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刘冬梅 《齐鲁渔业》2008,25(9):30-30
正确识别养殖鱼类的饥饱,不仅关系到养殖鱼类的生长状况、病害的发生,而且还对养殖饲料成本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经过多年对池塘养鱼的试验、观察和研究,特别是对鱼类吃食情况进行了多年的细致观察、记录和总结,对如何正确识别养殖鱼类的饥饱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希望能给广大从事鱼类养殖的朋友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2.
鱼类在生长、繁殖、代谢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从饲料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以满足其自身需要。然而,鱼类饲料中可能受天然的营养抬抗物或人为因素的污染,这些物质在词料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鱼类生长、饲料的利用率有影响,甚至改变鱼类原有品质,危害人体健康。在用饲料喂鱼时,我们必须清楚认识饲料的营养价值,还要了解饲料中的营养抬抗因子,尽量避免营养括抗因子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以发挥饲料营养价值的潜力,达到最低的饲料成本换回最大鱼产力,提高渔业经济效益。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黄豆等豆科籽实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是一种结…  相似文献   

3.
浅谈池塘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鱼类发生疾病原因一般来说,鱼患病后活动失常,减少或停止摄食,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大批死亡,致使鱼类发生疾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因素1.自然因素(1)水温:鱼类生活在水中,在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温都有一定的要求,水温突然大幅度变化,将会引起鱼类不能很快适应而影响生长或造成死亡。例如:鱼苗下塘时要求温差不能超过2℃,鱼种则不超过4℃,就是这个原因。(2)池塘水质变化:池塘水质的好坏与鱼类发病密切相关,如果池塘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含量过高,各种微生物分解旺盛,不…  相似文献   

4.
环境缺氧(Hypoxia)及其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缺氧不仅会引起鱼类形态结构的改变还使其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对鱼类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环境缺氧的因素、适应的类型及其对鱼类呼吸、摄食、生长和游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鱼类生理生态相关研究、渔业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侯传宝 《内陆水产》1993,(10):17-17
网箱养殖吃食性鱼类,投饲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投饲量的确定、投饲方法的选择,既影响鱼类生长,又关系到饲料效率的高低、效益的好坏。为使网箱鱼类长得好,又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投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湘江是湖南省汇入洞庭湖四大流域的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同时,湘江又是我国家鱼产卵场的三大产区之一,是鱼苗生产的重要发源地。所以湘江鱼类资源的盛衰,不仅关系到湘江本身的渔业产量,而且对洞庭湖和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增殖,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鱼类对微量元素的需要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鱼类的必需微量元素及其需要并未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其它动物需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微量元素鱼类都需要。除Ca和P外,已知鱼尚需要Mg、Fe、I、Se、Zn、Cu和Mb动物需要的其它矿物元素。包括Na、K、d、Cr似乎鱼体也都需要,如果含硫的氨基酸和含钴的维生素B12满足后,鱼体似乎对无机硫和钴无特别需要。1 鱼类必需微量元素Mg是鱼类必需的微量元素。斑点叉尾鱼回日粮缺镁,引起生长不良、厌食、嗜睡、肌肉松软,死亡率高,骨骼中Mg的水平降低。鲤鱼日粮中缺镁导致生长不良,不爱游动、痉挛。当鲤鱼饲养在含…  相似文献   

8.
湘江为我国家鱼三大产卵场之一,也是天然鱼苗繁殖基地。湘江鱼类资源的衰盛不仅关系到湘江本身的鱼产量,也关系到与之相连水域的鱼类资源。为此,我们于1989年上半年对湘江环境现状,湘江产卵场及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其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鱼用配合饲料是由各种商品饲料作为原料,根据各种鱼类的不同发育,生长时期所需要的营养素含量,或依照已有的饲料标准制定原料配合比例的。在进行配合饲料试验或沿用已有的饲料标准时,要保证各种营养素需要量,特别是蛋白质需要量,因为鱼类不能将淀粉,脂肪转化成蛋白质,而只能由食物中提供。为此,要进行鱼用配合饲料原料配比的计算,计算所用原料配合比例构成配合饲料中各营养成分的初值,  相似文献   

10.
鱼类生长在水中,其生长与饲料、水质、日常管理有关,其中饲料的营养水平与鱼类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因而合理配制鱼类的颗粒饲料,是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而配制鱼类的颗粒料,应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营养标准以及饲料原料的价格,合理搭配。鉴于目前饲料原料价格大幅度升高,特别是豆粕、花生麸、鱼粉等蛋白质原料,比  相似文献   

11.
鱼类矿物质营养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鱼类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及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鱼类能有效地利用水中溶解钙。当水体钙含量为 14~ 20毫克 /升时,鲤鱼、虹鳟、美洲鲶几乎不需要由饲料供给钙便能满足生长需要。另外,鱼类还能从水中吸收部分镁、铁、铜、锌、碘等。   但鱼类对水体中的某些矿物元素不能有效利用,如磷,必须由食物中供给。由于鲤科鱼属无胃鱼,故对溶解性差的磷源,如植酸磷、骨骼磷、磷酸钙等利用率很低。鲤科鱼对鱼粉中的磷利用率为 10%~ 33%,磷酸钙为 13%,植酸磷为 8%。然而,鲤科鱼对可溶性无机磷的吸收率很高,如鲤鱼对磷酸二氢钙中…  相似文献   

12.
鱼类磷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鱼类生长、骨骼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素。饲料中磷的平衡供给能抑制缺乏症的发生,如骨骼畸形;同时可以降低粪和尿中磷的排出,从而减少饲料磷向自然水体的排放。作为核酸和磷脂的重要组分,磷直接参与所有产生能量的胞内反应,保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并维持各种细胞功能。磷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氨基酸代谢,以及在调节体液缓冲能力的各种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具有从水中吸收磷的能力,由于淡水和海水中磷的浓度都很低,饲料磷便成了鱼类所需磷的主要来源。一、磷的缺乏症和需要鱼类磷的缺乏症包括:生长…  相似文献   

13.
每种鱼类或一种鱼类的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都有一个最适的需要量。所谓最适需要量,是指鱼类迅速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低摄取量。然而,这种最适需要量主要是从生物学意义而言的,在学术上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提法,它是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所得出的试验数据,如果这种条件改变,这些数据也会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4.
水温是鱼类养殖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温度不仅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和生存,且通过水温对其它环境条件的改变,也间接对鱼类产生作用。几乎所有环境条件都受到水温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不良养殖水体主要指养殖池塘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含量超标,对鱼类产生了严重危害的水体。若不及时对不良水体加以调节处理,鱼类受其影响不仅不能正常生长,还会导致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鱼类标志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鱼类标志技术已在鱼类种群密度、死亡与补充、生长和生产力等研究中广泛应用,并已成为鱼类种群估算、资源评估、以及洄游与分布调查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鱼类标志技术方面已取得的进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与讨论,并对各种标志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鱼类标志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均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加快。主要养殖鱼类鲢、鳙、草、青、鲤等生长的适温范围在20℃-30℃左右,15℃以上较适宜,10℃以下则食欲减退,生长也缓慢了。因此,必须用人工控制鱼塘的水温。  相似文献   

18.
在鱼类配合饲料的研究中,不仅需要以饲料系数,生长增重率及养殖效果等生长指标来评定饲料的生产能力,而且还需借助消化生理的研究方法,了解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状况,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评价配方的营养水平,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因此,测定团头鲂对配合饲料的消化率,对制定完善的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进一步研究鱼类的营养需要,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盐类,主要通过水的渗透压影响鱼类的生活,它关系到鱼类的分布、洄游、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很多生命活动。随着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的影响,水域盐碱化面积在我国北方地区不断扩大,许多不耐盐碱的淡水生物逐渐消失,少数喜盐或耐盐碱种类也因水域盐碱含量的升高面临考验。如何提高鱼类的耐盐碱特性,增加盐碱水域养殖鱼类品种已成为鱼类育种研究的工作重点。针对催乳素在鱼类耐盐碱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对鱼类催乳素基因的结构,催乳素的分布、功能及其在渗透压调节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池塘是鱼类生活栖息、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地方。池塘条件的好坏,池塘环境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池塘水产品产量的高低和养殖鱼类经济效益的大小,还关系到鱼类能否健康生长和丰产增效。所以说,池塘清整消毒是水产养殖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取得养鱼成功的关键,必须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以利于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