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2年如东县共饲养续春蚕3.43万张,约占全县春蚕饲养量的65%,与上年同比增长21.8%,生产蚕茧1303.4t,张均产茧38kg,农民茧款收入达到1400万元。至此,如东县眷蚕生产已连续5年夺得丰收。 在续春蚕生产期间,如东县蚕桑技术部门从县情实际出发,大力推广普及续春蚕饲养新技术,重点在减轻桑树长势衰退上做文章。一方面,不再强调续春蚕的饲养比例和饲养量,坚持“三个不养”,即:桑树管理跟不上,长势已出现衰退迹象的不养;养蚕设施不配套,技术基础差的农户不养;近年刚投产的新桑不养。另一方面,针对饲养续春蚕,桑树秋季生长期缩短这一实际,制订了一整套续春桑园管理的技术标准,去冬今春通过广泛宣传,被广大蚕农所接受,前几年桑树夏伐拖拉现象今年得到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2.
饲养续春蚕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续春蚕是通过推迟桑树夏伐,利用春蚕饲养后新梢上再生长的叶片,在春蚕生产之后紧接着饲养的一批蚕,既有别于过去的二春蚕,也不是将春蚕进行分批饲养.这种方法不影响春蚕的饲养量,而是在春蚕之后、夏伐之前增加的一批蚕.由于桑树夏伐推迟,采用这种饲养模式,不仅使原来的养蚕布局发生改变,而且使桑树的夏伐时间推迟,桑树管理模式和肥培措施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从1999年起在如东县试点推广了这一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续春桑园是指当年饲养续春蚕之后进行伐条的桑园。由于续春蚕的饲养使当年夏伐时间推迟了 20d以上,增加了桑树的产叶量,增大了桑树的消耗, 缩短了夏秋叶的生长时间。为了解续春桑园冬季的剪梢时间和留梢长度对产叶量的影响而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桑疫病是蒙自市冷泉镇春季主要桑树病害,影响春蚕的饲养量和春蚕收蚁时间。本文对不同海拔不同地块桑园的桑疫病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桑园桑疫病细菌的存在是桑疫病发生的前提条件,低温、冰雹、北风是桑疫病发生的诱因。桑疫病的危害程度与桑园的海拔高度、桑树品种、地形、管理水平以及提前预防、灾后防治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5.
桑园夏季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当年夏秋季的叶质叶量,而且影响到来年春叶产量与春蚕饲养量,因此必须认真搞好夏季桑园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1 桑树病虫害防治桑树从夏伐到秋季落叶,是1年中病虫防治的重点时期。特别是6~8月份又是1年中病虫繁殖最快、为害最重的时期。夏季防治应以药杀为主,同时结合  相似文献   

6.
文章报告了如东县掘港镇从1999年至2012年,续春蚕推广应用情况,其饲养量占全年总饲养量的20%左右,蚕茧的产量达40kg左右,饲养的品种得到改良,蚕茧的质量不断提高,掘港镇饲养续春蚕13年来,共为蚕农增收3900多万元。作者认为续春蚕的饲养有利于促进蚕农增收和保障蚕桑生产的稳定,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如东县续春蚕饲养的实践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续春蚕是通过推迟桑树夏伐,利用春蚕饲养后新梢再生长的叶片饲养的一批蚕。通过饲养续春蚕可以增加茧产量和经济收入,通过加强桑园肥培管理,桑树树势虽有影响,但并不是十分明显。续春蚕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其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修水县大规模栽桑养蚕有三十多年历史,蚕桑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县现有桑园面积6 666.7 hm~2,占全省桑园面积的一半。近年来桑园病虫害发生种类多、面积大,且危害突出,防治难度日益增大,已成为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大力推进桑树病虫害统防统治,是控制桑树主要病虫为害的关键措施,对确保全县蚕桑生产安全,促进桑园高产优质和蚕农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该县通过积极探索,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组织专业队伍,在桑树病虫害统防统治方  相似文献   

9.
如东县续春蚕饲料的实践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续春蚕是通过推迟桑树夏伐,利用春蚕饲养后新梢再生长的叶片饲养的一批蚕。通过饲养续春蚕可以增加茧产量和经济收入,通过加强桑园肥培管理,桑树树势虽有影响,但并不是十分明显。续春蚕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其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安岳县桑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9日至13日,应安岳县蚕桑局之邀,我们对该县桑树花叶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全县桑园面积约6 666.7hm2,栽桑7 000万株,发生桑花叶病占全县桑园面积的80%,病株率在1%~60%不等,其中田块桑园发病率为3%左右,个别严重地块发病率达50%~60%,承包大户3.3hm2以上的发病率在30%左右,大面积农户发病率在1%左右,致使桑叶量大幅度减产,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严重威胁该县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将本病的发生与防治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西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全县桑园2950 hm2,年养蚕2万张,生产鲜茧700 t,茧收入1000多万元.2004年春蚕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平均张产茧36 kg.但近年桑树病虫害发生严重,种类增加,为害损失在30%左右,严重的地区造成当季蚕不能饲养.开展桑树病虫害研究与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 桑象虫是我省目前发生比较严重的桑树害虫,春伐、夏伐桑园都有危害,尤以春伐桑园为重。石泉县1986年受害面积大,程度深,损失严重。个别重害桑园桑树死亡率达10%。1987年对一典型桑园调查,桑树死亡率达16%。桑象虫属鞘翅目,体璧坚硬且布满蜡质,体型小,危害习性比较特别,绝大部分时间取食萌动桑芽芽芯,假死性又强,杀螟松、乙酰甲胺磷、敌百虫  相似文献   

13.
伏大春 《蚕桑通报》2001,32(1):55-56
所谓“二春蚕” ,就是在往年春蚕饲养结束后桑树不伐条 ,在加强肥培管理的基础上再继续饲养一次春蚕 ,这一次春蚕就叫“二春蚕”。盐都县茧丝绸公司及蚕桑站为了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 ,增加蚕农收入 ,巩固扩大蚕桑生产 ,大胆地对蚕桑生产进行改革 ,调整养蚕布局 ,认真组织发动 ,大力宣传 ,办好培训班 ,送技术上门、积极推广二春蚕 ,喜获丰收。今春全县饲养二春蚕2700张 ,占全县一春蚕饲养量的1/3左右 ,其中 ,便仓镇饲养的二春蚕占全县二春蚕饲养量的1/2左右 ,全县生产蚕茧100t多 ,平均张单产达37.5kg以上 ,高的近50kg…  相似文献   

14.
续春蚕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达 《蚕桑通报》2003,34(4):56-57
所谓续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的基础上,通过推迟桑园夏伐,恰当选留新稍并加强肥培管理,利用所留新稍不断伸展生长的叶片再饲养的一批蚕。由于其饲养期间,气候相对比较适宜、叶质优良,能够生产出与春蚕同等优质的蚕茧,因此对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饲养量、产茧量,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续春蚕生产在江苏省起步较早,其相关的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已于今年通过专家鉴定,但作为蚕业重点产区的浙江省在这方面尚无有关推广的报道。我县近几年正在发展规模桑园,培育了一批经营大户,显然对开发续春蚕生产具有较大的潜力。为推广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15.
桑树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内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县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建设“蚕桑之乡”和西北蚕桑大县的战略部署,奋战三年实施了“万亩桑”大会战工程,新增桑园1800hm^2,全县桑园达到2950hm^2,年养蚕2万张,生产鲜茧700t,蚕农增收1000多万元.2004年春蚕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平均张产茧36kg,蚕桑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近年来桑树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加,一般为害损失在30%左右,为害比较严重达到50%,有些特别严重的造成当季蚕不能饲养.开展桑树病虫害研究与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叶丽娟 《中国蚕业》2005,26(2):35-36
建德市目前的养蚕布局是一年饲养春蚕和中秋蚕两期,全市90%以上的农户采纳这种养蚕布局,对桑叶的利用率不高.特别是近年来,本市推广农桑12、14等桑树新品种已有400hm2,这些桑树新品种具有发芽早、生长势旺、产叶量高等优点.一年养两期蚕的布局,春蚕结束夏伐后到中秋蚕大蚕用叶时,大部分桑树下部约14张左右的叶片变黄和落叶,造成极大的浪费.夏蚕、早秋蚕由于饲养量少,加上本市的气候条件不是很适宜,这2期蚕不受蚕农欢迎.为了充分利用新品种桑树这种产叶量高、生长势旺的优势,更为了探索一种在新形势下适合本市的养蚕模式,于2004年春蚕结束后,紧接着又组织饲养了1期春蚕(晚春蚕).晚春蚕是通过推迟桑树夏伐,利用常规春蚕饲养后桑树梢上再生长的叶片,在春蚕生产之后接着饲养的一批蚕.这种方法在不影响春蚕饲养量的条件下,在春蚕之后、夏伐之前增加饲养的一批蚕.由于采用这种新的饲养模式,使原来的养蚕布局发生了改变,同样也使桑树的夏伐时间推迟,桑树管理模式和肥培措施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通过对晚春蚕饲养的全过程和桑树推迟夏伐后的秋季生长情况等方面的认真调查,认为晚春蚕在本市的饲养是成功的,现将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桑绵粉蚧(学名Pneacoccus hirulus Green)是危害桑树顶芽的害虫,其在面积发生危害时会造成严重减产。1991年6月间,蚕业指导所桑树病虫害普查课题组在玉林、陆川、博白、合浦、南宁等地桑园同时发现有该虫危害,发生面积约600多公顷(一万亩),严重的造成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桑树伐条直接影响到蚕的饲养量和布局,如何根据当地自然因素,科学地把握桑树轮伐比例和时间,合理安排蚕期与饲养量,实现蚕桑生产的安全化和效益最大化,是蚕业科技创新的现实课题.近几年有的地方饲养二春蚕使桑树伐条整体推迟,对桑树的生长发育及次年春蚕的生产影响较大.为此,我们从2002年开始在局部区域进行桑树夏季轮伐技术,调整夏秋发种时间,避开夏季高温、多雨期(7月10日至8月20日),较好地解决了秋季小蚕用叶难和大蚕桑叶易老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市养蚕布局的调整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养足春蚕,多养夏蚕,少养中秋,增加晚秋蚕的饲养量,但夏蚕由于受时间、桑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饲养量难以增加,无法达到布局调整的目的。为此,我们通过改变桑树夏伐模式和肥培管理措施、来解决夏蚕桑叶产量不高的矛盾,经过两年的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部分结果整理如下:1 试验地点与方法1.1 供试桑园 新沂市港头镇赵圩村一块长势一般、11年树龄、面积3hm2、平均667m2栽1000株的桑园为试验田,桑树品种为湖桑32号。1.2试验方法1.2.1 试验设正常夏伐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蚕桑生产主要以春蚕和晚秋蚕为主,在全年饲养量中,春蚕占45%,晚秋蚕占40%~45%,夏蚕和中秋蚕饲养量很少,饲养春蚕比较顺利,盒种产茧量在45 kg以上,而晚秋蚕期因不利因素多,主要是秋季是病虫害高发时期,大田和桑园药剂治虫频繁,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家蚕农药中毒;加上蚕室环境病原积累较多,容易感染家蚕引发蚕病,以及进入秋季后,桑叶叶质变差等,饲养难度加大,产茧量不稳定。所以,加强秋季桑园管理,在晚秋蚕生产开始前就要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及时抓好施秋肥、除草保墒、防涝等措施,确保桑园优质、高产;同时着重做好蚕前蚕中各环节技术措施的实施,保证晚秋茧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