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筛选获得寄主识别范围广、结瘤固氮能力强的抗逆高效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根瘤菌资源,本研究从贵州省22个县(市)5个不同生态功能区采集多花木蓝根瘤样品,经分离、纯化根瘤菌株,观察菌体形态结构,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果后,选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多花木蓝根瘤菌,采用盆栽回接方法,结合菌株固氮酶活性的测定,筛选结瘤固氮能力强、植物促生效果好的优良根瘤菌株。结果发现:共分离纯化获得33个根瘤菌株,经鉴定分属6属22种。筛选出优良促生固氮根瘤菌6株,其中分离自罗甸县沫阳镇多花木蓝根瘤样品的菌株LMIR32-1为最优促生根瘤菌,其固氮酶活性高达263.05 IU·L-1,酶活力及植物促生效果与另外5个优良菌株的差异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本研究结果为豆科牧草共生体系在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综合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4种牧草不同生长期C、N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冬梅  杨惠敏 《草业科学》2011,28(6):921-925
摘要:在甘肃庆阳(降水量517 mm)和榆中(降水量350 mm)的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种豆科牧草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cv. Longdong)、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以及1种禾本科牧草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主要生长期的C、N含量及计量比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牧草有机碳含量差异不大;全氮含量随生长期呈降低趋势或在孕穗(蕾)期较低,叶全氮含量高于茎和根;C/N随生长期呈增加趋势或在孕穗(蕾)期较高,叶C/N低于茎和根,禾本科牧草C/N高于豆科牧草。榆中一年生黑麦草C/N高于庆阳,而豆科则相反。牧草C/N随生长期的变化与不同植物不同阶段C同化和N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3.
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化感作用的种间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实验室砂培法检测了红三叶、白三叶、杂三叶、黄花草木樨、紫花苜蓿、红豆草和毛苕子等7种豆科牧草茎叶及根的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豆科牧草茎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势和幼苗根的生长均有显著(p<0.05)的化感抑制作用;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幼叶伸长无显著(p>0.05)影响,但对幼叶的干物质积累具有抑制作用;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在作用强度和作用机制两方面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4.
苏贝贝  张英  道日娜 《草地学报》2021,29(2):250-258
为探究高寒地区不同豆科栽培牧草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本试验选取4种豆科栽培牧草扁蓿豆(Melissilus ruthenicus(L.)Peschkova(Trigonellaruthenica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蚕豆(Vicia faba L.)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并对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豆科栽培牧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34 099条有效序列和5 707个OTUs。细菌群落Chao1指数依次为蚕豆 > 红豆草 > 紫花苜蓿 > 扁蓿豆;Shannon指数依次为紫花苜蓿 > 蚕豆 > 红豆草 > 扁蓿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4种豆科牧草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门,在扁蓿豆、蚕豆、红豆草和紫花苜蓿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8.14%,35.83%,45.40%,38.15%。高寒地区不同豆科牧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可能是主要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5.
苦马豆素的分离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主要存在于疯草[豆科棘豆属(Oxytropis spp.)与黄芪属(Astragalu)有毒植物的总称]中,它是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分子式为C8H15NO3,化学系统命名为1,2,8-三羟基八氢吲哚里西啶(trihydroxyoctahydroindoliziditie)。  相似文献   

6.
1植物学特征 箭管豌豆(Vicia sativa L.)属豆科(Leguminosae)野豌豆属(Vicia)的一个栽培种。茎细软,斜升或攀援,有条棱,多分枝,长60~200cm。羽状复叶,具小叶8-16枚,叶轴顶端具分枝的卷须;小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8~20mm,宽3-7mm,先端截形凹入,基部楔形,  相似文献   

7.
1植物学特征 箭管豌豆(Vicia sativa L.)属豆科(Leguminosae)野豌豆属(Vicia)的一个栽培种。茎细软,斜升或攀援,有条棱,多分枝,长60~200cm。羽状复叶,具小叶8-16枚,叶轴顶端具分枝的卷须;小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8~20mm,宽3-7mm,先端截形凹入,基部楔形,  相似文献   

8.
 以6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用尼龙袋法测定了2种不同生育期豆科牧草苜蓿和白三叶在绵羊瘤胃降解前后氨基酸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2种豆科牧草总氨基酸含量总体上随生育期呈下降趋势,即在分蘖期最高,成熟期最低。总氨基酸/粗蛋白的高峰值都出现在开花期;2)2种豆科牧草的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瘤胃中较易降解(犘<0.05或犘<0.01);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在瘤胃中有比较好的抗降解作用(犘>0.05);3)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成熟牧草中的各种氨基酸在瘤胃中越不易降解。  相似文献   

9.
高山草原地区箭箸豌豆和垂穗披碱草脂肪酸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秉泉  毛祝新  傅华 《草业科学》2011,28(6):1190-1193
摘要:用GC MS方法对高山草原地区种植的豆科牧草箭筈豌豆333/A(Vicia sativa)和禾本科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别检测到12种和11种脂肪酸。两种牧草中脂肪酸总量分别为4.84和4.46 g/kg,都含有4种不饱和脂肪酸(UFA),其含量次序同为:α 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油酸;饱和脂肪酸(SFA)中均为棕榈酸含量最高;UFA/SFA值分别为1.34和2.21。垂穗披碱草与箭筈豌豆333/A相比,其UFA含量高(11%),SFA含量低(33%),UFA/SFA是后者的1.65倍。本研究建立的气质联用测定脂肪酸的色谱条件,各组分分离效果好,结果重现性高。  相似文献   

10.
羊是一种具有反刍功能的草食动物,具有发达的复胃,并具有较强的消化利用粗纤维的能力,羊采食的饲料中,55%~95%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70%~95%的粗纤维是在瘤胃中被消化的。因此种草养羊中也应以禾本科牧草为主,合理搭配豆科牧草品种。豆科牧草品种首选的品种是紫花苜蓿,也可以用沙打旺,禾本科牧草重点选择饲用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稗谷等品种。在品种搭配上,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比例为1:2。每只羊每年需要消耗1400千克青饲料,豆科牧草约460千克、禾本科牧草860千克。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只羊需要约0.1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豆科牧草和约0.16亩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11.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草地资源丰富,蕴含着大量的野生优良牧草。文章重点介绍了德宏州牧草资源利用现状,野生牧草种质的基本特点、科属组成及合理利用。全州主要植物有187科,840属,1586种,其中禾本科(Gramineae)94属,145种;豆科(Leguminosae)46属,102种;菊科(Compositae)59属,103种。饲用等级优良的牧草共有224种,其中禾本科112种,豆科15种。  相似文献   

12.
申庆宏  马鹤林 《中国草地》1998,(6):60-61,69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豆科牧草种或品种的种子,按多靶单击模型Y=1-(1-e^-γD)^n拟合效应曲线,以直线回归和相关数学模型为统计方法,编制程序后计算处理求出了89个豆科牧草种或品种的适宜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葛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根(Radix puerariae),又称为葛条、甘葛、葛藤、系豆科(Leguminosae)多年生藤本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1]。葛根是我国医疗保健的良方妙药,多部医药巨著均有记载其性昧功能和医疗保健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葛根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笔者等就  相似文献   

14.
为给川西北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更多具有较高饲用价值的植物资源,本研究以四川省第二次草地资源清查工作结果为基础材料,从川西北天然草地(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植物群落优势种和豆科(Leguminosae)植物中筛选和分析饲用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发现,川西北饲用价值较高的主要野生植物有10科27属104种。通过查询资料获取其中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和豆科共计17种主要饲用植物的营养成分,计算各植物的总能量和营养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植物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总能量较高,小叶锦鸡儿、高山嵩草、四川嵩草、广布野豌豆和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的营养价值较高。这17种饲用植物的适口性均在中等及以上,均可用于饲喂羊,其中多种植物可用于建植刈割或放牧草地。因此,可知川西北天然草地中,禾本科多种植物的营养价值较高且选育推广比较可行,豆科的小叶锦鸡儿和广布野豌豆有很好的饲用植物开发利用前景;莎草科植物开发利用存在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15.
免耕补播对北方退化草地生产力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补播是恢复退化草地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探究在北方退化草地上补播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对草地生产力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在四川若尔盖、甘肃夏河、青海祁连、陕西榆林设置不补播(CK)、补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或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ZW),以及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与无芒雀麦或垂穗披碱草(HW)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补播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后豆科与禾本科优良牧草比例与地上总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牧草粗蛋白含量也显著提升(P<0.05),在甘肃夏河、青海祁连、陕西榆林试点HW处理下粗蛋白含量较ZW处理高;两种补播处理后牧草的相对饲喂价值与未补播处理相比也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在四个试验点补播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均改善了草地植被群落的组成与生产力以及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三种自由放牧家畜的食性及营养生态位,采集新疆地区新疆牦牛、焉耆马和巴音布鲁克羊的粪样各100份,同时将研究区域采集的主要常见植物标本进行鉴别,通过粪便显微组织分析三种家畜的食物组成及比例,并计算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度.巴音布鲁克羊采食6科11属11种植物,主要为禾本科(58.89%)、豆科(15.84%)和莎草科(12.46%).新疆牦牛采食7科13属13种植物,主要为禾本科(53.47%)、莎草科(17.25%)和豆科(11.51%).焉耆马采食6科10属10种植物,主要为禾本科(54.23%)、莎草科(19.37%)和豆科(11.74%).在食物多样性及生态住宽度方面,新疆牦牛的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与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焉耆马最低,而皮洛均匀度指数(Pielou evenness index)三者较相似.三种家畜间食性的主要差别在于采食种类和数量,与生境及采食行为关系密切.新疆天山同域分布的3种家畜之间食物重叠度较高,对食物资源表现出明显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查明造成贵州某竹鼠养殖场竹鼠死亡病因,本研究从送检竹鼠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GZ-S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细菌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该分离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上长出凸起、表面光滑、白色、呈α-溶血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生化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蔗糖、果糖、葡萄糖、硝酸盐还原试验、靛基质试验、枸橼酸盐试验等均为阳性,半乳糖、甘露糖、硫化氢试验、VP试验、MR试验、赖氨酸脱羧酶接触试验等均为阴性;经16S rRNA基因测序及BLAST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分离菌株GZ-S1与气球菌菌株201707CJKOP-Y31(MG593595.1)、绿色气球菌菌株Mnlv2(GQ246745.1)等12株参考菌株在同一分支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苯唑西林、羧苄西林、头孢曲松3种药物敏感;对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多黏菌素B、氟苯尼考、头孢拉定7种药物中敏;对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6种药物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携带5种耐药基因:tetA(1 031 bp)、tetB(513 bp)、tetD(326 bp)、aadd(146 bp)、aac(6')Ⅰb(655 bp),与药敏表现型相符。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有致病力。本研究对某竹鼠养殖场竹鼠发病的原因作出了准确诊断,为该养殖场细菌性竹鼠病的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随机小区试验方法,对来自新疆的紫花苜蓿(新牧一号)和红豆草以及加拿大的苜蓿(阿尔冈全)3种多年生豆科牧草进行引种试验,通过测定3种牧草的出苗季、生长速度、分蘖速度及其枯黄期,来评价3种牧草在山东泰安地区的适应性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前,辽宁省牧草和饲料作物的加工调制方式主要以豆科牧草(苜蓿)加工调制青干草,饲料作物的青贮、半干贮为主,青贮方式为窖贮。豆科牧草调制青干草易遭受雨淋的危险,单贮不易成功;饲料作物以窖贮形式的青贮、半干贮的缺点为饲喂不方便、取用过程中易出现二次发酵现象、损失浪费较大等。能否找到一种较适宜的青贮方式来解决豆科牧草不易单贮,  相似文献   

20.
目前,辽宁省牧草和饲料作物的加工调制方式主要以豆科牧草(苜蓿)加工调制青干草,饲料作物的青贮、半干贮为主,青贮方式为窖贮。豆科牧草调制青干草易遭受雨淋的危险,单贮不易成功;饲料作物以窖贮形式的青贮、半干贮的缺点为饲喂不方便、取用过程中易出现二次发酵现象、损失浪费较大等。能否找到一种较适宜的青贮方式来解决豆科牧草不易单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