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喙是雏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正确的断喙可以提高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成本。断喙是防止鸡群发生啄癖最有效的措施,同时还能减少饲料浪费。啄癖是鸡群饲养管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啄癖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蛋鸡和种鸡容易出现啄癖,所以必须断喙。由于鸡采食的习性,常将饲料叨出饲糟外,造成损失,断喙可使这个现象得到部分校正。因为现代蛋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在高质量的育成鸡群基础之上。断喙质量的好坏,影响到育成期采食量的多少,从而影响到育成质量的优劣和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在鸡的异常行为中,以啄癖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除单饲以外,任何饲养方式都可见鸡的啄癖,而笼养群饲时尤甚。因此,如何防止啄癖,乃是养鸡生产上的大问题。关于防止啄癖的措施,60年代以来一直沿用断喙方法。然而即使断喙,啄癖仍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不能彻底防止。况且近年来养鸡户的饲养规模越来越大,如果都采用断喙的方法,一只一只地进行操作,劳力负担无疑是很  相似文献   

3.
正鸡具有群居性,个体小,在畜牧生产中集约化程度较高。高密集地面平养的鸡只常出现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不良行为,给生产带来损失。啄癖一旦在鸡群中发生,会快速蔓延至全群,在极端情况下啄癖率会超过80%,死亡率可超过50%[1]。防止啄癖最有效的方法是断喙,断喙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鸡只缓慢、均匀地采食,促进鸡群生长发育整齐一致,现将集约化生产雏鸡断喙技术报道如下。1断喙时间1日龄雏鸡可以在孵化场经由红外线断喙器完  相似文献   

4.
<正>断喙是雏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正确的断喙可以提高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成本。断喙是防止鸡群发生啄癖最有效的措施,同时还能减少饲料浪费。啄癖是鸡群饲养管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啄癖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蛋鸡和种鸡容易出现啄癖,所以必须断喙。由于鸡采食的习性,常将饲料叨出饲糟外,造成损失,断喙可使这个现象得到部分校正。因为现代蛋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在高质量的育成鸡群基础之上。断喙质量的好坏,影响到育成期采食量的多少,从而影响到育成质量的优劣和产蛋  相似文献   

5.
蛋鸡互啄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啄头、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成鸡还有啄蛋的恶癖。被啄部位一旦见有出血,则群鸡争抢啄食,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蛋鸡互啄的形成与鸡的品种、环境、营养和寄生虫有关,要预防蛋鸡互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断喙 断喙是预防蛋鸡互啄的最好办法,一般在8日龄左右进行。其操作过程是先将断喙器调到刀片呈红至暗红色,然后左手  相似文献   

6.
蛋鸡有啄癖的恶习,而断喙则是防止啄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给雏鸡断喙是非常精细的外科小手术,正确的断喙能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由争斗引起的死淘率,并能达到生长的平衡性;生产中时有不断喙或断喙不当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例子发生。所以应大力提倡给雏鸡断喙并把它当作饲养管理工作中不可  相似文献   

7.
夏季是鸡啄癖的多发季节,引起鸡啄癖的原因较多,既有品种和饲料方面的因素,一些疫病尤其是大肠杆菌病也是主要诱因,故防治该病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及时正确地断喙是防治啄癖症最有效措施建议在9日龄时断喙,整齐地烙去鼻孔至喙尖的下1/3,于50日龄时对断喙不好的鸡只进行复断。2找出并移走“好啄鸡”,治愈“被啄鸡”,防止本症的不断蔓延性情暴躁,好斗好啄的鸡只总是表现为先啄,啄死一只后,便去啄另一只,最后一笼中只剩下它自己,所以发生啄肛症后,首先找出“好啄鸡”,并对其单独饲养。对“被啄鸡”的伤处涂上苦味抗生素、废机油等颜色难看的药…  相似文献   

8.
现将鸡群啄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 断喙 断喙是防止啄癖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通常在 7~ 9日龄进行 ,9~ 1 0周龄再进行一次修喙 ,上喙切去 1 2 ,下喙切去 1 3 ,使下喙略长于上喙 (约一个硬币厚度 )。断喙时要注意止血 ,烧烙 2~ 3分钟 ,并于断喙前 2天开始于饲料中加维生素K (1克 千克 )共 3天。于断喙同时将强弱雏分群饲养。2 光照 光照过强常是引起鸡群啄癖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饲养于开放鸡舍在夏季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初生雏 3天或 7天内可给予 2 3~ 2 4小时光照 ,强度为2 0勒克斯 ,以后强度降至 5勒克斯。为节约能源 ,开放…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蛋鸡饲养成本逐年增加,而蛋雏鸡1日龄断喙技术因具有"防止啄癖发生"、"减少饲料浪费"和"不影响鸡群体重增长"三大优势,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饲养管理者接受和选择。目前,国内多采用传统的电灼断喙方式进行雏鸡断喙处理,但其会对鸡只造成较强的应激,导致断喙过程中易出血或伤口感染,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与传统断喙方式相比,红外断喙技术能够较好的克服上述缺点,因其操作原理为使用  相似文献   

10.
1断喙断喙的目的是防止鸡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啄癖的发生,一般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雏鸡都要进行断喙。断喙时间在1~12周龄均可进行,不能超过14周龄。商品蛋鸡场多在6~10日龄断喙,而后在7~8周龄或10~12周龄时再进行适当的补充修剪。左手抓住鸡的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施压力,使鸡缩舌。借助于断喙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3.育成鸡的管理(1)转群在蛋鸡生产分阶段饲养中一般需要1~2次转群,第一次是从育雏舍转到育成鸡舍,第二次是从育成舍转到产蛋鸡舍。为减少应激,转群时应注意事项见表25。(2)环境控制育成鸡的环境条件要求及控制方法见表26。(3)预防啄癖防止啄癖也是育成鸡管理的一个重点。育成鸡啄癖的预防不能单纯依靠断喙,应结合改善舍内环境、降低饲养密度、调整日粮成分、降低光照强度等综合措施。对断  相似文献   

12.
恶食癖又称啄食癖,大、小鸡都能发生。常见恶癖有啄肛、啄尾、啄翅、食毛癖等。啄癖轻者可啄伤翅膀,造成流血伤残,重者可啄穿腹腔而致死亡。恶食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良,饲料配合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时,会诱使啄癖发生,久之造成恶癖。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1断喙可以有效地防止啄癖断喙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6~9日龄。方法是用断喙器将鸡上喙从鼻孔到喙尖断去1/2,下喙断去1/3。断喙时要注意切烙结合,操作时不能过快,以防出血,但也不能过慢,以免烧伤深部组织。为减少断喙引起的应激和防止…  相似文献   

13.
蛋鸡在开产期,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通常会发生啄肛现象,被啄鸡轻者可因输卵管被啄伤发炎而停产,重者则因输卵管、肠管被啄食而死亡,给鸡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断喙是减少蛋鸡啄癖的常用方法。通常在7~1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断喙,也有迟至10~12周龄进行的。20周龄以前断喙的鸡,在20周龄转群时,对漏切、喙长、喙尖的可在此时补  相似文献   

14.
恶食癖又称啄食癖,大鸡、小鸡都能发生,常见有啄肛、啄尾、啄趾、啄翅、食毛、食蛋癖等,轻者啄伤翅膀,尾基造成流血,伤残,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啄穿腹腔,拉出内脏而死亡。恶食癖的发生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饲养管理,饲料配合不当,特别是当饲料中缺乏某种必须营养物质时,都会诱使啄癖的发生,久之即成为恶癖。谤发因素及预防措施:1.断喙:断喙可以有效地防止啄癖,一般在5—8日龄进行,对于光照过强或饲养密度较大的无窗鸡舍,断喙可以提前在5—6日龄。断喙方法:用烧红的剪刀断其上喙1/2、下喙1/3,再将断端用剪刀接触3.5秒钟,以减少流血。断喙前需在料和饮水中添加充足维生素K,以加速血液凝固,停止接种各种疫苗。  相似文献   

15.
<正> 啄肛、啄翅、啄趾的啄食癖,是群养鸡在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易发生的现象。若不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将会对养鸡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防止和杜绝这一恶癖的发生,除了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饲料配方外,对群养鸡的有效预防措施是断喙。常规的断喙在雏鸡出壳或7—10日龄时进行,30  相似文献   

16.
雏鸡3—5日龄断喙好■李绪卫史志德(山东平原县畜牧局253100)断喙是笼养蛋鸡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按常规,大都在7—10日龄开始断喙,我们通过实践证明:3—5日龄雏鸡断喙,在鸡只整齐度、免疫效果、复断率以及预防啄肛方面,明显好于前者。1、断喙日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农村养鸡专业户发展十分迅速,由于管理粗放,设备简单,技术落后,部分鸡场效益甚微,总结养殖户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 鼠害严重。老鼠是鸡场普遍存在现象,许多鸡场对此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据统计,一只老鼠一年耗饲料10kg,且繁殖力极强,一年损耗大量饲料。老鼠存在还会带来严重传染病,给鸡场造成极大危害,对此,广大养殖户要引起足够重视,消灭老鼠。2 断喙不当。断喙是预防和纠正啄癖的最好办法。一般7~9日龄断喙,70日龄整修一次。一般都是只断喙一次。未断喙鸡,啄癖严重,有的会…  相似文献   

18.
经常走访海安、泰兴等地养殖户,发现当地蛋鸡互啄现象时有发生,常见的有啄头、啄羽、啄肛、啄翅、啄趾以及产蛋期还有啄蛋的恶癖等。被啄部位一旦有出血,则群鸡争抢啄食,造成蛋鸡死亡率增高、产蛋率下降,给养鸡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而蛋鸡互啄与鸡的品种、环境、营养以及寄生虫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预防蛋鸡互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断喙断喙是预防蛋鸡互啄的最好方法,一般在8日龄左右进行。其操作过程是先将断喙器调到刀片呈红色至暗红色,然后左手抓住雏鸡双腿,右手拇指按住鸡头后部,食指第一关节按在鸡喉部,使鸡舌…  相似文献   

19.
蛋鸡集约化生产,为了增强鸡群的共居性,减少啄癖的发生和饲料的浪费,雏鸡必须在7~10天间进行断喙。根据蛋鸡免疫程序,鸡新城疫首免应在10至14日龄进行。断喙、防疫多次捉鸡,实在麻烦,而且对雏鸡  相似文献   

20.
鸡的啄癖恶习在各种年龄都可能发生,尤以在饲养管理条件不善时发生频率较高,造成损失亦较大。随着工厂化养鸡事业的发展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以来,用断喙来防止啄癖,已成为现代化养鸡的管理措施之一。据文献报道,在幼雏出壳后,6—9日龄或10—14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