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数据,运用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在农民工留城意愿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支持直接或者间接通过主观幸福感影响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具体而言:社会支持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社会支持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社会支持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任爱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73-1074,1077
研究了幸福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偏差”、“落差”和“逆差”产生的社会性因素,提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对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知,消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偏差;增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落差”;完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引导,扭转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逆差”.  相似文献   

3.
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他们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个体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较高的幸福感可以有效地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抑郁情绪,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完善感,帮助他们成功地实现健康老龄化。本研究选取湘西、鄂西农村320名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探讨农村老年人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检验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人格的三个维度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内外向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社会支持在精神质和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内外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神经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Y”模式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走访和抽样问卷等方式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幸福感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力、农民工为主体的"Y型"幸福提升模式。经分析,此模式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紧密结合,可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发展壮大,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因素层次分析结构图,结合华南理工大学“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发展前景”调研的6 000余份调查问卷的数据,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状态,分析其“幸福”或“不幸福”的原因,并探讨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工文化消费现状及其主观幸福感,研究文化消费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运用二元选择模型研究农民工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及文化消费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不同文化活动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外出旅游、看电视节目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去电影院看电影、读书看报不具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可分为生活幸福感、工作幸福感和家庭幸福感,文章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因素出发,寻求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已被提上日程。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们的留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问卷及深入访谈数据为基础,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留城意愿强弱与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稳定度、婚姻、随迁子女、社会保障状况、住房满意度、宅基地流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收入情况、住房满意度、社会保障、职业稳定度、子女的教育情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显著,总体上看,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从事第三产业、有社保、工作稳定度高、已婚、子女在老家、住房状况好、同意宅基地流转的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强烈。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难题的路径: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推进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制定具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标准,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居住质量,完善农民工住房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123-125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对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指数为研究对象,在280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教育程度、工作时间、物价水平、公共设施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有较大的影响,而年龄、职业、劳动强度、五金一险、食宿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的影响不显著。根据这个结果进而提出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的各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强度。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体现出明显的主观意识,外界影响因素对个人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通过个人因素对最终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