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立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因子指标体系和利用AHP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青秀山生态系统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采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因子叠加法和层次分析法生成6个生态因子评价结果图,即坡度因子图、坡向因子图、光照强度分析图、水域缓冲区分析图、高程分析图和植被现状图,得到了生态敏感性等级及面积比例:强敏感区273.11 hm2,所占比例为23.98%;中敏感区493.50 hm2,所占比例为43.33%;弱敏感区372.3 hm2,所占比例为32.69%。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风景区的无节制开发,风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以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为例,选取9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利用GIS法和AHP法,进行生态敏感性单因子等分析。结果表明,龙门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中,不敏感区面积为462.29 hm2,占比14.58%;低敏感区面积为921.23 hm2,占比29.05%;中敏感区面积为787.69 hm2,占比24.84%;高敏感区面积为635.74 hm2,占比20.05%;极敏感区面积为363.86 hm2,占比11.48%,高敏感性和极敏感性区占比较高。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区域各因子对生态敏感性影响等级,并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生态敏感性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有着重大意义,该文以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海拔、坡度、坡向、水体、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6个生态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将其分为4个评价级别,即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单因子与多因子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太姥山总体生态敏感性程度为高敏感性。高敏感区占总面积的29.40%,中敏感区占总面积的28.32%;低敏感度占总面积的22.65%,分布在景区的西北部;不敏感区占总面积的19.63%,均匀分布在景区。最后结合太姥山景区现状,针对不同敏感区提出相应的建议策略,来推动太姥山生态规划的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苍南县玉苍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浙江温州苍南县玉苍山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玉苍山风景区的特征,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河流、湖泊、植被类型、自然景源、人文景源、景源密度、道路交通、土地利用类型等11个指标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再进行加权叠加得出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图,从而对玉苍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不敏感区的面积分别为2.39,5.20,9.00,13.94,14.70km~2;中度及以上敏感区总面积为16.59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6.68%。研究结果可对玉苍山风景区生态功能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儋州市云月湖景区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湖泊型景区的生态资源保护规划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选取高程、植被等7个生态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海南儋州云月湖风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明确生态保护等级,划定景区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结果显示:云月湖景区内敏感区占比69.41%,较敏感区占比18.45%,不敏感区占比12.14%。根据云月湖景区现状,结合地域特征及发展趋势,将景区分为生态保育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并针对每个分区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东川典型干热河谷区为研究区,选取坡度、高程、河流水域、植被覆盖、地质灾害、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区等7个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采用GIS技术与因子加权叠加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川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将生态敏感性程度分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和不敏感4个等级。结果表明,东川典型干热河谷区综合生态敏感性较低,大部分地区处于中、低度敏感地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态敏感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分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为东川区城市建设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区划是制定区域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布局的基础。文章以太原市城市规划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水环境、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5个敏感性因子,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太原市规划区土地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明确不同土地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太原市规划区范围内不敏感区比重较大,主要分布于城镇及周围;东西两山及北部的阳曲县敏感性较高;土地敏感性由城市外围向中心城区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整个规划区不敏感区、低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5.19%、25.75%、23.25%、15.81%。在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土地生态空间敏感性分区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性策略,最大限度保留城市固有自然本底,防止城市用地的无序蔓延。  相似文献   

8.
以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该区的现状选取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并在对单一敏感因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因子的权重,对该区生态景观敏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划分了生态景观敏感性保护的三级区域。结果表明:该区所选择的6个影响因子,植被、坡度、高程、土壤、水文及水源保护区的权重分别为0.423、0.251、0.141、0.073、0.073、0.039。该研究区域整体生态敏感度较小,高敏感区只占区域的12.59%,中敏感区占71.05%,低敏感区占16.05%。且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各个山峰以及两侧,对外界的干扰敏感性极强,属于高度保护的地段;低敏感区分布莲花山的平缓地带,可以承受一定强度的人为干扰,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等活动。研究结果可为推进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筛选大熊山国有林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以及采用Arc GIS重分类,将重分类的数据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大熊山国有林场生态敏感性各指标的权重,得到各指标最终权重值的排序为:林分类型海拔坡位龄组郁闭度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对各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用空间分析工具进行加权叠加处理,进而得到大熊山国有林场生态敏感性的空间趋势:西部、西北、东北以及中部偏高;南部、东部、西南和东南偏低;通过统计林场不同生态等级面积,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不敏感区极度敏感区,总体来说大熊山国有林场的生态敏感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王欣 《福建林业科技》2022,(2):42-48+57
于2021年6月,筛选10个评价因子,运用ArcGIS 10.2的空间叠加分析与重分类工具对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环境资源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综合生态敏感性较低,可划分为5个敏感等级区域:极敏感区123.65 km2、高敏感区271.63 km2、中敏感区284.75 km2、低敏感区194.1 km2、不敏感区67.02 km2,所占比例分别为13.14%、28.86%、30.26%、20.62%、7.12%。并根据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可为武夷山国家公园后期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摘要:针对广西南丹县城市周围正在退化的生态系统,利用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并分析植被覆盖度、坡向、坡度、水域缓冲区、高程5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程度,对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生态敏感性区按面积比大小排序为:高度敏感区(34.07%)>中度敏感区(30.53%)>极度敏感区(17.14%)>低度敏感区(16.52%)>不敏感区(1.74%),中度敏感及以上区域占总面积的81.74%,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敏感,容易遭到破坏而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这与利用加权叠加分析计算的结论基本一致,但在中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分布面积和范围上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GIS支持下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滇池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强度和磷矿污染程度共5类关键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运用GIS技术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滇池流域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差异性,低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昆明市周边西山区、五华区、盘龙区和官渡区及嵩明县部分地区,土地面积约为1062 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36.39%,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林地、草地,生态环境较好;滇池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不明显,基本符合滇池污染严重的现状,中敏感区土地面积约为1374 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47.05%;高敏感区的分布主要受到磷矿、采石场等污染源的影响,土地面积约为484 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6.56%.  相似文献   

13.
生态敏感性分析对于区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存在重要意义,以湖南省植物园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缓冲区、道路缓冲区5个评价因子,通过ArcGIS平台结合缓冲区分析和加权叠加分析构建了生态敏感性分析数据库,逐一分析了研究区单一、综合生态敏感性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敏感与较高敏感区占总面积的25.4%,主要零散分布于植物园的东部、南部片区及北门区域;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演变改变了水体和道路缓冲带的分布,进而对研究区生态敏感性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生态保护建议,为区域生态管控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林地利用保护规划,利用数字化的地形数据和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在 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并分析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水域6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程度,对清城区林地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生态敏感性区面积比分别为高度敏感区(18.5%)、中度敏感区(11.1%)、低度敏感区(70.4%),前两者占总面积的29.6%,低度敏感区占到70.4%且分布集中连片,表明研究区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出现植被退化、大规模森林景观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敏感性评价能够揭露不同区域土地受干扰时的生态反应,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以宜昌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高程、水环境、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5个敏感性因子,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宜昌市土地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宜昌市土地资源以中敏感区占比最大,为68.42%,可适当进行生态影响较小的生态建设;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了可行性的土地利用和保护策略,以期为宜昌市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16.
针对广西南丹县城市周围正在退化的生态系统,利用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并分析植被覆盖度、坡向、坡度、水域缓冲区、高程5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程度,对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生态敏感性区按面积比大小排序为:高度敏感区(34.07%)>中度敏感区(30.53%)>极度敏感区(17.14%)>低度敏感区(16.52%)>不敏感区(1.74%),中度敏感及以上区域占总面积的81.74%,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敏感,容易遭到破坏而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这与利用加权叠加分析计算的结论基本一致,但在中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分布面积和范围上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不同景观要素组成的空间格局是影响其空间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综合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景观空间结构、生态敏感性及其累计耗费距离表面水文功能等空间绩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狸桥镇绿地生态网络空间布局。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7 538万元/a,其空间绩效较优;在其平原地区,建设用地和耕地广布,生态斑块较小且连接度较低,景观呈现破碎化;在中西部山区,生态斑块较大,但对其周边生态服务能力较弱;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划分为极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5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36%、18%、17%、19%和10%;以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值作为费用表面,确定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用地作为生态源,进而构建累计耗费距离模型。并通过Arc GIS水文分析,规划了境域潜在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结合狸桥镇河流、道路及空间特征现状,综合构建了城镇绿地生态网络,为今后城镇生态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恩洪矿区为例,选取了土地覆盖类型、高程因子、坡度因子、生物多样性等4个因子,运用遥感/GIS技术,采用AHP法,对恩洪矿区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利用专家打分法构造判断矩阵,获得4个因子的权重,计算出了综合生态敏感度,划分为极敏感、敏感、低敏感和不敏感4个等级,并分区提出了保护对策,为煤矿开采合理布局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风景资源评价是风景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风景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风景资源,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称谓。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多标准风景资源评价体系,从景源质量、生态价值和发展条件3方面构建统一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综合评价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现状。结果表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很好等级区域面积占比为11.22%,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1.99%,较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一般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不好区域面积占比为12.15%。研究区的风景资源空间发展不均衡,南北部优于东西部。建议在发展南北区域时,严格保护风景资源,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控制东部区域的游客人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植树造林和塌方修复工作,增设景源标识牌。  相似文献   

20.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景观调查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森林资源、森林生态因子、森林植被、古树名木、野生动物和群落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资源,对红枫湖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治理和水源地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