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肥对旱地甘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省西部旱区和郑州市农田上,对甘薯进行水肥效应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氮磷化肥醉心有使鲜薯和薯干产量增产25.2%-43.0%和29.5%-46.4%,单位养分增产鲜薯29.0-63.5kg;甘薯对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0.17-1.02g(mm.m^2),增幅为20.5%-73.1%。  相似文献   

2.
高产小麦对磷的需求与磷肥合理施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承林  祝斌  陈小琴  王明德  黄福正  王建生 《土壤》1998,30(5):239-242,266
由黄土母质发育的白土,在亩施10kg N,16.6kgK的基础上,亩施0.26kgP-3.12kgP,每亩可增产小麦30.1kg-116.5kg,增产15.0%-57.9%,并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在平衡配套施肥体系中,减N补K的同时应重视P肥的施用。亩施30kg过磷酸钙即可满足小麦高产对磷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新修梯田由于部分打乱了表土,使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有所降低,为寻求提高其经济效益的最优施肥方案,在不同地点进行了三年的新修梯田最佳配肥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陇东塬区的新修梯田上,施用氮、磷肥料对小麦增产效果显著,氮、磷配合施用效果更佳。在施农家肥7.5万kg/hm2基础上,增施氮素107.9kg/hm2、磷素97.0kg/hm2可获得小麦3804.3kg/hm2的最高产量;按其经济效益计算,以增施氮素95.7kg/hm2、磷素80.6kg/hm2可获得小麦产量3748.4kg/hm2的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4.
低丘壤上小麦生长的变异性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侵蚀红壤上小麦的生长有很大的变异性,产量从501.0-2077.5kg/mh^2,变异系数达29.5%。小麦产量与地面坡度、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温室盆载条件下进行柠檬酸单施或与枸溶、难溶性磷肥配合施用的不同试验处理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与枸溶性磷肥(沉淀磷肥,即CaHPO4)配合施用的增产效率显著。在相应用量下可使磷高效基因型小麦“洛夫林”平均增产94%,磷低效“80-55”增产83.1%;单施柠以使“洛夫林”与“80-55”平均增产63.3%和28.8%,表现出小麦基因型间磷效率明显差异。但磷矿粉单  相似文献   

6.
吴政 《土壤肥料》1994,(3):10-11
连续五年试验证明,一年三季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2%-0.25%,土壤速效钾提高15.5-22.0mg/kg,每年亩增产稻从56.6-103.4kg,是培肥改土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同肥力土壤的供磷能力和磷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陇东主要土壤黑垆土、黄绵土和石灰性新积土上设置104点(次)磷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对作物基础产量贡献最大。土壤有效磷是决定磷肥增产的主导因素。高肥力土壤基础供磷能力强,小麦对土壤磷素依存率高,磷肥利用率仅8.7%;低肥力土壤则相反,磷肥利用率可达11.2%。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相对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47),据此确定本区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6mg/kg为极缺;6~11mg/kg为缺;11~15mg/kg为稍缺;>15mg/kg为丰富。  相似文献   

8.
用丙酮提取,经水-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净化,气相色谱FPD检测器的P滤光片测定嘧啶氧磷的水稻土壤,水中的残留量,其回收率为:糙米95.0-97.0%,稻杆86.4-96.7%,稻壳83.2-91.7%,土壤89.5-96.5%,水80.0-80.7%。土壤中半衰期为6.23-7.93天,稻田水中0.85-3.93天。测得终点残留量糙米≤0.08mg/kg,稻壳≤0.5mg/kg,稻杆≤0.24mg/  相似文献   

9.
施肥结构对砂质潮土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砂质潮土上10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及N、P、K等养分在土体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N肥小麦减产21.1%~34.3%,玉米则增产155.9%~209.7%;单施P肥小麦增产29.3%~39.7%,玉米减产50.4%~63.0%;而N、P肥配施小麦、玉米分别增产3.43~5.79倍和3.04~4.23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而N、P  相似文献   

10.
对豫西旱区晒旱地小麦氮磷肥施用技术及增产效果进行三年研究的结果表明:晒旱地小麦氮肥由常规播前施改伏前翻耕晒垡时施,使0-30cm土层碱解氮含量较高且分布均衡,有利小麦不同时期对氮的利用,小麦增产11.4%-26.8%。磷肥适当浅施(10-15cm)有利于小麦在磷敏感期对磷的吸收,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浙中红壤有效硼水平及油菜硼素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晓男  毛东明 《土壤肥料》2000,(1):30-31,34
18个供试土壤平均有效硼含量为0.53mg/kg。油菜NPKB处理平均产量为1872.3kg/hm^2,NPK区(无硼)相对产量为66.1%,施硼油菜平均增产611.4kg/hm^2,增产率达48.5%,生产百千克油菜籽需硼量为5.07g,土壤供硼率为62.7%。硼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3%,土壤有效硼含量与无硼区油菜籽相对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0.5991,n=18;与油菜施硼增产量之间达极显  相似文献   

12.
畜禽废弃物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化处理及其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畜禽饲养排放的鸡粪、牛粪为义莪,以玉米糖和璃米秸秆短节作调理和膨胀剂,研究了畜禽废弃物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化处理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在通气量为0.3m^3/min、水分含量为550~650g/kg时,堆肥化过程中的氮素损失随起始堆料的C/N升高而降低,胡敏酸含量的增加幅度高于富里酸,腐熟堆肥的NH4-N含量小于0.4g/kg,WSC含量小于6.5g/kg,CEC大于110cmol/kg.OM  相似文献   

13.
豫东潮土区小麦施钾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施用一定量氮、磷肥及有机肥基础上增施钾肥,小麦增产显著或极显著。钾肥一次掩底或返青期及早追施效应最好;亩产350-500kg适宜的施钾量6-10kgK2O;中低区及高产区适宜的氮磷钾配比(N:P2O5:K2O)分别为1:0.4-0.6:0.4-0.5及1:0.6-0.75-0.95;土壤速效钾(K2O)含量<100mg/kg钾肥有效;砂土、两合土、亩产500kg高产田及晚播麦田为施钾高效类型区,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东方红-75链轨拖拉机牵引由犁架、犁刀、犁锋和穿洞空心弹头组成的鼠道犁,在低这地和缓坡耕地上作业试验,结果表明,鼠道耕法可使深0.6m、顶宽0.9~1.0m的土体膨松,土壤容重较对照减少0.29~0.39g/cm3,并在底部形成直径11cm的鼠道,从而提高了土壤渗蓄水能力,减免了水土流失;在坡度小于1.5°的坡耕地顺坡耕作的鼠道,其排水量可达0.5~1.6L/s,使融雪季及雨季地表凹处积水现象基本消除;旱时蓄存在鼠道中的水分可供作物生育需要。试验区甜菜增产15.5%,大豆增产13.3%。按作业间距5m计,一套机具每台班可耕6.7~8.0hm2,费省效宏。  相似文献   

15.
藏东南绿肥品种筛选及抢闲填茬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箭舌豌豆、启东茹子适合在藏东南抢闲填茬种植;留种适宜播种期均为3月26日至4月5日;抢闲填茬种植箭舌豌豆压青后,可使后作胡萝卜比休闲田增产107.78%,投入与产出比为1:3.11;连续种植绿肥一年半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15%,速效磷(P2O5)、速效钾(K2O)含量分别增加了22.4mg/kg、23.5mg/kg,土壤全氮、水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0.054%、9.09mg/kg。  相似文献   

16.
用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溴甲烷熏蒸大棚土壤后土壤及作物(黄瓜)中残留的Br^-,用顶空法测定土壤吸附的溴甲烷。在0.4-40mg/kg的添加范围内,Br^-的平均回收率为83.7%-94.8%,相对标准偏差为±2.5% ̄14.7%。Br^-在土壤和黄瓜中的半衰期为15.0和14.2d(北京)、24.7和10.3d(沈阳)。土壤吸附的溴甲烷量较少,其半衰期和Br^-的相近。低于75.0g/m^2的施用  相似文献   

17.
南方高产茶园土壤养分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南方高产茶园土壤养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产茶园土壤表层碱解N100.3mg/kg、全N1.3g/kg、有机质31.0g/kg,均较丰富,茶叶产量与土壤碱解N呈显著正相关,由于重施磷肥,磷素在土壤中趋于积累,土壤表层全磷含量比相应的荒地土壤平均高0.47g/kg。由于少施钾肥、老茶园土壤比荒地土壤全钾含量明显下降,下降率最高达30.25%,平均达25.60%,高产茶园土壤具有独特的熟化层  相似文献   

18.
黑土长期施肥对土壤磷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过15年长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黑土在产量3.7-4.2t/hm^2条件下,平均每年施P2O5100kg/hm^2,就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磷的需要,并且磷在土壤中有积累。土壤全磷含量平均增加0.311%-4.67%,有效磷平均增加3.92-14.25mg/kg。  相似文献   

19.
溶磷细菌肥对石灰性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和大豆盆栽土培生物模拟试验,研究了磷细菌溶解磷酸钙的能力及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施用磷细菌肥对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细菌菌株具有较强溶解磷酸钙的能力,磷酸钙的溶出率从第1天的2.80%提高到第8天的22.00%。在贫速效磷和富难溶性磷土壤上施用溶磷细菌肥有利于土壤中难溶态的Ca10-P和缓效态Ca8-P含量下降,促使土壤中Ca2-P和Al-P的含量增加,从而使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而对于富速效磷的土壤,无论施菌肥与否对土壤中各种形杰的无机磷绢分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无机磷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18年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土壤无机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剖面无机磷占全磷总量的65.0%-79.4%,无机磷以Ca-P为主,Ca2-P,Ca8-P,Ca10-P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2.1%-16.0%,0.6%-2.4%和59.7%-80.5%,Al-P,Fe-P,O-P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1.8%-6.0%,3.9%-6.5%和9.2%-14.7%,土壤Ca2-P,Ca8-P,Al-P空间分布特征总趋势为耕层含量较高,耕层以下含量减少,在120cm土层以下趋于稳定。Ca10-P耕层有一定的积累,耕层以下含量减少,但底土含量略高于耕层。Fe-P,O-P空间分布不明显,长期施肥土壤中磷素大量以O-P累积在剖面各土层,其次主要转化为Ca2-P,Ca8-P和Al-P累积在耕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