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对大田玉米生长、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为作物高效施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设置了3种氮肥类型(尿素(U)、缓释氮肥(S)、尿素缓释肥3∶7掺混(SU))和4个施氮水平(N1(9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N4(240 kg·hm~(-2))),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共13个处理。生育期内对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进行观测,并统计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类型与施氮量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玉米生长指标、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都有显著的影响。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在N3施氮量下玉米最大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吸收量分别为17 927.9 kg·hm~(-2)和156.1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16.0%—61.7%和8.1%—45.2%。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在N3施氮量下,产量达到最高,为6 200 kg·hm~(-2),比尿素(U)N3处理和缓释氮肥(S)N2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9.8%和20.7%;其中,缓释氮肥处理(S)和尿素掺混缓释氮肥处理(SU)在N2施氮量下比尿素处理施氮量减少30%时,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玉米的产量并不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尿素(U)和尿素掺混缓释氮肥处理(SU)在N3施氮量时玉米产量比N4施氮量分别增加了19.7%和19.0%,缓释氮肥处理(S)中N2施氮量的玉米产量比N3和N4施氮量分别提高10.9%和26.5%。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N3处理玉米吐丝期后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量最大,比尿素(U)N3处理和缓释氮肥(S)N2处理分别增加了14.7%和8.2%,有利于促进籽粒的增产。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处理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比尿素(U)处理和缓释氮肥(S)处理分别平均减少21.2%和9.5%,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不仅促进玉米的吸收,更减少土壤氮素向更深土层的淋失,提高耕作层的土壤养分。【结论】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施氮量180 kg·hm~(-2)是试验区玉米高效生产的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尿素(普通尿素、缓释尿素1和缓释尿素2)施入土壤后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2种新型缓释尿素均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缓释尿素1对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10.35%和8.00%,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4.01%和7.41%;缓释尿素2对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10.12%和12.55%,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87%和4.79%。水田施用缓释尿素2效果更好,而旱田施用2种缓释肥效果相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农民习惯施肥、一炮轰和缓释一次施肥3种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残留NO3-N以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添加包膜尿素氮肥利用率提高;与播前相比,玉米收获后对照、农民习惯、一炮轰、缓释一次施肥0~9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在低肥力土壤(新立城试验点)的增加量分别为-17.5、104.5、55.7、29.3 kg/hm2,而在高肥力土壤(布海试验点)都表现为负增长,分别为-44.3、-12.8、-57.2、-51.7 kg/hm2.农民习惯、一炮轰、缓释一次施肥处理全生育期的氮素表观损失在低肥力点分别为-83、-12、22 kg/hm2,在高肥力点为172、119、157 kg/hm2.增加氮肥用量氮素表观损失增加,添加部分缓释氮肥的一次性施肥可以减少收获后土壤剖面NO3-N增量.  相似文献   

4.
缓释尿素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释尿素一是可以延长尿素肥效期;二是提高氮素利用率;三是在同样施肥条件下,它可以达到增产增收;四是不用中期追肥,解省人力、物力、财力。试验证明:玉米施用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平均亩增产38.95kg/亩,节省投入10元/亩,纯增效益43.89元。  相似文献   

5.
缓释尿素一是可以延长尿素肥效期;二是提高氮素利用率;三是在同样施肥条件下,它可以达到增产增收;四是不用中期追肥,解省人力、物力、财力。试验证明:玉米施用缓释尿素较普通尿素平均亩增产50.4 kg/亩,节省投入10元/亩,纯增效益88.20元。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控释、聚能网、腐植酸、含锌尿素对玉米植株氮素利用和土壤氮残留的影响,本试验以郑单958为试验对象,以不施氮为对照,设置常规尿素、控释尿素、聚能网尿素、腐植酸尿素、含锌尿素、常规尿素加锌6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用控释尿素玉米籽粒产量达9 411 kg/hm2,比对照增产54.4%;其次是聚能网尿素处理;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与常规尿素相比也具有增产作用。从玉米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累积来看,控释尿素处理下玉米植株生物量最高,为25 433 kg/hm2。成熟期,控释尿素处理玉米植株氮素养分累积量达277.5 kg/hm2,比对照增加39.7%;氮肥利用率为55.3%,农学利用率为14.8 kg/kg,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通过施用4种新型尿素,对比分析收获期土壤剖面无机氮残留,发现腐植酸处理下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累积量都要高于其他处理,而控释尿素和聚能网尿素的累积量都较小,这与地上部植株氮肥利用率相对应。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可知,控释尿素处理无论是在植株性状、增产潜力,还是氮素养分利用效率及对土壤环境影响方面,均表现优异,推荐在玉米生产中大面积应用该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7.
对采用树脂包膜技术制作的控释尿素Ⅰ(CRUⅠ)和控释尿素Ⅱ(CRUⅡ)进行了玉米田间试验,并与普通尿素(CU)进行了肥效对比。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ck),在玉米成熟期,控释尿素土壤硝态氮含量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数值,CRUⅡ3土壤硝态氮含量为11.62 mg/kg。从苗期到抽雄期,施氮肥各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与ck和ck1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土壤铵态氮含量在玉米成熟期比吐丝期增多,但各氮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CRUⅡ3土壤铵态氮含量为14.93 mg/kg。控释尿素显示了良好的养分控释效果。施用控释尿素后,控释尿素Ⅱ(CRUⅡ2)处理玉米产量达到了10678.60 kg/hm2,比对照(ck)增产6197.98 kg/hm2,增收3 182.39元/hm2,产投比达到了1.78∶1,且穗粒数、百粒重、经济效益均较对照增加显著,是一类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控释肥料。  相似文献   

8.
控释氮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能明显提高玉米大喇叭口期土壤碱解氮含量,至成熟期各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又趋于一致;玉米植株生物量表现为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控释氮肥处理的生物量明显高于施尿素处理;控释氮肥150 kg/hm2和30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9.73%和32.43%,尿素150 kg/hm2和300 kg/hm2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7.30%和13.78%;控释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氮肥利用率为50.8%,比等氮量尿素的利用率提高了1.07倍,控释氮肥施用量为300kg/hm2时氮肥利用率为36.7%,比等氮量尿素的利用率提高了22.3%。  相似文献   

9.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2种氮素肥料在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新坡村和驻马店市遂平县和兴乡和兴农场进行夏玉米肥效试验研究。两地试验结果表明:100%控释尿素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为6 665 kg/hm2和6 375 kg/hm2,与同等氮素用量的普通尿素相比增产500 kg/hm2,335kg/hm2,增幅为8.1%,5.5%,增产效果显著;控释尿素用量在50%,70%到100%时,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普通尿素也呈现同样趋势,随尿素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70%控释尿素处理与100%普通尿素处理、50%控释尿素处理与70%普通尿素处理之间相比,产量差异不大,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施用控释尿素可以比普通尿素用量减少1/3的纯氮用量,玉米产量并不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减氮增效技术、实现夏玉米科学施肥,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施氮显著增产7.53%~16.28%,氮素积累量增加15.66%~29.16%,氮肥利用率为19.66%~42.28%;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一次施肥,提高了夏玉米灌浆期叶绿素含量(SPAD值),可获得较高产量,且包膜尿素比例越大,氮肥农学效率和利用率越高。本试验条件下,施氮145.6 kg/hm2 (75%包膜尿素+25%普通尿素)基本实现了高产、高效、简化施肥,可在豫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多酶金缓释尿素对油菜田土壤氮素及油菜植株全氮含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素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酶金缓释尿素在石灰性褐土中抑制尿素水解显著有效作用时间在油菜移栽后20 d以内,20 d以后多酶金缓释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分别为5.26,9.08,14.34 mg/kg,显著高于多酶金尿素和普尿;多酶金缓释尿素处理的土壤有机氮、全氮和植株全氮比多酶金尿素和普尿分别提高了13.55%,13.67%,9.85%和21.75%,21.82%,19.60%,且差异显著;多酶金缓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45.19%,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素损失最低,分别为40.13%和1.21 g/盆,而多酶金尿素处理的油菜产量比多酶金缓释尿素和普尿分别提高了5.38%,8.11%,这可能与肥料释放养分特点和油菜生长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缓释尿素减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供应的影响,为缓释氮肥在玉米减氮增效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在常规施氮(普通尿素,施氮250 kg/ha)基础上,设减氮20%和40%的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基于土壤氮供应和植株氮吸收动态、光合特征、氮同化关键酶活性及产量构成,评价缓释氮肥在玉米种植中的减氮增效潜力。【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20%处理的玉米产量无显著变化(P>0.05),但显著增加了收获指数(P<0.05,下同);而减氮40%后玉米显著减产20.6%~22.5%;各减氮处理均导致地上部氮吸收量显著降低,减氮20%缓释尿素处理各生育期的地下部氮吸收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减氮20%处理显著增加了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光合氮利用效率;减氮40%处理的氮吸收总量、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氮利用效率显著下降。氮同化酶中谷氨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对减氮敏感,活性分别显著降低18.6%~61.0%和13.8%~29.7%。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40%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苗期除外);减氮20%处理显著增加了各生育期的铵态氮含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生物量、收获指数、氮吸收总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氮利用率及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硝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秃尖长、谷氨酸合成酶及大喇叭口期和抽穗期的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氮肥表观利用率与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谷氨酸脱氢酶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谷草转氨酶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常规施氮基础上减氮20%后,施用普通尿素和缓释尿素均可维持玉米产量,而减氮40%后玉米产量大幅下降;与普通尿素相比,缓释氮肥一次性施用无显著的减氮增效优势。导致减氮后玉米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氮吸收总量、光合氮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3.
缓释包衣尿素对保护性耕作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河西平川灌区进行了缓释包衣尿素对保护性耕作玉米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护性耕作下,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时,基施缓释包衣尿素200 kg/hm2、重过磷酸钙260 kg/hm2、硫酸钾125 kg/hm2,拔节期追施普通尿素100 kg/hm2处理的折合产量最高,为8 024.2 kg/hm2,较无肥对照增产46.1%,产值和纯收益最高,分别为16 850.8元/hm2和7 490.2元/hm2,较无肥对照增收3 804.9元/hm2,增收率103.2%,且玉米经济性状良好;较施等氮量尿素的处理(基施普通尿素200 kg/hm2、重过磷酸钙260 kg/hm2、硫酸钾125 kg/hm2,追施普通尿素100 kg/hm2)增产436.4 kg/hm2,增加纯收益836.4元/h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缓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配施对青海省旱作区覆膜蚕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旱作试验基地进行了4种不同处理的缓释氮肥与普通尿素(100%缓释尿素、80%缓释尿素+20%普通尿素、60%缓释尿素+40%普通尿素、40%缓释尿素+60%普通尿素)配施试验,以不施氮肥和单施普通尿素作为对照。结果表明:60%缓释氮肥配施40%普通尿素的蚕豆产量为6 445.35 kg/hm~2,比不施肥和施用普通尿素分别增产31.27%和17.23%;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肥料投入差异不大,但经济效益增值幅度较大,为4 356.66元/hm~2。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施用不同缓释化处理氮肥的效果及氮肥去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缓释化处理氮肥对夏玉米的产量、氮肥去向及氮素平衡的影响,为提高夏玉米一次性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并降低氮肥的环境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4-2015年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在华北地区中低产田连续两年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CK)、尿素(CU)、树脂包膜尿素(CRF)、控失尿素(LCU)、凝胶尿素(CLP)和脲甲醛(UF)。在玉米成熟期采集植物和土壤样品,用于测定植物含氮量和土壤无机氮含量,并计算作物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无机氮积累量、氮肥损失量等。【结果】(1)氮肥缓释化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促进氮素吸收。与尿素相比,脲甲醛、凝胶尿素、树脂包膜尿素和控失尿素可分别提高夏玉米产量18.9%、16.8%、13.7%和13.6%,同时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5、4.8、4.0和3.7 kg·kg-1。(2)不同氮肥处理的作物吸收肥料氮以及肥料氮在0-100 cm土层残留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脲甲醛、凝胶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控失尿素和尿素的氮肥表观回收率分别为54.9%、42.4%、38.3%、38.3%和22.0%,肥料氮在0-100 cm土层残留量分别占施氮量的28.3%、43.8%、39.2%、46.2%和46.6%。此外,与尿素相比,氮肥缓释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肥料氮的损失,凝胶尿素、控失尿素、脲甲醛和树脂包膜尿素分别降低了47.6%、43.1%、40.8%和26.7%。(3)综合分析不同氮肥处理的农田氮素平衡,脲甲醛处理的夏玉米吸氮量最高,为245.0 kg·hm-2,其次是凝胶尿素,为222.5 kg·hm-2。脲甲醛的0-100 cm土层残留量在缓释化氮肥中最低,为153.4 kg·hm-2,树脂包膜尿素、凝胶尿素和控失尿素分别为173.1、181.5和185.7 kg·hm-2。凝胶尿素处理的氮表观损失量最低,为35.6 kg·hm-2,控失尿素、脲甲醛和树脂包膜尿素的氮表观损失量分别为38.8、41.2和51.3 kg·hm-2。【结论】在华北地区中低产田土壤上,氮肥缓释化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夏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减少氮素损失。脲甲醛和凝胶尿素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耐高水肥青贮玉米品种曲辰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尿素追施量对青贮玉米于物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肥施用范围内,曲辰9号干物质产量随氮肥追施量增加而增加,以尿素追施量675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15907.5kg/hm2);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粗蛋白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说明冀西北地区青贮玉米最佳尿素追施量为675kg/hm2.  相似文献   

17.
在驻马店市的新坡村与驻马店农科所农场进行了小麦-玉米轮作制下的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田、玉米田均以控释尿素100%处理最好.新坡村与驻马店农科所农场的小麦产量分别为8175 kg/hm2和8272 kg/hm2;比同等用量的普通尿素增产873~860 kg/hm2,增产12.0%~11.6%,增产效果显著;小麦氮素利用率以控释尿素100%处理最高,分别为46.1%和48.6%;氮素用量相同时,小麦田控释尿素氮素利用率高于普通尿素氮素利用率.玉米产量为8715 kg/hm2和8848 kg/hm2,比同等用量的普通尿素增产667~686kg/hm2,增产8.3%~8.4%,增产效果显著;控释尿素用量从70%到100%时,小麦、玉米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普通尿素也呈现同样趋势,随尿素用量的增加小麦、玉米产量在增加:70%控释尿素与100%普通尿素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大,说明使用控释尿素用量比普通尿素用量减少1/3的纯氮量时,小麦、玉米作物产量并不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求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体系高效简化的施肥技术。【方法】通过两年定位试验,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一年两熟高产(22 500 kg•hm-2)生产的土壤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分别以不施氮肥(CK)和普通尿素施一次基肥和三次追肥(简称一基三追)常规施肥模式(CK1)为对照,研究一次基肥和一次追肥(简称一基一追)施肥模式下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配比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效率、土壤无机氮动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年试验表明,在冬小麦季,与CK1相比,100%缓释尿素处理(T1)在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方面与前者无显著差异,80%-20%缓释-普通尿素组合、60%-40%缓释-普通尿素组合处理(T2、T3)上述各项指标显著低于CK1;夏玉米季,各缓释尿素处理在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方面均不低于CK1,表现出较好的施肥效应,其中T2处理两年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均达最高。与CK1相比,在冬小麦季,T1在灌浆后具有相对较高的无机氮水平;在夏玉米季,T2在吐丝后15 d具有相对较高的无机氮水平,且在吐丝期土壤无机氮水平亦高于其它缓释尿素处理。【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采用T1、T2处理一基一追模式的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均高于CK1,总产量均超过22 500 kg•hm-2,实现了高产高效简化的施肥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控释尿素对云南旱区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该地区玉米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2年,在云南省玉米主产旱区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用氮肥为对照(CK),研究单独施用100%,75%,50%控释尿素(CU)和普通尿素(U),普通尿素分批施用,以及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共同施用对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收获期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有差异,2年试验中均以CK玉米的农艺性状最差;2011年单独施用100%控释尿素处理(CU100%)和40%普通尿素+60%控释尿素作基肥共同施用处理(U40%+CU60%)玉米的农艺性状较优,2012年单独施用100%控释尿素(CU100%)和75%控释尿素处理(CU75%)以及U40%+CU60%处理玉米的农艺性状较优。2011年,CU100%处理玉米产量最高,CK产量最低;2012年,CU75%处理玉米产量最高,其次为CU100%和U40%+CU60%处理,CK产量最低。当氮肥用量相同时,所有C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均高于U处理。一次性施用普通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22.2%~33.5%,一次性施用控释尿素的氮肥利用率为32.7%~46.5%,高于一次性施用普通尿素处理。当氮肥用量相同时,所有CU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高于U处理。一次性施用U的处理中,氮肥农学利用率为3.1~8.6kg/kg;一次性施用CU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为7.7~12.7kg/kg,均高于一次性施用U的处理。普通尿素和控释尿素共同施用处理的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和氮肥利用率均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分批施用普通尿素处理的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低于控释尿素处理或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共同施用的处理。【结论】云南旱区玉米种植中,施用比常规施肥氮用量少的控释肥可提高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在研究地内,氮用量为105.0~157.5kg/hm2的控释尿素处理较佳。  相似文献   

20.
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追肥用4kg普通尿素加8kg缓释尿素,效果最好,可比单用12kg普通尿素的对照增产4.8%,其次是用5kg普通尿素加7kg缓释尿素的,可比对照增产2.0%,其余处理产量都低于对照,特别是单用12kg缓释尿素的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