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牛体外胚胎繁殖系统的病毒检测AveryBetal感染病毒性腹泻(BVD)病毒的牛主要导致繁殖失能,其中持续感染牛是BVDM主要传染来源,因而,在体外胚胎繁殖过程中,防止偶发的BVD病毒意外感染受体是很重要的。如果将BVD病毒阳性的胚胎繁殖到BVD特异...  相似文献   

2.
鸡IBDV人工接种家鸽试验朱尧生,虞永昌,高正军(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主要发生于鸡,火鸡为隐性感染,鹌鹑、鹅已有发病报导,鸭可感染并分离出病毒,但鸽IBD的发生尚未见报道。为了探索鸽对鸡IBD病毒(IBDV)的易感性及人工感染...  相似文献   

3.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实验室诊断,过去多用琼扩试验、中和试验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或不敏感、或受条件限制不易推广。为此,作者利用酶标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快速检测IBDV的Dot-ELISA方法,对人工感染样品和现场发病或感染鸡群的检测获得满意结果。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病毒:IBDV强毒J1C7E6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由扬州大学农学院微生物组提供。1.1.2 IBDV标准阳性血清和SPF鸡血清:扬州大学农学院微生物组提供。IBD…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可引起临床感染和某些疾病,包括繁殖障碍、呼吸综合症、先天性缺陷、肠炎、持续感染(PI)和粘膜病(MD)〔1,2〕。本文阐述BVDV的生物学特征、基因组、编码蛋白及MD致病的分子机制。1BVDV生物学特征1.1BVDV分类位...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学者Cortese等对用牛腹泻病毒(BDV)1型毒株制得的致弱活毒疫苗进行保护性试验 ,只用18头肉用母犊(BDV阴性) ,其中12头免疫接种致细胞病变(NADL)BDV1型毒株的致弱活毒疫苗 ,另6头作对照。在妊娠70~75天时对所有供试小母牛进行攻毒。结果对照均为病毒阳性 ,并且发生持续性感染 ,而免疫牛中仅有2头为病毒阳性和持续性感染。免疫牛中有1头发生流产 ,但胎儿未被感染。结果表明一次性免疫致弱活毒NADL型BDV1型疫苗能够提供保护母牛及胎儿抵抗同源BDV1型病毒的攻击抵抗BDV感染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制备了猪水泡病病毒(SVDV)的四个结构蛋白,并分别免疫家兔制备了各相应的抗血清。通过中和试验和ELISA试验表明,任何一种结构蛋白抗血清均不能分辨SVDV和人柯奇B5病毒(CB5),说明SVDV和CB5在四个结构蛋白上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7.
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法(IIP),对非细胞致病性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病毒持续感染的42头牛血清经牛胎儿肌细胞培养检出了BVD-MD病毒抗原,100头外观健康牛的血清,经牛胎儿肌细胞培养未检出BVD-MD病毒抗原,该结果与用干扰法获得的结果一致。而且用IIP在血沉标黄层涂片中也检出了BVD-MD病毒抗原,用亲和系-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方法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切片中也检出了BVD-M  相似文献   

8.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快速检测猪瘟病毒RN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猪瘟病毒(CSFV)5′端非编码区休守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建立了检测CSFV的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应用该技术从猪瘟免兔化毒感染兔的脾淋巴结,肾与肌肉等以及石门株强毒感染猪的脾与肌肉和湖北分离毒株感染猪组织匀浆液中均特异扩增出1条预期大小为194bp的片段,从实验感染兔和猪的血液中也特异扩增出了该片段,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健康兔脾总RNA以及健康猪的血液RNA  相似文献   

9.
将编码猪水泡病病毒(SVDV)主要抗原蛋白的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0的PrP1串联启动子的下游,分别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0-VP3(0.6kb)及pBV220-VP3-VP1(约1.6kb),表达的蛋白经Westernblot及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VP3蛋白只与猪水泡病病毒VP3特异性亚单位抗血清反应,而VP3-VP1蛋白未能成功表达。该实验为SVDV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多价荧光抗体监测外源病毒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猪瘟病毒(HCV)、猪细小病毒(PPV),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伪狂犬病病毒(PrV),兰舌病病毒(BtV),羊口疮病毒(OV)等六种病毒,多次同时或先后强化免疫猪,制取六价高免血清;用狂犬病病毒(RV)免疫兔,制取RV单价高免血清,分别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制成荧光抗体(FA),并按二者最佳染色价配制成七价(多价)FA。由于各病毒在其宿主细胞中复制部位和与宿主细  相似文献   

11.
用市售的腆类化合物、氯制剂、双季铵盐类化合物、酚类制剂和醛类制剂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相混合,在4℃和30℃作用24h,用1000ID50的剂量作用后的病毒液感染23日龄健康AA鸡。感染后72h扑杀试验鸡,取期腔上囊,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检测IBDV抗原,仍呈阳性反应;用3mL/L的甲醛溶液与IBDV病毒液混合,在37℃作用24、36和48h后,按以上剂量感染鸡,感染后72h扑杀,取其腔上囊,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 检测IBDV抗原,全部呈阴性。  相似文献   

12.
猪腹泻症是一类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疾病 ,其中尤以病毒性腹泻难以防治。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有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和轮状病毒 (RV)。在生产实践中 ,这三种病毒往往在同一个猪场混合感染的情况比较多。本研究针对三种病毒混合感染的特点 ,采用ELISA检测猪PEDV、TGEV和RV抗体水平 ,为这三种病的合理预防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羊抗猪IgG酶标记抗体的制备1 .1 .1 猪IgG的提取 :采集健康母猪的初奶 1 0 0ml,按常规方法分离乳清 ,然后结合饱和硫酸铵沉淀法…  相似文献   

13.
用能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糖蛋白B(gB)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免疫小鼠,制备针对MDVgB的单克隆抗体。以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GA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作为检测抗原,同时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筛选杂交瘤细胞,结果获得了IFA和ELISA均为阳性的2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定名为BA4和BD8。在IFA和免疫沉淀试验中,单抗BD8与Ⅰ、Ⅱ、Ⅲ型MDV均呈阳性反应;单抗BA4只对Ⅰ型MDV(包括CVI988疫苗株)呈阳性反应。免疫沉淀反应进一步确证2株单抗识别的是MDV糖蛋白B抗原。  相似文献   

1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 (Pestivirus) [2 ] ,是一种重要的动物病毒。它不仅是牛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也是青海、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羔羊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自 80年代初在国内发现该病并分离到病原以来 ,已有 15个省、市、自治区陆续查出该病的抗体和分离到病原。王治才等[3] 对新疆 7个地区的羔羊腹泻作了BVDV感染调查 ,平均阳性率为 73.6%。笔者在从事BVDV单克隆抗体研制过程中 ,先后分离到 2株BVDV野毒株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MDBK细胞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  相似文献   

15.
法氏囊病毒感染对肉鸡内分泌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弱毒疫苗免疫和强毒感染艾维菌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甲状腺素(T3,T4)、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和皮质酮(F)来研究IBDV感染对肉鸡内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BDV弱毒疫苗免疫使肉鸡产生高效价抗体,血浆ACTH含量升高;IBDM强毒感染导致肉鸡血浆T2、F急剧升高,法氏囊肿大,血清中也出现IBDV抗体,但效价显著低下;而IBDV强毒感染曾  相似文献   

16.
用血清11型蓝舌病病毒(BTV-11)接种16头处于繁殖期或妊娠阶段的易感牛。这些牛不含蓝舌病病毒(BTV)和流行性出血热病病毒(EHDV),病毒接种前无BTV抗体。一组4头牛与1头牛可从精液中排BTV-11(CO75B300株)的公牛自然交配。以推测该公牛是否能通过交配使母牛感染BTV-11,继而经胎盘感染胎儿,并持续感染,产出先天性畸胎儿。有4头妊娠牛的两个组,接种昆虫介导的BTV-11(CO  相似文献   

17.
一群与正在排伪狂犬病病毒(ADV)的猪邻近饲养已剪毛的160头母羊群暴发伪狂犬病(AD)。感染的29头羊表现出典型的反刍动物感染AD的“疯痒”症状和脑炎症状。从感染母羊的中枢神经系统离出ADV。5只猫也发病死亡。其中1只猪有病毒性脑炎组织学损伤,并从其脑组织中分离出ADV。  相似文献   

1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牛病毒性腹泻。BVD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毒,控制BVDV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关感染分子机制方面的资料,其中包括病毒-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病毒和敏感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病毒致病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病毒-细胞相互作用的第一步是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的受体,这种相互作用通常决定了病毒的宿主范围。现已确定的病毒受体是细胞膜的正常组成成分,并经常起着生理学配基受体的功能。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分子都能作为病毒的受体,多瘤病毒和正粘病毒结合于糖蛋白和糖酯的唾液酸-低…  相似文献   

19.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牛粘膜病病毒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课题建立了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V)的诊断方法。根据BVDV基因序列的结构特点,在编码非结构蛋白p125高度保守基因区内,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PCR技术从BVDV基因重组质粒中扩增出了BVDV特异的、保守的400bp核苷酸片段,经纯化后,地高辛标记,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特异性核酸探针。通过检测BVDV细胞培养物、相关病毒及核酸载体和BVDV细胞培养物的总R  相似文献   

20.
以Avian鸡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弱毒免疫和强毒感染时发生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IBDV弱毒免疫能获得高滴度的血清IB-DV抗体。未免疫肉鸡感染IBDV强毒后会引起免疫功能抑制。IBDV攻毒后,肉鸡血浆皮质酮、cGMP升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白介素-2活性明显降低。IBDV弱毒免疫肉鸡遭受IBDV强毒感染后,血浆cAMP和cGMP同时升高并呈现高阈平衡。IBDV攻毒前后,肉鸡血浆ACTH、皮质酮和免疫功能指标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外来病原入侵后,肉鸡垂体-肾上腺轴可调节免疫功能,主要是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