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长乐市是我省主要马铃薯种植区之一。近年来我市马铃薯的栽培模式,在稻作区是稻—稻—薯轮作,在沿海沙地主要是花生(西瓜)—白萝卜—马铃薯轮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农作物,在很多地区都有种植,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十分广阔,尤其是山区,适宜马铃薯生长。河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马铃薯,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要加强对栽培技术的控制,做好病虫害管理,提高马铃薯栽种水平。本文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马铃薯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3.
早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会东县通过试验、示范,在县境内的野租、淌塘等海拔2 200~2500m的高寒山区,推广早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由于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上市早,正是马铃薯市场淡季,市场价格较高,马铃薯收后还能再种上一季蔬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关键技术是:一、选用良种早春马铃薯应选择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鲜食、菜用型脱毒良种,上市早,效益高。我县推广的有会—2、抗青  相似文献   

4.
在滕州市以春播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起垄—不覆膜、不起垄—全膜、起垄—不覆膜、起垄—半膜、起垄—全膜5种栽培模式,对春马铃薯物候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起垄半膜栽培作为春播马铃薯的主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21,(13)
正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的第三大重要粮食作物,其属于茄科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目前,马铃薯已被我国确认为第四大主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作用。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5000年的秘鲁南部。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印度、美国等,其中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主要产区为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国各地均有栽培,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由于我国气候的多样化,各地的马铃薯栽培技术也不尽相同,其中作为马铃薯的主要产区的东北由于地处我国高寒地带,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与其他地区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本文将就如何做好高寒地区马铃薯的栽培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五大粮食作物之一。由于马铃薯适应能力强,营养价值高,在我国有大面积的栽培,深受消费者和种植者的喜爱。伴随着马铃薯的大面积栽培,要求种植户熟练掌握栽培技术,从而在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同时,保证马铃薯的优质。笔者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主要介绍了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仅供广大读者朋友们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芋/粱—粱栽培模式是指小春季种植冬马铃薯,次季4月上旬在冬马铃薯空行内套种杂交高粱并蓄留再生高粱的全新旱地周年种植模式。该模式可亩产超吨粮(即亩产马铃薯鲜薯  相似文献   

9.
<正>浉河区周边乡镇是信阳市主要的菜篮子基地,当地生产的新鲜马铃薯和鲜食甜玉米很受市民欢迎。为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笔者经多年试验和小面积示范,在浉河区近郊乡镇成功探索出马铃薯—甜玉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为信阳市菜篮子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常年份春栽马铃薯每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别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是茄科茄属中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马铃薯适应性强,生育期短,光能利用率强,单位产量高,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栽培马铃薯最适宜的土壤是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轻砂壤土。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世界重要的食用作物,当然也是极有价值的饲料,并且是殿粉,糖浆和酒精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马铃薯产量很高,我国每亩产量平均是七百五十斤,多时一二千斤乃至六七千斤,苏联最多每亩能产一万八千八百多斤①。因此世界各国马铃薯栽培事业都很发达,苏联由于党和政府对于马铃薯栽培事业的发展给予巨大的关怀,马铃薯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我国栽培面积也很广大,据估计全国马铃薯的产量有四千余万石,湖南1955年全省不完全统计,种马铃薯面积将近30万亩,1955年秋全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史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作物之一,与小麦、水稻、燕麦和玉米并列为五人主要栽培作物。在薯类作物中无论是栽培面积还是产量,它均居首位。我国马铃薯栽培面积仅次于苏联,居世界第二位;总产量仅次于苏联和美国,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13.
滕州市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大,产量高,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一年三熟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其中,春马铃薯(二膜)—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纯收益达149 763元/hm2、春马铃薯(三膜)—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纯收益达177 363元/hm2。该文分析了这种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分别介绍了早春拱棚马铃薯、地膜花生、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马铃薯又被称为土豆,是粮菜兼用的高产作物。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马铃薯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市场营销也取得了不断的完善。现如今,人们对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有了更高的认识,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下文就围绕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究。1马铃薯的生长环境条件1.1温度马铃薯的生长期在17~21℃的温度范围内最为适宜,但是马铃薯的各生育期限对温度的要求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9,(23)
马铃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随着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繁荣,提升马铃薯栽培种植技术对我国马铃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遇到病虫害时实施的防治措施,有效的促进了我国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发展,探讨了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更新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石研 《现代农业》2010,(12):55-55
<正>马铃薯栽培于我国的大江南北,是重要的粮、菜、饲及工业原料作物。脱毒马铃薯已脱除病毒,其结薯早,薯块膨大快,高产且品质好,可比普通马铃薯增产30%~50%,对栽培  相似文献   

17.
<正> 山东马铃薯栽培在我国马铃薯区划中属于中原春秋两作区。春秋两季的生态条件完全不同,春作马铃薯是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日照条件下播种出苗,在温度最高,日照最长的时期现蕾开花结薯。而秋马铃薯则是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马铃薯种植区,栽培方式为春小垄栽培,4月中下旬播种,根据成熟期不同,8—10月收获。吉林省马铃薯平均单产3000公斤/亩,位于全国单产第二位,主产区公主岭、九台、扶余产量高于全省平均产量,除了温度和土壤的优势,丰产栽培技术也是关键因素。马铃薯产量、品质与马铃薯种薯的品种和质量有很大关系。优  相似文献   

19.
覆膜马铃薯     
<正>马铃薯又称土豆,茄科作物,是薯芋类蔬菜中栽培最广泛的种类。既可做蔬菜,又可当主食,并有多种加工品,是供应期最长的蔬菜种类之一。在农业生产中采取马铃薯与玉米和各类蔬菜、瓜类进行间、套、复种,在栽培形式上,有裸地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两种。春季栽培马铃薯多采用地膜覆盖,可以起到早熟效果,增加产值和经济效益,使低值蔬菜变成高值蔬菜,并且栽培管理方便省工。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指的是在栽培过程中采用播种机等机械完成各个环节的作业技术。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各地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最初原始的人工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机械化栽培便应运而生。马铃薯采用机械化栽培方式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投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增加经济收入,是今后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