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集雨保墒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通用全膜垄上栽培、全膜双垄侧播、单垄双行微沟侧播、单垄双行侧播、露地栽培等5种栽培方式对土壤含水量、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之间,马铃薯生育期有一定差别,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均较露地栽培提前;地膜覆盖栽培耕层土壤含水量均优于露地栽培,不同起垄方式覆膜后均有较好的增温保墒效果,使马铃薯发苗快、出苗整齐、苗壮色深、根系发达、生育期提前,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通用全膜垄上栽培、单垄双行微沟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单垄双行侧播;不同起垄方式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单垄双行微沟侧播、单垄双行侧播、通用全膜垄上栽培、全膜双垄侧播,均较露地栽培明显增产,增幅达到54.6%~56.3%。在今后马铃薯栽培中,应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尤其是单垄双行微沟侧播。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费乌瑞它、冀张薯12号、希森6号和辽薯6号脱毒原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单垄单行栽培(对照)和宽垄双带栽培2个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榆林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品种对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商品薯率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希森6号在单垄单行栽培和宽垄双带栽培模式下表现较好,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宽垄双带栽培模式虽然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但是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有降低作用,因而在推广该栽培模式前仍需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紫色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马铃薯是一个集营养、保健、加工于一身的新品种。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其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比普通品种增产约15%。近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发展前景较好。为进一步开发紫色马铃薯的增产潜力,确保紫色马铃薯产业在天津地区持续稳定的发展,天津市静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国内紫色马铃薯新品种,采用高垄地膜覆盖双行栽培技术,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为迅速扩大紫色马铃薯在天津地区的栽培面积和满足城乡菜篮子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垄马铃薯栽培,能够减少由于小垄种植带来的马铃薯病害发生严重以及管理上的不便等不利因素,能够大幅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及产量。通过在我市大垄种植的实际栽培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做以总结。  相似文献   

5.
以马玲薯克新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马铃薯大垄(90 cm)和小垄(70 cm)2种栽培模式对不同耕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在大垄栽培模式下,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水分均高于小垄栽培模式,具有保墒的优势,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区起垄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观察了半干旱区起垄覆膜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能明显提高马铃薯产量。半膜垄上微沟垄脊穴播、全膜垄上微沟垄脊穴播、全膜双垄垄侧穴播3种栽培方式下折合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37 935.0、37 253.3、35 832.8 kg/hm2.分别较露地穴播增产37.32%、34.85%、29.71%。以半膜垄上微沟垄脊穴播为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覆盖较为理想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滕州市以春播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起垄—不覆膜、不起垄—全膜、起垄—不覆膜、起垄—半膜、起垄—全膜5种栽培模式,对春马铃薯物候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起垄半膜栽培作为春播马铃薯的主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对单垄双行、单垄单行两种栽培模式下土壤温湿度、行间气温等环境因素变化规 律,及马铃薯植株光合能力与产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与单垄单行栽培相比,单垄双行的马铃薯在产量、商品 薯率上均有所降低;在存在有效降水的情况下,单垄双行模式可以提高土壤截留和积蓄降水的能力;在缺乏有效降 水的条件下,单垄双行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水分;两种栽培模式下,植株叶绿素含量与离体叶片光合 速率变化无明显规律;与单垄单行模式相比,单垄双行模式除了在水分利用上对马铃薯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外,但在 其他方面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起垄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栽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以平畦不覆膜为对照,研究了平畦覆膜、全膜双垄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半膜沟垄垄播、半膜沟垄沟播等5种起垄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栽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马铃薯的生长先降低后升高,而脲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土壤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活性均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而全膜双垄沟播方式下土壤脲活性在播种期显著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但随着马铃薯的生长,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的土壤脲酶活性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表明不同沟垄覆膜栽培模式下,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栽培的土壤酶活性优于其他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机械化栽培是一项节水、节肥、节支、提效、增产的栽培技术。近年来,此项技术自从在吉林省西部马铃薯种植区推广和利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索出马铃薯适宜栽培模式,对大垄双行膜下滴灌、单行机械化栽培、人工栽培3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机械化滴灌栽培模式较人工栽培模式收入提高36.9%,经济效益显著,是适合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应用推广的节支节本、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的机械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摘要: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组成,对人们的饮食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玉米产区的重要收入来源。玉米种植过程中对选种与种植管理投入的精力较多,当前对高产玉米的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常见的病虫害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高产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实现玉米种植的高质高产,以及农民增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及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蔗生育特性,以提高蔗糖产量和蔗田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多年研究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甘蔗单产5.8t,蔗糖分13.5%以上,产值1800元左右的"三高"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探索棉区发展高效高效农业的新途径,1999-2003年我们开展了洋葱、棉花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开发研究。经过5年努力,研究制定了洋葱、棉花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创建了新技术示范区。经同行专家测产验收,2003年667hm2示范区套作棉花单产皮棉1734-2322kg/hm2,加权平均2185kg/hm2;套作洋葱获单产葱头67197-89864kg/hm2,加权平均单产葱头83268kg/hm2。现将该技术规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我国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受地形、气候等多方面影响,不同地 区的每年收获的次数也有很大差异。在小麦生长到成熟期的过程中,产生的很多病虫害会影响 小麦的产量,为此,本文针对目前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并探究其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蔗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点,分析了弥勒蔗田7种生态高效模式的经济效益及示范推广情况,并提出了蔗田生态高效模式的调控措施,包括精细整地,合理选配间套作物品种,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规格化种植,配套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武清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适用范围天津市武清区2目标产量及其构成2.1目标产量:500kg/667m22.2667m2穗数:48~53万穗2.3穗粒数:28~30粒2.4千粒重:38~42g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棉花 3种高密度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进行试验 ,研究不同密度棉花个体及群体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个体生长发育减弱 ,而群体的生长发育则以株距加密 (2 6 1万株 /hm2 )的模式最强 ,表现群体结铃数多、产量最高。在产量构成中 ,棉株中下部铃占总产的 85 %以上 ,而棉株内围铃占总产的 90 %。据此认为 ,在进行棉花高密度栽培生产时 ,应选用株型紧凑的Ⅰ、Ⅱ类分枝型品种 ,中等肥力田 ,采用株距加密 (理论株数 2 6 1万株 /hm2 )的模式进行种植 ,并加强管理 ,促进中下部多结玲 ,可望实现更加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云南优质烟区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芬  周平  王丽萍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Z1):178-181
利用云南省1971年至2000年30年全省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降水日数等气候资料,分析了云南优质烟区上述4要素在烤烟生育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较详细地评述了这些气候特征对烤烟生长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19.
韦强  邓德江  曾雄 《北京农业》2007,(30):50-52
通过行政管理与技术指导相结合、田间指导与短信服务相结合、传统培训与新型培训方式相结合、产中指导与产前产后服务相结合、宣传发动与科普活动相结合、静态管理与动态督导相结合等"六结合"实施西甜瓜科技入户工程,建立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提示信息直接到手的"四直接"农技推广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夏大豆富含蛋白质、油脂和多种营养元素,又是一种养地作物,通过配套品种、实施窄行密植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