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兔业的发展相对较快 ,但一直处于自发、无序的生产状态 ,缺乏抵御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 ,恶意炒种等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 ,我国兔业生产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是 :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规范化的行业自律 ,需求信息不对称 ,加大了兔业经营的市场风险 ,导致从业者经营效益差 ,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兔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的成立 ,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兔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此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 ,应在我国兔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要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 ,规范企…  相似文献   

2.
《中国牧业通讯》2004,(5):60-60
基于我国兔业生产、加工经过多年发展和市场选择所形成的区域性特点,一些地方的兔产品交易市场已日趋成熟,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兔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拟在现有市场基础上,通过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先期建立我国兔业的区域化市场,以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兔业的专业市场,推动我国兔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饲料对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从家兔养殖饲料采购模式入手,分析并指出我国兔饲料行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兔饲料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2011-2012年度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45个行情监测点兔产品监测数据,通过对兔产品价格波动的分析,对2011年我国兔产品市场形势进行了回顾。2011年我国兔产品市场总体处于下滑态势,獭兔皮市场尤其疲软,兔肉、兔毛次之。在对2011年兔产品市场形势总结的基础上对2012年的兔产品市场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兔子属典型多胎高繁殖率家养动物,年存栏量变化幅度大,易受国际市场左右。从世界兔业进口发展变化曲线和欧盟兔业进口曲线分析,兔业是个逐渐成熟的产业,几经起落,已逐步趋于稳定。养兔业的发展关键是市场,只要我国广大兔农能够科学饲养,正确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科学加工、扩大内需,养兔还是大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是我国养兔生产大省。本文就2015年山东省兔产业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2016年兔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国内肉兔养殖业一路看好,兔产品交易量创近几年市场之最,养兔效益相对较高。众所周知,兔产品市场新格局是去年以来我国兔业市场复苏和猪、禽业市场走下坡路连锁反应的结果,兔产品市场新格局将主导我国今后1 ̄2年的兔业发展。但调查中发现有些规模养兔场户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养兔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兔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兔的培育和商品兔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既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科学养兔、实现养兔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推广兔的人工授精技术,是加快兔种改良步伐,充分发挥优良种兔配种作用,促进养兔生产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归纳出我国在兔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同时也对推广兔人工授精技术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肉兔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节粮节草"的特点,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兔产品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而受到市场的青睐。从我国肉兔生产的发展历史、主要分布区域、生产与贸易概况、技术研发进展与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展望我国肉兔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肉兔养殖业一路看好,兔产品交易量创近几年市场之最,养兔效益相对较高。众所周知,兔产品市场新格局是去年以来我国兔业市场复苏和猪、禽业市场走下坡路连锁反应的结果,兔产品市场新格局将主导我国今后1~2年的兔业发展。但调查中发现有些规模养兔场户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养兔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彩色长绒兔市场与发展前景 我国养兔历史悠久,但无论从生产和市场销售来看,养兔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彩色长绒兔业发展前景更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2023年我国兔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目前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24年兔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促进兔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技术建议。研究表明,2023年我国兔业总体处于巩固和调整时期,肉兔产业处于高位,獭兔和毛兔则相对低迷。兔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良种普及率低、养殖成本高、兔病仍然时有发生、兔产品加工创新不足、产品营销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缓慢等。2024年,肉兔产业将趋于稳定,行情处于高位调整;獭兔产业继续调整,獭兔市场将逐步回升;毛兔产业则蓄积后劲,毛兔市场将强势回升。论文最后部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兔业2010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指出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2011年兔业走势,并就如何健康发展我国兔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充分了解四川省兔料市场发展情况,笔者于2011年对四川省兔料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整个调研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对四川省兔饲料原料市场的调研,二是对四川省兔饲料产品市场的调研。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兔业生产组织模式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和总结,回顾了我国兔业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过程。随着兔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运行,兔业生产组织模式逐渐更替。由最初的传统庭院模式,到以“外贸+农户+国际市场的肉兔发展模式”和以“供销社+农户+国际市场的毛兔发展模式”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又逐渐过渡到目前的以“政府+公司+基地+农户”的临漳獭兔发展模式、“专业合作社+社员+科技+市场”的毛兔发展模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市场”的哈哥模式和“公司+基地+科技+市场”的康大模式为代表的现代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使用2011年全国12个省市的386份兔养殖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在对我国2011年商品兔养殖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不同生产要素对商品兔产出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牧业通讯》2000,(12):28-29
一、开发西部兔业是振兴我中华,保持我国兔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目前,我国兔业主要产区在东部,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部兔业拓展余地将越来越小;而西部土地辽阔,牧草饲料资源丰富,自然气候适合养兔,正为兔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东兔西移”将成为今后我国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活跃西部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我国是世界上的养兔大国,建国后新兴事业。兔产品性能优越品位高,过去曾为出口换汇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今天在国际贸易市场仍占有绝对优势。“入世”对我兔业利多弊少,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工技术层次提高,更有利我国兔产品市场开拓。市场会有盛衰,前景仍然可以乐观,西部兔业又有质优、价廉、成本低的优势,可以在浮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各地肉兔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我国肉兔存栏和商品出栏头数迅猛增加,养兔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为了进一步适应国内外市场对兔肉的需求和肉兔规模化生产发展的需要,目前对改进仔兔的补饲技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对补饲的饲料营养、料型加以研究,同时对仔兔的补饲方法也必须进行改进,否则,则难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兔产品历来属于外向型出口商品,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很大,什么时候国际对兔产品需求量大,兔业就发展,农民就增收;反之,兔业就处于低潮.兔产品出口已给我国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从 20世纪 50年代起到 2001年止,我国累计出口兔毛 14万吨,创汇 26亿余美元,出口兔肉 87万吨,创汇 13亿美元,再加上兔皮及其制品、兔毛纱、兔毛衫等产品出口,小兔子已为国家创汇 50多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 20世纪 80年代我国兔毛连续 10年年均出口 5484吨,创汇 1 44亿美元,成为当时我国年出口创汇超"亿美元"的 30多个骨干商品之一. 2001年 11月 10日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本文对入世前后兔产品出口现状作一对比,并对入世后兔产品出口受阻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 由于世界市场对兔毛需求的逐年上升,形成了国际间激烈的竞争局面。我们全面分析了我国长毛兔生产发展30余年产销起落升降的国内外社会经济因素和饲养生产的技术因素,从对生产单位进行人员技术培训入手,在1982年至1985年进行技术改良的基础上,1986年在全国9个省市以高产德系安哥拉兔优良种公兔冻精对我国全耳毛兔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经济杂交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