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石梓幼林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和调查研究表明:北纬23°30′以南为石梓适生地区,其年平均气温20.5—24.5℃,极端最低温>-1.5℃,年降水量1200—2200mm。适宜的生境为地形开阔、阳光充足的静风环境(旬平均风速<<2m/s)。要求土壤疏松、表层有机质>2%,全氮>0.1%,速效磷>0.25mg/100 g土,pH值4.5—6.9,土壤含水率10—24%。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坡位上的石梓幼林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经相关分析,在一定范围内,石梓的生长与土壤pH值、水分、养分(N、P)的关系分别成显著和极显著的直线、幂函数、指数函数和S型曲线正相关。其中与速效磷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几个沙地土壤理化性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库布齐沙漠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0~60cm土层范围内,库布齐沙漠土壤容重平均为1.45g/cm^3,科尔沁沙地为1.50g/cm^3。科尔沁沙地各类土壤平均养分含量分别为:全氮0.042%,全磷0.018%,全钾2.706%,速效磷3.274mg/kg,速效钾35.190mg/kg,有机质9.095g/kg,pH值7.5;在库布齐沙漠:全氮0.014%,全磷0.035%,全钾1.808%,速效磷1.353mg/kg,速效钾67.360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为6.216g/kg,pH值为9;在浑善达克沙地:速效磷4.032mg/kg,速效钾67.247mg/kg,有机质含量为7.450g/kg,pH值为7.5。土壤微生物在沙地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平均数量在库布齐沙漠分别为:2.4×10^3个/g(土)、1.8×10^5个/g(土)和1.8×10^6个/g(土);科尔沁沙地分别为:6.6×10^4个/g(土)、3.8×10^5个/g(土)、1.3×10^6个/g(土)。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细菌大约占73.5%-91.9%,放线菌约占7.8%-22.5%,真菌数量最小。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微生物数量的主要因子,二者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林地不同土壤类型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林地不同土壤类型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之间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含量差异较大,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差异较小。全省有机质含量最高的为山地草甸土,为63.60 g/kg,最低的是潮土,只有16.46 g/kg;速效氮含量最高的为山地草甸土,达到203.10 mg/kg,最低的是紫色土,为57.46 mg/kg;速效磷含量最高的为潮土,为11.77 mg/kg,最低的是石灰土,为2.28 mg/kg;速效钾含量最高的是石灰土,为72.70 mg/kg,最低的是山地草甸土,为60.26 mg/kg。各地市州中,除益阳市潮土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居全省最高外,其它地区、其它土类的养分状况未表现出行政区域上的地域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质背景的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杭州市山核桃主产区不同地质背景下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特性,利用ArcGIS对不同地质背景发育土壤的山核桃分布面积进行统计,并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野外定位并采集山核桃林地土壤样品288个,通过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地质背景下发育的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杭州市山核桃主要分布在寒武系地层,以及与之上接的奥陶系部分地层,其次是侏罗系地层。(2)侏罗系发育的土壤pH值最低(4.92),速效磷(7.41 mg/kg)、交换性钙(371.33 mg/kg)、交换性镁(60.45 mg/kg)、有效铜(0.82 mg/kg)、有效锌(1.04 mg/kg)、有效硼(0.25 mg/kg)、有效铁(61.69 mg/kg)、有效锰(51.10mg/kg)的含量最低,寒武系发育的土壤pH值最高(5.72),速效磷(14.44 mg/kg)、有效钙(1 431.02 mg/kg)、有效镁(148.38 mg/kg)、有效铜(2.52 mg/kg)、有效锌(1.94 mg/kg)、有效硼(0.29 mg/kg)的含量最高,而奥陶系发育的土壤有效铁(85.63 mg/kg)和有效锰(70.38 mg/kg)的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3)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和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是制约山核桃生长的共性关键因子,除此之外,有效态铜和有效态锌也是制约侏罗系发育的土壤中山核桃生长的关键因子,而奥陶系、寒武系发育的土壤中硼对山核桃生长的制约效应要大于这2个元素。不同地层发育的山核桃林地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特性,特别是中微量营养元素对地质背景的继承性明显。不同地层发育的土壤肥力制约因子存在差异,对酸的缓冲能力也不同,以地层为单位对山核桃林地进行分区施肥管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油橄榄根系与土壤物理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油橄榄根系类型、剖面须根的调查和土壤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是影响根系生长发育的主导因素。在质地粘重、通气不良与生长期多雨的条件下,油橄榄根系均表现为水平根型。而适宜根系生长发育的土壤条件是,砂粒>40%、粘粒<30%、渗透性80—150 mm/h、非毛管孔隙度>20%、坚实度2.5—4.5 kg/cm~3。  相似文献   

6.
对桂西南地区的那坡县不同生产水平的八角林的52个林地土壤养分进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pH值平均为5.5;有机质、全N、全P、全K平均含量分别为26.1 g/kg、1.60 g/kg、0.86 g/kg、15.58 S/kg;土壤速效N、P、K、有效Cu、Zn、Mn、B等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154.0 mg/kg、1.14 mg/kg、72.77 mg/kg、1.60 mg/kg、2.23 mg/kg、6.03 mg/kg、0.24 mg/kg.该地区八角林土壤pH值在4.1~6.8范围,适宜八角生长,有机质、全N、全K在中低水平,全P、速效P、速效K处在缺乏状态,速效Cu、Mn、B、Zn均较缺乏.在生产中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措施,平衡N、P、K与微量元素间的比例,以促进八角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清永仁县油橄榄主要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状况,指导种植园科学施肥,对主要种植基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土壤p 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钾等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永仁油橄榄主要基地p H分布在4. 81-8. 13之间,有机质分布在7. 54-8. 18g/kg之间,全氮分布在3. 41-4. 14g/kg之间,速效钾分布在78. 18-107. 09mg/kg之间,有效钾分布在245. 06-317. 21mg/kg之间。除氮外,各基地在有机质、磷素、钾素含量均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葡萄园省力、省时、省工的土壤疏松方法和培肥技术,在葡萄园土壤引入蚯蚓养殖,结果表明:葡萄园养殖蚯蚓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较常规栽培(未养殖蚯蚓)分别提高了0.29个百分点、15.90mg/kg、553.63mg/kg、87.32mg/kg;土壤容重、pH较常规栽培(未养殖蚯蚓)分别降低了0.72g/cm3、0.10;葡萄产量、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较常规栽培(未养殖蚯蚓)分别提高了3 037.44kg/hm2和2.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27个油橄榄叶茶试样中锌、铁、铜、钼、钙、镁、钾等矿物质元素。结果检测到油橄榄叶茶产品中的Zn元素含量范围为14.54-27.04mg/kg,平均值为20.61mg/kg,变异系数(CV)为16.84%,含量差异不大;油橄榄叶茶产品中的Fe元素含量范围为5.69-76.29mg/kg,平均值为36.34mg/kg,变异系数(CV)为59.71%,含量差异极显著;油橄榄叶茶产品中的Cu含量范围为2.85-10.27mg/kg,平均值为7.82mg/kg,变异系数(CV)为24.21%,含量差异显著;油橄榄叶茶产品中的Mn含量范围为7.49-78.88mg/kg,平均值为31.35mg/kg,变异系数(CV)为48.62%,含量差异极显著;油橄榄叶茶产品中的Ca含量范围为1.09%-3.43%,平均值为1.98%,变异系数(CV)为30.0%,含量差异显著;油橄榄叶茶产品中的Mg含量范围为0.02%-0.275%,平均值为7.82%,变异系数(CV)为61.56%,含量差异极显著;油橄榄叶茶产品中的K含量范围为0.74%-1.64%,平均值为0.96%,变异系数(CV)为25.98%,含量差异显著。本研究的开展可为云南油橄榄高值化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尾巨桉引种新区连续年龄序列生长量及土壤理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尾巨桉引种新区林木生长量及土壤理化特性,在桂西北乐里林区设置尾巨桉连续年龄序列观测样地,对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1)1~4a生尾巨桉胸径平均总生长依次为5.0,8.0,9.7和10.7cm;树高平均总生长依次5.1,8.8,11.2和12.1m;林分平均总蓄积依次为8.29,31.76,51.45和71.89m3/hm2。2)林地(0~100cm)土壤容重为1.188~1.498g/cm3,总孔隙度为46.79%~59.90%,其中非毛管孔隙度为10.34%~28.50%。3)土壤pH值为5.44~5.60;有机质含量为0.78%~2.51%;全N和全P含量分别为0.04%~0.11%;全K含量为0.40%~0.50%;速效K(42.7~63.5mg/kg)>有效Mn(5.91~22.59mg/kg)>速效P(1.4~6.8mg/kg)>有效Zn(0.61~1.72mg/kg)>有效B(0.07~0.35mg/kg)。研究结果表明,桂西北乐里林区尾巨桉引种新区林地土壤容重较大,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普遍缺乏,林木生长量较低。  相似文献   

11.
辽宁地区日本栗养分用量与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地指导栗树施肥,该文研究了嫁接6~8年生大峰和辽栗10号各器官的年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测定了2个品种各器官的养分含量,计算单株所需养分用量及其相应施肥量。结果表明:嫁接6~8年生栗树的单株平均生物量为:10.64、19.97、29.75 kg,生物量年均递增率达76.59%,同立地、年龄,不同品种间生物量差异很大;在干枝、根、叶、果肉、刺苞、1年生枝、果壳、雄花中的分配依次降低。嫁接7~8年生栗树单株年间养分(N、P2O5、K2O、Ca、Mg)平均吸收量分别为175.87、34.55、68.21、170.88、31.13 g。盛果初期,栗树分配于生殖生长的养分量逐年加大,各器官中,N、P2O5用量最多的是叶片,K2O用量最多的是果肉;树体内各营养元素吸收量占总量的排序NCaKPMg。根据试验分析:每生产100 kg鲜栗果,树体需要施N 3.06 kg、P5O21.50 kg、K2O 1.48 kg,N:P5O2:K2O=2:1:1。这一指标可作为辽宁地区日本栗的科学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明小湖赤枝栲林地部分矿质元素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测定福建三明小湖赤枝栲林部分矿质元素及土壤理化因子 ,结果表明 :该地区土壤 pH值为 4 2 4 ,全N平均含量为 0 0 84 2 % ,全P(P2 O5% )为 0 0 15 5 % ,有机质为 3 7874 %。该地土壤的全N、全P和有机质均不高。该地区土壤Mg元素含量为 6 2 6 0 4 4mg kg-1,Ca为 15 6 5 88mg kg-1,Mn为 80 4 4 4 3mg kg-1,Fe为 2 6 179 6mg kg-1,Co为 3 3335mg kg-1,Ni为12 94 6 7mg kg-1,Cu为 15 2 95 3mg kg-1,Zn为 2 6 9116mg kg-1,Mo为 0 4 6 4 1mg kg-1,Cd为 0 0 4 70mg kg-1,Pb为 9 786 5mg kg-1。土壤矿质元素中 ,Ca、Fe含量偏高 ,Mn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3.
连香树人工幼林群落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分配和循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 1 0年生连香树人工群落 8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循环。主要结论是 :( 1 )连香树营养器官中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a>N >Al>K >Mg>P >Fe >Mn。 ( 2 )元素量在各营养器官的分配顺序为根 >叶 >去皮干 >皮 >枝 ,各元素含量顺序为Ca>N >K >Al>Mg>P >Fe >Mn。 ( 3)连香树群落 8种元素的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是 72 9 82kg·hm- 2 a- 1 、2 0 6 72kg·hm- 2 a- 1 和 52 3 1 0kg·hm- 2 a- 1 。 ( 4) 51 2 %的归还总K量靠降水淋溶归还 ,其余元素总归还量的 55 7%~ 96 5%靠凋落物归还。Fe、Al归还量的 4 1 3%和 4 4 3%通过死根归还。 ( 5) 8种元素的利用系数、归还比和周转期分别为 0 2 3~ 0 54、0 57~ 0 82和 2 2 6~7 63。文中改进了降水淋溶归还的算法 ,提出了群落归还系数、积累系数和吸收系数 ,讨论了落叶树种元素生物循环的算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常规理化分析研究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森林公园的土壤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土壤容重大,平均为1.50 g/cm3;石砾含量高,除2个黑土样本外,石砾质量分数均大于20%;盐分偏低,Ec值在0.1~0.2 m S/cm;p H值较高,在8.8~9.1,均为强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较低,分别在0.6~10.5 g/kg,3.9~43.2 mg/kg,2.6~6.7 mg/kg,且上层土壤含量大于下层土壤;有效钾含量在26.4~87.2 mg/kg,多数处于较低水平,土壤上、下层含量差异无明显规律。总体上说,森林公园土壤质量较差。根据森林公园土壤质量状况,文中提出了加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绿地土壤科学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省临城县南沟村铁尾矿砂废弃迹地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复垦措施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以及铁尾矿砂废弃地治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壤土与尾矿沙混合填充深度1 m的1号地苹果幼树长势良好,其干径、基径、主枝粗等均极显著大于采用壤土填充深度仅50 cm的2号地,差值分别达到0.74 cm、0.52 cm、0.52 cm;1号地苹果幼树根系活力显著高于2号地;1号地土壤孔隙度大于2号地,全N、全P、速效K含量以21~30 cm土层最高,分别为0.128%、0.23%、0.135 mg/g,有效Fe含量以0~10 cm土层最高,为0.027 mg/g;2号地全N、全P、速效K含量以11~20 cm土层最高,分别为0.135%、0.16 g/kg、0.11 mg/g,有效Fe含量以0~10 cm土层最高,为0.013 mg/g。  相似文献   

16.
对江西省16个1年生和10个2年生油茶苗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年生和2年生大田嫁接苗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48.0%和76.6%;2年生苗的合格率与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的含量正相关。2年生苗推荐的施肥水平为:土壤全氮0.114%~0.413%、水解氮114.86~132.92 mg/kg、全磷0.047%~0.073%、速效磷32.13~71.59 mg/kg、全钾1.203%~1.274%、速效钾48.08~67.08 mg/kg、有机质2.627%~3.171%。  相似文献   

17.
毛竹配方施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者在浙江安吉县和福建沙县设置60块标准地研究毛竹林最适配方施肥。采用正交设计排列田间试验。第一年的结果表明:毛竹施肥三要素的重要性顺序为N>P>K;N起主要作用。每亩最适三要素用量为N6.9公斤,P_2O_54.2公斤,K_2O2.7公斤;其三要素比例为: N:P_2O_5:K_2O=1:O.6:0.4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地水土流失、土壤瘠薄及有机梨对原生态的高标准生产要求,研究出有机肥和碎秸秆混合压埋改良土壤培肥保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土壤腐殖质化程度高,营养成分含量高,铵态氮(N)含量105.08mg/kg,速效磷(PzOs)含量41.88mg/kg,速效钾(KzO)含量426.17mg/kg,可溶性有机质含量为2.21%。修反坡梯田、修水盆和有机肥秸秆压埋改造后的土壤,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提高7.1%。果园树盘覆草,显著减少了地面蒸发量,覆草比不覆草日减少地面蒸发量3.61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