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2 a生和10 a生连翘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连翘生长期的延长,其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呈增长趋势,其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增长明显,放线菌呈下降趋势,所有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均占优势;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厌气性固氮菌等重要有益微生物生理类群随连翘生长年限的延长而增强,而反硝化细菌和好气性固氮菌数量变化不明显;同时连翘生长能够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蛋白酶活性,而对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牛肉红朱橘幼苗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甘氨酸(Gly)对牛肉红朱橘干物质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态氮(Gly-N)4mmol/L处理下牛肉红朱橘干物质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土壤含水量在79.80%~83.95%,适于牛肉红朱橘苗期的正常生长需水量;根际土壤pH除Gly-N 6mmol/L高于非根际外,其余处理均是根际土壤pH较根外土壤低;土壤有机质含量Gly-N 6mmol/L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非根际土壤低,其余处理均是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全氮含量一致;根际土壤全磷含量CK、Gly-N 2mmol/L较非根际土壤低,其余处理均是根际土壤较非根际土壤高;Gly-N 4mmol/L、Gly-N 6mmol/L全钾含量非根际土壤高于根际土壤,其余处理均是根际土壤较非根际土壤高。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牛肉红朱橘干物质、有机质、全磷和全钾指标,以甘氨酸态氮Gly-N4mmol/L浓度处理为牛肉红朱橘苗期养分管理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3.
门惠芹  王亚军  安巍  罗青 《北方园艺》2015,(15):150-152
以枸杞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调查了从枸杞根际和根表分离的褐球固氮菌和土壤红球菌2种固氮菌对枸杞生长发育和果实性状的影响,并对试验苗木的生长量、果实大小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褐球固氮菌的接种可促进游离脯氨酸在枸杞叶片内累积;褐球固氮菌和土壤红球菌的单一接种处理则可降低枸杞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土壤红球菌的接种可以促进枸杞生长,增加枸杞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提高枸杞果实平均单果重,较适宜于在枸杞栽培上应用;土壤红球菌和褐球固氮菌的混合接种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嫁接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叶片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野生茄‘托鲁巴姆’ (Solanum torvum ) 为砧木, 茄子(S. m elongena) ‘西安绿茄’品种为接穗, 研究了嫁接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水解酶活性及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了嫁接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水解酶与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关系, 探讨了嫁接提高茄子氮素转化和吸收与土壤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嫁接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水解酶活性均较自根茄有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发育时期也有一定的变化。嫁接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生育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且显著高于自根处理。嫁接茄的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脲酶与其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总体上看, 嫁接显著增加了茄子根际土壤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脲酶活性, 嫁接茄株也表现出较高的硝酸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紧靠植物根部(即根围或根际)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比距根较远的土壤中多,此一事实早经证实。植物根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叫做根际效应,已有不少人用大量一年生作物和某些多年生作物作过研究。柑桔方面,福密森诺氏(Formissano,M.1955)报道,柑桔在开花期间,其根区一带土壤中的固氮菌和放线菌达到最大数量;兰加瓦米(Rangaswami,G.1961,即本文著者)氏等报道,四年生来檬植株促进了根际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的繁殖和活动。但长期地对充分成长的柑桔树进行研究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6.
采用涂布平板法和最大或然数法,研究了红花檵木和西洋杜鹃2种校园绿化植物根际土壤主要微生物和氮素生理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差异。结果表明:2种绿化植物根际土壤主要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对优势,红花檵木的细菌数量为5.60×105 cfu/g;西洋杜鹃的细菌数量为2.15×105 cfu/g,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氮素生理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差异依次为硝酸细菌固氮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2种绿化植物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氨化细菌数量间差异显著;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间差异显著;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植物根际促生菌普城沙雷菌A21-4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将A21-4菌悬液灌注到黄瓜根际土壤,调查其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注A21-4能显著促进苗期和田间生育期黄瓜生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根系活力、产量和品质,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32.22%,且黄瓜果实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同时,A21-4对黄瓜根际土壤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显著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还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及黄瓜根际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Cd对蔬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小白菜、萝卜和辣椒为试材,对其根际土壤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分为清水与清水+镉(Cd)2种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蔬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清水+Cd处理的蔬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萝卜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含量与小白菜和辣椒相比较低。2)主成分分析表明,用清水+Cd灌溉处理蔬菜,对萝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最大。3)不同灌溉方式处理下的蔬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中PLFA的含量均表现为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放线菌真菌;与清水对照相比,用含Cd的溶液灌溉蔬菜,其PLFA值均无显著差异。4)用不同灌溉方式浇灌蔬菜,在蔬菜收获期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表明,清水+Cd处理对小白菜吸收土壤中的全氮及萝卜和辣椒吸收土壤中的硝酸盐氮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张周  盛浩  袁红  段良霞  张亮 《蔬菜》2019,(10):15-20
连作导致玉竹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威胁玉竹的生产,对玉竹连作模式下相关土壤生态指标进行研究,对于认识和克服连作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揭示玉竹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采用稀释平板测数法和最大或然数法研究了玉竹连作3年根际土壤和种植1年玉竹的根际土壤3大类群土壤微生物及主要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连作对玉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构成明显影响,其细菌数量较对照土壤降低了12.4%,放线菌数量降低了13.2%,真菌数量则增加了239%,好氧自生固氮菌数量降低了36.3%,氨化细菌数量降低了48.6%,硝化细菌数量变化不大,有机磷细菌数量增加了12.1%,无机磷细菌数量降低了71.1%。说明连作不利于玉竹根际土壤微生态质量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果园覆草后根际环境变化,以2 a生盆栽寒富苹果为试材,通过施入不同类型三叶草浸提液,研究三叶草风干和腐解后对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草浸提液提高了根际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商和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比值,降低了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氮与全氮比值;施入三叶草浸提液促进根际土壤脲酶、蛋白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但抑制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三叶草浸提液增加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的有效性。不同类型三叶草浸提液对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有差异,鲜草浸提液处理对根际环境的改善作用效果最明显,干草浸提液处理次之,腐草浸提液处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平板培养法对黄瓜连作根系微生物种群连续性变化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黄瓜连作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减少,其中细菌数量降低最为明显,对连作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根际根外细菌数目减幅分别在第三、四茬时达显著水平。放线菌数量对黄瓜连作反应较小,根际到第四茬减幅才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根外在连作四茬过程中均未达显著水平。黄瓜连作致使少数真菌种群富集,同时多种真菌类群数量减少,种群变化呈现单一化趋势。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生理群分析表明,连作导致根际自生固氮菌与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目明显下降,硝化细菌数量大幅增加,而氨化细菌数量变化不大。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随连作茬次增加而降低,脲酶活性稍有上升。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腐植酸尿素对蔬菜品质的影响,以半结球生菜为指示作物,设CK(不施氮肥)、T1(常规尿素)、T2(腐植酸尿素)、T3(商品有机肥)4个处理,测定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变化,以及生菜硝酸盐、草酸、亚硝酸盐、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腐植酸尿素对生菜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土壤结果一致,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平均根际土壤矿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w)为137.77 mg·kg-1,高于其他处理,且以硝态氮为主。随着种植茬数增加,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富集率由正转负。腐植酸尿素处理的生菜可食部分鲜质量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可食部分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蔬菜硝酸盐含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腐植酸尿素有利于高品质蔬菜生产,但其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固氮酶活性特征,以该地区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了森林表层土壤固氮酶活性,并测定其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中幼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固氮酶活性值呈正偏态分布,范围是0.1~0.6 nmol/(g·h),不同林龄固氮酶活性均值排序为10年>30年>20年;土壤固氮酶活性整体上与全氮、全磷、有效铁和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铁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当酶活性较高时,其主要受到铁元素的促进作用,当酶活性较低时,其主要受到氮元素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林龄不是中幼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固氮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氮元素和铁元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固氮酶活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陈珣  裴文琪  刘成  龚娜  刘国丽  肖军 《北方园艺》2016,(17):172-174
以5年生长势强和弱的蓝莓植株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联合法、干筛法、湿筛法,研究了蓝莓植株根际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结构对蓝莓植株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长势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长势强的蓝莓根际土壤0.25mm团粒所占比重大于长势弱的蓝莓根际土壤,结构保持率也明显大于长势弱的蓝莓根际土壤;长势强与长势弱蓝莓根际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结构分析各指标在0.05和0.01水平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G15-7、NSY50和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mraphis)HG28-5在设施栽培黄瓜上的应用效果,以‘博杰605’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菌液灌根方法,研究其对黄瓜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期改善黄瓜土壤环境促进其生长。结果表明:3种菌株能够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改善果实营养品质;同时提高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增加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根际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有利于改善黄瓜根际土壤环境。3种菌株中,G15-7处理效果最佳,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对黄瓜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试材,以土壤添加不同梯度量(5、10、20、40、60t·hm-2)生物炭为处理,以温室土壤不添加生物炭为对照(CK),研究不同梯度量生物炭对黄瓜结果前期、盛期和后期20~40cm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土壤经一定量生物炭处理后,在结果前期、盛期和后期可不同程度提高黄瓜根际20~40cm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并且在结果盛期作用最为显著;20t·hm~(-2)生物炭量处理优于其它处理,与对照相比,在结果前期、盛期和后期,均显著提高黄瓜20~40cm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脲酶、蔗糖酶活性。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能改变黄瓜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为生物炭在黄瓜生产应用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配施生物炭肥减施化肥对辣椒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生物炭肥能够促进辣椒生长,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提高果实中蛋白质、VC和可溶性糖含量,产量比常规施用化肥显著增加13.04%。配施生物炭肥还能够提高辣椒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提高根际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态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温室内黄瓜为试材,以试验区周边农户常规化肥施用量为对照,以化肥施用量依次递减1/3的4个不同施肥量为处理,在结果期通过测定养分及土壤有机质、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分析养分吸收利用状况及其内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减少化肥用量可提高黄瓜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果实P和K含量;当N、P2O5和K2O施用量分别为68、30、90kg/hm2时,可显著提高根际土壤细菌数50.41%、固氮菌数24.07%、放线菌数25.50%、纤维分解细菌数23.22%、过氧化氢酶活性13.64%、脲酶活性14.08%、蔗糖酶活性30.12%。影响设施黄瓜养分吸收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土壤和根茎部速效养分含量、土壤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9.
以中甘21(易感黄萎病和黑腐病)、满月56(抗枯萎病)、喜美(抗黄萎病和黑腐病)为试材,研究了内生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F.c)和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对春、秋茬甘蓝产量,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类群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对3个甘蓝品种的春茬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中甘21秋茬产量,而对满月56和喜美的秋茬产量亦无显著影响。2个抗病甘蓝品种根际土壤4类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大多显著高于不抗病品种中甘21;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显著提高中甘21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数量,且改善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综上,2株内生镰刀菌通过调控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以及养分指标重塑了根际健康,对甘蓝连作障碍有显著的缓解效果,是制备微生物肥料的潜在植物益生菌。  相似文献   

20.
坡地石榴园覆盖有机物料对土壤含水率及根际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完全随机区组试验,选用玉米秸、树枝和泥炭为覆盖物料,研究滴灌条件下坡地果园覆盖有机物料对土壤含水率及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能够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不同时期的土壤含水率均以泥炭覆盖最高,其次依次为玉米秸覆盖和树枝覆盖。覆盖能够提高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且总体上以泥炭覆盖对提高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作用最明显,其次依次为树枝覆盖、玉米秸覆盖。覆盖能显著提高根际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其中,泥炭覆盖对提高土壤中细菌、自生固氮菌和微生物总数量的作用最强,树枝覆盖对提高土壤中磷细菌数量的作用最强,玉米秸覆盖对提高土壤中真菌、放线菌、钾细菌、纤维素降解菌数量的作用最强。覆盖处理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均以泥炭覆盖最高,其次依次为玉米秸覆盖、树枝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