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干法再造烟叶在卷烟生产中的适宜掺配量,以某知名品牌卷烟的烟丝为基础,在卷烟中分别添加5%、8%、12%、15%的干法再造烟叶,探讨干法再造烟叶掺配量对卷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丝中掺入干法再造烟叶能有效降低卷烟的化学指标和烟气指标,与纯烟丝卷烟样品相比,掺入15%干法再造烟叶的卷烟样品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分别下降了14.64%、16.59%、35.68%,烟气烟碱、焦油、CO释放量分别降低了17.50%、15.03%、11.55%,且优于掺入同等比例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卷烟样品;感官质量方面,掺配干法再造烟叶卷烟样品的抽吸品质优于掺配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卷烟样品和纯烟丝卷烟样品,且掺配量为8%时,卷烟样品的感官评吸质量最好。可见,干法再造烟叶在卷烟抽吸品质提高及减害降焦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造纸法再造烟叶。  相似文献   

2.
造纸法再造烟叶工业可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娜  王定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00-15902
[目的]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对卷烟产品的各种意义和实用价值。[方法]首先对国内外再造烟叶的理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再对国内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可用性进行工业验证。[结果]造纸法再造烟叶具有良好的耐加工性,可以调节卷烟叶组配方和卷烟烟气中的化学成分,改善卷烟的燃烧性和填充力,降低卷烟单箱耗丝量,既具有降焦减害和降耗增效作用,同时又可以提高卷烟的内在质量(抽吸品质)。[结论]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广泛应用,将对卷烟工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再造梗丝与普通梗丝使用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造梗丝的使用性能。[方法]在配方叶丝中分别掺入不同比例的再造梗丝、普通梗丝制成试验烟丝,卷制试验卷烟样品,对试验卷烟样品进行物理指标、主流烟气指标、感官质量检测。[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配方叶丝中掺入再造梗丝可以降低焦油释放量0.32~1.66 mg,降低卷烟单支重量6.0~10.8 mg;试验范围内配方叶丝掺入普通梗丝可以降低焦油释放量1.02~2.49 mg,降低卷烟单支重量3.2~17.3 mg,再造梗丝可以起到降焦、降耗的作用,其效果弱于普通梗丝。在配方叶丝中掺入再造梗丝时其卷烟样品感官质量总分为128.65,在配方叶丝中掺入普通梗丝时其卷烟样品总分为124.41,再造梗丝对感官质量的影响优于普通梗丝,尤其是对劲头、浓度、杂气的影响。[结论]再造梗丝是一种良好的卷烟原料,但不能替代普通梗丝。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干法再造烟叶与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烟气指标、有害成分和抽吸品质,可为干法再造烟叶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造纸法再造烟叶相比,干法再造烟叶的松厚度、涂布率、填充值较高,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焦油、CO及有害成分的释放量较低,感官质量较好,烟草本香充足。可见,干法再造烟叶的各项产品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水平,为卷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高品质原料。预计干法再造烟叶将成为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有效补充,也将成为中式卷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卷烟配方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可行性。[方法]对常规卷烟配方物质、卷烟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化学常规成分含量、物质表面形态差异及近红外光谱差异进行分析。以60个含有不同量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卷烟样品为建模样品集,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卷烟配方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近红外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样品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实际值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996 1、0.994 9,校正误差均方根(RMSEC)分别为0.477和0.668。[结论]用近红外光谱可以同时快速准确地测定卷烟配方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卷烟材料及其不同设计参数对卷烟焦油及危害性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规律,共对6种卷烟材料及各5个水平参数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卷烟纸透气度对降焦减害具有较大作用,与焦油、H、CO、NNK、B[a]P、氨、苯酚、HCN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卷烟纸克重对降焦减害显著不明显,与B[a]P、苯酚具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对降焦减害具有一定效果,与焦油、H呈线性负相关;卷烟纸含麻比例含量增大,卷烟焦油释放量及危害性指数整体呈递增趋势,卷烟纸含麻比例与焦油无显著相关关系,与H呈线性正相关;滤嘴通风率对降焦减害具有较大作用,滤嘴通风率与焦油、H、CO、B[a]P、氨、苯酚、HCN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NNK、巴豆醛释放量之间有一定负相关关系;滤嘴长度对于降焦减害具有较大作用,滤嘴长度与焦油、H、NNK、B[a]P、氨、苯酚、HCN呈显著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汪仕林  岳金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66-14168
[目的]对萃取后的烟草薄片原料进行分析与分离研究.[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烟草原料(烟梗、烟末和烟碎片)经过萃取后混合半料的细胞形态和表面元素,并研究后续分离过程.[结果]混合半料的结构疏松,制浆性能差;预处理可缩短打浆时间,明显改善半料成浆性能;配抄外加纤维后可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结论]预处理可缩短打浆时间,明显改善半料成浆性能,提高成片质量,但不足以满足工业化连续生产,仍需添加外加纤维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的物理性能才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在卷烟制丝加工过程中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制丝线上产生的粉尘。【方法】分别从浆料的打浆度、配方中加入壳聚糖和瓜尔胶两种阳离子吸附剂三个方面,对再造烟叶的切丝损耗进行考察。【结果】当烟草浆料打浆度由35°SR分别提高至45、55、65和75°SR,再造烟叶的切丝损耗分别降低2.07%、2.33%、3.69%和4.32%;在浆料中添加壳聚糖后,再造烟叶的切丝损耗无明显影响,而添加瓜尔胶后,再造烟叶的切丝损耗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添加0.2%的瓜尔胶降幅最大,达到1.08%;在涂布液中添加壳聚糖和瓜尔胶后,再造烟叶的切丝损耗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当二者添加比例为0.3%时降幅最大,分别为2.78%和3.50%。【结论】调节浆料打浆度、在浆料或涂布液中加入适量的壳聚糖或瓜尔胶,可以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切丝损耗,提高卷烟制丝过程中的有效利用率并改善生产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中打浆度对燃烧性能及烟气指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片基结构,并进行物理指标(厚度、透气度、松厚度)、热重分析、烟气指标(抽吸口数、总粒相物、焦油释放量、烟碱含量、一氧化碳释放量、水分含量)的检测,考察不同打浆度条件下再造烟叶的片基结构和物理性能差异,及其对燃烧性能和烟气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打浆度为25°SR时,再造烟叶厚度、透气度、松厚度均最高,分别为0. 168 mm、1 226. 19 cu、3. 0 cm~3/g。打浆度由25°SR升至65°SR时,再造烟叶片基结构由疏松到致密,厚度、透气度、松厚度均下降。打浆度为25°SR时,具有较低的热解温度和较高的燃烧速率,且燃烧充分,剩余物较少。打浆度与烟气指标中总粒相物、焦油释放量、一氧化碳释放量呈正相关,与抽吸口数呈负相关,打浆度为25°SR时,焦油释放量、一氧化碳释放量最低,分别为4. 2、11. 6 mg/支。  相似文献   

10.
造纸法再造烟叶中外加植物成分能显著提升再造烟叶品质。片基中添加木浆纤维会改善再造烟叶物理性能,添加药用植物纤维能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型的再造烟叶;在涂布液中添加特殊香味的植物提取物可以生产出新香型再造烟叶。植物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对提高植物的经济价值,开发新型再造烟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再造烟丝、梗丝、膨胀丝(以下统称为"三丝")在不同掺配比例下对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分别对"三丝"在五个掺配梯度下进行试验设计,在保证掺配后烟丝水分和卷制后烟支硬度稳定的条件下,考察掺配"三丝"后烟支的物理指标和卷烟烟气指标。结果表明,烟支重量、CO、TPM、烟碱、焦油随"三丝"掺配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卷烟吸阻与之相反;掺配再造烟丝对降低卷烟CO释放量效果较明显,膨胀丝的添加能够有效地降低卷烟重量并提高吸阻,掺配梗丝对降低卷烟TPM、烟碱、焦油的释放量效果显著,因此在烟支卷制过程中"三丝"应合理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李子坤  张涛  江波  刘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57-5858
[目的]为了研究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及在卷烟中的应用,为茶叶薄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方法]以茶叶和茶梗为原料制造烟用茶叶薄片,对造纸法茶叶薄片的主要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使用单宁酶和盐酸处理茶叶和茶梗会改善茶叶薄片的质量;茶叶薄片的结构强度与打浆有关;当卷烟中添加茶叶薄片比例为10%时,烟气焦油含量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且对卷烟感官吸味质量的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优化了烟用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适用烟叶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丰富不适用烟叶处理途径及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原料来源.[方法]对不适用烟叶进行不同处理,研究其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可用性,并与常规薄片原料对比,进行原料配方技术研究.[结果]试验得出,不适用烟叶快速烘烤(下二棚)处理后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表现优于晾晒和快速烘烤(脚叶)处理,且这3种处理方式的不适用烟叶原料均可应用到造纸法再造烟叶薄片中,以使用烘烤(下二棚)∶晾晒∶烘烤(脚叶)=5∶3∶2的掺配比例替代一半的云南原料,其样品感官质量表现较好.[结论]研究表明,不适用烟叶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和配方比例,可部分替代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外加纤维对再造烟叶物理与常规烟气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造纸法再造烟叶中加入不同种类纤维,测定了4种样品的物理指标与常规烟气指标,分析了不同纤维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片基和产品物理与烟气指标。结果表明,外加纤维为漂白针叶木浆时,再造烟叶片基和产品都具有较高的耐破强度、平衡含水率,但是填充值较低;外加纤维为未漂白亚麻浆时,填充值较高,松厚度较好,但是抗张强度、耐破强度和平衡含水率都较低;未漂白阔叶木浆相对漂白阔叶木浆具有较高的填充值、耐破强度、松厚度和平衡含水率,而抗张强度较低;未漂白阔叶木浆相对于漂白阔叶木浆具有较高的总粒相物,焦油和CO释放量。综合各烟气指标,多数指标均较低的是未漂白亚麻浆和漂白阔叶木浆。在保证再造烟叶综合质量的前提下,建议采用多种外加纤相搭配的方式添加,根据产品需要取长补短,试验为企业从外加纤维的角度来满足造纸法再造烟叶不同的物理特性与烟气指标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钟家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12-16814
[目的]了解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抽吸口数比与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与转盘式吸烟机分别测定了15个不同类型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还原糖、烟碱、钾、氯)的含量及其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与抽吸口数.[结果]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抽吸口数比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中的总氮、钾、氯、钾氯比不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卷烟工业企业低焦烤烟型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茶梗、茶末的化学成分、纤维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茶叶再造薄片制造工艺的具体参数,并测定了茶叶再造薄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茶梗、茶末微含烟碱且糖含量低,有助于降低卷烟的烟碱和焦油含量;茶梗纤维的平均长度较长,1 mm以上的纤维比例高,有利于制作再造薄片。利用所确定的茶叶再造薄片工艺配方及参数,制得的茶叶再造薄片物理性能符合国家标准,无烟碱低糖,烟气烟碱量为0。茶叶再造薄片的使用既可充分利用茶梗、茶末,又可拓宽卷烟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卷烟作为产品的本质属性是给予消费者舒适的感官感受,卷烟降焦减害是烟草生产持续发展的前提,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氨释放量是降焦减害的途径之一。主要从烟叶原料、叶组配方、辅助材料和抽吸习惯四个方面介绍了影响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控制或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干法再造烟叶合理的涂布率,分别设计50.00%、66.67%、75.00%、80.00%、83.33%5个理论涂布率,探讨不同涂布率对干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涂布率的升高,干法再造烟叶的定量、厚度和抗张强度逐渐升高,而松厚度和填充值则逐渐降低;总糖、还原糖、烟碱、硝酸盐、钾和氯的含量均成比例升高;烟气指标中的总粒相物(TPM)、烟气烟碱、焦油和CO释放量也逐渐升高;感官质量先迅速升高而后趋于平缓。最终确定干法再造烟叶最适宜的涂布率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参比样品主流烟气常规成分的分析,揭示不同产区、不同部位烟叶主流烟气的烟气焦油量、烟气烟碱量、烟气一氧化碳量释放规律。通过对其焦油/烟碱比值的分析,对卷烟产品降焦减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混合型造纸法再造烟叶中TSNAs的释放量。[方法]研究分析不同吸附材料对烟草萃取液及再造烟叶卷烟烟气中TSNAs的吸附效果。[结果]在烟草萃取液中,活性炭对TSNAs的吸附作用优于分子筛,活性炭S35对TSNAs的去除率为84.84%,MCM-41对TSNAs的去除率为48.92%,ZSM-5对TNSAs的去除率最差,仅为6.67%,但其对TSNAs中的NNK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去除率高达91.60%。通过进一步对再造烟叶卷烟烟气进行试验验证上述结果,活性炭S35对卷烟烟气中TSNAs的去除率为70.20%,MCM-41对TSNAs的去除率为46.74%,ZSM-5对TSNAs的去除率仅为5.57%,ZSM-5对烟气TSNAs中的NNK没有明显的选择吸附作用,去除率为15.64%。[结论]在烟草萃取液中添加吸附材料的方式来降低混合型再造烟叶中TSNAs含量,是一种简易、高效的去除卷烟中TSNAs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