄生虫、皮肤病)等多种综合应激因素引起的。啄癖在任何鸡龄的鸡群中均会发生,但以雏鸡时期的发生率最高。常因个别鸡发生啄癖后迅速蔓延全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内外对鸡啄癖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如采用调节营养、改善饲养条件,添加抗应激剂、断喙等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本文报告了我厂1989年研制的防啄剂对防治鸡啄羽、啄肛等啄癖症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因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应激、疾病等因素引起的鸡啄癖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水平较低的农村,经常给养鸡生产带来损失。根据病鸡啄食的部位不同,鸡啄癖可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及啄食其它异物的异食癖等。现对鸡啄癖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8年4月初,晋州市槐树村四个养鸡场同时发生啄癖症,为此我们特意走访了四位养鸡专业户。据四位业主介绍:他们饲养同一批鸡,喂同一厂家的料,发病前鸡群生长良好,180日龄产蛋率就达93%,这时鸡群中有个别鸡只开始啄肛、啄羽、啄蛋。到200日龄,啄肛、啄羽现象日趋严重,每日鸡舍中,啄死鸡高达3只,啄破的鸡蛋每天都有20-30个,产蛋率由90%下降到81%,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位养鸡户饲养的亦是同一批鸡,但用的另外一家饲料厂的料,情况恰恰相反,他的鸡从育雏到产蛋,没有一只发生啄癖现象。现象调查及病因分析:我们亲…  相似文献   

15.
啄辟是鸡群中的一种异常行为,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羽癖、食蛋癖和异食癖等,高密度、大群饲养的鸡最易发生,危害很大。笔者对我区20多个养鸡场、户鸡啄癖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总结介绍如下。一、发病原因1.营养缺乏: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缺乏食盐或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某些维生素;饮水缺乏;日粮中大容积性饲料不足,鸡无饱食感。2.环境条件差:鸡舍内温度。湿度不适宜,地面潮湿污秽,通风不良,光照紊乱,光线过强;鸡群密集、拥挤;经常停电或突然受到噪…  相似文献   

16.
鸡啄癖有啄肛癖、啄羽癖、啄蛋癖、啄趾癖、啄肉癖、啄头癖、其他异食癖几种,文章在罗列相关啄癖种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喙、合理搭配日粮、加强鸡群管理、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加强疾病防控等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啄肛、啄羽、啄趾和啄蛋等恶癖,多发生于一个多月龄的小鸡和当年初产的小母鸡。被啄的鸡只不仅秃头、光腚很难看,有时还转为啄肛,肠被拉出而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全群互啄,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1鸡群发生啄癖的原因1.1饲料因素如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特别是日粮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平衡失调和钙、磷、钠、镁等的含量不足或缺乏。1.2饲养管理因素如鸡舍内饲养密度过大,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地面潮湿,光照过强,饲喂量不够和饮水供应不足等。1.3不合理的混群饲养不同品种、不同年龄和强弱混群饲养也是造成发生恶…  相似文献   

18.
啄肛癖是一种异食癖,是许多鸡场鸡的一种常见病,特别在饲养管理不当的鸡群多发。临诊上表现为鸡群互相啄肛,产蛋母鸡尤为多见,有时被啄鸡的泄殖腔被啄破,甚至肠道啄出,造成流血及死亡。造成啄肛癖的原因很多,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作简要的介绍。一、发病原因引起鸡啄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日粮营养物质缺乏与代谢紊乱:日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缺乏往往是鸡啄肛癖发生的重要原因;饲料中钠、钙、硫等矿物质不足都可能成为啄肛癖的病因,尤其是钠盐不足常导致啄肛癖的发生。2.饲养管理不当:过度拥挤,通风不良,尤其是…  相似文献   

19.
啄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表现为啄肛、啄羽、啄蛋、啄趾、啄头等。生产中一旦出现鸡的啄癖,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啄癖的蔓延,否则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引起鸡啄癖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饲养环境、日粮营养、饲养管理和疾病等因素,饲养过程中要掌握“预防为主”的原则。产生啄癖以后,就要有针对性地消除诱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以便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夏季是鸡啄癖的多发季节,引起鸡啄癖的原因较多,既有品种和饲料方面的因素,一些疫病尤其是大肠杆菌病也是主要诱因,故防治该病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及时正确地断喙是防治啄癖症最有效措施建议在9日龄时断喙,整齐地烙去鼻孔至喙尖的下1/3,于50日龄时对断喙不好的鸡只进行复断。2找出并移走“好啄鸡”,治愈“被啄鸡”,防止本症的不断蔓延性情暴躁,好斗好啄的鸡只总是表现为先啄,啄死一只后,便去啄另一只,最后一笼中只剩下它自己,所以发生啄肛症后,首先找出“好啄鸡”,并对其单独饲养。对“被啄鸡”的伤处涂上苦味抗生素、废机油等颜色难看的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