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播期对山西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2年在山西省忻州市进行了春玉米4个播期试验,探讨播期对山西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均有显著影响。随播期推迟,春玉米生育期缩短,灌浆持续时间延长,籽粒干质量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播期对产量影响显著,随播期的推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播期、千粒质量和秃尖长度对产量起主要作用,千粒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937 2)。4月25日左右播种玉米,花后光照充足,穗粒数形成较多,灌浆期雨热同季,适合籽粒灌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播期对饲用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探索饲用玉米的适宜播期。[方法]以青贮50为试材,对不同播期下饲用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乳熟末期和成熟期饲草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到达各物候期的日期延后,不同处理相同生育阶段的天数减少,最晚播种的玉米花粒期天数增多。全生育期和抽雄至乳熟末期的天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至6月15日播种的玉米天数最少,6月30日播种的玉米天数增多。五叶期玉米的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增高。拔节期以6月15日播种的玉米株高最高,之后至开花吐丝期以5月30日播种的玉米株高最高。抽雄期玉米的单株绿叶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灌浆后期至成熟期晚播玉米的单株绿叶数较多。随着播期的推迟,玉米鲜物质积累量、饲草产量和籽粒产量均减少。[结论]在饲用玉米的适宜播期内,播种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漯玉16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分别在6月1日、6月8日、6月15日和6月22日播种,考查品种在不同播期下播种至出苗、播种至拔节、播种至抽雄、播种至吐丝及播种至成熟的天数和产量指标,研究豫中南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生育进程及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3个品种播种至出苗及播种至拔节的天数基本没有变化;播种至抽雄和播种至吐丝的间隔天数随着播期的推迟逐渐变短且趋势一致,播种至成熟的间隔天数也逐渐缩短;3个品种均呈现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播种越晚产量越低的趋势,且同一品种在不同播期间产量差异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3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6个不同播期处理,研究广西桂北玉米生态区春季不同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全生育期随着播期推迟而缩短,生育期缩短时间主要体现在出苗至抽雄的营养生长阶段,其次为抽雄至成熟阶段。随着播期推迟,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大致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6个不同播期处理中,3月8、15、22、29日播种处理各玉米品种表现较好、产量较高。因此,桂北地区春玉米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中旬至下旬。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淮北地区夏播玉米品种郑单958的适宜播期,为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特设置4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郑单958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郑单958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先增后降,淮北地区大田直播栽培宜安排在6月中旬播种,在这个时段内播种容易避开或减少季节性自然灾害,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完善小麦新品种华麦1028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设置了播期及密度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播期及密度对该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与密度对华麦1028部分农艺性状以及产量、产量构成因素都有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华麦1028的生育期各阶段不同程度延后,使全生育期缩短。株高随着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高产栽培中在适期播期范围内应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减少倒伏风险。随着播期的推迟和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穗数增加,而成穗率、穗粒数及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在试验条件下,该地区华麦1028适宜播期为10月25—11月14日,适宜播种密度225万~3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播期对冀东地区春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春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和MC812为试材,设置4个播期,测定各产量构成因素、灌浆参数及产量,研究冀东地区不同播期对春玉米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京农科728在5月11—21日播种可获得高产,MC812在5月11日播种产量最高,能够充分协调各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发挥最大产量潜力。玉米的粒质量呈"慢-快-慢"的"S"形变化趋势,籽粒灌浆速率呈单峰曲线。籽粒百粒质量与灌浆速率呈二次相关,与脱水速率呈负相关,随着百粒质量的增加表现出前期急剧脱水,后期逐渐变慢。因此,5月11—21日播种,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潜力,并充分利用最大灌浆速率阶段的水、肥、光、热资源,实现籽粒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实现冀东地区春玉米的高产。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7,(2):92-94
为探寻红甘栗南瓜高产栽培技术,设计3个不同栽培密度和3个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瓜节位和商品瓜数随播期的延迟呈递减的趋势;栽培密度相同时,适时早播有利于高产种植,过早和过晚播种均不利于高产;播期一致时,密植有利于产量增加;红甘栗南瓜在黄冈地区的适宜播期为播期2,适宜密度为8 333株·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百农207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百农20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试验设9个播期播量处理,两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进程有所延迟;同一播期内,亩群体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株分蘖、次生根减少。同一播量下,随着播期的推迟,越冬群体逐渐变小;播期相同时,不同播量对生育时期没有影响。但随着播量增加,亩穗数增加,而穗粒数、千粒重下降;播量相同时,随着播期推迟,亩穗数、穗粒数下降,千粒重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百农207于10月17日播种产量最高,适宜亩播量为12 kg,但随着播期的推迟,适当增加播量也可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0.
试验目的:研究播期对宁夏南部山区甜荞2个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月3~27日之间播种,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但不同品种之间没有差异;在6月3~27日之间播种,对出苗率影响不大,但播期推后,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出苗率较高。在6月3~27日之间播种,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差异。在生长发育方面,6月3~15日播种,能有效地积累干物质的量;宁荞1号、信农1号品种不同播期下甜荞籽粒灌浆速率基本一致,均成"S"型曲线,较6月15日播种,适当的提前或推后播种,都能提高灌浆量,但差异不显著。在产量方面,若要获得高产,最佳播期为6月15日左右,也可以提前到6月3日,推后到6月21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时期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同时研究玉米的生育期、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方法]以郑单958及登海605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时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期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期处理;穗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郑单958玉米及登海605适宜的播种时期为6月7日。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播期对辽南地区水稻(Oryza sative L.)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该地主栽耐盐碱水稻品种盐丰47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播期,分别为4月5日(S1)、4月15日(CK)、4月25日(S2)和5月5日(S3),分析不同播期对辽南地区耐盐碱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提前引起水稻全生育期延长,播期推迟引起水稻全生育期缩短;播期提前和推迟均导致盐丰47株高在营养生长期(三叶期至拔节期)高于CK,生殖生长期(乳熟期)低于CK;提前和推迟播种盐丰47水稻叶面积在分蘖期至抽穗期总体大于CK,乳熟期后低于CK;提前和推迟播种水稻地上部干物重分蘖期至拔节期均高于CK,抽穗期均低于CK。4个播期中CK理论产量最高,S2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最高;提前播种水稻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均低于CK,推迟播种水稻千粒重和理论产量均低于CK。辽南地区耐盐碱水稻的适宜播期为4月15—25日,可以在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生物量及产量指标的关键时期采取适当措施增加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重,以实现后期的高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玉米品种桂单589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永嫒  时成俏  王兵伟  黄安霞  秦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76-14677,14683
[目的]明确玉米品种桂单589的适时播期,为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试验设置春季6个播期,秋季4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桂单589生育进程、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桂单589在春季播种,随着播期的推迟,桂单589播种~出苗时间及生育期缩短,产量逐渐下降;在秋季播种,桂单589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期和生育期延长,产量先升后降。在2月中旬~3月中旬,8月上旬~中旬播种,桂单589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及结实性好,产量较高;春季在2初播种,容易遇低温,影响出苗,在3月下旬以后播种生育期明显缩短,散粉期及灌浆期容易遭到高温干旱,秋季9月份后播种,由于后期低温,玉米难以成熟,产量低,影响收获。[结论]桂单589在南宁地区露地大田直播栽培宜安排在2月中旬~3月中旬、8月上旬~中旬播种,在这个时段内播种容易避开或减少季节性自然灾害,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黑膜覆盖栽培条件下,播期对春油菜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的变化及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黑膜栽培模式下,与露地同期播种的春油菜在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均优于推迟播种,推迟播种不利于黑膜春油菜的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付晋峰  王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95-18697
[目的]研究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设计不同的播种时期和种植密度,研究玉米千粒重及产量在不同的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5月18日播种的玉米千粒重最高,6月12日播种的最低。不同密度(6月12日播种除外)之间千粒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且播期与密度存在互作效应;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在陕西渭南地区以玉米西蒙185为供试材料,共设置8个播期,研究播期对西蒙185果穗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确定西蒙185的最佳播期,旨在为西蒙185的高产栽培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玉米产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月8日播种的玉米产量最高,达到12 204.00 kg/hm2。经回归分析发现最佳播期在5月8日~18日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期对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不同播期对不同熟性品种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群体特性的影响,以纪元一号(早熟品种)、郑单958(中熟品种)及农大108(晚熟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08—200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上庄试验站设置3个播期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的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平均每推迟1d全生育期缩短0.2~0.6d;从早熟到晚熟品种夏玉米生育期缩短表现出加剧的趋势。随播期推迟,早熟与中熟品种的穗位比增大,茎粗降低,但播期对晚熟品种的穗位比与茎粗影响不显著。播种期推迟,夏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重量、群体光合势(LAD)及籽粒产量均呈降低趋势,其中晚熟品种的籽粒产量降幅大于早熟品种。晚播与中播相比:农大108籽粒产量降幅为40.7%~41.6%,而纪元一号降幅为22.2%~27.7%。播期及品种是影响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适度提前播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在相同管理措施条件下郑单958具有较强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8.
播期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宜的播期是玉米取得高产优质的重要栽培手段。本文综述了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研究进展,得出结论: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籽粒品质有显著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缩短,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百粒重和穗粒数逐渐降低,产量降低,品质中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降低,淀粉含量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胶东玉米品种播期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胶东玉米高产栽培的播期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抗逆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调查了玉米的全生育期天数、倒伏率、产量、粗缩病发病情况等产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播种越晚,生育期越短,产量也越低。6月1日、6月10日播种的玉米粗缩病最重。在本试验条件下,从播期和品种本身特性等多方面比较,春播玉米品种以5月1日至6月1日播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浚单玉米系列品种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的气候适应性。[方法]通过选取浚单系列4个品种,分不同播期播种,探讨播期和气象条件对该系列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品种的生育期随播种推迟而缩短,每推迟10 d播种,生育期平均缩短6.5 d,这可能与温度升高有关。由于播期推迟,穗长、穗粗、茎粗和产量下降。浚单509和浚单29较其他2个品种产量明显偏高;积温和日照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在吐丝后尤其明显。[结论]黄淮海地区应在麦收后提早播种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